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

安排好了都督、都指揮使和樞密使等職務,再下面的衛指揮使就要容易多了,一般都是那些都督或者都指揮使的部將來擔任,這一點只要按照如今的情況進行安排就行,引起的爭議相對也較少。

等到一切都宣佈以後,楊渥心中反而卻有些空蕩蕩的,有些忐忑,有些不安,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雖說各地刺史基本都已經公開上書要支持這次軍政分離的計劃,但塵埃落定之前,這一切都還存在太多的變數。更何況,這一次楊渥爲了趕在朱全忠從王師範那邊徹底抽出手來之前儘快完成內部調整,這一次可是同時進行了幾個大計劃,調整的力度之大,讓楊渥如今回想起來都有些佩服自己的氣魄。

用文官來擔任刺史,對邊境各州的刺史作出調整,對軍隊進行重新整編,這三件事每一件都牽扯巨大,楊渥曾經也想過要不要緩一緩,慢慢來,不過在權衡了許久後還是決定立即進行了。

讓他下定決心同時進行三件事的原因有三點,第一點是如今的周邊整體局勢,朱全忠、錢鏐等敵對勢力或者被牽制,或者正處於虛弱期,無法干涉到淮南,而淮南內部剛剛平定田覠的威勢也能震懾住內部一部分野心家。

第二個主要原因是淮南的地方割據勢力其實並不是很強。

五代十國時期,地方割據的問題雖然嚴重,但主要卻集中在中原五個朝代,十國方面情況卻好了很多,淮南的情況也不嚴重。

究其根本,主要有兩個,第一個便是地盤的大小有差別。後梁有七十八個州,後唐一百二十六個州,後晉一百一十一個州,後漢一百零八個州,後周一百一十九個州。而淮南呢?如今也就二十個州,這麼一點地方,從廣陵派出的軍隊只需幾天時間就能到達各地,對地方的掌控能力自然好了很多。

第二個則是歷史因素,如今淮南的地盤都是一手一腳打出來的,掌控力度自然較高。

而五代卻有不同,後梁中大部分地盤都是打下來的,所以後樑對地方的掌控也是最強的。不過後樑有些地方勢力,卻是唐朝遺留,比如魏博節度使羅弘信和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他們名義上服從後梁中央朝廷,實際上卻有很大獨立性。

後唐滅後梁,是李存勖個人軍事才能的集中體現,他避開後梁大軍主力,率領騎兵直搗後梁都城開封,並且一舉攻克,滅掉了後梁。不過這也導致許多後梁的殘餘勢力直接向後唐投降,這樣一來,後唐雖然在名義上掌控了中原,但對地方的掌控力卻未必有多高。那些投降的後梁殘餘就成了新的割據者。

至於更後面的後晉,後漢,後周,這一次次政權更迭下來,朝廷的權威受到極大削弱,對地方的掌控自然越來越小,這才使得地方割據的形勢極爲嚴重。

淮南目前的情況自然還沒那麼差,各地刺史都是楊行密一手提拔起來的,如今楊行密還在,他們的威望還不足以挑戰他,唯一有資格挑戰的田覠卻已經敗亡了。

而讓楊渥下定決心同時進行這三件事的第三個原因,卻是對淮南軍隊的掌控。

從後周到北宋,中央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度越來越強,究其原因,卻是因爲這兩朝的中央禁軍實力強大,能夠絕對壓制住地方勢力,使得那些節度使們沒人敢起來鬧事。

與之類似,如今淮南的軍隊,不管是牙外軍還是外鎮軍,大部分還是在節度使府掌控之中的,無論是李神福、李承嗣,還是臺濛,王茂章,周本,這些人如今還是節度使府的堅定支持者,還沒有成爲強大地方勢力,這一次軍政分離對他們來說非但沒有利益受損,反而得到了更多好處,自然會支持楊渥。

有這些軍中重將的支持,節度使府對地方各州來說才具有壓倒性優勢,這纔是楊渥有底氣實行軍政分離的根本原因。

這麼一想,楊渥心中的忐忑不安也蕩然無存了,隨之出現的是滿腔的豪情。他知道,如今的淮南彷彿處於一道坎上,只要越過去了,就能獲得一場蛻變,淮南也能集中全部力量去對付外敵,而不需像現在一樣隨時防備內部的問題。

濠州刺史府,書房之內,天色已黑,只有幾支蠟燭微微發着光芒。

“混賬東西,連我的奏章你也敢私自攔截?這濠州什麼時候成了你劉仁規的濠州了!”

劉金怒氣衝衝的向着自家兒子大聲咆哮着,聲音之大,連書房之外都能聽見。那些下人們只聽到了一點便紛紛遠離開,生怕知道了什麼不該知道的事情。

下首,劉仁規恭恭敬敬的束手垂頭,恭聽着劉金的訓斥,額頭上滿是汗水,卻不敢伸手去擦,對於劉金的訓斥也一句都不敢反駁。

他的年齡比楊渥大不了多少,不過相比於最近一年纔開始出仕的楊渥,劉仁規早在五年前便開始幫他父親劉金處理州務了;兩年前,劉金得了一場重病,無法處理州務,只能讓劉仁規代替他執掌全州政務。

而劉仁規倒也有些能力,將濠州打理得井井有條,久而久之,劉金對他也放下心來,乾脆將更多的權利轉交給他,自己安心養病。

哪知道過了幾年,劉金的病情始終沒有好轉,而劉仁規卻在幫助他父親處理政務的過程中漸漸把持了州中大權。

這一次,楊渥下令實行軍政分離,劉仁規自然是反對的,不過他知道劉金對楊行密忠心耿耿,擔心他知道消息後會主動上書支持,於是暗中派人將消息隱瞞了。

不過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最終劉金還是知道了消息,於是在病榻中上書要求辭去刺史職務,回家養病。

然而,這個時候劉仁規對濠州的掌控已經達到了一定程度,所以劉金的上書還沒有出濠州便被劉仁規的人給攔截下來了,直到如今塵埃落定,楊渥公佈的調整中沒有涉及濠州,劉仁規纔將事情的經過交代了,自然引得劉金大怒。

ps:上午那章補昨天的,這是今天第一章

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五百章盧枇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四十五章 不安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十二章 合議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戰書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
第六百六十章鄆州失陷第一百一十八章 商議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五百章盧枇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四十五章 不安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十二章 合議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一百零五章 嘉興之戰(八)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戰書第四百六十四章步步爲營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五百四十五章初戰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四百三十二章生財有道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五百二十九章消息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三百零七章 歡呼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