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

“危全諷此人性格極爲謹慎,這從之前大王開始北伐後他都遲遲不肯出兵,就足以看出來。不過本官卻是覺得,此人的性格有些謹慎過頭了!”

洪州城中,早就等着危全諷出兵消息的江西巡撫劉威,在第一時間就派人將消息傳到廣陵去。

這一戰不僅關係到淮南能不能在短時間內攻佔江西,更是直接影響到他這個江西巡撫的實際利益。

如今與他同爲巡撫之職務的陶雅已經開始掌控浙江十州之地了,而他的江西八州如今卻只有三州在他的手中,其餘各州還需要看接下來這一戰的結果。

這次危全諷與馬殷的聯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危全諷統領,目標直指洪州,另一路是兩萬楚軍,目標是高安縣。

而在淮南這一方,因爲江西落入淮南手中已經有近一年時間,在地方守備上已經逐漸建立起來了。

如今洪州的州兵有五千人,都是從之前鍾匡時的降兵中選出來的精壯,雖然士氣和訓練程度遠遠比不上外鎮兵,不過與撫州軍隊相比卻要好上不少。

劉威將手中的五千兵力直接分出四千人前去高安抵擋楚軍,反而只留下一千人駐守洪州城。

這個決議一下,頓時就遭到了衆多部屬的勸阻,大家都覺得他的決議太過冒險了。

不過面對部下們的勸阻,劉威卻是笑言道:“危全諷的軍隊看似很多,但他的兵力本來就是來自四州不同的勢力,不僅來源複雜,而且軍令不通,危全諷要想將他們指揮通暢都有困難,又有何懼之有?”

“更何況,危全諷爲人太過謹慎,本官只要做出一副早有防備的樣子,危全諷就肯定會遲疑不前,先派人來打探清楚洪州的具體情況再做部署。這就能給我軍留下足夠的反應時間。到時候從江州趕來的三千州兵早就到達洪州了!”

“反倒是高安那邊,楚軍兵力雖然相對較少,但卻比較精銳,而且軍令通暢,將領能力較強,若是不多派些兵力去抵擋,只怕楚軍要不了多久就要兵臨洪州城下了!而一旦楚軍到了洪州城下與危全諷匯合,周將軍要想擊敗危全諷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以主力在高安攔截楚軍,以疑兵之計遲滯危全諷的進兵速度,等待後續援兵的到達,這就是劉威的計劃。

早在楊渥出兵北伐之前,他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給了劉威。

當時楊渥曾經派人詢問他需要多少人才能守住洪州,劉威便是這麼回答的。

在洪州留兵多了,則危全諷可能覺得難以攻破洪州從而不中計;但反過來,若是在洪州留下的兵力太少了,又有可能導致洪州失守,所以最終的決定就是隻留下五千軍隊守洪州。

這顯然是一個有些冒險的決定,不過楊渥在慎重考慮之後還是同意了劉威的計劃。

所以當他將主力派往高安之後,洪州這邊不僅沒有關閉城門加強戒備,反而是一副歌舞昇平的樣子。

劉威日夜在府中召集洪州大小官員將佐宴飲,當有人向他問起危全諷大軍壓境該如何抵擋之時,他卻是神色自若的笑言:“危全諷不知我淮南之強,自以爲大王北伐之後我洪州就兵力空虛了嗎?他此番來洪州不過是自尋死路罷了,諸位何必擔心?

他這幅胸有成竹的樣子,不僅使得城中那些不知內情而驚慌失色的官吏們重新鎮定下來,同時也不可避免的被危全諷派到城中的細作打探到了。

“你是說,那劉威在洪州城中日夜飲酒作樂,絲毫都沒有防備?”

洪州西南的象牙潭南岸,危全諷的大軍經過多日的行軍之後纔剛剛抵達這裡,開始安營紮寨。

這種行軍速度對於淮南軍來說實在是太慢了,不過對於危全諷來說卻已經是很快的了。

四州的聯軍雖然兵力較多,但訓練程度卻很低,軍紀更是較差,如今正是七月最爲炎熱的時候,將士們根本就不願行軍趕路,最後在幾個主要統兵將領的威逼利誘之下才勉強行動起來,不過行軍速度就有些遲緩了。

此時,聯軍的大帳之內,危全諷滿臉疑惑的向斥候詢問着。

“是的,大帥,小的親自在城中看到,那劉威有時候就直接在城牆上與洪州的官員宴飲,絲毫都沒有戒備我軍的到來!”

在聯軍出兵之前,危全諷便已經自稱爲鎮南節度使了,並且通過馬殷試圖獲得朱溫的冊封。

聽了斥候的話,危全諷心中更加疑惑起來,不過其他的將領們卻是滿臉喜色。

“我軍大軍壓境,那劉威竟然還絲毫不做防備,甚至日夜飲酒作樂,這真是天賜良機!大帥,末將願意領兵爲先鋒,先行爲大帥拿下洪州!”頓時就有部將站出來請命。

“末將附議!劉威如此輕敵,我軍只需輕兵急進,定可迅速拿下洪州!末將願爲大帥前驅!”

……

其他將領同樣不甘落後,一時間帳下全是主動請命的將領。

這些將領雖然來自不同的勢力,一心想着保全自己的實力,不想與淮南軍硬拼,不過此時洪州完全是一副毫無準備的樣子,這種立功的機會,誰會放過呢?

不得不說,有時候反而是這些性急的將領們更能夠把握住機會,而生性謹慎的人卻容易錯過機會。

此時,見到衆將紛紛請命,危全諷先是盛讚了衆將的求戰之心,接着又緩緩搖頭道:“諸位想過沒有,我軍大舉來攻的消息,那劉威不可能不知道。他既然知道卻還做出這麼一副樣子,難道真是因爲輕敵嗎?”

“諸位可不要忘了,那劉威可是追隨楊行密起兵的老將,當年孫儒何等勢大?楊行密與之交戰都是屢戰屢敗,難以抗衡;後來楊行密能夠擊敗孫儒,據說就是劉威給楊行密出的主意,讓他堅守待變,最終纔在宣州城下一舉擊敗孫儒!這樣一員老將,難道他真的是這麼輕敵自負之人嗎?”危全諷沉聲道。

他的話剛說完,衆將的求戰之心便爲之一頓,紛紛思考起來。

“那以大哥的意思,莫非這劉威乃是故意如此?那他這麼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危全諷的弟弟危仔昌問道。

“應該是故意爲之!那劉威如此作爲的目的應該有兩種,一種乃是故意示弱,說不定之前我軍打探到的洪州兵力空虛的消息都是假的,劉威乃是故意引誘我軍前去,然後在洪州城下痛擊我軍;但也有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劉威故意唱的空城計!”危全諷沉聲道。

“那大哥覺得,劉威如此作爲的原因到底是哪種可能呢?”聽了兄長的話,危仔昌頓時急了,連忙詢問道。

“是啊,到底是哪種可能,還請大帥明示!”衆將同樣詢問。

“這個……”危全諷苦笑搖頭道:“老夫也難以說清楚啊!”

他雖然能夠想到這兩種可能,但到底是那種他就無法判斷了。

到底是以弱示強還是以強示弱,這可不僅是關係到他能不能攻取洪州,更是決定着他能不能當上江西之主,由不得他不慎重。

“大哥,既然不能判斷清楚,以小弟之見,直接殺過去不就知道了!”危仔昌皺眉道。

“不可如此莽撞!我軍雖然有六萬大軍,但論戰力卻是比不上淮南軍的,若是洪州城中真的埋伏了強軍,只怕我軍前往洪州就是自投羅網了!行軍打仗,怎能如此草率而爲?”危全諷連忙拒絕道。

回想起當初譚全播勸他不要出兵洪州時說的話,危全諷心中不由得更加遲疑。

當時譚全播曾經連續寫過幾封書信勸他不要出兵,又向他指明過這次淮南軍突然北伐存在的一些疑點,比如淮南軍在戰前將聲勢鬧得太大,就差沒有到處派人宣傳了,似乎擔心危全諷等敵對勢力不知道一般,這一點明顯有些反常。

可惜譚全播指出的這些疑點,卻沒有一條是能實際證明淮南軍有陷阱的,多數都是譚全播自己推測出來的,自然不能讓危全諷信服。

更何況,那時候的危全諷一心想攻下洪州做江西之主,對譚全播的話危全諷更是覺得那是因爲譚全播出於嫉妒,爲了阻止他當上江西之主才故意那麼說的。

不過如今遇到劉威這麼一個有恃無恐的樣子,再回想起來譚全播的話,危全諷心中的疑惑就更大了。

“難道說淮南軍這次北伐真的是爲老夫設下的陷阱?也不可能啊!淮南軍的主力調到宿州去了,這一點可是沒有半點虛假的,難道他就想憑藉在南方留守的少量軍隊就擊敗老夫嗎?”

危全諷一時間有些猶豫不決,此時的他已經是騎虎難下,進兵的話,又擔心前方是個陷阱;就此後撤的話,又抹不開這個面子,而且對洪州的渴望更是讓他不甘心就此退兵。

衆將見危全諷這個主帥都是這麼一副猶豫的模樣,更是沒有誰再主動請命去進攻洪州了。

過了半晌,見衆將都在等着自己的決斷,危全諷最終下令道:“傳令下去,就在此地安營!再多派斥候去打探消息,等徹底摸清了洪州的虛實之後再做進一步的決定!”

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九章 夜談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二章 人選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七百章伐蜀(上)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三百八十六章軍銜與封爵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二百七十一章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五百零六章逃離
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三十三章 驚喜(上)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九章 夜談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三百八十九章晉王李存勖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三百九十五章病逝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三百三十五章鍾延規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五十五章 第三次相遇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追擊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二章 人選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七百章伐蜀(上)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地反應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謀劃(四)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十九章 再一次相遇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消息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五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二十五章就擒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三百八十六章軍銜與封爵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三百九十五章教訓馬殷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二百七十一章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一百八十四章 田覠的突襲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六百零四章樑國局勢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三百五十章江西大局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四百四十六章黎求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五百零六章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