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

節度使府中。

安靜!

此時的書房之中安靜得連衆人的呼吸都能聽見。

楊行密得到安仁義率軍偷襲廣陵的消息時,震驚不已的他甚至連手中的茶杯都失手跌落在地。

他自以爲自己很瞭解安仁義,覺得他必然不敢偷襲廣陵,最多也就燒掉東塘戰艦來遲滯廣陵大軍的行動。

所以他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壽州那邊,甚至爲了讓淮南上下都覺得這是安仁義發動的有預謀的造反,他並沒有下令讓廣陵大軍戒嚴,除了最高層的少數一些心腹外,其他官員、將領都不知道安仁義將要造反的消息。

可笑他還想着讓李承嗣率領三千沙陀騎兵對壽州朱延壽發起突襲,卻沒想到安仁義竟然也用同樣一招對付他。而他之前竟然半點消息都沒收到,要不是守城門的那個小小隊長下令關閉城門,他們這些人說不定這時候都做了人家的俘虜。

如今雖然安仁義叛軍已經離去,不過爲了防止安仁義去而復返,牙城的城門依然保持關閉狀態,進出城門的人都要通過吊籃上下城牆,這也極大的影響了消息傳遞的速度。

甚至如今他們都不知道安仁義到底是如何辦到在不驚動他們的情況下就殺到了牙城外的,只能確定一點的是,安仁義肯定得到了內應的幫助,而且這個內應的級別還不低!

除了爲安仁義偷襲的事情感到震驚外,他女兒的死也讓萬分悲痛。

之前當得知之前叛軍在外城大肆屠殺百姓時,他雖然感到沉重,但也並沒有更多的情緒;然而在得知自己的女兒也被叛軍射死後,他便彷彿被一柄重錘在胸口砸了一下,險些站立不穩。

饒是他見慣了生死,對自己女兒的不幸依然讓他備受打擊。說實話,他對女兒的看重是遠遠不如對自家兒子的,畢竟對他來說兒子將來可以接過他的基業,可以延續他的血脈,而女兒長大後卻要嫁給別的人家,在感情上就差了一點。

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就不疼愛自己的女兒,此時他的心中所想的也就是抓住安仁義將他碎屍萬段了。

過了不久,終於有消息傳來,一切都已經查明,作爲內應的人便是他曾經信任過的張灝!

“張灝!”楊行密咬牙切齒,暗自大恨。

與當初錢鏐得知徐綰、許再思二人造反的消息時才大悔一樣,此時的楊行密也深深後悔自己當初爲什麼沒有將此人殺掉,結果留下了這麼個禍害。

要知道當初可是有不少人認爲張灝反覆無常,乃是無信小人,應當立即殺掉以除後患,但那時的他出於種種考慮最後卻放過了此人。

接着他又反思起這些年蔡州降軍將領造反的事件,遠的不說,就說最近的,錢鏐那邊徐綰、許再思已經造反了,越州指揮使張洪想要造反結果被殺,衢州刺史陳璋如今與淮南也多番接觸,也有造反的打算;而他的麾下如今張灝、安仁義二人也已經造反了,這些都是蔡州軍出來的將領。

想到這裡楊行密心中不由大罵:“蔡州人皆可殺之!”

當然這句話他還不能說出口,畢竟他手下還有不少蔡州軍出來的將領,他們可沒有加入造反,更何況他淮南最精銳的黑雲都可不就是從蔡州軍裡面挑選出來的精銳?

若是他這句話說出來又被傳揚出去只怕那些將領就要人人自危了,不過接下來他也要開始考慮打壓一下那些蔡州將領了。

又過了不久新的消息傳來,安仁義趁着城外駐軍圍上來之前親自率領上百騎兵斷後,他箭術無雙,騎在馬上拉弓射箭,每次發射都會有一名追兵中箭而亡,所以追兵不感太過逼近。

等到周本等大將親自率部趕到時,安仁義和張灝二人已經焚燒了東塘戰艦後乘船揚長而去。

“丟臉!實在是丟臉!”

被人率軍突襲險些連牙城都被攻破,連自己都差點成了俘虜,然而人家安仁義卻帶着手下毫髮無損的撤回去了,這把廣陵當成什麼地方了?狩獵場嗎?

場中衆人臉上都有些火辣辣的發燙,不過卻沒有人提出來要立即出兵征討安仁義,畢竟在場幾人都是智謀之士,心志堅定,不會輕易亂了方寸,他們知道如今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先確保壽州那邊的情況。

想到壽州,高勗有些擔憂的道:“大王,我等都忽略了張灝這個賊子,如今看來他早就和田覠、安仁義他們勾結在一起了。如今的問題是張灝一直都在廣陵,他會不會提前知道了些什麼而去提醒朱延壽?”

被他這麼一說,場中幾人都有些不鎮定了。張灝可不比安仁義他們,這人隱藏得更深,若是他提前打聽到什麼消息再派人通知朱延壽,壽州那邊就危險了。

反過來,只要壽州完好無事,接下來淮南就可以從容渡江南下平定叛亂。

別看田覠有六萬大軍,但那些士兵大多都是去年六月份後才招募起來的,比起淮南的精兵可差遠了;而且除了士兵以外,將領的差距就更加大,田覠麾下那些將領最多隻能算合格,但楊行密這邊許多將領卻都能算當世名將;所以在場衆人對田覠的六萬大軍反而有信心對付。

所以目前的關鍵還是壽州!

“這一點大王可以放心,當初安仁義的案子剛剛告發之前大王便派人在城北攔截前往壽州的密探了,張灝肯定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即便他察覺到了什麼,但爲了他自己的安全他也未必有膽量派密使冒險北上;更何況戴先生生性謹慎,若是壽州真有什麼不妥他肯定能提前發現,既然到現在他都沒有消息傳來那就說明一切正常,所以大王儘可放心。”一旁嚴可求開口分析道。

聽了嚴可求的話幾人這才鬆了口氣,要知道戴友規不僅親自去了壽州,長劍都的密探也大量北上嚴密監視着朱延壽的一舉一動,他即便有什麼動作也不可能瞞過戴友規纔是。

而正是因爲戴友規帶走了大量長劍都的密探,才使得對廣陵的監控下降了許多,結果被暗中潛伏的張灝找到了空子。

“傳令,對今日城中死傷百姓進行安撫,那個下令關閉城門的隊長立即予以提拔,另外今日外城門那個被殺的副將他的家人也要好好撫卹……”

平靜下來後,楊行密迅速做出決定,此時他還沒來得急去看看他的女兒,如今事情平定了他自然匆匆離去。

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十章 王茂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軍再戰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
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十章 王茂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軍再戰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二百四十二章 德清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八十八章 商議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四百六十章原因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三百五十七章安排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四百九十九章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