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

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吳抗曹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綿綿不絕的長江如一道利刃般將西川與東吳分在了兩端。

長江是地圖上的一橫。

百年世路多反覆,千古河山幾廢興。

崎嶇難行的大別山又在地圖上劃出了一豎。

而這一橫一豎的中間,就是荊州。

荊州,三國曆史上永遠繞不開的話題。

不單單是因爲它富裕,更是因爲它的地理位置極爲重要。

對於南方政權而言,想要與北方抗衡,荊州就是溝通的橋樑。

要想統一南方,荊州就是行軍的要道。

而對於北方政權而言,

曹操在歷史上統一北方之後,南征爲何優先打荊州?

因爲相比進軍西邊的秦嶺,以及東邊的水網,攻取荊州纔是進取天下的最優解。

這也是爲什麼魏蜀吳都要爭先恐後搶奪荊州的原因。

事實上,

早在曹操打張繡時,就是爲了搶奪荊州。

只是被北方的事務耽擱了。

如今曹操依然有實力,去跟劉表爭荊州。

可偏偏有一個更加強大的敵人,使得他不得不選擇與荊州聯合,共御強敵。

劉表稱楚公,與魏國正式簽訂同盟條約。

這顯然是針對劉備的。

劉備也立馬做出了反應。

一面上奏朝廷,譴責劉表僭越。

一面又宣佈與荊州斷交,拒絕兩地貿易來往。

政治上,經濟上雙重製裁劉表。

但這還不夠,劉備又在考慮是否要在軍事上進一步征討劉表。

畢竟前面說過,荊州是進取天下的絕佳位置。

於是召集羣臣,謂衆人道:

“劉景升背盟附逆,孤欲親提大軍,問罪荊襄!”

“公等以爲如何?”

諸葛亮止之曰:

“此有悖郯侯戰略方針。”

“郯侯之意,先定北方,然後定河南,最後南取荊州。”

“以荊州西向巴蜀,剩餘羣雄必望勢歸附。”

“今先圖荊州,恐曹操坐收漁利。”

劉備沉吟良久,皺眉道:

“然荊州與魏結盟,於我國不利。”

“今不早圖,必爲大患。”

劉備十分擔心楚魏同盟的威脅。

畢竟他的實力還遠沒有到碾壓曹操的地步,如今再加一個荊州。

毫無疑問這一紙同盟條約,會成爲劉備統一道路上的最大阻礙。

時發小簡雍在側,即謂劉備道:

“劉表僭位稱公,丞相必知此事。”

“可差人去冀州,詢問丞相的意見。”

劉備乃從其言,遣快騎,星夜趕去渤海。

徵詢李翊的意見,問他如何看待如今的楚魏同盟。

齊國是否應該立刻做出反應,征討劉表,以示懲戒?

書信經由丞相府,上報到李翊處。

相府機構極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李翊當即回書,發給劉備。

其書略曰:

“臣聞大王欲討劉表,以懲其背盟附曹之罪。”

“然臣竊以爲,此時伐荊,非良策也,願大王垂聽。”

“一者,兵疲民困,不可輕動。”

“前伐烏桓,新定遼東,將士遠征千里,甲冑未解,戰馬尚瘦。”

“若再驅疲卒南下,恐師老兵疲,難竟全功。”

“且連年征戰,冀、青百姓賦役繁重,倉廩未實。”

“若再興大軍,恐生內憂。”

“二者,曹劉並伐,力有未逮。”

“劉表僭位楚公,與魏逆已成脣齒。”

“若舉兵攻荊州,曹操必襲我河北。”

“屆時南北受敵,勝負難料。”

“不若暫息兵戈,養精蓄銳,待操、表生隙,再圖後舉。”

“三者,水軍未備,地利不在。”

“劉表據長江之險,水師精銳,戰船千艘。”

“我齊國水軍初建,舟楫不習,若貿然與爭,恐如旱鴨入水,反受其制。”

“故臣請大王暫息雷霆之怒,外示寬和,內修戰備。”

“可遣使責劉表之罪,以觀其變。”

“密令陳元龍於廣陵加緊訓練水軍,以備不虞。”

“待天時、地利、人和皆備,再一舉而定荊襄,方爲萬全之策。”

“——臣翊頓首敬上。”

李翊不僅反對劉備此時征討荊州,甚至反對此時就跟曹操翻臉。

理由也很簡單,戰爭打得太頻繁了。

過去幾年,劉營將士在北方,不是在征戰就是在征戰的路上。

好不容易安頓下來,如果突然告訴他們又要去徵南方。

李翊擔心,即便是以他在軍中的威望,都很難壓得住兵變。

其次,曹操、劉表的實力本身不弱。

尤其是劉表,歷史上因爲他的突然去世,然後荊州士人豪強們又牽頭投降了。

導致曹操不費吹之力就拿下了荊州,從而讓人誤以爲荊州很弱。

但事實上,

赤壁之戰開打之前,曹操興大軍本就是奔着劉表去的。

本來曹操都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打算跟劉表拼個你死我活。

結果誰也沒想到掛機了半輩子的劉表,會在匹配賽的前一天強行退遊。

現在楚魏同盟剛剛簽訂,人家正是蜜月期。

李翊認爲現在開戰是十分不明智的行爲。

不論打一家,另一家肯定會參戰。

齊國目前,絕對沒有同時兩線作戰的能力。

這又涉及到了李翊提到的第三點——荊州水軍。

我們都說曹操打輸赤壁之戰便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因爲他丟了荊州,也就失去了當時天下第一的水軍。

徐州沒有強大的水軍做支撐,是很難跨過長江,奪取荊州的。

因爲跟荊州發達的造船業,以及滿是湖泊良港的地利相比,徐州的造船業就顯得相對弱小了。

那麼面對不懷好意的,針對齊國的魏楚同盟,李翊的構想是什麼呢?

還是按照原計劃,先定北方。

也就是將曹操的勢力徹底驅除出河北。

但這期間,齊國只能與魏國發生局部戰爭,不能夠升級爲全面戰爭。

即要慢慢蠶食曹操在北方的領土。

沒錯。

李翊所用的,正是當年袁神時期,田豐、沮授爲代表的消耗派的方針。

老劉國力上是有優勢的,沒必要像當年袁神那樣,急着速戰。

這一點,也可以參考曹操統一北方後,賈詡給曹操的建議。

——“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衆而江東稽服矣。”

衆所周知,在三國曆史上,不聽賈詡意見的人。

下場一般都不會太好。

李翊跟賈詡的思路是差不多的,順風局不要浪,穩紮穩打。

慢慢上高地,然後爆水晶,最後進行勝利結算。

當然了,蠶食曹操土地,還不使戰爭規模全面升級。

這就有些考驗技術與手段了。

具體該怎麼做,就是李翊與他的丞相府要頭疼的問題了。

劉備覽李翊諫表,沉思良久,終納其言。

問孔明如何最大予以李翊支持?

孔明輕搖羽扇,應聲答:

“可先使人攜重禮赴襄陽,傳話劉表。”

“以慢其心。”

“劉表守戶之犬耳,生性多疑,若得知大王既往不咎。”

“必願與大王重新交好。”

劉備從其言,即命簡雍爲使,赴荊州傳話劉表。

“……前聞景升受楚公之封,孤甚爲不解。”

“今細思之,或爲曹操脅迫所致。”

“若君願重修盟好,孤可不咎既往。”

爲彰顯誠意,劉備不僅釋放了此前扣押的荊州商船,恢復了兩地的通商貿易。

還上表天子,主動爲劉表表司徒之位。

劉表見此,果然狐疑不定。

立即差人去淮南打聽情況。

陳元龍收到劉備指使,按兵不動。

消息傳回劉表處,劉表果然也不敢輕舉妄動。

兼之荊州衆豪族,紛紛藉此機會,向劉表施壓。

既然劉備肯主動交好,恢復通商,咱們犯不着得罪一個強敵。

劉表想想也是這麼個理,他不能把希望全部寄託在曹操一人身上。

反正楚國與魏國有同盟互助的軍事條約,萬一劉備真打來了,到時候在出兵幫忙也不遲。

這也不算違背盟約吧?

於是,劉表乃回書徐州,其書略曰:

“表受楚公,實爲權宜之計。”

“覽齊王之書,足見誠意。”

“若齊王不棄,願續前盟。”

於是,荊州方面,暫時被劉備給穩住了。

劉備又納諸葛亮之謀,往東吳遣使。

贈孫權海鹽千石,遼東良馬五百匹,並傳話道:

“曹操狡詐,今誘劉表稱楚公,實欲使我孫劉相爭。”

“吳侯明鑑,當共抗曹賊。”

孫權得劉備好處,果然驅逐了前來親善的曹使。

一面又命呂蒙加強廬江的防務,密切觀望局勢。

劉備這兩番對外操作下來,

一是穩住了荊州劉表,迷惑了他對形勢的判斷。

二是拉攏了江東孫權,使他儘量不要倒向曹操。

要知道,孫權的領地是已經與曹操接壤了的。

此前劉表攻佔南廬江時,被周瑜擊敗,南廬江便與曹操的北廬江完成了接壤。

也就是說孫權,既能夠倒向劉備,也能夠倒向曹操。

但很明顯劉備方面給的要更多一些。

孫權當即遣人從永寧縣,採大柑子四十擔。

又樵珊瑚樹十株,明珠二十顆,送往徐州作爲回禮。

也賀劉備稱王。

於是,齊國與東吳的交往立刻變得密切起來,關係迅速升溫。

雙方一拍即合,

於公元204年,五月初五這一天。

雙方各自的領導人,劉備、孫權於廣陵郡的廣陵縣會晤。

兩人一起商議了一些合作條款,最終簽訂了《廣陵條約》。

其主要內容爲,齊國資助東吳軍械糧秣,東吳將出兵攻打曹操的廬江。

齊國派出北方的騎戰好手,爲東吳訓練陸軍。

東吳則選出經驗豐富的艄公水手,爲齊國擴大水軍規模。

同時,齊國做出承諾。

只要曹操、劉表威脅到了東吳的核心領土,齊國一定出兵保障東吳的領土安全。

東吳則要斷絕與荊州、魏國的一切來往,驅逐兩國使者。

同時命令丹陽太守袁胤,爲東吳開綠燈。

默許東吳將領,在丹陽募集人手,訓練丹陽兵。

同時劉備還派出丹陽派元老曹豹,前往丹陽,協助東吳募集丹陽人。

並由這位經驗豐富的丹陽老將,爲東吳訓練丹陽兵。

可以說,劉備這一番操作下來。

直接斷絕了東吳倒向魏楚同盟的可能。

同時又用劉表最喜歡的戰術,來對付劉表。

即花自己的錢,流別人的血。

魔法打敗魔法。

既然李翊給出的建議是齊國暫時不要和曹操升級爲全面衝突,但不代表我不能搖人,讓別人跟你曹操衝突啊?

那我就就扶持孫權,慢慢跟你曹操死磕。

孫權正值壯年,迫不及待想要幹一番大事業。

手上又還有周瑜、呂蒙、陸遜、張昭等一幫肱骨之臣。

曹操爲了對付孫權,就得在南方分心。

這樣一來,李翊就能夠更好的在北方慢慢蠶食曹操的領土了。

……

話分兩頭,

卻說甄堯奉李翊命,到幷州匈奴部,去找單于訂購羊羣。

一爲進貨,回冀州開設羊肉餃子館。

二爲試探,看看匈奴人在齊魏之間,會優先倒向誰。 三爲贖人,李翊感念蔡琰之才,又同情她沒於胡中的遭遇。

便命甄堯找左賢王要人。

甄堯率商隊,至匈奴王庭。

單于呼廚泉攜五部諸王出帳來迎漢使。

匈奴諸王部,按照順序。

以左賢王,左谷蠡王、右賢王、右谷蠡王最爲強大,地位最高。

其中,左賢王是單于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也就是說,時任左賢王的劉豹,便相當於此時的匈奴太子。

呼廚泉也受到了齊國的回禮,乃將甄堯請上座。

笑眯眯說道:

“尊使蒞臨,小王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一頓,拿起甄堯遞上來的貨物清單。

擡眸問道,“尊使可是要買我草原之羊?”

甄堯頷首,牽脣應道:

“奉丞相之命,非但要買,且要年年買。”

“丞相欲在冀州開設百家餃子館,獨愛貴部甘草喂肥的羔羊。”

“故欲市羊萬頭,歲以爲常。”

“若大王允之,齊王願開邊市,鹽鐵不限。”

此言一出,諸王皆是面色微變。

要知道,匈奴人什麼都缺,最不缺的就是牛羊牲畜。

如果能夠每年向齊國傾銷牛羊,換取寶貴的鹽鐵資源,對於他們來說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況且即便遇上大雪天氣,南匈奴湊不出需要的牛羊來,他們也可以找北方的鮮卑人要貨。

這點手段還是有的。

只是……

代價呢?

呼廚泉沉吟不答,因爲他知道天上沒有免費的餡餅兒。

齊國開出這麼優渥的條件,豈會只是因爲貪圖他們的牛羊?

真要說牛羊,新的草原霸主,鮮卑人的牛羊更好。

尤其軻比能是比較親漢的。

犯不着在他們已經半漢化的南匈奴部上,費這功夫勁啊。

是夜,呼廚泉命人殺牛宰羊,款待漢使。

甄堯與匈奴貴族們飲酒,佯醉問道:

“近聞魏使亦至,不知可有此事?”

原本還在載歌載舞的匈奴勳貴們,聽到甄堯這話,立馬愣住。

呼廚泉一臉尷尬地舉着酒杯,顯得有些龐然無措。

甄堯哈哈一笑,乃擊掌三聲,從者擡金匱十具。

左列齊錢千緡,燦若星河。

右置青鹽百斛,皎如積雪。

甄堯揹着手,從容不迫地說道:

“我齊國富有四海,此微物耳。”

“若王臣齊,歲倍其賜。”

由於甄堯本身出聲豪族,身上自帶一股子貴氣。

說這話時,十分自信。

衆匈奴勳貴見此,也紛紛感慨,果真是中華人物。

如此巨財,竟輕描淡寫,全然不放在眼裡。

這時,

忽聞帳外蹄聲如雷,哨騎急報:

“張遼將三千鐵騎,已抵雁門!”

呼廚泉陡然色變,驚問甄堯道:

“此陣斬踏頓之張文遠乎?”

甄堯點頭稱是。

衆人面面相覷,當年張遼陣斬烏桓王,威震北方羣豪。

他們匈奴人現在光是聽到張遼這個名字,便覺得脖子癢嗖嗖的。

“小王素來敬慕天朝,每年歲貢未絕。”

“自問無過,不知天朝將兵來此,是何用意?”

呼廚泉也怕了,連忙質問甄堯想幹什麼。

甄堯從容不迫地說道:

“大王休驚,張將軍素慕單于騎射,特來會獵。”

“然刀劍無眼.……”

言語威脅之意,已不言自明。

匈奴諸酋皆股慄不能言,紛紛將目光落在呼廚泉身上。

呼廚泉還未作反應,又有哨騎來報。

“——幷州牧馬超,攜兵五千,已抵雲中!”

什麼!?

連馬超都來了?

呼廚泉大驚。

如果說張遼的威名,還只是聽說的話。

而馬超的實力,呼廚泉則是親身感受過的。

當年馬超一戰降幷州的情景,猶在眼前。

這一次的軍事行動,顯然就是要逼着呼廚泉就範。

呼廚泉默然良久,命人將魏書取來,然後當着甄堯的面,至於火坑之中。

領着衆人,向甄堯拜道:

“吾部願永附齊王,絕無異心!”

甄堯這才滿意,親自扶呼廚泉起身,表彰了他的忠心。

又想起李翊的囑託,於是又問哪個是左賢王。

呼廚泉乃指劉豹呼曰,“這位便是。”

劉豹被點了名,誠惶誠恐地出列作拜:

“小王便是,未知尊使有何吩咐?”

甄堯乃道:

“聞大王得漢才女蔡氏,然胡地苦寒,非才人所宜。”

“丞相願以錦帛千匹、鹽鐵百車贖之,未知王子意下如何?”

這……

劉豹面露難色,打心眼裡兒講,他是捨不得放走蔡琰的。

但甄堯背後是李翊,是強大的齊國。

匈奴早已不是冒頓時期的匈奴了,哪裡扛得住天朝兵威?

甄堯見劉豹竟敢猶豫,面色不悅,厲聲叱道:

“丞相兵鋒所指,胡馬豈能當耶?”

“今以禮相贖,實爲王子惜民。”

“若執意不允,恐來日兵戈相見,非王子所願也。”

劉豹震懼,連忙命人去請蔡昭姬,將之歸還給漢人。

須臾,在衆侍婢的簇擁下,蔡琰抱琴出來。

她已經聽說了,是漢使專門帶她回漢地的。

一想到能夠回到闊別已久的漢土,蔡琰不禁潸然淚下,掩面痛哭。

甄堯即出聲安撫她道:

“丞相慕君才學,冀州書院虛席以待。”

蔡琰連連謝過,臨登車之際,又忍不住抱琴最後彈唱一曲。

曲名爲《胡笳十八拍》,起手之句,便是——

“我生之初尚無爲,我生之後漢祚衰。”

歌喉婉轉,哀怨淒涼。

曲終弦絕之時,莫說甄堯,就連諸胡酋貴戚都忍不住垂首拭淚。

甄堯聽罷,不禁感慨道:

“無怪丞相執意要讓女公子歸漢。”

“此聲若絕,豈非千古恨事?”

於是,正是將蔡琰請上車,又謝過呼廚泉、劉豹等人的聽話合作。

臨行前,甄堯又對呼廚泉言道:

“丞相有令,想請大王隨我一併前往冀州。”

“不知大王肯去否?”

什麼?

呼廚泉頓時傻眼,感覺自己被套路了。

怎麼之前那麼久,你不說讓我去冀州。

等到我已經驅逐了魏使之後,你才說這事兒呢?

呼廚泉心中生懼,逡巡不敢應。

生怕這是李翊設的鴻門宴,等他到後就把他給宰了。

畢竟漢人經常幹這種事。

那就是把原來的單于給做掉,然後扶持親漢派上位。

之前好幾位單于都是這樣沒的。

前車之鑑,呼廚泉不敢去很正常。

甄堯見此,乃正色勸道:

“王何疑焉?”

“昔李丞相伐烏桓,獨赦降者。”

“徵遼東,盡撫其民。”

“今以誠相邀,豈有害王之意耶?”

呼廚泉仍然躊躇不已,推託道:

“吾胡人粗鄙,不識中原禮儀。”

“此去冀州,只恐唐突丞相。”

甄堯聞言,放聲大笑。

“吾中原人有句老話,叫‘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丞相已經命人備下氈車十乘,載美酒百壇,只待大王共醉於渤海!”

話落,又取出李翊的親筆手書,交給呼廚泉。

書上寫道:

——“願與單于會獵陰山,共論安邊之策,望單于切勿推辭。”

書上寫的很明白了,李翊就是想跟呼廚泉當面談一談邊境問題。

難道李翊的信義口碑,你呼廚泉還信不過嗎?

呼廚泉猶豫許久,只得答應跟甄堯一起去冀州見李翊。

就這樣,一行人載着羊羣,回到了渤海。

聞甄堯等人回冀,李翊率文武親自出南皮三十里外迎接。

遙望見,旌旗蔽日,羊羣漫山。

李翊便知人到了,乃列文武官員分開站好,又命甲士列陣排開。

中設九賓之禮,等到呼廚泉到時,親自上前迎接。

呼廚泉萬沒想到李翊會擺下如此陣仗,又見他親自來迎,幾乎是滾鞍下馬。

“……何勞丞相遠迎,小王惶恐不安。”

李翊執其手笑道:

“漢胡一家,何必分得太細?”

“單于能親至我渤海,翊亦是歡喜無限。”

於是邀呼廚泉同乘一車,一起進城。

呼廚泉大爲感動,乃指身後幾名孩童道。

“此爲我匈奴諸王幼子,今獻予丞相爲質子。”

雖然這本就是呼廚泉提前準備好,要上交給齊國的投名狀。

但此刻竟忍不住有些“邀功”,渴望得到李翊的認可。

“……好說,回頭我自會向齊王稟明此事。”

很多人可能好奇,爲什麼古代和親,都是中原王朝嫁公主過去。

而不是讓外邦嫁公主進來。

主要漢人太看重禮法了,如果我把女兒嫁給你,你就成了我的女婿,自然比你高一輩。

可如果我娶了你的公主,那你不成了我“爹”了嗎?

很多人質疑漢武帝窮兵黷武那麼多年,到底得到了什麼?

其實《漢武大帝》這部劇的開篇序幕詞就解釋的很好:

“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羣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偉大民族永遠的名字。”

得益於劉徹的文治武功,漢朝人可以說是極度自信,甚至是自負。

自信到漢朝人吹其他民族時,都是吹他“很像自己”。

正因如此,能夠和親的漢唐皇帝,都絕不會娶外族女子爲妻。

蠻夷之所以是蠻夷,就是不能讓蠻夷血統,到高貴的天朝皇宮裡面爲妃。

所以把“和親”當作是漢唐的一種黑點,是站不住腳的。

當然了,和親也不是非要用公主。

這只是走一個形勢。

比如袁紹說是嫁的袁氏子女給匈奴人,實際上就是選的一個普通婢女,包裝成袁氏女。

此王昭君之舊事也。

宴間,

李翊又取佩刀割炙肉,片給呼廚泉,道:

“此刀嘗斬烏桓叛將,今爲單于割彘肩,願兩家永結盟好。”

呼廚泉聽出了李翊的敲打之意,連忙於席間下拜,指天爲誓:

“吾部子孫,永不負漢。”

“有違此誓,願死於萬箭之下!”

李翊大喜,即扶呼廚泉起身,執其手說道:

“眼下正有一事,需要單于爲我出力!”

啊這……

呼廚泉一愣,只得問:

“不知丞相有何事,需小王效勞?”

李翊微微一笑,拉呼廚泉坐下。

燭火搖曳間,以刀尖點向趙郡疆域。

“……吾欲使單于發兵趙郡。”

“……嘶。”

呼廚泉倒吸一口涼氣,趙郡可是曹操的領地啊。

李翊這是讓我去打曹操?

呼廚泉沉住氣問:

“不知小王是自己出兵,還是丞相助我出兵?”

言外之意,是我一個人上,還是你們齊國也要上?

李翊呵呵一笑:

“齊不欲顯與魏絕,然王若取趙地,我齊絕不袖手旁觀。”

這……

這是一張空頭支票啊。

呼廚泉有些遲疑,萬一李翊把他賣了,自己又得罪了曹操。

豈非兩面不是人?

……

(本章完)

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357章 年少莫愁前路險,等閒逆水寒關,更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369章 朕既不殺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蕭何自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374章 二龍競食,潛龍在淵第356章 魏國出了個百年奇才,正是相爺敵手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357章 年少莫愁前路險,等閒逆水寒關,更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9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飛(求追讀!)第357章 年少莫愁前路險,等閒逆水寒關,更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361章 神龜壽盡,魏武謝幕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341章 李翊出任內閣首相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371章 男追女不少見,女倒貼追男,其人必有“霸道”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349章 加稅!加稅!制裁!制裁!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
第193章 袁紹盡起大軍南下,曹劉合兵一處拒強敵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357章 年少莫愁前路險,等閒逆水寒關,更第309章 李翊:逆子,你是要跟吾打擂臺?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215章 用兵如神,打仗的最高境界,是指揮敵人第188章 曹操初戰袁本初,關公威震白馬津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184章 反袁同盟正式形成第7章 丹陽諸將,誰與爭功?(求追讀!)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154章 曹孫劉三家聯合,抗袁紹?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50章 劉備:我也遇到吾之子房了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難把握(求追讀!)第369章 朕既不殺功臣,更不要功臣行蕭何自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18章 聰明人最瞭解聰明人(求追讀!)第1章 穿越第一天就被劉備救了(新書,求收藏!)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336章 高祖盟誓,非劉不王,臣不敢爲此破第147章 不管怎麼講,此次會戰的兵力,是4萬對2萬,優勢在我!第285章 東吳滿盤皆輸,諸葛亮治楚益齊第13章 長歎息以掩涕兮(求追讀!)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294章 天下女子不少,大丈夫何患無妻?第79章 兄弟相爭,我要看到血流成河(求首訂!25)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彈指繁華百年歸諸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6章 鞭撻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求追讀!)第289章 你的名字:曹操與劉備互換命運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301章 魏延 陳到:丞相,我們太想進步了!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280章 曹操挾民渡江第46章 修耕植以蓄軍資(求追讀!)第103章 陳登驚駭,李翊身處驚濤駭浪之中,尤弄潮兒(求訂閱!)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374章 二龍競食,潛龍在淵第356章 魏國出了個百年奇才,正是相爺敵手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28章 魚膾外交(求追讀!)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157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士可擋百萬兵第76章 李翊的威風今非昔比了啊(求追讀!)第33章 一個穩定的金主爸爸(求追讀!)第296章 劉備大宴玉龍臺,李翊吟詩抒情懷第74章 劉曄的人生十字路口(求追讀!)第219章 李翊使妖法,呼神兵鬼卒?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第357章 年少莫愁前路險,等閒逆水寒關,更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233章 劉備有雄才,諸葛亮善治國,李翊識虛實,龐統見兵勢,難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34章 劉備的心腹重臣(求追讀!)第318章 天下誰人不投齊?第173章 黃忠:李輔導劉輔導,能教好我兒子的就是好輔導!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206章 蓋用韓 白之奇策,破袁軍於烏巢,不亦奇士乎?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83章 袁譚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爆更,求訂閱!)第116章 一飯之恩,魚水相顧第27章 士人豪族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求追讀!)第9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張飛(求追讀!)第357章 年少莫愁前路險,等閒逆水寒關,更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235章 李翊收關家義子,麋竺回冀州探親(附當前勢力圖)第89章 袁譚感動,我與子玉親如兄弟(求訂閱!)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56章 秦晉未諧吳越鬥,婚姻惹出甲兵來第251章 子龍斬將建首功,興霸百騎劫魏營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第361章 神龜壽盡,魏武謝幕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341章 李翊出任內閣首相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328章 武廟十哲必須有軍事理論貢獻:李翊第11章 張飛震驚,張良人物被我們三兄弟遇上了?(求追讀!)第244章 昭姬歸漢,匈奴降齊,楚魏同盟,東第189章 李子玉生子麒麟兒,猛張飛鏖戰張儁乂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371章 男追女不少見,女倒貼追男,其人必有“霸道”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349章 加稅!加稅!制裁!制裁!第252章 劉備:李相完人,臨書依依,不勝眷第279章 臨江仙赤壁懷李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