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此為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

第158章 此爲陽謀,兩杯毒酒,任君擇一

果然,曹操聽得李翊此言,面色微變。

但還是未做聲張,任由李翊說去。

劉備微微一笑,又問:

“袁紹來陳地求封,當何以應對?”

李翊不假思索,答:

“且先看袁使有何話說。”

於是,將袁使帶上來,問他袁紹遣使入朝,欲求封何職。

袁使畏懼二人聲勢,心知若不經此二人之手,斷難見到天子。

便將袁紹的述求,如實說了。

即袁紹欲求封大將軍之位,假節,總督幽、並、青、冀軍馬。

唔……

聽完袁紹的述求,曹操、劉備對視一眼,此輩野心著實不小。

大將軍之位位列三公之上,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假節即代表天子出行,有便宜行事之權。

督幽、並、青、冀人馬即是爲了名義上獲得支持,合法佔據北方四州。

曹操、劉備聽完袁紹的述求,俱是陷入了沉默。

俄頃,曹操先開口問:

“奉孝,汝以爲如何?”

郭嘉蹙眉,道:

“此必爲袁紹試探,欲看我河南動作。”

劉備開口問身旁的李翊,道:

“袁本初野心勃勃,欲假節督四州兵馬,子玉以爲當如何應之?”

李翊答道:

“總督幽、並、青、冀四州人馬,並非沒有先例。”

“前將軍、易侯公孫瓚、亦是假節督此四州。”

言外之意,自是勸劉備不要把袁紹此次求封看得太重。

畢竟政治博弈到底是一場臉面遊戲。

袁紹肯來朝廷走個過場,就是不想撕破臉。

你封不封給人家,人家都已經實控了四州。

其實,天子即漢室朝廷的作用,只對政治白癡有用。

比如說呂布。

遇上真正的政治家,基本上就只能是走個過場,求一個好的名分了。

像河北沮授就說了,“若不得通,乃表曹操隔我王路。”

即大家都是出來爭霸的,誰看不出你心裡面那點小九九?

周瑜也對孫權說,“操託名漢相,實爲漢賊。”

即你擁立天子想用政治名號壓人家一頭,人家照樣會給你打上漢賊的旗號來反對你。

總之一句話,政治集團的博弈主打一個臉面。

臉面不要了,那是流氓集團的思維,不是政治人物的思維。

大家都知道漢室和天子是個什麼情況,也知道大家都懷著什麼樣的心思。

只要大家不點破說出來,就相互做一做面子功夫便好。

在新三國裡就有一個誤導了許多人的歷史誤區。

即袁紹不接曹操發來的天子詔,雖然是恩詔,對他有利。

但理由是如果他接了,就等於是承認了天子是合法的。

明日來個惡詔他就得接,所以恩詔就不接。

這種蠢貨邏輯居然還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接對自己有利的詔書,不接對自己不利的詔書,這不是政治人物的常規操作嗎?

因爲歷史上的諸侯就是這麼幹的。

曹操接到天子後,封自己爲大將軍,給袁紹封太尉,壓了袁紹一頭。

人家袁紹根本不認,一句此亂命也就擋回去了。

後來嚇得曹操趕緊認錯,把大將軍之位讓給了袁紹,給他假節,督四州兵馬。

這是對袁紹有利的詔書,所以袁紹就認了。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天子及朝廷就是走個過場。

諸侯們想不接對自己不利的詔書,理由多了去了。

只要你面子功夫做到位,沒有人會反對你。

包括曹操在擁立天子之後,別人上表求封,曹操基本上是能封就封。

因爲他知道自己封不封,人家都是自己地盤上的地頭蛇。

那還不如給他封了,賣他一個人情。

順便還能提高漢室朝廷的權威,因爲諸侯們求封進貢,就是間接地認可朝廷。

“既爲袁紹試探之意,不如許之,以慢其心。”

“然後我等結連河南之勢,以拒河北。”

郭嘉在旁側建議曹操答應袁紹的述求。

反正你封不封人家都已經控了四州之地了。

至於什麼假節也是走個過場,之前李傕、郭汜亂政的時候,就一堆人假節,早不值錢了。

嗯……

曹操一頷首,又看向劉備,問:

“玄德以爲如何?”

劉備眉宇間一川不平,分析道:

“袁紹勢大,周無強敵能夠制衡。”

“若冒然開戰,誠難與之相抗。”

“今宜緩圖,然後伺機而動。”

袁神之所以強大,不僅僅是因爲他的四世三公的背景,有著富饒的河北。

更重要的是,它地理位置好,周邊沒有強敵。

最北方的烏桓人還是他的盟友。

等於說袁紹只要一統北方,專心往南懟就行了,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就算把軍隊全部拉到前線去都沒問題。

要不然生產力差距再大,官渡之戰袁紹也不可能拉出數倍於曹操的兵力。

當時袁曹大戰的情況就是,

袁紹只有一個對手,曹操只有一個隊友。

曹操東南西北都有敵人,必須分兵去守。

所以一統河南的曹操,沒辦法爆兵去跟袁紹相抗。

這也是爲什麼李翊如此重視曹劉同盟的原因。

袁神太過強大,想玩兒遠交近攻都沒轍,只能硬打。

“雖然如此,也不好如此將大將軍之位讓給袁紹。”

李翊在一旁諫言。

曹操、劉備俱是將目光落在李翊身上,問他這是何意。

“袁紹既然上表朝廷,請求冊封,就該遣使進貢。”

“繳納賦稅錢糧,以明其忠義之心。”

曹操、劉備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李翊的意思是讓袁紹進貢繳賦,說白了就是花錢買官唄。

這事兒曹操有經驗啊,他爹就是花了一億錢買的太尉。

“……善,既如此,就照子玉之言所辦。”

劉備欣然同意李翊的提議。

這個遣使進貢也是各地諸侯的常規操作了。

以袁紹的家大業大,不會捨不得這點錢的。

當然了,數目也不能開的太高,不然袁紹再有錢也不會當冤大頭。

大戰在即,能小賺一點就小賺一點吧。

在打發了袁紹使臣之後,曹劉又命孫策使者來見。

還是直接開門見山,問孫策想要什麼。

比起袁紹,孫策可就更需要朝廷的認可了。

人袁神家大業大,四世三公,有直接不要天子的底氣。

但孫策就一個“反賊”袁術封的殄寇將軍,在沒有詔命的前提下,跑到人江東去攻打人家的地盤。

直接被江東士族定義爲了“造逆”。

用遊戲的思維解釋,就是孫策在沒有“僞造宣稱”的情況下開戰,降“穩定”,加“厭戰度”,大失人心。

所以孫策剛剛打下吳郡、會稽,就迫不及待地遣使入朝,請求冊封。

朝貢的禮物,是尋常諸侯的兩倍。

而這名孫吳使者,乃孫策帳下奉正都尉劉由也。

他向曹操、劉備躬身說道:

“曹司空,劉將軍,吾主孫策此次平定江東叛亂有功,故而遣我來請求封賞。”

曹劉當然知道這是劉由的場面話,也不戳穿他,便問他具體的封賞內容。

劉由見此,非常識趣地先將貢品清單獻上。

俱是江東的珍奇之物,還有不少糧秣。

雖然這些貢品對曹操、劉備這樣的大諸侯而言,不夠塞牙縫的。

但誰又會嫌口袋裡錢多呢?

二人看完清單之後,曹操先開口說道:

“我聞汝主孫策,擅殺朝廷大員,據江東之地,又不來向朝廷進貢。”

“該當何罪?”

劉由喏喏道:

“此中必有誤會,吾主在江東之地,所殺之人皆爲叛逆。”

“大軍所過之處,與民秋毫無犯,有口皆碑。”

“曹司空若是不信,可差人去探。”

這名孫吳使者玩了一個避重就輕的把戲。

孫策嚴明軍紀,確實拉攏到了江東軍民的支持。

但反對他的江東士族,都被他突突了。

現在就算讓曹操去探查,也只能看到讚賞孫策的老百姓,哪裡還會有反對他的士族發聲?

劉備則道:

“既然汝主有功於朝廷,就該向朝廷上貢,每年不可少。”

依然是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的恩威並施把戲。

劉由連連稱是。

“劉將軍教訓的是,只因此前盜賊蜂起,路途艱難,不得通進,故而延了路程。”

“現在吾主掃平江東,已無盜賊。”

“以後每年都能向朝廷進貢了。”

劉備與曹操又對視一眼,旋即示意劉由把孫策請求冊封的書劄取上來。

其大致內容爲,

孫策請封爲會稽太守,吳景爲丹陽太守,孫賁爲豫章太守,朱治爲吳郡太守。

同時,

孫策以江東西南多山越爲由,爲了更好的維護豫章郡的穩定。

請求將豫章一分爲二,北面爲豫章郡,南面爲廬陵郡。

並請求冊封孫賁弟弟孫輔爲廬陵太守。

光看這個冊封表,其實不難發現漢末諸侯用人的習慣,都是一律用宗室武將。

曹操用他的曹氏、夏侯氏。

孫策用他的孫氏。

袁紹也是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外甥各領北方一州。

不過孫策這個請封的表文,胃口未免就太大了。

若按歷史線來看,孫策確實吞併了整個江東。

但現在的孫策,手中不過吳郡、會稽兩地而已。

卻把江東各郡給手下人封了個遍,等於是索要了整個江東的宣稱。

那他之後攻打剩餘郡縣,就有名正言順的理由了。

毫無疑問,此舉幾乎遭到了曹操、劉備的同時反對。

要是孫策真是隻想要會稽、吳郡的話,那兩人基本上就送他一個順水人情了。

畢竟這兩地本來就在他手裡。

但孫策卻還索要了豫章、丹陽的宣稱,這是曹劉不能接受的。

站在劉備的利益角度講,

靠著李翊納袁氏女的建議,劉備也算是與四世三公有姻親關係了。

此時的丹陽太守袁胤,就是袁氏女的從叔。

通過牽線搭橋,袁胤已經口頭上歸順徐州,願意成爲徐州的附庸了。

之後河北大戰之時,袁胤也可以輸送驍勇善戰的丹陽兵來前線助力,爲徐州輸血。

要是給吳景封丹陽太守,那不等於是直接把袁胤給賣了嗎?

而站在曹操的利益角度講,

他在江南的勢力範圍,主要是廬江。

廬江雖然還沒侵佔完,但只是時間問題。

一旦把廬江全部吞下,就直接與豫章接壤了。

等於說,在不破壞曹劉同盟的前提條件下。

如果曹操想繼續往江南擴張,就只能打豫章。

若是同意把豫章太守封給孫賁,甚至將之一分爲二。

損害的無疑是曹營的利益。

“此舉甚爲不妥,孫策借父之名,並無大功於朝廷。”

“何等以封江東諸郡?”

“曹某不同意!”

曹操率先出來反駁,拒絕了孫策這封表文。

劉備亦道:

“不錯,曹司空所言有理。”

“今豫章太守華歆華子魚乃是天子親自任命的豫章太守,其在任時,爲政清廉,不煩百姓。”

“吏民皆感而愛之,孫策無端略地江東,朝廷尚未罪責,怎敢求封豫章太守?”

“至於丹陽太守袁胤,其在任時,亦無過錯。”

“無端免其職務,恐有傷陛下賞罰之明。”

曹操、劉備意見一致,將孫策的請求直接駁回。

劉由也知道,若不得二人同意,孫策斷不能得到朝廷認可。

所以他此次也是有備而來,又道:

“曹司空,劉將軍,吾主此次遣由來,除向朝廷進貢之外。”

“另使我送兩位一些禮物,權表我主心意。”

話落,又將兩封禮物清單,分別交到曹操、劉備手中。

這清單上的禮物,比向朝廷進貢的物品還多。

古代是非常重視數量的,經常通過數量來彰顯階級地位上的差距。

孫策用倍數於進貢的禮物,獻給曹劉。

其意思就等於是承認了曹劉兩家的地位,是凌駕於朝廷之上的。

給你一份尊重,願你也能還我一份尊重。

不過,僅是這些,很明顯是難以打動兩名政客的心的。

劉由見曹操、劉備臉色並無絲毫變化,知他二人並不滿足於此。

於是又小聲說道:

“吾主知曹司空與劉將軍目前專注於河北之事,吾主願爲兩位分憂。”

果然,此話一處,曹操、劉備俱是精神一振。

要是談對付袁紹的事兒,那他們可就不困了。

現在兩人都在犯愁,僅靠他們兩家,能不能擋得住河北大軍。

若是能夠再拉一家,進反袁同盟裡來,那勝算就又增添了幾分。

“可細說!”

劉備忙出聲說道。劉由知道機會來了,便道:

“河北袁紹,據四州之地,兵精糧足。”

“若一朝無公孫瓚,必舉兵南下。”

“曹司空與劉將軍,也一定希望能夠擁河南之地,專心爲國守土。”

“而江東之地能夠安然無虞吧?”

言外之意,要是曹劉不答應,他們孫氏可就投袁紹了。

到時候曹劉就得分兵守南方的土地。

一旁的夏侯惇聞言,頓時怒道:

“汝敢威脅朝廷耶?”

“我朝廷發兵滅汝孫氏,汝當如何?”

請...您....收藏_6Ⅰ9Ⅰ書Ⅰ吧(六\\\九\\\書\\\吧!)

劉由公然不懼,不卑不亢答道:

“誠如是,孫氏亦無貪生怕死之輩,情願殊死一搏。”

“只是適才聽聞袁紹已經封了大將軍之位,假節,督幽、青、並、冀四州兵馬。”

“掌天下之權柄,其野心不小,恐不久將要南下。”

“若曹司空與劉將軍此時分神於江東戰事,袁紹乘虛而入,恐亦非美事。”

袁紹很快就要南下,除非曹劉能在這期間快速剿滅孫氏,否則就可能遭到孫袁兩家的南北夾攻。

孫氏其實並不弱。

此前是因爲袁術在,他軟禁了孫家大量將領。

袁術身死,反倒給孫氏解套了。

許多孫氏將領都是帶著部曲去投靠孫策的,比如說孫賁、吳景等。

這使得孫氏的力量暴增。

同時,孫策雖然沒得到江東大族的支持。

但同窗好友周瑜卻憑著自身家族的影響力,幫他拉攏到了淮南一批家族的支持。

對於孫氏而言,它不一定非要攻打曹劉。

孫氏只是想要江東地界。

而現在的曹劉對江東的影響力並不強,萬一真陷入了與河北的戰事中。

是很難攔住孫氏侵吞江東剩餘土地的。

劉由正是抓住了這一點要害,跟曹劉談判。

曹操、劉備俱是陷入了沉思,思考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江南之患,不可不慎。

本來袁術的殘餘勢力都還沒解決,曹劉兩家在淮南都還沒暫穩腳跟。

如何再發兵去剿滅孫氏?

縱然剿滅了孫氏,得到的也只是一個放血槽罷了。

什麼意思?

前面說過,揚州最富裕的地方就是淮南,淮南人口大約佔了揚州的60%~80%左右。

這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南方開發的太晚。

孫策打吳郡時,專門讓朱治從吳郡的後方錢塘繞路打過去。

因爲當時吳郡之內全是湖泊和沼澤,如果不走官道,幾乎是肯定要迷路的。

而再往南就更不用說了,全是山地、沼澤、樹林,生產力極其落後。

很多人問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是不是真心的?

答案當然是真心的。

對於當時的曹操來說,他太需要一個像孫權這種能守住家業的繼承人了。

歷史上對孫權的評價始終是進取天下不足,守土有餘。

這個“有餘”就在於孫權對中國東南部的開發。

如果問孫權一生最大的功績是什麼,那就是他一人對江南的開發,遠遠超過了兩漢時期。

不僅使江南的農耕和手工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還奠定了東晉及南朝的物質和社會基礎。

並且首建廣州,開拓嶺南。

第一次官方性質的到達夷州,使灣灣有了自古以來的宣稱。

也就說此時的江南之地,本質上是孫氏投入了大量資源,花了幾十年時間,纔開發出後來的立雄之地。

現在就是一片荒夷,即便真的打下來,也無非就是成爲曹劉的放血槽罷了。

更別說,孫氏萬一破罐子破摔,跟曹劉拚命。

即便曹劉滅了他,也得硌疼一口牙。

“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

郭嘉在曹操身後小聲提醒他。 WWW ◆тTk án ◆¢O

“況我等現在與孫氏並無利益衝突,且其領土多毗鄰劉氏。”

“若扶植他,在劉備、劉表之後,養一獬兒,也有利我將來動作。”

郭嘉與李翊一樣,同樣目光放得長遠。

他明白,曹劉若真合力滅了袁氏,瓜分河北之土。

那對方無疑就是繼袁紹之後的新一強敵。

就如同李翊在曹操西南養一張繡一樣。

郭嘉也建議曹操在劉備東南養一孫策。

算是各自埋雷,防對方一手。

曹操卻有些擔憂,說道:

“孫策驍勇,與項籍相似。”

“任由其養在吳地,只恐使封豕長其利牙。”

郭嘉分析道:

“如今北方乃是一超二強,除袁紹之外,唯明公與劉備最強。”

“您二位明面上是盟友,只要袁氏未滅,曹劉同盟便不會破。”

“只要曹劉同盟在,孫氏難出江南之地。”

言外之意,有曹劉合力壓制,孫氏不可能成爲一超三強。

如果能把他養好了,反而能夠成爲掣肘劉備的重要勢力。

就在曹操與郭嘉竊竊私語之際。

劉備也在與李翊密談。

“依軍師之見,應當如何處理孫策?”

李翊不慌不忙答:

“正如郭奉孝所言,孫策輕而無備,早晚死於小人之手。”

“孫策若死,孫氏再難出進取天下之人,不足爲慮。”

“丹陽袁胤已爲徐州附庸,應當保之。”

“不妨將柴桑許給孫策,引起西攻劉表,此爲驅虎吞狼之策也。”

柴桑位於豫章北部,是一個重要的渡口。

前面說過,由於豫章與荊州之間隔著南嶺山羣。

揚州要想打荊州,就只能過彭澤湖,走長江水路。

而柴桑就是位於豫章處,一個重要的湖水渡口。

一旦孫策拿了,不可能不引起劉表的警覺。

劉備微有些遲疑,“劉景升與我徐州互通貿易,若使孫策加兵禍於荊州,可斷我商路否?”

李翊有條不紊地分析道:

“長江水路主要被荊州黃家控制著,而孫策若真與我們同盟,斷不能在長江水路上攔截我等商船。”

“風浪越大,魚越貴。”

“越是戰亂,荊州的士人豪族,越要從中牟取利益。”

“至於孫策、劉表俱是我等‘盟友’,我等自不好下場干預,任由兩家內鬥便好。”

“若使二虎競食,我等於中貿易,必可獲利戰爭財。”

劉備一頷首,若能將禍水西引的確不錯。

劉表與他的荊州明面上與徐州結盟。

可劉表真的是一個值得信任的盟友嗎?

李翊曾說劉表不見事變,多疑無決。

其實不論是裴潛,還是建安七子的王璨,都對劉表有過蓋棺定論。

王璨說劉表是,“雍容荊楚,坐觀時變,自以爲西伯可規。”

即知道劉表想當週文王,慢慢苟到漢室這個“殷商”氣數已盡,天下就是他的了。

但裴潛卻說,“劉牧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處,其敗無日矣。”

劉表想當週文王,但不具備那個實力,錯判了天下形勢,早晚敗亡。

官渡之戰時,這廝就在袁曹之間兩頭下注,巴不得兩敗俱傷。

所以李翊敢斷定,等真的到了與袁紹大戰的那一天。

劉表這個荊州盟友,明面上雖然會支持曹劉。

但他百分百會秘密聯絡袁紹,暗中助他一臂之力。

既然如此,索性驅虎吞狼,引孫策攻打劉表。

兩人本來就有仇,且按照劉表死保荊州的政策,絕對不會容許孫氏佔據柴桑這個重要據點。

到時候劉表再不願下場也得下場。

如此一來,既不用擔心劉表在背後使絆子,又不用擔心孫策發展太快。

因爲荊州家底兒厚,不是孫策輕易能夠撼動的。

ωwш ●тт kдn ●C〇

“……善,子玉之策,最是妥當。”

劉備對李翊這一提議非常滿意,當即與曹操說了。

願將柴桑的表奏權交給孫策,言外之意,孫策可以攻打柴桑等地。

“……劉備欲使孫策攻劉表耶?”

曹操暗自揣測劉備這個安排的用意。

一面又看一眼郭嘉,徵詢他的意見。

郭嘉俯身,小聲對曹操說道:

“若能使孫策與劉表兩家相併,則我等後方無憂,可以專心對付袁紹。”

這一安排,也算是曹劉兩家都得利了。

曹操的大後方主要是劉表爲患,他前不久還被劉表的客將給暴揍了一頓。

而劉備的大後方主要就是孫策了。

劉表、孫策兩家相攻,的確能夠爲曹劉騰出手來,專心對付袁紹。

這一提議比較中肯,曹劉兩家都能接受。

再商議完具體細節之後,再召劉由過來,向他說了。

朝廷可以封孫策爲討逆將軍,兼領會稽太守,賜爵吳侯。

並封朱治爲吳郡太守。

但丹陽太守袁胤,豫章太守華歆,在其任上,並無過錯,不能隨便替換。

不過爲表奏孫策“平江東有功”,可以將柴桑任命權交給孫策。

言外之意,自是表示孫策可以去攻柴桑。

但並未言明,是讓孫策去攻打劉表。

劉由是個聰明人,一眼便理會了曹劉的意思。

柴桑給了孫氏,孫氏只有三個方向可以打。

北方的曹操,人家曹劉同盟在那擺著,孫策敢去以卵擊石嗎?

南方的華歆,人家明確說了華歆沒有過錯,孫策剛領了朝廷封賞,就敢抗旨嗎?

那麼就只剩下西邊的劉表了。

其實縱然孫策不去打劉表,劉表也會主動來攻的。

因爲柴桑是荊、揚二州的咽喉。

劉表的對外政策一直都是“誰打荊州我打誰”。

他與孫策有殺父之仇,柴桑落在孫氏手裡,劉表豈能心安?

所以只要領了柴桑,劉表與孫策的戰爭是必然爆發的。

可如果不領,孫策就被鎖死在了江東地界,沒有其他的發展方向了。

這算是李翊給孫氏設下的陽謀,兩杯毒酒,任選其一。

“如何,尊使若是沒有意見,我與劉將軍這便去上奏朝廷。”

“爲孫將軍表功。”

曹操的聲音再度傳來,開始催促劉由快速做決定。

劉由眉頭皺起,暗想吾主原本定下的對外方針,本就是交好曹劉,西攻劉表,吞併荊州之土。

雖然沒能索取到豫章、丹陽,但能得到曹劉及朝廷的認可,已屬不易。

這似乎已經是孫氏所能夠爭取到的,最好的結果了。

念及此,劉由乃躬身向二人拜道:

“曹司空、劉將軍深明大義,吾主感激不盡。”

劉備再叮囑道:

“切莫忘了,之後若中原有變,汝主當爲朝廷分憂。”

這裡的有變自是指的與袁紹的大戰。

劉備又專指朝廷,絲毫未提及他與曹操兩家。

劉由連連稱是,被人引去見天子了。

在處理完袁使與孫使之後,劉備便將話題轉向了張繡。

但並未直接提及徐州已暗納張繡投誠事宜,只說道:

“備聞曹公前伐南陽,爲張繡所敗,令子歿於陣中。”

“備對此深表痛惜……”

曹操聯想到劉備在出徵前送自己錢糧,打了敗陣又第一時間派人過來弔唁,還送錢糧過來慰藉。

料他此時之言,當屬真心。

遂嘆息道:

“勝敗乃兵家常事,誤中小兒之計,乃有此敗。”

“雖無關痛癢,奈何吾子曹昂,大將典韋皆歿於陣中。”

“操每念及此,皆捶胸頓足,痛心疾首。”

劉備再度出言安慰。

一番噓寒問暖之後,劉備這才試探性問道:

“曹公欲明年再徵張繡乎?”

曹操不假思索,一拍大腿,道:

“那是自然!”

“此前一敗,乃操一時大意。”

“待到明年,定將張繡小兒擒於帳下,爲吾昂兒報仇。”

李翊卻搖了搖頭,在一旁插話道:

“曹公此言差矣。”

“張繡勇力過人,又兼有賈詡爲謀,劉表資助。”

“絕非一時可圖。”

“我聞袁紹此時已經開始往南方調兵,待到明年,袁紹必能在黎陽、汲水動員數萬人馬。”

“若他趁曹公征討張繡之際,乘虛襲許,曹公不又徒勞無功了嗎?”

李翊這話也不算危言聳聽。

因爲歷史上張繡確實是兩次擊敗曹操。

第二次曹操雖然做好了準備,但偏偏趕上了袁紹偷襲許縣,不得不班師而回。

結果被賈詡獻上“二追曹兵”之計,再次敗給張繡。

真要等到明年,那基本上就要和袁紹開戰了。

李翊可不希望此時被豬隊友拖後腿。

曹操身處中原腹地,徐州肯定是需要他分擔大量袁紹兵力的。

“難道依照李先生之言,吾便任由張繡坐鎮西南,而不顧嗎?”

曹操凝起眸子,沉聲問道。

……

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雲變,幾多官吏下河南?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9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飛(求追讀!)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
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19章 趙雲 田豫要走啊(求追讀!)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98章 曹操羨慕麻了,劉備的張良怎麼還能充當魯班?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155章 君臣相得,遙相顧,道是帝業未可知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籌夜未央》第4章 李先生果然是一位經綸濟世的高人(求追讀!)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152章 袁氏二女,你我共享之何如?第277章 齊國政場風雲變,幾多官吏下河南?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163章 鳳雛歸附,臥龍還會遠嗎?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337章 開兩漢之先河,最高權力的合法漢相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220章 曹操:孤這一生走過最長的路,是李翊的套路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307章 相父!相父!相父!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146章 光陰不解蒼生願,誰來論功過?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115章 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第272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22章 我料二人此去必回!(求追讀!)第243章 劉表僭位楚公,李翊發明餃子,使昭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3章 人活一世不能白來一趟(求追讀!)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164章 那就各自粉墨亮相,看誰的演技驚豔全場第262章 關羽三觀受擊,不想人情世故有這麼第9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飛(求追讀!)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118章 劉備:老李,你要老婆不要?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27章 大耳哥冷靜!這會打破軍師的苦心孤詣第167章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方為李翊行事之風第47章 惶恐不安的曹豹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216章 李翊佈局,天下諸侯皆爲棋矣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120章 利用好手牌,專克曹賊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05章 關公不僅是武神,更是財神(求訂閱!)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312章 這世上竟有人能逼得李相爺讓步!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306章 李翊:我又當爹了?還是個七歲的兒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202章 劉備一則先生,二則先生,昔桓公呼管仲亦未必至此也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259章 關公水淹七軍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104章 張良計,李翊謀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284章 臥龍得水,孔明掌權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305章 曹操失愛子,李翊得凰女,劉備父子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