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

升州。

剛從碼頭上下來,還沒到達升州城下,楊渥等人便望見前方城外的房屋鱗次櫛比,街道上的行人更是川流不息,好一番繁盛氣象。

楊渥不由對身邊陳彥謙笑道:“陳使君,這升州規劃的很好,看來要將這裡建設成我淮南的都城,所缺少的僅僅只是一道城牆啊!”

作爲六朝古都,這裡曾經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大都市。然而,隨着隋朝的統一,尤其是隋朝末年,杜伏威、輔公佑在此起兵失敗,這座城池也隨之遭到譭棄。

後來,一直到安史之亂前,這裡都是作爲江寧縣而存在,安史之亂時雖然有短暫時間升格爲州,但不久又廢棄,直到十六年前纔再次復立爲升州。

所以此時的升州,雖然人口衆多,商貿繁華,但它的城牆卻只是一座縣城的城牆,大多數居民都是在城外居住。相比於這城外的繁華氣象,升州城牆就顯得實在太矮小了。

好在,除了城牆矮小外,在其他方面升州都非常適合作爲都城。而且,自從陳彥謙當上升州長史以來,他便開始對城外的街道房屋進行重新規劃,尤其是這一次楊渥下令將南方剛剛攻陷的四州富戶大族強行牽移到這裡來,陳彥謙更是進行了精心安排。

所以這一次楊渥到這裡來,看到的便是一排排錯落有致的房屋和四通八達的街道。這樣一來,以後將升州擴建成都城時,需要做的事情就少了許多,最重要的便是修建城牆。

“世子當初便提到過,有將此地建爲我淮南治所的打算,屬下如果還不知道提前進行規劃,那就是嚴重失職了。”陳彥謙笑道。

經過這兩年的歷練,此時的他顯得極爲沉穩幹練,當初初次見到時的那種書生意氣也很少見到了。

“夫人,咱們這一路上在船上坐得久了,也該活動一下了。不如就步行回刺史府如何?也好看看這升州的風土人情。”楊渥轉向自己的妻子笑道。

這次南下巡視,第一站到的便是升州。自從兩年前隨李神福攻佔升州之後,雖然有幾次領兵經過這裡,但很少停下來好好巡視。

不過他還是能看出來,這兩年升州的變化很大,尤其是當初城外顯得雜亂無章的房屋街道已經被整改好了,至於人口的增加,倒還沒有明顯變化。

“好,夫君你來做決定吧!”周夢潔看着自己的丈夫,滿是甜蜜的說道。

對她來說,只要自己的夫君能多陪一陪她,別的倒是不在意。

“既然如此,還請陳使君在前面帶路吧。”

“世子請!夫人請!”陳彥謙躬身道。

周夢潔臉色微紅,還有些不適應被人稱呼爲“夫人”。

按照唐朝的爵位制度,親王的正妻被冊封爲王妃或者國夫人,妾室一般爲郡君,比如朱夫人當初便被冊封爲燕國夫人,楊渥的母親史夫人被冊封爲武昌郡君。

而郡王的妻子可以冊封爲郡夫人,妾室一般會被冊封爲縣郡。

不過如今朝廷制度崩壞,天子自身難保,哪裡還有時間和心情去爲各路藩鎮的夫人加封。若不是當初形勢的需要,楊行密在天子使者李儼到達廣陵時特意提起,只怕楊渥如今也只能和他的弟弟妹妹們一樣被人稱作公子或者姑娘。

當然,楊行密如今倒是可以不經過皇帝同意就自行封官,不過爵位的冊封牽扯較大,而且也不是目前最緊迫的,所以直到現在,楊渥的母親依舊只是武昌郡君,而沒有得到提升。

楊渥目前的爵位是郡王這一等級,按道理周夢潔作爲他的正妻,能夠被封爲郡夫人,但目前也沒有正式冊封,好在周夢潔也並不在意這些。

再說了,以淮南如今的發展勢頭,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淮南將來肯定會建國稱尊,至於說是先稱國王,還是直接稱帝,那就是看以後的局勢了。周夢潔身爲楊渥的正妻,將來不是王妃便是皇后,自然也沒必要這麼心急。

此時,在陳彥謙的帶領下,楊渥帶着周夢潔在侍衛的保護下,開始步行返回刺史府。

升州的百姓多是從江南各州慢慢遷移過來的,尤其是最近從南方四州遷移來了許多富裕人家。這些人家因爲居住在尚未得到充分開發的南方之地,受到當地原住民習俗的很多影響,在許多方面都與廣陵風俗有極大不同。

面對這完全迥異的風土人情,周夢潔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很多時候看到街邊小店裡擺的新奇物品,都有些躍躍欲試,不過想起如今的她已經不是不諳世事的少女了,而是楊渥的妻子了,加上還有陳彥謙在,所以只好安捺住自己的心情,陪着楊渥繼續走動。

“怎麼?想進去看看就進去吧,不用這麼矜持!”楊渥見她的神色,不由笑道。

周夢潔臉色一紅,不由嗔道:“誰說我想進去看了?我是看你們走得太慢了,照這個速度,走到明天都回不到刺史府!”

楊渥笑了笑,也不與她爭辯,走了一會兒後,楊渥見她有些疲倦之色,知道她到底只是個富家姑娘,便召來馬車,一行人直接返回刺史府。

書房之中,只留下楊渥和陳彥謙二人談論公務,周夢潔則由陳彥謙的夫人陪着說話去了。

“殿下這次巡遊,準備持續多少時間?在升州又準備住多久?”陳彥謙開門見山的問道。

“總共一個多月吧,或許三月份就要回去,最遲不會超過四月。所以這次在升州也住不了多久,最多也就是花個五六天時間大致上看看。”

陳彥謙聽了不由有些失望,“屬下還指望殿下能在升州多住幾天,也好帶殿下和夫人好好見識一番升州景緻,若是隻有五六天時間的話那時間就有些緊了。”

“放心吧,等以後將治所遷移到這裡來後,有的是時間來遊玩的。”楊渥道:“對了,如果升州現在就開始擴建城牆的話,四十里的城牆長度,平均四丈的高度,全部用磚石營造,以這個規模計算,需要多少花費?時間又需要多久?”

他來升州的主要目的,便是準備將營造新的升州城的事情提上日程安排。修建城牆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歷史上朱元璋修築南京城,調動了全國1部、3衛、5省、28府,152州縣共28萬民工,約3.5億塊城磚,歷時達27年,才最終完成應天府四重城垣的格局。

楊渥如今既沒有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可以調動,也沒有那麼多時間給他築城,自然不可能修建這麼大規模的城牆。

而歷史上南吳修築金陵城,一開始只是徐知誥擔任升州刺史期間,以升州一地之力進行修建,用了三年多時間,城牆建成之後,周長二十五里四十四步。

這在這個時代來說只能算是中等規模的城池,後來徐溫看中這裡後,有意遷都於此,於是進行了擴建,使金陵城周長達到四十里。

但南唐的金陵城依舊遠遠比不上隋唐的長安城,也同樣比不上宋朝開封,和後世元明清的南京、北京也同樣不能比,甚至連如今的蘇州、杭州都比不上,這對楊渥來說顯然不能接受。

他雖然不打算像朱元璋那樣將南京修得那麼宏大那麼堅固,但至少也不能太寒酸了。所以楊渥打算先建四十里的城牆長度,以後再進行下一步擴建。

陳彥謙對於擴建升州城的事情也仔細思考過很久,這時聽了之後便直接答道:“若是隻以升州一州之力修築,至少需要六年時間才能完工,花費的話屬下沒經過仔細計算,也難以說清,不過僅僅依靠升州只怕難以支撐。”

“那麼若是以整個江南諸州的民力物力進行修築,需要多少時間?”

“如果能得到周邊各州的大力支持的話,三年時間大致可以建成。”陳彥謙思索一番後答道。

“三年時間?”楊渥沉吟起來,三年時間並不算長,若是現在就開始建造,三年之後,若是順利的話應該可以消滅錢鏐,不過想要統一南方只怕還有些難度。

而且,若是歷史沒有發生改變的話,三年後剛好是朱全忠篡位建立後梁的時間,到時候楊渥也可以趁機建國稱尊,並且將都城遷移過來。

只是,接下來要徹底消滅錢鏐,只怕江南諸州的大量民力物力都要被用到攻打杭州上去,能用來修築城牆的只怕不多。

想到這,楊渥對陳彥謙道:“這樣吧,你先找人進行勘探,以剛纔說的進行規劃,先制定一個築城的詳細計劃出來,將需要的民力物力都列舉好,然後上報節度使府,到時候再做決定。”

陳彥謙神色一喜,“屬下遵命,一定會盡早拿出一個方案來的。”

“嗯,你可以儘量參考這周邊的山水走勢,因地制宜,所以城牆的形狀不必苛求爲方形,也可以爲不規則的形狀;另外,四十里只是暫時的,你在做規劃的時候,還必須考慮到以後的擴建。如今南方未定,暫時拿不出太多財力,但以後肯定會將城池進行擴建的。”

一座新的城池的修建不是一下子就能決定的,需要做的準備工作還有很多,要考慮的問題也有很多,自然需要一個詳細的計劃。

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軍再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圍第十二章 合議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
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四百一十四章請求覲見第七十九章 蘇州之圍(十二)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六百七十九章鼓動士氣第四百六十三章王彥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六百七十一章募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四百一十七章福州之變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軍再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九十五章 鳳翔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二百四十三章 突圍第十二章 合議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二百零四章 後續反應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七百一十一章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