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

場下衆將依然有些發懵,這時王師範的心腹大將劉鄩開口道:“諸位,節帥的意思大家怎麼就不明白呢?天子蒙難,我等作爲藩鎮正應該起兵勤王;更何況那朱全忠野心勃勃,過去之所以不吞併我們不是他沒有野心,而是他被反抗他更激烈的李克用、李茂貞等牽制住了而已,如今朱全忠的主力都在關中,我等若不能趁着這個機會擴大勢力,等將來朱全忠空出手來,接下來遭殃的除了我們還會是誰呢?”

劉鄩自幼便胸懷大志,好論兵法,喜讀史傳,其人又非常聰明,頗能融會貫通。其人用兵好設奇謀,善於用出敵不意來取勝,有“一步百計”的美譽。

作爲王師範的心腹,劉鄩自然明白王師範的想法。其實在天子詔書和張浚的書信到達之前,他便勸說過王師範出兵,只不過那時候王師範還有些猶豫;但等見到天子詔書和張浚的信後,王師範終於下定了決心。

這時王師範的弟弟王師魯也開口道:“諸位,如今中原空虛,兵力極少,況且我青州對朱全忠向來恭謹,他肯定想不到我軍會起兵討伐他。所以現在正是我等建功立業的好時機,還請諸位不要遲疑!”

王師範的親信們也都紛紛開口勸說,這下在場衆位將領終於反應過來,知道王師範並不是聽了聖旨後臨時起意,而是早就有了起兵的想法,甚至與他的心腹們也商量好了。

對他們這些將領來說,建功立業纔是他們的理想,既然他們的主帥都已經下定決心要戰了,他們這些做部將的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末將等願誓死追隨大帥,討伐逆賊朱全忠!”這一下,衆人意見終於統一了。

不過雖然決定了要起兵,但王師範也知道光靠平盧鎮的力量,即便趁着中原空虛發動突襲,等朱全忠主力回來後他依然打不過,所以尋找盟友是必要之事。

而目前最合適的盟友毫無疑問便是淮南楊行密和河東李克用了,王師範當即下令派遣使者前往兩地尋求援兵。

******

兩天後,從廣陵出發的使者一路不停的奔入了杭州城外田覠的大營中,而他給田覠帶來的消息更是讓衆將渾身一震。

“大王有令,讓田使君立即撤兵返回宣州,不得繼續與越王交戰!”剛進了大帳,尚公乃便大聲宣佈着楊行密發來的軍令。

尚公乃很有“拿誰家的薪水就爲誰家辦事”的“職業道德”,當初在馮弘鐸手下時兢兢業業,如今到了楊行密麾下依然如此。

“什麼,爲什麼要我軍撤兵?”田覠又驚又怒。

當初武勇都之變剛發生時,他不是沒想過楊行密可能會阻止他出兵杭州擴大勢力,不過等淮南先行發兵攻打蘇州後他便鬆了口氣,心中想着自己在名義上與淮南畢竟是一夥的,即便楊行密忌憚自己擴大勢力也不會放過這個削弱錢鏐的機會。

之後等到徐綰、許再思二人邀請他出兵杭州後,即便沒有得到楊行密的軍令他也興沖沖的率軍圍攻杭州,而對他私自出兵的做法楊行密也沒有派人來阻擾。有鑑於此,田覠自以爲他和楊行密之間已經達成了默契:淮南攻取蘇州和湖州,自己攻取杭州、越州等地。

有了這個“默契”,即便他知道自己進攻杭州會間接幫助淮南分擔壓力,他也絲毫沒有抱怨。

而這段時間他與錢鏐的交戰雖然各有勝負,但總的來說卻是他這一方逐漸佔據了上風。

當蘇州、湖州二州失守的消息傳來後,雖然有些擔心楊行密會不會給他拆臺,但他覺得楊行密一直都是個厚道人,所以也沒有多想,反而期盼着蘇州、湖州失陷的消息能夠沉重打擊錢鏐一方的士氣。

事實上錢鏐一方的士氣也的確因此大減,接下來即便淮南不出兵幫助他,他也有信心擊敗錢鏐奪取杭州,沒想到這種關鍵時刻楊行密竟然發來了讓他撤兵的命令。

“卑鄙!無恥!感情你剛剛攻下了蘇、湖二州就翻臉給我拆臺來了?”田覠不禁在心中大罵着。

“如今我軍即將攻佔杭州,此時此刻爲何讓我軍撤兵?”一旁王壇諸多將領也都憤憤不平。

這些將領這段時間也都奮戰不休,好不容易纔佔據了一點上風沒想到楊行密竟然在這種時候發來了撤兵的命令。此時他們心中除了罵娘也只有罵娘了,不過當着尚公乃的面他們還沒這麼大的膽子。

尚公乃搖搖頭道:“大王有令,現在朱全忠派他的侄子朱友寧率軍六萬駐守在宿州,隨時都有可能南下。所以在這種時候我軍不能兩面作戰,必須與錢鏐和談。”

“這算什麼理由,且不說朱友寧只有六萬人,即便南下也奈何不了我淮南,更何況錢鏐已經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了,當此之時正是一舉掃平他的時候,怎麼能就此撤軍呢?”

田覠怒氣衝衝,若不是一旁的沈文昌不住對他使眼色,只怕他早就早已發作起來,他勉強壓住怒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正是消滅錢鏐的大好時機,我軍決不能就此撤退,你且先回去,我自會修書一封給大王好生解釋。”

“田使君,大王讓在下來時曾經說過,無論如何宣州軍都必須撤退,不得再與越王交戰,這是軍令,還請使君不要讓在下爲難!”

田覠怒不可遏,大聲說道:“此乃亂命。那錢鏐野心勃勃,當初與大王更是交戰多年,一直是大王的心腹大患,如今好不容易有機會消滅錢鏐了,卻讓我軍撤兵,這一定是有奸險小人在背後蠱惑大王!”

尚公乃絲毫不爲所動,冷笑說道:“怎麼,田使君是不是還要來個‘清君側’不成?”

田覠面色氣得通紅,雖然他的確有“清君側”的想法,但這種時候哪敢承認,他伸手指着使者道:“你,你……”

尚公乃不等他說完接着又道:“大王還讓在下帶話,說使君若是不撤兵,大王就要另外任命一個宣州刺史了代你守宣州了!”

這下大帳裡面頓時安靜下來,只有田覠怒到極致大聲吐息的聲音,尚公乃卻是眼觀鼻,鼻觀心的站在那裡等着田覠回話。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這楊行愍完全是不給我活路啊!”

田覠暗自咬牙切齒的叫着楊行密的名字,楊行密原本叫做楊行愍,當初高駢嫌這個名字不好才改成了現在的名字。不過如今早就沒人敢稱呼他當年的名字了,也就是田覠怒極了纔敢這樣。

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四百五十三章騎兵的優勢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
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四百五十三章騎兵的優勢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五百九十三章議和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謠言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七百一十三章突入城中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六百四十一章遭遇第六百二十章冒險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五百四十八章中路突破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六十一章 武勇都之亂(二)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二百二十章 政策落實第三百七十二章遲疑不決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五百一十四章攻城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三百二十三章軍議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六百零二章晉王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三百六十九章內閣的雛形第一百八十二章 商議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殷的喜悅第二十四章 任家莊之戰(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登陸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六百七十八章危急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