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

第222章 袁氏故吏:李翊弄曹瞞如嬰兒,我等誓死追隨劉將軍

卻說李翊與曹操聯手打進鄴城,李翊趁着曹操審訊犯人之際,率先入鄴。

在袁府裡,見着了袁氏親族。

劉夫人平日跋扈慣了,如今面對李翊的兵鋒,再無往日威風。

走至李翊跟前,向他福禮道:

“非君侯不能保全妾家,吾家願爲劉將軍效力。”

又將一旁的甄宓拉至身前,指她道:

“願就甄氏爲君侯執箕帚,以求君侯庇護。”

李翊遂頷首道:

“伯母勿憂,吾願保汝家,汝勿憂慮。”

劉夫人聞得此言,大喜過望,連連頓首謝過。

李翊又指二人身後那一男一女,問道:

“……此何人也?”

那男子連忙拱手,向李翊行禮道:

“中山無極人甄堯,見過李郯侯。”

那女子亦福身行禮,聲音溫婉:

“中山無極人甄姜,見過李郯侯。”

李翊聽這二人俱姓甄,又出身中山國,乃問:

“汝二人是這甄氏的兄姊乎?”

“……是。”

甄堯、甄姜異口同聲道。

只因甄家家主甄逸早亡,家裡卻靠母親張氏操持。

而長子甄豫早逝,次子甄儼雖有功名,一度被闢爲大將軍椽,擔任曲樑令.

但在小甄宓十四歲那年,也去世了。

甄宓非常悲傷,對待寡嫂態度敬愛謙和。

時時處處幫助她打理家事,還盡心照顧甄儼留下來的孩子,極其疼愛。

而甄家之中所剩的男丁,就只剩下三子甄堯了。

另外五名子嗣全是女子,甄宓排老五。

甄堯既是三子也是長子,甄姜則是大姐。

由於平日母親忙着操持家事,所以便由兩位長輩來送妹妹到鄴城來,準備完婚。

李翊見此,乃問甄堯道:

“汝有功名在身否?”

甄堯作揖答,“去歲舉了孝廉。”

嗯……

李翊一頷首,撫須沉吟道:

“吾如今身邊正缺一個功曹,汝若願來。”

“明日來我帳中報道。”

甄堯先是一怔,旋即連忙作揖稱謝:

“多謝郯侯!!”

在這個時代做官是很難的,像甄宓老爹也就是一個上蔡令。

二哥甄儼也沒能做到更高的官去。

而如今僅憑李翊一席話語,甄堯立馬搖身一變,成了郯侯府上的功曹。

也難怪世人常常作嘆,欲求功成,非憑努力,但遇貴人耳。

李翊又對身後齊來的衆武將說道:

“袁府的金銀財物,汝等俱不得豪取搶奪。”

“但有擅自取用府裡一針一線者,立斬不赦!!”

於是衆軍士齊聲稱喏,俱皆震服。

劉夫人等衆再次稱謝。

李翊再補充道:

“眼下城池方破,正值多事之秋。”

“唯請伯母勿要擅自出入,若出府邸,非我所能保也。”

劉夫人喏喏稱是。

李翊既安頓好袁氏一門,走出府邸,謂同來的黃忠說道:

“……漢升,勞你帶人將這袁府圍住。”

“勿使他人進入。”

“若有不能決者,當第一時間報我。”

黃忠拱手道,“遵命!”

李翊這才寬心,領着衆人往正堂去。

甫一走在街上,正撞着許攸縱馬近前。

許攸正是春風得意之時。

遙想兩年之前,他在鄴城還得低眉順目,如今已翻身做主人了。

許攸見着李翊出來,以鞭指城門而呼李翊道:

“……小郎,汝不得我,可入此門乎?”

……哈哈哈。

李翊呵呵一笑,並不回話,直往正堂而去。

然李翊身後諸將,無不懷忿不平。

張飛在一旁提醒李翊道:

“許攸貪財,先生放任其清查府庫。”

“只恐其借職務之便,以權謀私。”

“惟望先生察之!”

言訖,諸將紛紛勸李翊派個人去監督許攸。

原來,跟在李翊身邊的將領,大多被“許攸”勒索過。

過去一年裡,許攸找了徐州每一位官員要錢。

有些職位高的,見許攸是劉備、李翊的新寵兒,故不想惹事。

往往花錢了事。

而一些性子橫的,則堅決不肯給許攸錢。

至於那些職位低的官員,則是拗不過許攸。

不然,許攸便會一直來找你事兒。

惹得他們煩了,所以乾脆直接花錢了事。

而據諸將所言,許攸甚至連倉曹掾都勒索過。

倉曹掾是個什麼官兒?

那就是個管理倉庫和糧食儲備的。

職位低,權力大。

不得不說,許攸在這方面的確很有心得。

知道在哪些人身上榨得出油水來,在哪些人身上屬於浪費時間。

見衆人突然開啓批鬥會來,埋怨許攸。

李翊乃安撫衆人道:

“許子遠雖然貪婪,但畢竟是破河北之功臣。”

“此次入鄴,亦多賴其獻決漳河之計。”

“否則,我等安得入此城耶?”

衆人皆暗想,雖然許攸有計,但最終的執行不還是他們上戰場拼命嗎?

他們不避箭矢刀槍,奮勇殺敵。

而許攸躲在後方,不上戰場,他倒以頭號功臣自居。

叫衆人如何心服?

張飛大聲道:

“縱然先生念他好,也該叫人盯着。”

“須知這鄴城是咱弟兄拼死打下來的,非他許攸一人之功。”

“按照先生自己定下的《軍律》,凡攻破一城。”

“公家拿三成,剩下七成俱由將士們平分。”

“這府庫裡的銀錢錦絹,弟兄們都有份兒。”

“先生若不管着,可教那許攸一人貪了去。”

哦?

李翊眉梢一揚,反倒笑了。

拍了拍張飛的肩膀,一臉欣慰地說道:

“益德將軍書讀的不多,倒將我這《軍律》背的挺熟。”

《新編軍律》就是此前李翊跟牽招一起定下的。

這軍律在原來的軍功爵制基礎上,又改良了許多。

因爲法律就是要根據時事形勢變化的。

算下來,這《軍律》至今已經修編了五次了。

“……呵,軍師忒也小瞧俺。”

“先生與兄長每每見俺,便叫我讀書。”

“這一來二去,時間長了,也該讀些書了。”

張飛聳了聳鼻子,有些驕傲地對李翊說道。

“……哈哈,好。”

李翊溫聲一笑,“既如此,便由益德代我去監督罷。”

張飛正欲謝過,李翊忽地又道:

“此去府庫,益德記着帶兵,將藏書的圖庫務必封鎖好。”

“不許任何人進入。”

張飛笑道:

“……先生不愧是讀書人,溫文爾雅。”

“什麼時候都惦記着讀書。”

李翊搖了搖頭,笑着解釋:

“……益德此言差矣,此乃袁氏府庫。”

“書庫之所藏,必是河北戶籍、地形、法令等圖書檔案。”

“如今我軍將治河北,若得此圖書。”

“必然事半功倍,大有裨益。”

微微一頓,又接着道:

“汝只管將書庫封存好,勿使他人進入。”

“待我此間事了,我當親自來分門別類,登記造冊。”

“隨後一併帶回大營裡去。”

李翊本身是學管理的,非常清楚數據庫有多重要。

其實,你打下一塊多大的地盤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能否高效的汲取地盤上的資源,從而爲你所用。

哪怕你的地盤小一點,這也不要緊。

只要你有兵、有糧、有餉。

地盤再小,也能將它烙成一塊兒大餅,慢慢將它變大。

而則一切的關鍵,就是利用好這些府庫裡的圖書。

有了數據對照,行政效率至少翻個四五倍不止。

張飛領命而去,李翊直入正堂而去。

話分兩頭,

曹丕領了曹操的命令,便帶着隨身軍前往袁氏府邸。

還未進門,便遙望見府門外圍滿了士兵。

曹丕暗忖,“已爲徐州人搶先矣!”

事已至此,也只能是硬着頭皮上了。

方至門前,便被黃忠攔住。

“且慢!”

黃忠按住刀柄,沉聲道:

“郯侯有令,任何人不得出入袁氏府邸。”

曹丕探頭往府內看一眼,忙道:

“吾奉曹司空之命,前來保護袁氏一門。”

“快讓吾進去。”

黃忠厲聲叱道:

“吾奉李郯侯之命,把守此地。”

“縱是曹操親來,亦不得入。”

“況汝一黃口小兒乎?”

“匹夫,無禮!!”

曹丕大怒,拔劍在手。

身後同來的曹兵亦紛紛拔劍相向。

見曹兵拔劍,府邸外的徐州兵,全都圍了過來。

裡三層,外三層,將曹丕等衆圍得水泄不通。

“……嘶。”

曹丕見着諸徐州兵,個個健兒英豪,心中亦十分忌憚。

黃忠卻仍未拔刀,只是淡淡笑道:

“……如何,曹二公子到底還打不打?”

曹丕雖是曹家老二,但自曹昂死後,他已經成了長子了。

平日也素以長子自居,最厭惡別人以老二稱呼他。

可見着周圍士兵凶神惡煞,自己帶的兵少,身邊又無猛將。

哪裡是這羣刀尖子裡滾出來的廝殺漢的對手?

“……哼。”

曹丕收劍入鞘,轉身便走。

衆徐州兵也不爲難他,無聲地裂開一道縫,讓出一條道路來。

直到走遠了,曹丕這纔回頭,衝黃忠喊道:

“……老卒,今日之事,曹某記下了!”

黃忠撫須大笑:

“料汝黃口小兒,有何能耐,敢發此大言?”

“莫說汝這孺子,便是汝父親來。”

“黃漢升亦在此等候!”

啐!

曹丕一咬牙,氣沖沖地趕去正堂,找父親告狀去了。

……

正堂。

曹操所部官員已經到齊了,剩下的大多是袁氏官員。

他們也算是打工人,隨着鄴城的陷落,他們基本上也等於失業了。

至於是仍舊忠於舊公司,還是另謀出路。

可那已是後話了。

李翊帶着人,甫一步入正堂,便聽到一陣嚎哭之聲。

李翊正覺詫怪,曹仁竟迎面走來,臉上也帶着幾分悲傷。

李翊便問曹仁是誰在哭。

曹仁答說是曹操在哭。

曹操在哭?

李翊更覺詫異,又問:

“曹司空因何而泣?”

曹仁嘆了口氣,搖頭道:

“我等也不知,只是適才一進門。”

“主公便伏在案上痛哭,傷心欲絕。”

“我等怎麼勸也勸不住。”

李翊乃往前走,果然見曹操伏在案上,哭得跟個淚人似的,便問:

“今破鄴城,乃是喜事。”

“曹司空不與諸將慶賀,怎反於此哀聲痛哭?”

曹操聞得李翊聲音,哭聲更哀。

站起身來,顧謂衆官說道:

“昔日吾與本初起兵之時,本初問吾說,‘若事不輯,方面何所可據?’”

“吾反問說,‘足下意欲若何?’”

“本初答說,‘吾南據黃河,北阻燕代,兼大漠之衆,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

“吾說,‘吾任以天下才智之士,以正道御之,無所不可,無所不克。’

“此言恍如昨日所言,而今本初已喪。”

“吾不能不爲之流涕也!!”

曹操這番話,就是在回憶從前與袁紹一起相處的點點滴滴。

等於是在打感情牌。

雖然他看似是在和大夥兒說,實則是在跟現場的袁氏故吏們說。

果不其然,衆袁氏故吏,見曹操哭得悲傷。

亦不免掩面哭泣起來,同時又感慨曹操確實念舊情。

李翊與曹操對視一眼,曹操馬上將眼神迴避。

李翊當即心領神會,暗道好個曹瞞,這次倒教你贏我一回了。

曹操也是個人精,知李翊已經看出來自己的收買人心之舉了。

唯恐他有後手,忙喚一旁的曹仁道:

“……子孝。”

曹仁應聲走來,問主公有何吩咐。

“……本初與吾乃是舊友,故吾已遣子桓帶兵前去保護袁氏一門親屬。”

“不許任何人驚擾。”

這話自然也是所給現場官員聽的。

曹操就是要告訴他們,就連袁氏親屬我都要將之善待,何況是你們?

尤其曹操派去的人還是自己的親兒子,更顯得自己對此十分重視。

正說時,曹丕已經快步走入正堂了。

曹操陡然色變,萬沒想到這打臉來的這麼快。

上一秒才說自己已經派人去保護袁氏親屬,結果一下秒“保鏢”就回來了。

“……子桓,吾命汝去保護袁氏親屬。”

“汝怎的回來了?”

曹操面色鐵青,強忍怒意。

若不是現場人多,他已經大嘴巴子呼過去了。

曹丕眼有淚光,臉上滿是委屈,尚未察覺到父親的不悅。

只是像個孩子般找老父親訴苦:

“……父親,孩兒帶兵去保護袁氏家屬時。”

“……不想,不想。”

曹丕說着說着,目光不時地看向一旁的李翊。

“……不想被李郯侯的人攔在府外,不許孩兒進入。”

曹丕本以爲曹操會問,是哪個攔着他。

然後曹丕便好趁機告狀。

不想曹操眉宇間一川不平,臉上更是罩了一層寒霜,冷聲問道:

“攔汝之人,可是要加害袁氏親屬?”

“……這。”

曹丕一愣,搖了搖頭。

“這倒沒有,他們、他們似乎也是來保護袁府的。”

“那不就結了!!”

曹操厲聲喝斥,“吾只教汝去保護袁氏親屬,汝非要進門作甚?”

“汝與他一道保護袁府,難道他們還要驅趕你不成?”

啊這……

曹丕誠惶誠恐,汗流浹背,完全沒有想到這一層。

適才他只記得受了黃忠的氣,全然沒有細想其中關節。

經曹操一提醒,纔想起來黃忠當時說的是不許別人進入袁府。

那他就在府外守着,不就完成父親交代的任務了嗎?

可惡,爲何當時沒有想到這一點呢?

這下可好,既沒能討得父親歡心,還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兒丟了臉。

曹丕望一眼曹營諸人,都低着頭,不敢說話。

又看一眼徐州諸人,都在那裡冷笑。

最後便是袁氏故吏,都摸不着頭腦,一臉茫然,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曹丕出汗如漿,連忙起身作揖:

“……父親恕罪,孩兒一時腦熱,未能想到此理。”

“孩兒這就回去,這就回去。”

曹操闔上雙眸,不耐煩衝他揮了揮手。

曹丕如蒙大赦,逃也似的跑出去了。

曹操無奈地嘆口氣,暗歎這孩子到底還是缺乏鍛鍊。

他明顯沒能理解到自己爲何要派兵保護袁氏家屬。

Wωω▪тtκan▪C ○

並且應變能力也有些差,就因爲碰着李翊的人了。

人家三言兩語激你一下,你便沉不住氣了。

只能說,年輕人到底還是年輕人。

若是放到現代,曹丕纔剛讀高一。

你指望一個高一的孩子,去跟一個當了五十多年兵的老幹部鬥。

這不鬧笑話嗎?

曹操無奈,愈發羨慕劉備了。

劉備有李翊,可以大膽放權,把北方的軍務盡數交給李翊。

他自己則坐鎮徐州,統籌全局。

而曹操呢?

因爲他的武將結構,是由曹氏、夏侯氏等宗族將領組成。

所以這種大的戰事,只能是他親力親爲。

因爲曹氏、夏侯氏將領只聽他的。

你要換個別的人來,肯定指揮不動。

“……子孝。”

曹操呼喚曹仁,接着對他說道:

“本初與吾乃是舊友,今其已喪,吾實不忍害其家屬。”

“可以金帛糧米贈其妻兒,好盡吾心意。”

“喏。”曹仁領命而去。

曹操擦拭完淚水,在才命人設宴款待現場官員。

李翊與曹操同坐主位。

曹操問袁氏官員,“今吾已破鄴城,不欲加罪此地。”

“公等若肯降吾,吾仍舊以原來官職任用。”

言訖,衆官員紛紛稱謝。

曹操又讓人取來戶籍,他要查驗。

左右人皆答取不來。

曹操面露不豫,“如何取不來?”

左右人答曰,“書庫已被李郯侯用兵鎖住,誰也不讓進。”

“我等未得主公命令,亦不敢冒然與徐州人廝殺。”

曹操一愣,詫異地看向李翊。

卻見他正悠閒地與諸將領飲酒,似並未察覺到曹操這邊的反應。

曹操無奈,只得避席走到李翊身前,問道:

“今同破鄴城,吾已與君侯相談好了。”

“冀州以西歸吾,冀州以東歸劉玄德。”

“魏郡乃我有也,鄴城府庫按理說本該我有。”

“只是念在君侯與吾同破城池的份上,故許汝一半銀錢。”

“今鄴地我爲主,君爲客。”

“君侯卻反客爲主,帶兵封我府庫圖書,何也?”

曹操的質問,振聾發聵。

因爲他此話說的在理。

曹操作爲一個奸雄,至少在這件事上已經算是仗義慷慨的了。

所以他纔敢坦坦蕩蕩,光明磊落地問李翊這是什麼意思。

李翊便解釋道:

“曹公勿憂,今公爲主,我爲客。”

“強客不壓主,李某豈敢在曹公地界之上強取豪奪?”

“只是鄴城方破,人心不寧,城內宵小之徒甚多。”

“而府庫圖書乃國之重器,翊也是擔心出差錯。”

“所以才遣人將其圍起來,也免不測。”

曹操當即道:

“今諸事既定,可將府庫之圍撤去,我讓人去查戶籍。”

李翊卻揮了揮手,拒絕道:

“曹公此言差矣。”

“鄴城乃袁氏治所,河北之地戶籍、地貌、發令等圖書,既記錄有案。”

“今若任憑曹公攫取,豈非我東冀州地貌戶口,亦被曹公所查嗎?”

這……

曹操登時有些急眼,暗道李翊這小子怎麼精得跟個猴似的。

考慮什麼都是面面俱到。

跟防賊似的,防着他。

“……哼,那吾只取我部郡縣圖書,這總可以了罷?”

曹操面露不悅之色。

“……誒,不可。”

李翊再次出聲拒絕。

什麼!?

曹操這回終於急眼了。

此前皆是因爲徐州勢大,他潁川勢弱。

兼之李翊強勢難對付,他才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讓忍耐。

可見到李翊如此跋扈,咄咄逼人。

曹操也終於忍不了了。

兔子急了還咬人,何況他堂堂三公。

“李典、樂進!”

“汝二人各帶五百軍士,去府庫去取圖書。”

“凡有阻攔者,一律殺之!!”

終於,曹操積壓已久的情緒在此刻爆發。

他適才所下的命令,顯然是不惜現在就與劉備撕破臉。

如若曹劉兩家此時相鬥,顯然不符合河南的利益。

但曹操已經忍無可忍,受夠了李翊的悶氣了。

情願破罐子破摔。

“……哈哈哈。”

李翊撫須大笑,笑得合不攏嘴。

曹操一怔,忙問,“君何以發笑?”

“我笑曹公忒也小覷李某爲人。”

“李某封存府庫,只是爲了防止旁人驚擾。”

“至於圖書,李某隻會清點出東冀州戶籍人口。”

“待書文取出,吾即刻就走,更不多留。”

“鄴城內的府庫銀錢,李某更是分文不取。”

當真?

曹操眉梢一揚,暗道李翊何時變得如此仗義。

倘若府庫裡的銀錢,他當真一分不取的話,那適才生一頓悶氣倒也值。

“如若曹公不信,現在便可與我同去取圖書。”

“待吾分門別類,登記造冊之後。”

“立刻離去,絕不逗留。”

唔……

現場的袁氏衆官員一聽,無不被李翊的氣度所震服。

暗歎這纔是成大事之人該有的樣子啊。

倒是曹操喜怒不定,適才跟李翊的一番對決。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曹操的情緒完全被李翊所左右。

其自始至終處於下風。

而李翊則始終談笑自若,面色不改。

這樣的奇才,都於劉將軍麾下用事。

兼之劉將軍又與袁氏有親。

大夥兒已經開始認真考慮自己的政治立場了。

到底是跟曹司空更有出路,還是跟着劉將軍更有出路。

曹操未想其他,只是感嘆請神容易,送神難。

早知道鄴城就自己打了,何必非要拉李翊入場幫忙。

眼下的曹操,只想趕緊送走眼前這個“瘟神”。

曹操與李翊一同前往府庫,去取圖書。

話分兩頭,

這邊張飛領了李翊命令,前去監視許攸。

張飛騎在馬上巡視,迎面正撞見許攸走來。

許攸神采奕奕,周圍簇擁着一大羣人。

張飛忙問:

“許攸身邊之人是誰?”

左右人答曰:

“此許先生鄴地舊友也。”

張飛暗忖,許攸本就是袁紹身邊的重臣,其在鄴城更是朋黨極多。

若放任其在河北之地用事,將來權勢必定更加難收。

尤其河北易主,許多行政官員都得調換。

若許攸借用職權之便,大肆扶持自己的黨羽上位。

將來豈不是要架空大哥在冀州留下的主政官兒嗎?

這廝留着終究是個禍患。

若非李先生攔着,他恨不得上去就是一腳。

張飛第一次發覺,讀書人也不是個個都溫文爾雅,招人喜歡。

只是許攸令張飛找不到親近之感。

許攸見着張飛迎面走來,似有意在友人面前賣弄,乃大聲喊道:

“環眼兒,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

說完,衝身邊人挑了挑眉,自以爲傲睨得志。

張飛大怒,以鞭指曰:

“俺們千生萬死,身冒血戰,才奪得城池。”

“汝不過動動嘴皮子,安敢誇口!”

許攸聽得張飛的罵聲,自覺在友人面前失了面子。

頓時又羞又惱,怒罵張飛道:

“汝這黑臉賊!”

“汝家先生在時,亦常常問計於我。”

“其若無我,如何進的此門?”

“汝不過一屠豬宰狗之輩,何敢與我共語?”

張飛大怒,跳下馬來,伸手便將許攸衣領攥住。

兩臂一擡,許攸雙腳便離了地。

“……俺們平日尚敬先生三分,汝一降將,背主之賊。”

“竟敢管先生叫賢弟。”

“豈不知俺家先生有張良計、陳平謀。”

“若無你許攸,你道我家先生入不得此門乎?”

許攸更加羞惱,破口罵道:

“……汝這無禮狂徒,快快放我。”

“汝先生在時,斷不敢這般待我。”

“況大耳也不過一邊地劍客,久居行伍之徒。”

“若無我等智謀之士相輔,何有今日之基業哉?”

張飛大怒,拔劍砍向許攸。

許攸躲閃不及,被張飛一劍削去了腦袋。

……

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
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93章 呼風喚雨,人前顯聖,天神莫過如此第124章 老劉:不差錢兒,他要多少我給多少!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245章 馬孟起威震幷州,曹阿瞞割須棄袍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78章 待上濃妝,好戲開場(求首訂!15)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91章 備得李翊,正如高祖得良 平也(求訂閱!)第61章 曹操:“他劉備一介匹夫,哪裡來的如此膽識白嫖我!”(求追讀)第327章 劉備: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第40章 徐州最後一個大患(求追讀!)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322章 皇帝老子喊得萬歲,獨俺哥哥喊不得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121章 關門放呂布,禍害袁曹!第135章 打黃巾能致富,曹劉打了都說好第62章 我們需要一個新的軍製!(求追讀!)第132章 天下英雄聚陳地,訴衷情,覓封侯第30章 休說草魚甚膾(求追讀!)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162章 劉備:敢罵我的軍師?真是活膩了!第271章 名不虛傳,李相智激周郎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268章 周瑜:李翊若不來,荊州勢在必得。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21章 恨不能與君共成大事也!(求追讀!)第225章 釃酒臨江,萬民擁護,固一世之雄也第113章 劉備:我就離開幾天,先生便乾出這麼大的事來?(求追訂!)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335章 設凌煙閣,評選開國二十八功臣第321章 中原大戰正式打響,開闢第一戰場陳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175章 李翊是大善人吶,怎麼會擺鴻門宴呢?第100章 與李翊之才,相差一個邗溝(求訂閱!)第82章 徐璆震驚,劉備一年到底幹了多少事?(求首訂!55)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250章 說過多少遍了,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第194章 關公封侯震三輔,文丑大兵圍曹劉第69章 劉備:“誰還有夢想?”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第265章 戰江夏孫氏報仇,殘手足禍起楚宮第213章 半渡而擊,馬超一戰降幷州;袁神謝幕,兄弟之爭起腥風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267章 李關張陳四大元從,竟都不是劉備下第240章 劉備進位齊王,李翊受封丞相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諸葛亮:請我主進位稱王!第186章 徐州的工作環境更好,俺們申請調離崗位!第114章 李先生是張良韓信蕭何三合一聖體啊!第227章 天樞 臥龍 鳳雛,拉動天下的三駕馬車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143章 朝天上放兩箭,也算對得起吃得餉了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230章 衛青開幕,劉備闢土,校尉嫖姚,李翊捕虜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8章 曹豹第一層,曹操第二層,誰在第三層?(求追讀!)第334章 順天應人,劉協禪位;炎劉不絕,劉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209章 劉備 李翊俱得一子,本初用兵再圖南下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123章 六馬十二兵,高順陷陣營第86章 天不絕炎漢,劉郎再逢張良(求訂閱!)第253章 總制北疆,令出則山海可移。第300章 屠滅司馬氏第254章 一勞永逸的解決遊牧問題,並不能只第111章 許劭相面,李翊乃超世之傑,非本時代人物第42章 先人智慧,買鹿製楚(求追讀!)第2章 我料曹操久不將撤兵矣(新書,求收藏!)第134章 史冊間,一筆書,萬民哭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258章 世事雖變,主公猶是主公,翊亦猶是第256章 夏侯淵:爺們兒就愛修鹿角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96章 劉備懵圈,曹操要把屁股讓給我?(求訂閱)第108章 荀攸來了,甘寧還會遠嗎?(求訂閱!)第109章 一天是劉營人,一輩子是劉營人第57章 鐵蹄降臨,嘎嘎亂殺(求追讀!)第311章 亂世被髮好人卡,何嘗不是一種悲哀第303章 七成是我的,剩下三成纔是你們分!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51章 臧霸:“劉備有高人相助啊!”第59章 五指成拳,開始屯田(求追讀!)第129章 天下諸侯齊發兵,保駕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