第二十二章 夜襲

這天晚上的月光並不怎麼明亮,在連續幾天的晴天之後,到半晚時候,天邊已經開始聚起烏雲,小河上的風也一陣緊過一陣。有經驗的人都能看出,今天晚上應該會有一場大雨。

在任家莊外不遠處,一支有三千人的軍隊正潛伏在一處極爲隱蔽的山谷裡面。他們既沒有生火做飯,也沒有四處走動喧譁的,都是靜靜的依靠着樹幹或者乾脆背靠背的休息着。

這支軍隊的穿着服裝和楊渥一方的軍隊差不多,然而他們卻來自升州,乃是馮弘鐸麾下的精銳。

一株參天大樹下,一個彪悍的黑甲武將靜靜站立着,他身材高大,頗有威儀,臉上一道傷疤從眼角一直延伸到下巴處,在微弱的月光照耀下,顯得非常可怖。

此刻,他的目光正緊緊望着通往谷外的那條唯一的小路,似乎在等待着什麼人的到來。旁邊,一個年輕的士子站在他的身後,此人年歲不大,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身形有點胖,手裡拿着一把摺扇在那裡有一下沒一下的扇着風。

“顏將軍不必多慮,還是坐下來靜靜等待斥候的消息吧。我看要不了多久應該就有消息傳來了。”見那武將臉上有些焦急,年輕士子一臉自信的微笑勸道。

“唉,斥候已經去了快一個時辰了,按理說這個時候也應該回來了。”顏將軍聞言嘆息道,隨即又道,“朱公子,不是我信不過你,只是此事太過重大,升州的守兵本來就不多,如今本將又將其中的精銳都挑選出來,帶到這裡。若是今晚真能成功,自然是好;就怕失敗了,到時候連回軍守城都來不及了。”

“將軍放心就是,李神福麾下的‘黃頭軍’乃是從前吳王最早起兵時的家底。如今在任家莊駐紮的後軍共有兩個營一千人,其中一營就是楊渥的親軍,另外一營的營指揮名叫劉德全。此人當年是我父親的身邊侍衛,他親自派人告訴我說,那楊渥就在任家莊內。此事絕對不會有錯。”朱公子一臉自得的笑道。

原來此人就是當初在廣陵宴會上“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朱廣德。

當初他在宴會上想讓楊渥當衆出醜,於是出言讓他當場作詩。哪裡知道,那時候的楊渥已經不是以前的楊渥了,來自後世的他在宴會上十步之內連作三首詩,一舉震動在場的衆多將軍。朱廣德也只好承認“我服了”。

後來,離開廣陵後,朱廣德暗中派人將與那天與他一起前往廣陵的幾個僕從侍衛全部殺死,希望掩蓋自己在宴會上出醜的事情。

當時在場的衆人都被楊渥吸引了注意力,沒多少人去關注朱廣德這個小輩。因而他在宴會上的舉動反而沒怎麼傳揚出去,這讓他稍微鬆了口氣。

然而,事情是被他遮掩下來了,但之後有幾次與朋友相聚時,他又聽到楊渥那日在宴會上作的詩。看着衆人一個個都對楊渥十步作詩三首的壯舉佩服不已,朱廣德就覺得他們看向自己的目光就像在一個跳樑小醜一般。

向來自詡才子的他哪裡受過這種屈辱?他心中的那口惡氣也越來越重,只覺得楊渥就是這天底下最可惡的人,心中恨不得殺之而後快。可惜楊渥身份高貴,前段時間又一直呆在軍營裡或者節度使府中,他根本找不到機會。

前些天,他聽說升州刺使馮弘鐸叛亂,又得知楊渥也將要隨軍出征後,頓時大喜,只覺得自己想要的機會終於來了。

他暗中派人打探消息,終於探明楊渥被李神福安排到了後軍之中,而後軍的另外一營的指揮劉德全剛好以前是他父親朱延壽的侍衛。在一番收買和恩義攻勢後,劉德全終於答應投靠他,爲他暗中報信。

於是朱廣德來到升州求見留守升州的大將顏建,告訴他說,“升州守軍人數少,不可能抵擋住李神福的黃頭軍。如今唯一的機會就是想辦法抓住隨軍出征的吳王長子楊渥,以他爲人質才能逼迫李神福撤軍。”

顏建正爲守城之事感到束手無策,升州的主力都被馮弘鐸帶走了,留給他的只有不到五千人。而他的對手是淮南的頭號名將李神福,此人去年甚至將兩浙名將顧全武都活捉了。

對付這樣一位名將率領的強軍,顏建心中半點底氣都沒有。在聽聞朱廣德提出的建議後,又得知對方已經佈下了內應,顏建當時沒多想便答應下來,準備出城襲擊。

顏建是馮弘鐸的心腹將領,爲人狡詐多變。他知道升州城內一定有敵人佈下的探子,於是選擇在晚上沒人的時候出城,又避開大道,專門走小路,竟然成功的在任家莊附近的一個山谷裡面潛伏下來。而楊渥一方的細作都被隱瞞了過去,居然沒有收到任何消息,到現在都還以爲升州守軍還在城內。

如今乘着天黑,顏建趕緊派出斥候準備對敵人進行最後一次偵查,同時想辦法和劉德全進行聯絡。

“但願如你所言吧。不過,那楊渥到底是你表弟,要是我軍真能活捉到楊渥,本將自然是立下大功。但不知朱公子能夠得到什麼?”

昨日束手無策時,顏建沒有多想,一衝動就答應了朱廣德的建議,率領精兵出城了。但如今事到臨頭,他卻開始有些猶豫了。

“這朱廣德乃是楊渥的表兄,他的父親朱延壽與我升州也沒什麼交情。這會不會是對方故意設下的陷進呢?”

“此外,即便這不是一個陷阱,但任家莊的地形三面環水,可不怎麼好攻。即便是突然襲擊,但也未必能快速攻破莊子,更不要說亂軍之中要活捉一個人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

這一個個念頭在顏建腦中閃過,卻又迅速被他壓了下去。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他爲將多年,深知軍中之事最要不得的就是過多的猶豫。此時候大軍已經到了此地,若真是陷阱,只怕李神福的軍隊早就將這個山谷圍起來了。更何況,朱廣德此刻就在自己身邊,他的身份自己能夠確定,的確是朱延壽的兒子。

萬一此次真是陷阱的話,自己也可以將此人劫持爲人質,倒也無需多慮。

朱廣德將手中摺扇一收,咬牙切齒的道,“顏將軍有所不知,那楊渥爲人卑鄙無恥,而且多次羞辱過我,我與他有不共戴天之仇。將軍若是能夠將他抓住,最好能將他弄成殘廢,再把他關到豬圈裡面去,讓他和畜生爲伍,如此我就滿意了。”

“嗯”,顏建點點頭,心道,“有傳聞說前段時間廣陵宴會上這朱廣德被楊渥羞辱了,看來真不是空穴來風。”

不一會兒,一匹快馬沿着通往谷外的唯一小道奔馳過來,正是之前派出去的斥候。

“怎麼樣,和劉德全接上頭了嗎?對方的防禦佈置得如何?”顏建快步衝上去,一把將斥候拉下馬來問道。

“將、將軍,請讓小、小的先喝口水。”那斥候顯然是一路不停的趕過來,早就累壞了。

“哼,給他口水喝。”顏建悻悻的鬆開手,走回樹底下。

過了一會兒,斥候緩過氣來,開始彙報消息。

“小的已經和劉指揮聯繫上了,駐紮在任家莊的總共是兩個營一千人的兵力。其中一營是劉指揮帶領,另外一營則是楊渥的親兵。在天還沒黑的時候,後軍指揮秦裴就帶人去李神福的中軍了,如今後軍都由楊渥指揮。”

“任家莊的防禦佈置的如何?各處的巡邏士兵安排的緊嗎?”

“啓稟將軍,根據劉指揮所說,那楊渥雖然是首次領兵,但他手下副指揮很有本領,將防禦和巡邏的士兵安排的井井有條,很難找到漏洞。他也是很晚才找到機會避開巡邏士兵,走出莊子和小的聯絡的,所以小的才弄到這麼晚纔回來。”

斥候又將得到的任家莊各處暗哨和巡邏士兵的安排情況詳細向顏建說了,最後又道,“將軍,劉指揮說,任家莊只有一條路通往莊子外面,這條路都是由楊渥的親軍負責巡邏,很難從那裡找到機會發動襲擊。而劉指揮負責的是派人巡邏河岸。所以將軍若要襲擊任家莊,唯一的辦法就是先派人潛水渡河進入莊子。”

“嗯,劉指揮有心了。”顏建點點頭,臉上不露半點神色,又詳詳細細的問了許多細節,這才讓斥候下去休息。

“看來真如那劉德全所說,唯一的機會就是渡河過去啊。”顏建有些猶豫。

南方人多居住在河邊,幾乎人人都會游泳,所以游泳渡河倒是沒多大的問題。關鍵是,今晚很可能會下雨,到時候河面上必然波浪洶涌,加上士兵們還要帶上沉重的武器,這樣一來,即便成功渡河殺進任家莊了,只怕士兵們也早就筋疲力盡了。

所以就算派人渡河,也只能派少數人,主力還是要從陸上強攻,到時候只怕傷亡不會小。

反過來,若是他連夜撤軍回升州,在天亮之前差不多能夠趕到城中,還來得及據城而守。

朱廣德卻不願放過機會,他見顏建還有些猶豫,連忙勸道,“將軍,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將軍已經到這裡來了,此時萬萬不可猶豫。況且將軍試想,這一來楊渥肯定想不到我軍會出城襲擊他這隻後軍;二來他也肯定想不到劉德全會是我軍的內應;三來今晚大雨,敵軍肯定也會放鬆警惕。這正是讓我軍一舉功成的大好時機,還請將軍速速下定決心!”

朱廣德分析的三點還是很有道理的,顏建聽後連連點頭,又低頭沉思了一會兒,終於下定決心。

“傳令,全軍出發,準備襲擊任家莊!”

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更新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四十五章 不安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七百零七章離心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
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五百六十一章細作案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更新計劃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四十五章 不安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六百一十九章溫韜第九十八章 嘉興之戰(一)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六百九十二章震動四方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榴彈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七百零七章離心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