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

“這三個計劃本來應當在時機成熟後同時進行,以集中解決問題。如今因爲徐使君的上書,恐怕咱們不得不提前進行了。”

這時候,已經完全接任的掌書記殷文圭問道“那以嚴先生之見,如果現在就實行軍政分離,會有哪些地方可能出現動亂?”

“不好說,如今畢竟是亂世,人心難測,誰也說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各地刺史會作如何反應。不過在下覺得,將內地各州的刺史改爲文官擔任這一點受到的阻力應該是最小的,這幾個州畢竟距離廣陵最近,節度使府對這些地方的掌控較強,而且其中的潤州已經是由王令謀擔任了;升州的李神福將軍也不必擔心,其餘幾個州只要大王稍加安撫,應該沒什麼問題。”

“你說的不錯,那麼第二個方面呢?”楊渥問道。

“第二個方面,對各邊境州的刺史進行調整,這一點的話,蘇州、湖州、宣州、壽州都是新任命的刺史,不需要調整,其餘州里面,因爲種種原因,在下覺得最容易出問題的在兩個地方,若是這兩地處理的好,沒出亂子,那麼別的地方也能保持穩定;反過來,若是這兩地處理得不好,別的地方也可能會出現動盪。”

“第一個地方是光州!”嚴可求道。

光州那邊因爲靠近蔡州,加上一些歷史原因,當地豪強勢力的力量很大,而且許多都與當年的蔡州軍有關係。當初朱延壽率軍攻破光州時取了巧,這纔打下了光州。但後來隨着朱全忠勢力的捲土重來,光州又隨時有不保的可能。爲了安撫當地豪強,楊行密任命孫儒軍的降將出身的柴再用爲光州刺史,這才穩定了當地局勢,不過柴再用帶去的兵力並不多,對當地的掌控力度較小。

這一次如果對光州進行調整,只怕當地豪強勢力會感到不安,甚至可能會背叛淮南,投降朱全忠。

“光州可能會出問題,這一點很好理解,那麼嚴先生說的第二個地方呢?”

“第二個地方是濠州!”

“濠州?濠州那邊是劉金擔任刺史,爲什麼嚴先生覺得他那邊很可能出問題呢?”楊渥有些疑惑。

劉金也是三十六英雄之一,對楊行密忠心耿耿,而且他兒子劉仁規還是楊行密的女婿,娶了楊渥的大姐,按理說他那裡應該不會出問題纔是。

嚴可求躬身道:“濠州刺史劉金對大王忠心耿耿,這一點沒有疑問。但問題是如今劉使君身染重病,臥牀不起,很早前就讓他兒子劉仁規負責打理州務了,州中大權幾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大王,世子殿下,請恕在下直言,劉仁規雖然是大王之婿,但他對大王可就未必有那麼忠心了。”

“大王試想,咱們的軍政分離計劃對別的刺史影響雖有些,但也可以接受;不過對劉仁規來說,他既沒什麼資歷,又沒什麼威望,唯一讓他有希望登上刺史之位的,是他父親在濠州的多年經營。如果這個時候對濠州刺史進行調整,這就相當於將他當上刺史的希望給完全毀掉,在這種情況下濠州會發生什麼真的很難說啊!”

這下楊渥懂了,看來歷史上劉金死後劉仁規能接任在濠州擔任刺史,除了他是楊行密的女婿和劉金的情分外,也與劉仁規已經掌控了濠州大權有關。換句話說,如今的濠州看上去是劉金爲刺史,但實際上卻是劉仁規在當家了。而劉仁規如今是有實無名,若是離開了濠州,那他就什麼都不是了。

聽了這個情況,衆人不免有些凝重,過了一會兒後,殷文圭問道:“能不能進行一番權宜,比如將這三個方面分開進行?先實行內地刺史改爲文官擔任的事,後兩個方面的計劃放在以後再實行?或者,雖然還是三個計劃一同實行,但濠州和光州兩地先保持原樣?”

楊行密心中本來就有這種想法,他說到底,楊行密畢竟出身草莽,身上還保留着許多江湖義氣,對那些共同創業的老兄弟非常禮遇,再總覺得劉金是他老兄弟,劉仁規又是他女婿,讓他繼任爲刺史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雖然支持楊渥的軍政分離計劃,但實際上他只不過是因爲支持楊渥纔會支持楊渥的計劃,他本人對這些並不怎麼重視,不然歷史上也不會出現劉金死後其子繼任的事情。所以在聽了殷文圭的計劃後就準備點頭同意。

楊渥見了趕緊站出來大聲道:“不可!”

楊行密一愣,不由笑道:“有何不可?先將容易做成的做了,剩下的留到以後不是更好嗎?”

楊渥擡頭看了看書房中幾人,見衆人都向他望來,笑了笑道:“父親,咱們實行軍政分離的計劃,主要目的不就是爲了避免地方勢力過於強大以造成動亂嗎?比如說光州,這個地方名義上屬於咱們,但實際上卻相當於一個獨.立勢力,難道就因爲害怕出現動盪,所以就讓這種情況繼續放任下去嗎?”

“再說濠州的問題。濠州,是父親的濠州,不是他劉家的濠州!劉金固然功勞極大,但這絕不是濠州可以搞世襲的理由。若是父親想要賞賜劉仁規,可以給予別的賞賜,但用濠州來賞賜,這一點決不可行!”

“更何況,咱們爲什麼擔心兩地動盪?無非就是擔心他們投降朱全忠罷了。如今不趁着朱全忠主力還被王師範牽制着,儘快處理兩州的問題,難道還要等到將來出現更大的動亂嗎?”

“所以孩兒請求,不管如何軍政分離的計劃都要徹底執行下去,如今天下未定,正是銳意進取的時候!遇到問題就要立即解決,決不能坐視不理!”

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三章 招攬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五百零六章逃離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七百章伐蜀(上)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章 人選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五十九章 殺人
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六百一十三章風起第六百零九章北伐計劃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六十六章 出兵(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三章 招攬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於此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五百零六章逃離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二百七十七章 錢鏐之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一百三十五章 壽州(中)第六百五十一章直攻洛陽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三百九十六章奪取辰州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七百章伐蜀(上)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章 人選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一百八十九章 駱知祥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六百零五章朝議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五十九章 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