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

半晌後,田覠才重新鎮定下來,頹然說道:“使者且休息一番,撤軍之事畢竟重大,待本帥與部下先商議一番如何?”

此時的他還沒有做好起兵的準備,加上要攻下杭州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而楊渥、王茂章率領的兩萬多大軍就在湖州,若是他不同意撤軍,湖州大軍直接南下斷他歸路,加上錢鏐從杭州出兵襲擊,那時他就真的萬事休矣。

尚公乃舉目遍觀四周衆將,見他們各個臉上都有不忿之色,知道不能逼迫太過,於是點頭說道:“好,那在下就等候田使君的消息了。不過大王說了三天之內不撤軍,他就會讓王茂章將軍來當宣州刺史了!”

待尚公乃退下後,首先站出來的便是徐綰、許再思二人:“啓稟田帥,我等大軍圍攻杭州數月,日夜奮戰,眼看破城在即,如今楊行密一句話就想讓我軍撤退,此事萬萬不可答應啊!”

這兩人當初先後在孫儒、錢鏐麾下時就與淮南征戰不休,如今背叛錢鏐投靠田覠後自然對楊行密沒什麼恭敬之心;更何況在場諸將中,他們對攻破杭州的渴望只怕不在田覠之下,此時撤軍他們同樣不甘心。

其餘諸將如王壇、汪建、郭行等人都紛紛表示贊同,倒是他的部將康儒站出來說道:“啓稟使君,大王既然已經下達軍令讓使君撤軍,屬下以爲臣屬聽從主君的命令乃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使君應當遵從軍令立即撤軍。”

康儒也算田覠麾下老將了,建立的功勞不在少數,上次顧全武率越州軍突襲時就是他率部堅決抵抗,這才避免了進一步的大敗。不過他性格正直,向來有什麼說什麼,在軍議時常常與田覠意見不合。

田覠頓時臉色便黑了下來,雖然他心中已經打算撤軍了,但這僅僅是害怕楊行密真的任命王茂章爲新的宣州刺史,然後斷他歸路;康儒的意見卻讓他乖乖聽命,自然讓他不滿。

還不等他開口,場中王壇等將領便破口大罵了,“康儒,使君向來待你不薄,難道你想忘恩負義,準備投靠淮南嗎?”

康儒臉色不渝:“在下本來就是淮南將領,何談投靠二字?還有在座諸位將軍,包括田使君在內難道都不是淮南將領了嗎?”

王壇臉色一沉道:“田使君乃是朝廷冊封的寧國軍節度使,本將乃是田使君麾下將領,只知道效忠於田使君,與淮南吳王何干?”

雖然從道理上說,這時候唐朝還沒滅亡,王壇非要說田覠是朝廷冊封的倒也說得過去。但實際如何在場之人都清楚,在場諸將包括田覠在內,大部分都是當年追隨楊行密起家的將領,自然可以算是淮南的將令,更何況,前段時間李儼帶來的聖旨裡面也重申了寧國軍聽候楊行密號令這一事實。所以王壇之言顯然是強詞奪理了。

康儒正要反駁,只見主位上田覠沉聲喝道:“夠了!”

隨即冷冷的目光向康儒掃來,盯着康儒半晌才說道:“康將軍對大王如此忠心耿耿,本帥佩服!只是不知大王準備何時給康將軍加官進爵啊?”

“使君……”

康儒並沒有背叛田覠的想法,但他也不認可田覠背離淮南自立一方的想法。

這段時間特別是上次田覠從廣陵回來之後,康儒眼見着田覠以及宣州的諸多將令與淮南之間越走越遠,從一開始只是有不滿淮南的言行在暗中流傳,一直到如今滿堂將領公然宣稱自己與淮南無關,他心中滿是憂慮,總覺得不能這樣下去,這纔出言勸說田覠。

奈何田覠非但不聽他勸,反而對他有了猜疑之心。聽着田覠滿是嘲諷的話,康儒心中不免一片冰涼。

田覠擺擺手不等他多說便下令道:“傳令準備撤軍!殷先生,有勞你進城去與錢鏐好好談一談!”

他已經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如果他起兵造反,在場諸多將領除了康儒外其他人肯定都會支持他,有了這個認知其他的都不怎麼重要了。

至於康儒,此人跟隨田覠也有十幾年了,在宣州軍中頗有威望,加上能力也很不錯,所以雖然康儒屢次與他意見不合,但他都沒有殺掉康儒。當然此時的田覠心中對康儒的不滿也達到了頂點,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出來。

“節帥!不能撤啊!此時撤退我等這幾個月豈不是白費功夫了嗎?”王壇的將領紛紛叫嚷着。

“好了,我等都是吳王麾下將領,大王讓我等三日之內必須撤軍,本將怎敢違背軍令呢?”說完,田覠似笑非笑的看了康儒一眼。

“使君深明大義,末將感佩不已!”康儒本來還以爲田覠這次就準備與楊行密鬧翻,沒想到最後還是決定撤軍,不禁又驚又喜。

可惜他卻不知道這件事更加堅定了田覠的造反之心,此時之所以不反,不過是還沒做好準備罷了。

“節帥,即便要撤軍那也還有三天時間,請讓末將率軍再做最後一次嘗試,末將願親自率領死士發起衝鋒,不破內城絕不後退!”

“不錯,請讓末將再做最後一次衝鋒吧!”下方衆多將領紛紛叫嚷着,顯然都不願意就此撤軍。

“好了,諸位都回去做準備吧!本帥已經決定撤軍,汝等無需再言!”田覠臉色一沉,厲聲說道。諸位將領這才知道他決心已定,難以勸說,只好告辭回去。

當天,殷文圭代表田覠進杭州內城與錢鏐談判退軍之事,兩天後,雙方達成了撤兵協議,宣州軍開始緩緩撤退。

自此,這場因爲武勇都左右指揮使徐綰、許再思二人發動叛亂而引發的大戰在持續了三個多月後終於結束了。

總體而言,淮南目前當然是得到利益最多的一方,不僅得到了蘇州、湖州兩個大州,而且付出的代價也極爲微弱;而錢鏐自然是損失最大的一方,損失了兩個大州的同時,杭州也因爲戰火變成一片廢墟,甚至其他州縣也出現了不穩的跡象,歷史上在接下來的幾年接連有反叛的事件發生;至於田覠,他辛辛苦苦忙了這麼久,損兵折將不說,最後卻什麼都沒得到,反而在杭州間接幫淮南拖住了錢鏐的大軍,應該算是最鬱悶的一方。

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六百六十一章商議軍情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四章 朱廣德第六章 家宴(下)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五十一章迎接
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六百六十一章商議軍情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占城稻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四章 朱廣德第六章 家宴(下)第五百五十章鎖定勝局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二十六章 任家莊之戰(終)第六百二十七章朱友貞的決斷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六百三十一章董璋南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六百七十五章渡河(上)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六百一十八章襲取亳州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二百三十二章 通敵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五十一章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