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

第196章 建安三神醫獨佔其二,老劉這福氣能小?

卻說衆人正苦於營中並無外科醫治能手,隨劉備一道來前線的張仲景卻忽然提到了,中牟縣處有一外科神醫。

此人尋醫問診,無償替他人治病,在左近縣鄉頗有民望。

曹操聞言,喜道:

“中牟縣離此處不遠,我差人前去請來。”

張仲景卻道:

“此人既無償與人治病,想是個有風骨的長者。”

“若以強權取之,恐弄巧成拙。”

曹操一愣,難不成還要他親自去請嗎?

一個小小的醫者,好大的架子。

李翊見此,便道:

“不妨便有翊去罷,反正現在無事,中牟又離此地不遠。”

“閒着也是閒着,某去去便回,”

劉備聞言,亦忍不住笑道:

“不過一方士耳,先生親自去請,未必太過擡舉此人。”

即使是求賢若渴的劉備,他也覺得李翊沒必要親自去請這位醫者。

作爲方技,醫術是很不受本時代人待見的。

但李翊卻明白,很多時候,一個好的醫者,勝過十萬雄兵。

“……無妨,眼下戰事愈發頻繁,軍中傷者日益增多。”

“若能請來一位醫術高明的長者,于軍人亦是好事。”

之前在徐州時,由於李翊重視醫學發展,他重用張仲景,培養了大量的醫者。

這些醫者都被用到了戰場中來,可饒是如此,仍是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因爲一名傷者,很多時候需要醫者長時間照料。

可除非是上層軍官,不然哪個士兵能有如此厚遇?

李翊也並非醫學專業的,所以對本時代的神醫他非常尊敬。

只要是在醫學上有所建樹的,李翊都會爲他提供高薪,還有好的工作環境。

不爲別的,只盼他能夠安心鑽研醫術,推動醫學的發展。

劉備見李翊執意要去,也不攔着,反正袁紹現在也還沒打過來。

接下來一段時間估計也不會來,兩邊目前已處於拉鋸戰模式了。

“既然先生執意要去,我遣仲康與你同去。”

許褚乃劉備親衛,平日並不離左右。

劉備卻並不希望李翊發生意外,故命許褚領了十餘名虎衛,隨李翊同去中牟縣。

許褚領命,來到李翊身前,李翊觀許褚眼色似欲有話說。

他知道許褚這人性格謹慎,不說多餘的話,不做多餘的事。

眼見許褚心中藏事卻並不開口,李翊便知此事必定不是關係到徐州陣營的,但肯定影響不小。

遂出聲詢問道:

“……我觀仲康似有心事?”

許褚一怔,旋即輕輕點了點頭。

“我知此事必不關乎我徐州,然仲康既是欲言又止,不妨說來我聽。”

“若果真是要緊大事,翊自會處理。”

許褚頷首,這種事情確實交給李翊來辦最爲妥當。

遂將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稟君侯,適才在席間,某觀曹司空身邊有一護衛。”

“神色緊促,似有行刺之狀。”

哦?

李翊眉梢一挑,正色問,“此事非同小可,仲康可能確定否?”

許褚“嗯”了一聲,他爲人也是實誠。

說曹操身邊有人心懷不軌,但若讓他拿出證據來,他也沒有。

既無證據,也無理由。

就是憑感覺。

這種憑感覺決定的事,若放在旁人身上,必然不信。

但若是許褚,李翊卻願意相信他。

畢竟許褚作爲外姓內臣,能在曹操身邊待了二三十年不犯錯。

你說這樣的人不心細,能得到曹操的喜愛麼?

許褚做事有分寸感,許多名人文官都不見得有他成熟老練。

單憑這一點,一向做事嚴謹的李翊,決定破例帶許褚去找曹操論及此事。

如今河南、河北大戰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刻,曹操作爲東道主,可不能出事兒。

“李郯侯來此,有何見教?”

曹操見李翊突然來找自己,便出聲詢問。

“有要緊之事與曹公相商,還請屏退左右。”

時有曹仁在側護衛,聽聞此言,果斷回絕道:

“四下皆是信得過的,李郯侯有事直說便是。”

“帶這麼多人來,意欲何爲?”

曹仁面露警惕之色,雖未明言,但很明顯是在暗指李翊可能對曹操圖謀不軌。

尤其李翊身邊還跟了一體壯如牛的巨漢,這叫他如何放心?

曹仁話甫方落,已撩衣護在曹操身前,手掌按住劍柄,瞋目而視。

曹操大怒,一把推開曹仁,叱道:

“胡說些什麼!”

“李子玉豈是害人者耶?”

曹操相信李翊的人品,就算他多奇謀,那也一定是用陽謀,不會用陰謀等下三濫的手段。

況以李翊之格局氣量,豈會在中原大戰未分勝負之前,做出如此愚舉?

曹仁被曹操劈頭蓋臉數落一頓,悻悻而退。

曹操乃對李翊說道:

“眼下只你我三人,四下更無六耳,先生有什麼話便請直說罷!”

李翊便道:

“曹公身邊護衛當中,似有圖謀不軌之徒。”

曹操聞言大驚,但還是強作鎮定,問:

“君所言當真,非戲言乎?”

李翊挑眉正色答,“人命關天之事,安敢戲言?”

曹操見李翊信誓旦旦,震驚之餘,又不免被驚出一身冷汗。

要知道,身邊的護衛都是他最信賴的人,曹操懷疑誰都沒有懷疑過他們。

若這些人當真想要行刺自己,那他還搞不好真會死在這些刺客手裡。

曹操越想越是後怕,遂追問道:

“不知先生所言之人是誰?”

李翊便讓許褚將他懷疑那人的外貌,描述給曹操聽。

曹操一邊聽一邊點頭,旋即驚呼道:

“莫非是徐他!?”

徐他是何許人也?

史書上說是,“常從士,常隨從在左右者也。”

常從士就是經常跟在身邊的士兵,也就是警衛團的士兵。

連這樣的人都被策反了,可見袁紹及河北的間諜系統有多強大。

因爲大家都知道,親信之人下手纔有更高的成功率。

你說對吧呂布?

曹操此刻,已經出汗如漿,如芒在背了。

竟好似還有些不敢相信,喃喃自語道:

“……不可能,不可能。”

“徐他乃典韋舊部,隨我多年,怎會叛我,欲行不軌之事?”

許是看在典韋的面子上,曹操對典韋的舊部是很好的。

因爲這算是間接彌補自己的過錯。

但令曹操萬沒想到的是,自己的真心再次換來絕情。

上一次還是陳宮、張邈聯合掀起兗州叛亂。

“典韋對曹公忠心耿耿,曹公難道能保證其手下人亦忠心耿耿嗎?”

“翊斗膽猜測,真是因爲典韋戰死,故徐他認爲跟在曹公身邊並無出頭之日。”

“遂起了歪心思,欲借曹公之頭,獻禮於袁紹。”

李翊有條不紊地爲曹操分析道。

“之所以遲遲未曾動手,乃是因爲還未找到合適的機會。”

“然曹公仍舊不可不慎,不可不防。”

好在曹操這個人生性多疑謹慎,所以徐他等人一直沒找着機會下手。

歷史上的徐他,還是專門趁許褚放假的時候纔敢下手。

好在許褚這人天生牛馬命,一休息就覺得心裡不踏實,所以剛走就馬上回去了。

正撞着徐他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許褚撞着徐他時,徐他等人還沒下手,只是驚訝於許褚回來的快。

然許褚卻察覺到徐他等人有問題,所以直接全給剁了。

等於說,許褚是在沒有拿到確鑿證據的前提下,就果斷宰了徐他等人。

這一件事,也能體現許褚的敏銳果敢,有智慧。

曹操沉吟半晌,終於接受了現實。

“……多謝先生專程前來相告。”

又轉向許褚,拱手謝道:

“……也多謝這位壯士爲曹某揪出內奸。”

言訖,不免又暗自嘆了口氣。

他想,若是典韋未死,也該似這位壯漢一般爲自己揪出內奸。

聽說這個叫許褚的是沛國譙縣人,還是自己的老鄉,竟投了劉備。

……唉,好處總叫劉備拿了去。

曹操感慨之餘,又對李翊說道:

“此事,曹某已經明晰了。”

“就請先生去往中牟,無須多操心這裡的事。”

“曹某自有手段,收拾內奸。”

李翊點了點頭,曹操的能力自是不用多說。

既然提醒了一句,剩下便交給老曹自行處理就可以了。

他要是再囉嗦兩句,都屬於在侮辱曹操的智商了。

隨後,李翊辭別曹操,帶着許褚往中牟趕去了。

方出大營,有一騎自後背趕上。

“先生慢行!”

李翊回首視之,乃張飛也。

青州李翊留了趙雲、田豫、王修在守。

剩下如張飛、陳到等猛將,都一併帶到了官渡前線來作戰。

“益德來此何爲?”李翊問。

“……嘿嘿。”

張飛騎一匹烏雲馬,笑道:

“俺聞先生要去中牟,聽說那裡的酒水甚是甘甜。”

“俺一想着,肚裡的酒蟲都要被勾出來了。”

李翊無奈一笑,道:

“益德莫非忘了主公之教誨?”

“今戰事未定,卻飲酒誤事,叫主公知道了,須得罰你。”

張飛嘿地一笑:

“您甭嚇唬俺,俺知您心疼俺。”

“您必不忍心見俺整日待在營中,喝清水去。”

哈哈哈……

李翊被張飛這話逗樂了,便道:

“……罷罷罷,吾此去中牟,爲你捎上兩壇。”

“這總行了吧?”

張飛卻揮了揮手,道:

“先生才略遠勝於俺,卻非懂酒之人。”

“欲選好酒,須得俺親往纔是。”

話落,心中卻在暗自嘀咕,

莫非非要俺說,俺其實是想跟先生待一起,先生才肯帶我同去嗎?

李翊見張飛執意要去,便將他一併帶上。

反正現在沒打仗,張飛在軍營裡也是閒不住的。

於是,三人領了十來名輕騎,很快趕到了中牟縣。

大路上,有不少男女老幼,相互扶持,沿路南行。

這些人,衣衫破爛,身材瘦弱。

臉色更是蒼白無力,一路下來,不知遭了多少罪,受了多少苦。

張飛撓撓頭,詫異道:

“怪哉,此處離前線戰場甚遠。”

“戰端雖起,卻也不該波及到這裡來。”

“如何能有這般多的人流離失所?”

李翊嘆口氣:

“戰端一開,哪有百姓是能夠倖免於難的?”

只要戰爭開始,那麼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便海了去了。

這些東西無一不是從底層人民中獲取。

每一次的對外征戰,除了軍需用品和士兵,作爲戰備所需而徵調的平民更是數不勝數。

統治階級可不會管底層的百姓還拿不拿的出來士兵和錢糧,只要有需要,就會一昧的強制索取。

要不然怎麼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呢。

即便戰爭沒有發生在你的家鄉,就不代表你的生活不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這種舉國動員的大規模戰事。

張飛似懂非懂,但見李翊面露哀色,遂問道:

“先生既如此心疼這些民衆,將我等帶來的乾糧分與其如何?”

李翊卻搖了搖頭,拒絕道:

“人各有命,任其自去。”

“哦?”張飛眉梢一挑,笑道,“這倒不似先生往日的作風。”

李翊卻正色言道:

“不然,李某前後行事,向來始終如一。”

目光又看向遷徙的民衆,接着道:

“救得一二之民算得了什麼?”

“《中庸》雲,君子素其位而行。”

“救濟幾個小民豈是吾輩該做的?”

“大丈夫要救,就救千民、萬民。”

“挽江山於既倒,救蒼生於水火。”

說到這兒,李翊想起了自己剛來時,曾許下一個諾言。

我來之前,泗水爲之斷流。

我來之後,泗水仍爲之斷流,那我豈不白來了嗎?

如今,李翊已經實現了這個諾言。

徐州在他的努力下,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現在,該向着一個更宏偉,更遠大的目標前進了。

至縣中時,李翊差人打聽那名無償爲人治病的神醫。

縣令是曹操治下的人,知李翊奉曹公之命來,不敢怠慢,回答說:

“君侯來的不巧,這位神醫,去山裡採藥了。”

“幾時能回?”張飛問。

“……這,下官不知啊,此人神遊不定,歸期不定。”

縣令面露爲難之狀,“況此人云遊四海,是否還會回來都尚未可知。”

張飛插起腰肢,哼哼道:

“若是沒碰着,那俺們這趟豈不白來?”

李翊便問:

“那麼足下可知這位神醫,姓甚名誰?”

縣令依舊是搖了搖頭,“這老神醫無償爲人治病,不肯留下姓名。”

倒是個有風骨的……

李翊謝過,即領着張飛、許褚,要往山裡去找人。

張飛勸道:

“山中茫茫大,哪裡尋人去?”

“不如且歸,留下一書信,那醫者到了,自會尋來。”

李翊笑道:

Wшw✿тt kān✿¢ O

“我倒覺得此人頗有風骨,還是親自去見爲好。”

張飛乃道:

“不過一方士,先生忒也禮之過厚了。”

張飛這方面的看法跟劉備是一樣的,他們都只尊敬有真才實學,能匡君救國的士人。

對於方士不說歧視,但也絕不至於說像尊敬大儒那樣尊敬他們。

不然,不就亂了套了麼?

“益德若是不願上山,就先回去,我與仲康同去。”

話落,李翊便領着許褚出門了。

張飛急忙趕上去,在身後喊:

“既是同來的,就該一同回去。”

“俺若獨自回去,像什麼話?”

於是,三人便一道乘馬上了山。

山中爛枝爛葉,腳下泥濘,甚是難行。

張飛忽然打趣道:

“這山中甚多豺狼野獸,若是遇着當如何?”

這話顯然有調侃李翊之意在。

李翊當即反問道:

“翊將死於虎口耶?”

張飛大驚,忙道:

“先生說哪裡話,有俺老張在,斷不能叫這畜生傷着先生。”

正說時,忽聽得林中傳來一陣嚎叫。

ωωω ☢тt kΛn ☢¢ 〇

三人俱是一怔,這聲音聽着便不像是人能發出來的。

張飛暗忖,俺這嘴倒也是開過光了,說啥來啥。

倘俺沖天上吼上兩嗓子,豈非雷公都要抖三抖?

“……走罷,去瞧瞧。”

李翊當即提議,循着聲音找去。

因爲野獸肯定不會無端吼叫,必是受外部因素影響。

未走兩步,便瞧見地上有幾處腳印。

看印記像是野熊留下來的。

大熊的腳掌踏在爛泥之中,深及數寸,便三歲孩童也能跟蹤。

三人遂下了馬,循着腳印一路向西。

忽聽得耳畔風急,許褚遙遙見到,忙向李翊指道:

“大都督快看!”

但見一頭大黑熊口中嘶厲,正撲一名老者。

“救人!”

話甫方落,許褚、張飛幾乎同時飛身而出。

“畜生休要害人!”

張飛大吼一聲,手舞丈八蛇矛,攔腰斬斷那熊羆的去路。

這大黑熊見着張飛,竟不着急撲,反倒發出幾聲怪叫。

待揮掌拍來時,被張飛輕鬆躲過。

張飛暗喜,心想:

“這黑畜生看着膘肥體大,動作卻慢。”

“想是害了病!”

常言道,趁他虛要他命。

張飛見這是頭病熊,抓準戰機,挺矛便刺。

許褚要來幫忙,張飛吼一聲嗓子:

“仲康莫來,汝且護住先生和那老頭!”

獅子搏兔尚且全力以赴,即便是頭病熊,張飛也不敢大意。

連續躲過黑熊的數次撲殺。

“孽畜!”

終於,張飛瞅準機會,一矛刺向黑熊心口。

那黑熊皮糙肉厚,尋常刀槍劍戟傷不得它分毫,張飛這一矛愣是使勁渾身氣力。

噗嗤一聲,蛇矛洞穿了黑熊的皮肉。

未見斃命,張飛大吼一聲,抽出腰刀便往熊首上來了兩刀。

黑熊發出陣陣哀鳴,旋即將頭一垂,再沒了聲息。

啪啪啪……

李翊拍了拍手,讚道:

“好啊,軍中多贊益德爲熊虎之將。”

“今真鬥熊羆,亦不及益德之勇吶。”

聽到軍師的誇讚,張飛滿意地大笑。

李翊表揚完張飛後,轉而來到那名老者身前,

這老人頭戴逍遙巾,身穿皁布袍,拄一藜杖。

鬚髮雖已白,然雙眸卻是明亮。

精神矍鑠,體態輕健,完全不像一個老者。

“老先生,可有受傷?”

李翊關心問。

誰料老人卻全然不理會李翊,而是直接從他身旁掠過,徑直跑到黑熊身前。

見黑熊並無半縷氣息,想是死的透透了。

氣得一甩袖子,指着李翊大罵:

“誒!小兒無知!小兒無知!”

這……

見老人如此反應,莫說李翊,便是張飛、許褚都覺莫名其妙。

“誰讓汝等擅自殺這黑熊!可知山人尋了好幾處方纔找到這麼好的品相!”

老人喋喋不休,罵罵咧咧個不停,

張飛見此大怒:

“俺們適才可是救了你一命,未討得半點好。”

“倒成了你口中的無知小兒了?”

老人嗤之以鼻:

“救我一命?哼~”

“是汝等擅自衝上前來,不待我說一言半語,便把山人我好不容易尋得的寶貝給殺了!”

老人也是頗感意外,沒想到這幫人這麼勇猛,三下五除二就乾死了這麼大頭黑熊。

以至於他都來不及勸阻。

“汝等若不信,瞧瞧那黑臉小子?”

着話說的自是張飛,李翊、許褚聞聲望去。

張飛“唔”一聲,腳步有些踉蹌,只覺腦袋暈乎乎的。

李翊伸手將之扶住,問:

“益德,無事否?”

張飛睜大眼睛,強打精神:

“怪哉!俺平日廝殺一日都不覺勞累。”

“今日不過收拾個黑皮畜生,怎的身子竟有些乏倦了?”

許褚氣得拔刀,喝斥道:

“老匹夫,汝敢下藥害我兄弟耶!”

老人倒也不懼,臉上反倒有些洋洋得意:

“哼,此乃吾之獨門秘藥,名曰‘麻沸散’。”

“麻沸散?”

“此藥可令中者麻痹,不省人事,任人割膚劈顱也不知痛癢。”

老人洋洋灑灑地將自己的得意之作說出來:

“此番正欲藉此黑熊試驗一番,若能成功,天下患者不知能減輕多少病痛折磨!”

“……嘖……大好機會教爾等幾個小輩給攪和了。”

張飛一頷首,心想難怪方纔鬥那黑熊時,覺得它動作遲緩,使不上勁。

原道是害了病,原來是被下了藥。

“老先生醫者仁心,李某佩服佩服。”

當聽到“麻沸散”三字後,李翊已經猜到這老者的身份了。

“不過老夫這麻沸散尚未功成,今日只是試藥,但被爾等攪黃。”

老人念念不忘,似怨念極深。

李翊呵地一笑:

“此事卻是李某的不是了,不妨這樣。”

“老先生隨我一同去官渡,我請劉徐州來補償你。”

老人輕聲一笑:

“後生倒是心眼子多,官渡正打仗。”

“看汝等穿着打扮,也知非富即貴,必是那曹操、劉備的人。”

“山人我對官場之事,已經不感興趣了。”

“況山人與汝等非親非故,汝等方纔還壞我好事,而今三言兩語卻想要山人我出診?”

許褚眼眸蹙起,將鋼刀提在手上,獰聲道:

“汝敢不從,某手中鋼刀照你頭上來一下如何?”

老人斜睨他一眼,淡淡道:

“汝等勇武蓋世,山人敵不過。”

“但若殺了山人,汝等之病患亦不能救不是?”

李翊一彎眉,笑意從勾起的脣邊漫上眼底,佯作一聲嘆:

“老先生莫非是對這疑難雜症也無有信心?”

老人陡然變色:

“無有信心?在山人面前,這世上就無疑難雜症可言!”

話甫方落,急將藜杖提起,嚷嚷道:

“來來來,後生。”

“帶山人我去看看那病患!”

見這神醫這麼爽快的便同意了,張飛與許褚對李翊俱是佩服不已。

他們武力過人,雖千軍萬馬尚且不懼。

可饒是如此,都請不動這老頑固。

可李翊卻嘴皮子一動,只消一句話語,便將之帶走。

這不得不令人佩服。

既請到老神醫,三人便原路返回。

中途又差人將那頭黑熊給一併帶回去,這玩意兒可遇不可求。

除了熊膽、熊脂可以入藥外,熊掌是上等補品,熊皮是值錢之物,熊肉足可令弟兄們飽餐一頓。

熊身體大,不好運走,於是衆騎士還專門在縣裡僱了一輛馬車。

將之拉遠回官渡前線去,晚上可以加餐了。

待回到官渡時,不少將士們來迎李翊。

見李翊還帶回了一頭大黑熊,衆人無不食指大動。

紛紛湊上前問:

“大都督,不是去請神醫了嗎?”

“如何打了只熊羆回來?”

李翊便將事情原委說與衆人聽。

衆人聽後,紛紛道能平安回來便好。

“汝等將這熊羆帶下去,交給庖人處理乾淨了,然後將熊肉發與弟兄們分食!”

話音方落,衆人齊聲歡呼,他們就等這句話了。

李翊則辦起正事來,將老醫生帶到曹洪病房裡去。

劉備見李翊這麼快回來了,便問:

“先生回來了,可有請到神醫嗎?”

李翊將手一指,“這位便是。”

劉備當即一拱手:

“在下漢左將軍下邳侯領徐州牧,劉備劉玄德。”

“未請教老先生姓名?”

老人此刻的心思卻已全然在病患身上,並不多加理會劉備。

“治病要緊?名字要緊?”

“山人我叫華佗,快去把方纔所言那幾味藥拿來!”

這名老者,正是後世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爲“建安三神醫”的華佗,也叫華旉。

華佗跟其他名人一樣,都有着“巨星標配”,那就是幼年喪父。

然後哥哥也被抓去服兵役了,一直沒能回來。

與張仲景自小厭惡官場不同。

華佗自幼熟讀儒家經典,所以非常渴望出仕爲官。

這也是那個時代大多數有爲青年的共同理想。

但中間有一段“歷史空白期”,並未記載華佗思想的轉變,即他是如何棄儒從醫的。

不過按時間線來算,華佗可能是在經歷了黃巾之亂,見識到了官場醜惡之後。

開始厭惡官場,轉而選擇專研醫術。

不得不說,華佗在醫學方面的天賦是很高的。

與他齊名的董奉、張仲景,都是自幼學醫,並拜了高人爲師。

而華佗是中道自學,並且在醫學方面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爲什麼說華佗的外科手術是漢末最頂尖的呢?

因爲這時候的醫學知識,大多來源於《難經》、《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

這些中醫典籍雖已成書,但書中記載的知識卻並不能解釋和治療所有的疾病。

華佗認爲,醫學不同於其他學科,讀的書再多不如去實踐。

所以華佗的臨牀經驗非常豐富。

這個時代大部分醫者,都拘泥於醫書上的知識。

然華佗卻超前的理解到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在理解醫理知識的同時,並不死搬硬套。

這也是爲什麼華佗中道學醫,卻能夠很快追上董奉、張仲景的步伐的原因。

徐州如今大力興辦醫館,發展醫學業,正須要華佗這種“名譽教授”過來鎮場子。

……

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9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飛(求追讀!)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
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236章 觀李翊用兵,虛實相生,奇正相合,頗得孫吳之法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35章 合作共贏,三七分成(求追讀!)第67章 三分之勢的構想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71章 三路兵馬共伐徐州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102章 江東傑瑞,李翊弄之如嬰兒(求訂閱!)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308章 人心是最好的一課,劉禪與李治的成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37章 搶人才的時候到了(求追讀!)第232章 郯侯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第323章 泗水,請別爲我哭泣第31章 好你個李子玉,在這裡等我呢(求追讀!)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275章 套路中的套路,計中計中計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73章 腹黑狠人魯子敬第9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飛(求追讀!)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234章 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不負班超之志第237章 李翊泣血《出師表》,劉備怒叱徐州臣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128章 劉備感動垂淚,寧使子玉負我,毋使我有負子玉!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55章 幸虧沒與老劉為敵(求追讀!)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324章 我既輔劉三興炎漢,當第三任丞相也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53章 老劉啊,半場香檳開不得(求追讀!)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190章 益德巧計破張郃,雄風浩蕩震山川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04章 曹瞞痛失愛子,劉備三得麟兒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63章 老劉發小牽招來也!(求追讀!)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246章 周郎英姿取廬江,曹操腹背受強敵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41章 壯士前行,所向披靡(求追讀!)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107章 支援劉備,這是一個忠厚人!(求訂閱!)第14章 徐州要有大事發生了(求追讀!)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242章 曹操新得冢虎,李翊初試度田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208章 聯匈奴,袁本初全力一搏;見長子,李子玉榮歸故里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