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3)

在關於大寶的這個諮詢過程中,還遇到了一個少見的問題——提筆忘字。大寶不但寫字非常慢,而且經常忘記一些簡單字詞的寫法。比如他經常問媽媽,“可以”的“可”怎麼寫?“同學”的“同”怎麼寫?如此簡單的字詞都記不住,而且是大面積遺忘,讓媽媽非常崩潰。也正因爲這樣,孩子非常怕學語文,有強烈的畏難情緒,每天的語文作業都會佔用他大量時間。我發現隨着孩子和媽媽情緒的共同好轉,大寶的記憶力好點了,遺忘的字在減少,但記憶能力還是低於同齡人的水平。

有一段時間我比較關注呼吸問題。我從一本書上了解到,郭沫若受王陽明靜坐的啓發,通過靜坐、調整呼吸,治好了自己的神經衰弱。我忽然想到了大寶,雖然他的變化已經很大,媽媽也非常注意教育方法,但這個孩子從小一直生活在冷落和責備當中。在家裡父母會打罵他,在學校裡因爲學業落後、不守紀律,他經常被老師批評,也總是被同學排斥。有一段時間,他和同學關係很緊張。面臨這樣的處境,孩子長時間被負面情緒包圍,心理一定會處於一種防禦狀態,處在這種狀態久了,身體也會習慣性緊張。所以我就建議大寶的媽媽每天讓孩子練習一下深呼吸,儘量天天拿出一點兒固定時間來練習。考試之前孩子坐在考場時,也不妨建議他先做幾個深呼吸。

過了一段時間,大寶媽媽非常高興地告訴我,練習深呼吸快一個月了,孩子已經養成了習慣,不做都彆扭。練習的效果非常好,大寶出現了一些新變化:老師說他比以前強多了,能坐得住了,注意力也集中了,課外班老師也這樣反饋。而且,大寶不愛鬧脾氣了,有想法就用語言溝通,家裡人都誇他懂事多了。最顯著的改變是睡眠,以前哪怕很晚才睡,大寶也躺在牀上翻來覆去很久才睡着,現在做10個深呼吸,躺下五六分鐘就睡着了,睡眠質量提高了。成績也全面提升,各科都在90分左右,只是作文還差一些。

大寶的班主任告訴媽媽,她發覺大寶變了:一二年級時覺得這孩子問題特別多,上課走神,下課在座位上坐着,沒人理他,他也不理別人。老師批評他,他就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老師,眼神裡帶着殺氣,讓人覺得很冷,很可怕。最近字詞錯得很少,期末考試,老師算定了他會不及格,結果他只有兩個詞不會寫。而且,他現在開始展露活潑天性了,和同學一起玩也很開心。寫作業也不牴觸了,原來遇到不會寫的就停,一節課只寫十幾個字,現在滿篇只錯幾個詞。最大的進步就是字詞會得多了。

說實話,看到大寶媽媽的反饋我也很驚訝。我只是估計這個辦法對大寶有效,但沒想到效果這樣明顯,大寶媽媽說她當初也沒覺得深呼吸這個辦法會有效,只是試試而已。看來是“對症”了。這也印證了我的猜測:大寶習慣性地處於緊張狀態,深呼吸緩解了孩子的內在緊張。現在看來,孩子記不住字詞不是記憶力的問題,而是情緒的問題。深呼吸的方法,恰好非常適合他,幫他放鬆了身心。

我發現,絕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會無意識地處於緊張狀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處於緊張狀態,人的身體會顯得很僵硬,有心理學家稱之爲“反柔軟狀態”,而回到“柔軟狀態”的方法,恰好是深呼吸。

大寶媽媽說孩子期末數學成績是98.5分,其餘科目的還沒出來,估計這次作文沒寫好,孩子自己說這次的作文題目他沒寫過,下次要早點準備作文。這段時間,孩子比較主動,自己安排時間,同時還給媽媽安排事情,媽媽基本會聽他的。比如,他怕黑,讓媽媽坐在房間裡看書陪他,但會提前告訴媽媽不許說話、不許催他,“我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我就煩你說話,你不用說,我停一會兒就會寫”,“我保證到點完成”。如果沒完成,大寶自己會總結一下哪個地方耽誤時間了,讓媽媽過十分鐘再提醒一次。

媽媽說:“大寶目前狀態比較穩定。他沒做到時我說了他,他會主動到我身邊來讓我摟着他,然後說,‘您錯怪我了,我不是不想寫,我是想過一會兒馬上就寫,您不用說’。”

大寶能這樣表達心裡的想法,我們非常開心。現在的大寶與以前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此前,大寶經常在學校發生打架鬥毆事件,遇到不順心的事就伸手擺平。

有的同學經常譏諷他:“你是天才,你是天生的蠢材。”他從不和他們講理,動手就打。跑步的時候跑不過同學,就攔住同學打,人家也不示弱,大寶打不過就咬,最後總免不了和同學一起被揪到老師辦公室挨批。還有一次大寶一巴掌打在同學的耳朵上,同學哭着說什麼聲音也聽不到了,媽媽只好帶着那個孩子到醫院做了全面的檢查……

因爲這樣的事太多了,媽媽經常被老師叫到學校,老師對媽媽說:“你的脾氣一定很大,孩子的行爲都是和家長學的。”當時媽媽感到很委屈,說自己能用的方法都用了,是因爲沒招數了纔打孩子。後來媽媽慢慢學會了解孩子的心理,她說:“孩子的確是跟我學的,每當我講道理的時候,他不聽我就打,我實際上是在強迫他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大寶也是在學我,他希望別人都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沒達到目的就動手解決。想到這些就覺得可怕,這樣發展下去,就是在爲社會培養一個暴徒。”

媽媽首先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然後學會了用溫和的語言引導孩子。關於如何判定自己的引導是否有效,媽媽總結出一個心得:“看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聽進去了,他的眼睛是亮的!”媽媽舉了一個例子,大寶經常和同學打架,每次問起原因,大寶都說“他招我”。有一次媽媽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不發火,思考怎樣開口能單刀直入,說到他心裡去。媽媽問:“他招你,不理他會怎樣?”大寶說:“會繼續招我。”媽媽說:“那你衝着他微笑會怎麼樣?”大寶哈哈大笑起來,眼睛亮亮的:“媽媽,爲什麼要微笑呀?您怎麼不嚷我了?”媽媽通過對比發現,以前大寶在學校與同學打架,她就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處理,其實孩子根本沒聽進去,也沒有學會其他的處理方法。這件事情以後,每當大寶與同學發生衝突,媽媽就和他坐在一起分析:這件事大寶對在哪兒或者錯在哪兒,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式。兩人商量着決定,看誰能集思廣益,看誰想的方法多,然後選出一個最合理的方法,下一次再發生類似事情的時候就用這個方法試驗一次,看效果怎麼樣。

以前大寶在班裡一個朋友都沒有,人人都躲着他走,有的時候每週都製造一兩起打架事件。後來打架越來越少,到現在已經有半年了,一次打架事件也沒發生。他和同學的關係也越來越融洽,大寶還經常把自己的玩具、圖書借給同學,也開始有同學到家裡找他玩。

在諮詢的後期,大寶的自覺性越來越高,我們開始嘗試放手。此前這位媽媽什麼事情都幫忙代勞——刷牙水、洗臉水都事先打好,出門幫助背書包,寫作業全程陪同。後來我們嘗試讓孩子每天說出自己的安排,僅讓媽媽提供一些簡單的指導,然後放手讓孩子去做。現在,大寶基本能做到獨立完成作業,不再需要媽媽介入。媽媽說:“以前什麼都幫孩子做了,孩子並不快樂。現在學着放手,孩子自己成功完成一件事情後,臉上總會洋溢着滿足的笑容。”

我對媽媽說:“大寶在小學階段出了這麼大的問題,從比較長的時間跨度看,也未必全是壞事。你看,他現在非常善於用語言溝通,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用鬧脾氣的方式對你表達不滿。另外,孩子慢慢學會了安排時間,也學會了及時總結得失並作出調整。”媽媽說:“對,就是這樣,以前我發脾氣,他也發脾氣,現在我們都用語言進行溝通,而不是用負面情緒溝通。”

大寶的表現曾經讓他的父母陷入絕望,也正是這樣的表現爲他的父母敲響了警鐘,敦促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議題,實現二次成長。大寶通過這樣激烈的方式拯救了父母,使得父母的人生更加完整,同時也拯救了自己,使得他不用再重蹈媽媽童年的覆轍。我不得不再次感嘆:每個孩子都是天使,請給他們一個天使的環境!

第2章 管理自己的念頭第45章 學與用的結合第48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1)第37章 調停父子紛爭第24章 分層設立目標第23章 讓孩子完整表達第19章 認真說話,認真聽話第41章 錯誤一定要指出來嗎第9章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第40章 心不在焉有多可恨第7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2)第19章 認真說話,認真聽話第6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1)第35章 化解孩子的自卑第47章 怎樣複習更有效第5章 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第32章 守住親子間的公平第29章 冷處理≠不處理第44章 分數不重要嗎第3章 不對孩子發脾氣的小絕招第15章 等主動性自然浮現第35章 化解孩子的自卑第16章 懂得“自誇”,遠離炫耀第38章 突發事件的解決路徑第42章 又快又好怎麼可能第15章 等主動性自然浮現第30章 把爭吵化作“筆錄”第17章 被尊重的孩子膽更大第24章 分層設立目標第1章 無名怒火從哪裡來第5章 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第46章 粗心不可怕第1章 無名怒火從哪裡來第48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1)第28章 溫言暖語感人心第39章 如何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第35章 化解孩子的自卑第1章 無名怒火從哪裡來第37章 調停父子紛爭第32章 守住親子間的公平第10章 不爲沒教過的事情責備孩子第40章 心不在焉有多可恨第40章 心不在焉有多可恨第25章 做溝通的好榜樣第30章 把爭吵化作“筆錄”第21章 理解孩子的“後臺”運作第15章 等主動性自然浮現第33章 在衝突中尋找轉機第27章 重視每次親子互動第25章 做溝通的好榜樣第3章 不對孩子發脾氣的小絕招第49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2)第6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1)第7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2)第11章 孩子不會自動符合我們的期望第37章 調停父子紛爭第17章 被尊重的孩子膽更大第6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1)第19章 認真說話,認真聽話第36章 怎能不分青紅皁白第6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1)第7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2)第7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2)第1章 無名怒火從哪裡來第46章 粗心不可怕第34章 小紛爭,大學問第29章 冷處理≠不處理第17章 被尊重的孩子膽更大第10章 不爲沒教過的事情責備孩子第9章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第27章 重視每次親子互動第16章 懂得“自誇”,遠離炫耀第24章 分層設立目標第7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2)第15章 等主動性自然浮現第48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1)第16章 懂得“自誇”,遠離炫耀第2章 管理自己的念頭第33章 在衝突中尋找轉機第35章 化解孩子的自卑第49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2)第35章 化解孩子的自卑第28章 溫言暖語感人心第36章 怎能不分青紅皁白第43章 作業,要怎麼檢查第10章 不爲沒教過的事情責備孩子第9章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第5章 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第25章 做溝通的好榜樣第45章 學與用的結合第49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2)第14章 小孩兒都是行動派第42章 又快又好怎麼可能第44章 分數不重要嗎第33章 在衝突中尋找轉機第4章 學會尊重學會愛第18章 孩子“偷錢”怎麼辦第48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1)第36章 怎能不分青紅皁白第42章 又快又好怎麼可能
第2章 管理自己的念頭第45章 學與用的結合第48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1)第37章 調停父子紛爭第24章 分層設立目標第23章 讓孩子完整表達第19章 認真說話,認真聽話第41章 錯誤一定要指出來嗎第9章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第40章 心不在焉有多可恨第7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2)第19章 認真說話,認真聽話第6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1)第35章 化解孩子的自卑第47章 怎樣複習更有效第5章 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第32章 守住親子間的公平第29章 冷處理≠不處理第44章 分數不重要嗎第3章 不對孩子發脾氣的小絕招第15章 等主動性自然浮現第35章 化解孩子的自卑第16章 懂得“自誇”,遠離炫耀第38章 突發事件的解決路徑第42章 又快又好怎麼可能第15章 等主動性自然浮現第30章 把爭吵化作“筆錄”第17章 被尊重的孩子膽更大第24章 分層設立目標第1章 無名怒火從哪裡來第5章 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第46章 粗心不可怕第1章 無名怒火從哪裡來第48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1)第28章 溫言暖語感人心第39章 如何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第35章 化解孩子的自卑第1章 無名怒火從哪裡來第37章 調停父子紛爭第32章 守住親子間的公平第10章 不爲沒教過的事情責備孩子第40章 心不在焉有多可恨第40章 心不在焉有多可恨第25章 做溝通的好榜樣第30章 把爭吵化作“筆錄”第21章 理解孩子的“後臺”運作第15章 等主動性自然浮現第33章 在衝突中尋找轉機第27章 重視每次親子互動第25章 做溝通的好榜樣第3章 不對孩子發脾氣的小絕招第49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2)第6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1)第7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2)第11章 孩子不會自動符合我們的期望第37章 調停父子紛爭第17章 被尊重的孩子膽更大第6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1)第19章 認真說話,認真聽話第36章 怎能不分青紅皁白第6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1)第7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2)第7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2)第1章 無名怒火從哪裡來第46章 粗心不可怕第34章 小紛爭,大學問第29章 冷處理≠不處理第17章 被尊重的孩子膽更大第10章 不爲沒教過的事情責備孩子第9章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第27章 重視每次親子互動第16章 懂得“自誇”,遠離炫耀第24章 分層設立目標第7章 請別說無可救藥(2)第15章 等主動性自然浮現第48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1)第16章 懂得“自誇”,遠離炫耀第2章 管理自己的念頭第33章 在衝突中尋找轉機第35章 化解孩子的自卑第49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2)第35章 化解孩子的自卑第28章 溫言暖語感人心第36章 怎能不分青紅皁白第43章 作業,要怎麼檢查第10章 不爲沒教過的事情責備孩子第9章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第5章 你在孩子面前的威望值是多少第25章 做溝通的好榜樣第45章 學與用的結合第49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2)第14章 小孩兒都是行動派第42章 又快又好怎麼可能第44章 分數不重要嗎第33章 在衝突中尋找轉機第4章 學會尊重學會愛第18章 孩子“偷錢”怎麼辦第48章 放手是個技術活兒(1)第36章 怎能不分青紅皁白第42章 又快又好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