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到達

“小李將軍,我軍如今損失這麼慘重,在目前的情況下,即便我軍返航,想必大王也不會怪罪的!”成及卻是堅持着自己的意見。

除了看李承鼎有些不痛快外,這也是他自己的真實想法,畢竟就目前的局面來看,返航的話更加穩妥一些。

而其他將領同樣如此覺得,許多將領和李承鼎一樣,都是第一次見識到大海的偉力和兇險,這些現在還年輕,還有遠大前途的將領們可不是人人都想繼續冒險的。

“諸位都擔心我們會不會繼續碰到風暴,這一點本將也理解。不過諸位有沒有想過,我們出發後已經航行了七天時間,從距離上講,我們應該已經很接近耽羅島了;或許我們再往前航行兩三天就能抵達。在這種情況下,大家卻放棄了,難道諸位就甘心嗎?”李承鼎沉聲道。

一旁何敬洙也道:“諸位將軍想要立即返航,無非是覺得大海變化莫測,擔心再次遇到風暴。不過我們的船隻目前的狀態可不怎麼好,雖然那些受損最嚴重的船隻已經被拋棄了,不過剩下來的船隻裡面同樣有不少船需要修補。而我們來的路上基本沒有遇到小島可以停下來修補船隻,在這種情況下,若是立即返回,只怕那些受損嚴重的船隻就無法安然到達中土了!”

“而我們若是繼續向北的話,從之前得到的消息來看,最多隻要再航行個兩三天時間就能靠岸,不是到達新羅,就是到達倭國,甚至運氣好,直接到達我們的目的地耽羅島都有可能!”

衆將聽了不由沉思起來,回去的話實際上同樣冒着風險,或者說在大海里面航行就有遇到風暴的風險,他們現在返航,未必就是個好的選擇。

司馬福問道:“那麼士氣怎麼辦?我軍損失這麼大,將士們都有些恐懼不安,繼續向北航行的話,若是運氣好,直接到了耽羅島還好,若是運氣不好,到了新羅、百濟或者倭人的地盤,說不得就可能與他們發生衝突,在目前的情況下,我軍將士只怕不適合打仗!”

“司馬將軍說的不錯,本將還要補充一點,那就是我軍的給養問題,別忘了我們可是放棄了不少船隻,包括上面的補給物資,而這些船上的將士卻被轉移過來了!”成及道。

“士氣和補給都不是問題,只要允許將士們去搶就行了!我軍上岸之後,只要不是到了泰封國的領地,到了其他地方,任憑士兵們搶掠,搶掠所得,只要上交三成來撫卹那些傷亡將士的家屬就行!而補給同樣可以依靠搶掠獲得!”李承鼎沉聲道。

“這……”成及卻是愣住了,雖然對李承鼎不爽,但他還是不想眼睜睜的看着李承鼎犯下錯誤,當即連忙勸道:“小李將軍,我軍的軍紀向來嚴明,除了上次北伐期間大王特意下令准許的外,其他時候若是有士兵肆意搶掠,這可是重罪啊!”

“是啊,將軍,軍紀不是兒戲,決不可輕犯啊!而且不管是百濟,新羅還是倭國,大王可沒說過我們可以主動向他們開戰啊!”其他將領也紛紛勸道。

若然楊渥有說過在遇到百濟國尋釁時可以給他們一個教訓,但那是在敵軍首先挑釁的前提下,而不是淮南軍主動開戰。

若是在太平之世,像李承鼎主張的登陸之後直接開打,這無疑就是在擅開邊釁,即便打贏了,回去之後說不得也要被彈劾問罪。

再加上他還下令允許士兵搶掠,這同樣是違反軍紀的行爲,即便李承鼎是楊渥的親信,只怕也討不了好,便是何敬洙都不怎麼贊同他如此來。

“你等無須擔心,將來出了什麼事情本將負責,你們只要繼續向北,尋找一處地方上岸,然後大肆搶掠一番,以鼓舞士氣,補充補給;當然,更重要的是搞清楚我們到底到了什麼地方!”李承鼎搖頭拒絕了衆人的勸阻,直接下令道。

他沒有說的是,他之所以敢於下達這種命令,除了目前的形勢需要如此外,還有就是出於對楊渥的瞭解。

其他人或許還不怎麼清楚,但李承鼎作爲楊渥的親信,又是他的姐夫,關係最爲親密,瞭解自然也是最多的。

他記得,每當提到新羅或者倭國時,從楊渥的臉上他都能看到極爲濃厚的厭惡情緒,雖然不知道楊渥爲何會如此,不過只要楊渥厭惡這兩國,那麼自己下達的命令應該就不會有太多的懲罰。

至於其他官員會不會以此事來彈劾他,李承鼎就更不在乎了。

此時,見李承鼎態度堅決,衆人也只能同意他的意見,最終六十多艘船繼續向北航行。

而在距離他們並不遠的地方,近二十艘船同樣在向北方航行着。

這支規模小了很多的船隊,卻是在風暴中與船隊主力失散了的船隻,船隊中共有八百多名士兵,而他們的統領,正是柴克宏。

柴克宏的座船雖然在風暴中受損嚴重,而且被洶涌的波濤帶離了原本的航向,不過他的座船最終還是倖存了下來。

不僅是他的座船得到了倖存,另外還有十多艘船與他們在一起。

由於這支小船隊中沒有別的將領,柴克宏當仁不讓的就成了船隊的指揮。

在經過一番思考後,柴克宏同樣選擇了繼續向北,不過他做出決定的速度可比李承鼎他們快多了,因爲這支船隊中沒有和他同層次的將領來反對他。

至於他做出這個決定的理由就更簡單了,因爲他相信李承鼎一定也會選擇繼續向北完成任務!

“希望我的決定不會將這八百多人帶上不歸之路吧!”決定已經做出,但柴克宏的心中依舊有些擔憂。

好在他的運氣很好,僅僅一天時間之後他們便抵達了陸地!

“將軍,我們要不要上岸?”望着遠處若隱若現的海岸線,柴克宏還在猶豫着,一旁被臨時選拔出來擔任他的副將的一個營指揮向他問道。

“上岸,當然要上岸!”柴克宏沉聲道:“我們有很多船都受損嚴重,若是不上岸怎麼修理?”

讓柴克宏猶豫的,並不是要不要上岸的問題,而是上岸之後該如何對待將要遇到的土著。

他們目前只有八百多士兵,這點力量按照他所知道的情況,若是遇到了百濟等國的大隊人馬,只怕討不了好處。

當然,柴克宏也不是沒有優勢,他的優勢就是突然性。

不管登陸之後將會遇到什麼勢力,對方一定沒有想到會有大量士兵突然跨海而來,自然也就無法提前做準備,這就是他們的優勢所在。

正所謂望山跑死馬,在海洋中也一樣。

雖說已經能夠看到海岸線了,不過等到他們真正到達岸邊登陸,卻已經是大半天時間過去了。

望着天上的點點繁星,柴克宏低聲自語道:“在夜晚上岸倒也不錯,至少可以藉着夜色的掩護,只是這樣一來就要小心一點,不然船隻觸礁了就不妙了。”

柴克宏當即命令在淺水處停船,讓那些受損的船隻迅速修理,又下令副將帶領三百人立即登岸去打探消息。

夜間的行動既給了他們掩護,同時又對他們的行動造成了一定的妨礙,在登岸的過程中,就有幾艘小船翻船了,所幸沒有士兵傷亡。

對於柴克宏來說,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自己現在究竟在哪裡,是到了百濟,還是運氣好直接到了耽羅島,又或者這兩地附近的某個小島?

至於其他地方,從時間上來看,應該到不了。

第二天,天色剛剛亮起來的時候,太陽還沒有升起,海面上浮起了一層濃濃的霧氣,十步以內都難以看清人影。

“這該死的風暴,到底把我們帶到了哪裡?”昨晚派出去的人還沒有回信,這讓柴克宏有些焦躁不安。

如果副將他們只是迷失了方向,或者還沒有打探到有用的消息還好說,若是他們遇到了敵人,甚至已經被敵人消滅了,那事情就有些不妙了。

三百人的兵力雖然不多,但柴克宏相信,要消滅三百淮南將士,需要的敵人一定人數衆多,至少都有上千人。

而從情報上看,耽羅島上的那個土著國主手中的總兵力都不到一千人,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他們遇到百濟軍隊了。

當然,目前這一切都還不能確認,畢竟昨晚天黑,加上人生地不熟,副將他們迷失方向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漸漸的,隨着時間推移,太陽升起,大霧逐漸散去。

快到中午的時候,前去打探消息的副將等人終於回來了,三百人去,三百人回,一個都沒有損失。

不僅如此,副將他們竟然還帶回了幾個土著,穿着一身類似於新羅人風俗的衣服,操着一口衆人聽不懂的語言。

“這麼晚纔回來,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些都是些什麼人?搞清楚我們到底到哪裡了嗎?”見衆人安然無恙的返回了,柴克宏鬆了口氣的同時又接連問道。

“將軍,我們運氣極好,這裡就是耽羅島!”副將滿臉喜色的道。

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更新計劃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三百零八章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
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更新計劃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三百四十一章危全諷的野心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五百三十章襲擊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二十七章 戰後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六百四十六章大舉西進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二百七十九章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三百九十三章西進與稱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四百六十六章奔潰的右翼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三百零八章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三百八十八章李克用之死第四百五十四章救援第六百三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