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

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

淮南,壽春。

陳登自全並淮南之地後,自以爲傲睨得志。

又感念李翊之厚恩,若非他在齊王面前耳語,其焉盡能取此地?

想起李翊三子降辰不久,於是差人往各處收取奇花異果。

又去溫縣取柑子,購得四十擔。

先教人送二十擔去下邳,進獻齊王劉備。

餘下者,則送去河北渤海。

由於古代有信息差,陳登此時也不清楚李翊具體是在下邳還是河北。

不過按陳登的想法,將佳果分作兩份。

一份送下邳,一份送渤海。

不論李翊身在何處,他和他的家人都能夠吃到。

運輸隊受了陳登命令,星夜兼程,趕赴渤海。

至河北之地時,挑擔役夫因路途疲睏,小憩歇眠于山腳之下。

忽逢見一位先生,眇一目,跛一足。

頭戴白藤冠,身穿青懶衣,來與腳伕作禮。

衆挑擔役夫各自還禮,那道人又道:

“爾等挑擔甚爲辛苦,貧道都替你等挑一肩如何?”

衆人大喜,各自依了。

於是這道人每擔各挑五里。

但是這位道人挑過的擔兒。都變得輕了。

衆皆驚疑不定,各自去趕那道人先生。

那道人對那領柑子的官員說道:

“貧道乃李相鄉中故人,姓左名慈,字元放。”

“道號烏角先生。”

“如你等到了渤海,可說左慈申意。”

話落,遂拂袖而去。

衆人都十分驚詫,將柑子運送到了渤海相府。

時李翊未在,唯麋夫人在府上做主。

麋夫人領到柑子,將各挑擔役夫一一賞了。

恰逢袁瑩在府上煮茶帶孩子,便命僕人將煮好的茶水,送與衆役夫喝了解渴。

衆役夫謝過。

麋夫人又道:

“諸位自淮南遠來辛苦,且到府上去坐。”

衆役夫忙擱下茶盞,紛紛頓首拜道:

“稟夫人,吾等乃卑賤之軀。”

“萬不敢隨意踏入相爺府邸。”

麋夫人正色道:

“我府上的規矩,便是來者是客。”

“爾等爲我府上運送柑子,又豈能連我家的大門都進不得?”

“願諸位勿疑,請裡面坐下。”

衆役夫面面相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無不感動地流眼淚。

無他,古代階級劃分森嚴,宛若大山。

衆人出身於陳登這種典型的世家豪族麾下,從小被灌輸的理念就是尊卑有序。

哪裡想得到,來到了齊國第二尊位的相府,竟能如此受到禮遇?

“人皆言李相爺寬仁待人,今其府中之人尚且如此。”

“誠知世人所言不虛也!”

衆人暗忖,無不感慨李翊之德。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性格強勢如李翊,他身邊的人自然會受到他的影響。

麋貞這種典型的大家閨秀,思想其實是相當保守傳統的。

不過李翊常常勸府上中人,要與人爲善。

不要覺得人家身份低微,就看不起人家。

你怎麼知道這個“低賤”之人,將來不會一飛沖天?

正因受到李翊的耳濡目染,其家風之嚴訓。

使得相府中人,是遠近聞名的待人友善。

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人是會仗着相府背景而欺壓別人的。

一旦有,李翊都會嚴懲。

至府上時,袁瑩又命人取來糕點,送給這些役夫們吃。

役夫們再次謝過,隨後又言及他們在河北遇到的怪事。

麋貞蹙眉,顧謂左右人道:

“夫君早年在山中隱居,只與其仙師有過交際。”

“未曾聽說有過什麼故人……”

時桃紅在側,忙道:

“莫非那道人便是相爺的師父。”

“相爺不常說他的師父,是一位得道的高人麼?”

“若這位左慈先生,當真有此奇術,正應相爺之言。”

正說之時,忽聽得袁瑩“啊”地一聲叫了出來。

衆人忙上前去查看。

“……怎麼了,瑩妹?”

“……這,這柑子裡面沒有果肉。”

袁瑩手裡捧着柑子。

衆人視之,但只見空殼,內中並無果肉。

“或是因爲路途遙遠,有果實損壞。”

麋貞溫言,柔聲安慰袁瑩。

“……且去看看其它柑子。”

桃紅近前,將擔子中的柑子一一取出來檢查。

“……夫人,這裡面的柑子都被剝了皮,殼中並無果肉。”

這!

衆役夫傻眼了,他們是負責運送的。

現在賞錢領了,茶水點心也吃了。

結果運送來的柑子卻是空的,這叫他們如何向陳登交代!

又有什麼顏面繼續待在相府?

“……夫人!我等實不知!實不知啊!”

衆役夫驚得汗流浹背,紛紛伏地叩首謝罪。

麋貞眉頭皺起,先喚衆人起來:

“爾等先起,我料這不甘爾等之事。”

恰好,甄宓於蘭房中走出。

袁瑩道:

“……呀!想是我們說話聲大,吵着宓姐姐讀書了。”

甄宓搖了搖頭,“不礙事。”

“適才聽得你們爭執,未知是發生何事了?”

麋夫人知甄宓讀書多,明事理。

便將發生的怪事,給甄宓說了。

甄宓宓纖指撫柑皮,蹙眉道:

“妾聞江東有異人左慈,能剪紙爲月,畫地成川。”

“此等手法,莫非是那左元放所爲?”

正議論之時,一侍女匆匆入內,慌忙報道:

“城東來一眇目道人,號左神仙。”

“懸壺濟世,百姓焚香如雲!”

“從樓下過時,府上中人,皆欲往拜之!”

於是衆人乃登樓遠眺,果然見着一道人。

身披鶴氅,手攜藜杖。

立於當道,百姓俱焚香伏道而拜。

麋貞眉頭皺起,不悅地說道:

“吾夫君在時,河北清平。”

“吾夫君一走,牛鬼蛇神皆現矣!”

袁瑩心思單純,不假思索得脫口而出道:

“……麋姊姊說的是,夫君纔是河北主人翁。”

“這些百姓要跪也該跪我家夫君纔是,如何跪那牛鼻子道人?”

甄宓說道:

“這道人鬧出如此大的動靜來,只恐驚動了張將軍。”

“我等也去看看,免得相爺不在,滋惹出事端來。”

麋貞頷首,應和道:

“……宓妹所言甚善,且去看看,莫鬧出事來。”

衆女聯袂出了府邸,果然見着一隊軍馬迎面走來。

當先一將,正是渤海太守張遼。

他身爲河北的“京官兒”,自然有義務維護好渤海的治安。

眼見街道上,有聚衆鬧事者,果斷帶兵過來維護治安。

見着麋貞等人,乃下馬施禮。

“……見過麋夫人!”

“……見過袁夫人!”

張遼拱手拜道。

麋貞嘉勉道:

“張將軍執勤辛苦,河北乃是袁氏舊地。”

“自二袁兒歿後,滋事者屢見不鮮。”

“然我夫君在時,河北倒還相安無事。”

“自我夫君去了江南,一年多,河北屢屢出事。”

“若非張將軍與荀先生出力,妾身真不知該如何向夫君交代。”

張遼再拜:

“相爺臨走時,吩咐末將諸多事來。”

“維護河北穩定,皆末將分內之事耳。”

正說時,忽聽得前方一陣聒噪聲音。

或有人喊道:

“左神仙來了!左神仙來了!”

言罷,河北百姓簇擁而來。

張遼皺眉,趕緊命士兵將衆女護在身後,唯恐她們被宵小之徒驚擾。

少時,一小將箭步而來,在張遼面前報道:

“……稟將軍,末將已經調查清楚了。”

“這道人名叫左慈,是廬江有名的方士。”

“他能夠用符水替人治病,百姓服之,往往能夠痊癒。”

“所以很受敬崇。”

“今日來到渤海,百姓們都來拜他,惟求他賜下治百病的符水。”

張遼聞言,怒道:

“什麼妖人?什麼符水?”

“竟敢在我河北來蠱惑世人,收買人心!”

李翊辛辛苦苦在河北治理數年。

這些百姓不念着李翊的文治,竟相信那妖道的方術。

這令張遼如何不怒?

而衆人之中,最氣憤的當屬麋貞。

她清楚河北人能過上現在的生活,多賴他夫君的文治武功。

可這些百姓就這麼被這妖道給蠱惑了。

若是放任下去,人心必失。

以後夫君還怎麼治理河北?

“……張將軍,可速速命人將這妖道拿下!”

麋貞可不信什麼妖法,她只相信她夫君。

桃紅卻有些擔憂地說道:

“……可是夫人,這道人周圍還有那麼多百姓在那裡。”

“若是冒然將之抓走,只恐將事情鬧大。”

“況且這道人身份不明,還不知是不是相爺的師父。”

“即便不是,他能施符水替人治病,不見得是個壞人。”

“萬一當真是神仙,我怕、我怕……”

桃紅則是傳統的封建女子,對於鬼神是充滿了敬畏之心的。

袁瑩一嘟嘴,輕哼道:

“什麼鬼神!天神!”

“反正在瑩兒心目中,夫君纔是瑩兒唯一的天!”

張遼稍加沉吟,說道:

“……麋夫人說的不錯,自李相走後,牛鬼蛇神俱來河北了。”

“這狂道欺我河北無人,竟敢在這裡煽惑人心!”

“此乃妖人,能以妖術惑衆,不可不除。”

於是下令道:

“來人速速與我將之擒來!!”

一聲令下,士兵們便要上去將那道人擒拿。

“且慢!”

甄宓出言勸阻,“張將軍息怒,夫人息怒。”

“女公子有何見教?”張遼問。

“這道人來歷不明,且在河北頗得人心,若果真將之抓走。”

“必使河北人怨相爺,而憐左慈。”

甄宓冷靜地爲衆人分析。

衆人仔細一想,確實是這麼個理。

便問甄宓,既然如此該怎麼辦?

甄宓說道:

“這道人在河北大肆收買人心,顯然是衝着相爺去的。”

“河北能主事者,也唯有相爺。”

“既然江南之事已定,何不請相爺回來,親自處理?”

衆人一聽,都點頭贊同。

不錯,河北其他事情,大夥兒都能代爲處理。

但是這種顯然是衝着李翊本人去的,自有李翊本人能夠出面解決。

尤其江南之事已定,相爺也該回來了。

“對對對!就應該讓相爺回來收拾這牛鼻子道人!”

袁瑩興奮地說道。

這時,又見一隊人馬走來。

衆視之,竟是荀攸、徐庶。

麋貞上前施禮: “不想驚動了公達先生與元直先生。”

二人一齊還禮:

“相爺將河北之事盡付我等,今有人在道上生事,吾等自然該來看看。”

百姓當中,不少人注意到了張遼、徐庶等衆。

渤海的文武高層,在今日幾乎聚在了一起。

足見這左慈影響力有多大。

於是,衆人更加敬畏左慈。

張遼心中不爽,按劍便要上前。

徐庶一把抓住其手腕:

“……文遠莫要亂來,有事權等相爺回來再說。”

張遼一揮手,冷笑道:

“先生勿憂,遼只上去試試這道人有何本領。”

“若他果真能用符水治病,我且饒他一死。”

“若不能夠,不肖等相爺回來。”

“我以擾亂治安,蠱惑人心爲由,給他定下罪名。”

“擇日便能問斬!”

於是,張遼帶了十來個武士,箭步上前。

推開羣衆,截住去路。

原本還在焚香禱告的人羣,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全都面面相覷,靜靜地望着張遼與左慈。

左慈閉目養神,並不開言。

張遼見此,乃按劍叱道:

“大膽妖道,何敢在此聚衆惑民!”

左慈緩緩睜眼,眇目含笑:

“……貧道不過施藥濟人,百姓自來,何曾煽惑?”

張遼冷笑道:

“裝神弄鬼之徒,汝有何難,能夠得此贊拜?”

左慈一揮浮塵,道:

“……貧道乃琅琊宮道士,順帝時曾入山採藥。”

“得神書於陽曲泉水上,號曰《太平青領道》。”

“凡百餘卷,皆治人疾病方術。”

“貧道得之,惟務代天宣化,普救萬人。”

“未曾取人毫釐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張遼大怒,叱道:

“汝不取百姓毫釐之物,衣服飲食,從何而得?”

“身邊衆焚香僕童,又從何而來?”

“分明是黃巾張角之流,在這裡蠱惑人心,欲要亂李相之治!”

“今若不誅,必爲後患!”

於是,便叱左右人上前斬之。

徐庶等人見狀,正要上去勸阻。

那左慈卻先開口說道:

“將軍若是不信,不妨驗之。”

張遼便道:

“既然汝說你,能夠施符水治病。”

“那我且用病人試試你。”

張遼環顧左右,尋找害病的人士。

中有小疾者,皆毛遂自薦,想要一嘗左慈的符水。

張遼唯恐是左慈的人,皆不應從。

命士兵們找一個認識的人。

找到後,那人自稱有小疾,頭部脹痛難忍。

左慈便畫符焚灰,調以井水。

交了那人飲下。

過了一會兒,那人言道:

“……吾頭似乎不那麼痛了。”

張遼驚疑不定,忙問麾下士兵,那人是否信得過?

是否真的跟左慈沒有關係?

衆人皆道,那人就是河北本地人,在這裡生活了很多年。

左慈又是剛來河北不久,不太可能會跟那人串通。

“將軍喜歡吃什麼魚?”

左慈再次開口,問張遼道。

張遼便道:

“吾魚吃吳國松江的鱸魚。”

“此地有千里之隔,汝能爲我取之否?”

左慈笑道:

“這有何難?”

便命童僕取來一隻巨大的銅盆,裡面注滿清水。

又折柳爲竿,唾絲作線。

凌空拋竿,又口中唸咒。

須臾,忽然大喝一聲,拋竿而起。

竟釣得一尾三尺鱸魚。

左右人見之,無不驚呼,紛紛跪地,高呼活神仙。

“……此道人果真有些門道。”

張遼暗忖,“眼下只能等相爺回來,再做計較了。”

於是,對左慈暫時不理。

親自書信一封,發往徐州下邳處,請李翊速回河北主事。

其書略曰:

“遼頓首再拜丞相麾下:”

“近日河北有眇目道人左慈者,自稱‘烏角先生’,廣施符水於渤海。”

“其術詭譎,遼親見其異。”

“病者飲其符水,沉痾立愈。”

“但取銅盆注水,折柳爲竿,須臾得三尺松江鱸魚。”

“臣初疑爲幻術,然細察之,”

“符水無藥味而顯效,銅盆無夾層竟出魚。”

“今河北百姓,已呼爲‘太平真人’,日夜焚香者逾千。”

“長此以往,恐損相爺在河北之威信。”

“且此人身懷異術,若爲敵所用,其害非小。”

“伏乞丞相速返河北,親察此獠。”

“臣已密遣銳卒混入其衆,然妖道機警,恐非常人可制。”

“臨表悚然,謹奉鱸鱗爲證。”

“建安十二年夏末,張遼頓首。”

……

李翊得張遼書,覽畢,大怒:

“哪裡來的妖人,敢到吾河北煽動人心?”

時劉備恰好也在,忙問及緣故。

李翊照實說了,劉備便道:

“……若這道人果真懂些道術,丞相何以制之?”

李翊冷聲笑道:

“憑空取魚,施符水治病,皆雕蟲小技耳。”

“何足道哉?”

“此人趁我不在,在河北蠱惑人心。”

“待我回去,將他正法。”

雖然在《後漢書》裡,左慈被吹得神乎其神,甚至評價爲“少有神道。”

但李翊始終相信自己穿越的是古代世界,不是玄幻修仙,哪裡來的什麼妖法?

更不會忘記,歷史上曹植對左慈的評價,

——“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有甘始,盧江有左慈,陽城有郄儉。”

“始能行氣導引,慈曉房中之術,儉善辟穀,悉號數百歲。”

“本所以集之於魏國者,誠恐此人之徒,接奸詭以欺衆,行妖惡以惑民,故聚而禁之也。”

“豈復欲觀神仙於瀛洲?”

“自家王與太子及餘兄弟,鹹以爲調笑,不信之矣。”

曹植的意思就是,

曹操把這些方士聚在一起,就是怕他們搗亂,蠱惑人心。

我們哪裡會真的想看神仙呢?

包括曹操以及我哥哥曹丕在內,都當作是玩笑,並不相信。

這裡的一個關鍵點就是,

曹操雖然不相信左慈的“妖法”,但他卻拆穿不了,只能將之軟禁起來。

而李翊不一樣。

等他回去,他非但要拆穿左慈的“妖術”。

還要給河北百姓重新定義一下“神格”。

真要說李翊對河北百姓,還是有些怨念的。

畢竟我辛辛苦苦在河北佈政,使你們衣食豐足。

你們不念着我的好,反倒信任一個裝神弄鬼的妖人。

那好,

既然你們相信這些鬼神之術,我就讓你們見識見識什麼叫真正的鬼神之術!

並且是左慈這妖道,絕對辦不到的。

“……丞相可以量力而爲啊!”

劉備握着李翊的手,再三叮囑。

他畢竟是一個純正的古代人,就算不信鬼神,那也是懷有敬畏之心的。

“大王寬心,臣許久不回河北,河北滋生出一堆事來。”

“此次回去,正好一發解決了。”

劉備眼眸一蹙,嘆道:

“……是也,寡人不可沒有丞相。”

“正如河北亦不能沒有丞相。”

與歷史上曹操消化河北之地八年不同,李翊是直接幫劉備鯨吞了整個河北之地,並強行消化的。

劉備知道,李翊完全是憑藉自己的軍功與威望,兼之“袁氏姻親”的身份。

多種buff迭加在一起,強行將河北給撫定下來的。

這離開了一年,河北也是惹出一堆事需要等李翊回去解決。

念及此,

劉備不禁想起幾日前,不少文武大臣,都來勸他征伐西川之地。

理由就是,張鬆主動來投,今若不取,悔之晚矣。

但劉備作爲君主,卻有自己的考量。

戰爭兼併從來不是打電子遊戲,指哪打哪。

於劉備而言,必須先克定中原,完全撫定荊州之後,才能去拿西川。

還是那個原因,西川離得太遠,又是天賜的割據之地。

劉備不能隨便放人去打。

他中間有考慮過李翊,他的能力與忠心都沒有問題。

做事又小心謹慎,比關羽、張飛都要合適。

不過李翊剛剛從荊州回來,離開家一年。

劉備又怎好把他派去更遠的西川呢?

更別提李翊三子降生,父子一年不能相見。

以劉備關心屬下的性格,又豈會絕此人倫之道?

當然了,於劉備而言,之所以不選李翊。

最重要的考量,還是李翊已經位極人臣了。

以丞相身份,擁天下九州之首的河北不算完,還能總制燕代地區。

不論是身份上,還是實權上,李翊都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此前下江南時,劉備爲什麼選擇諸葛亮?

還不是因爲收取荊州這麼大的功勞,只有諸葛亮這種沒什麼功績的新人才吃得下。

別說李翊了。

哪怕是關羽、張飛、陳登等輩,在齊國哪個不是位高權重?

吞掉江南這麼大的功勞,他們吃得下嗎?

說白了,你都是四方將軍了,寡人也只是一個諸侯王。

還能怎麼給你封賞?

衛青以軍功起家,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是大漢王朝的三軍總司令,權力地位僅次於漢武帝。

這時候衛青其實已經封到頭了。

本來封到大將軍之位時,就差不多到頭了。

結果漢武帝不得不在大將軍前面再冠一個“大司馬”的頭銜。

搞出一個大司馬大將軍的職位來。

就是因爲軍功不好消化了。

那麼,這時候年輕一輩的霍去病便走上了歷史舞臺。

因爲霍去病的出現,幫助漢武帝很好的消化了“軍功”。

而西川也是同理。

可以試想一下,李翊本身就很會來事兒,很得人心。

軍中諸將也都敬服他。

萬一真帶兵打下西川,威望一下子到了頂點。

忽然有人勸李翊在西川自立,李翊將如何自處?

倒不是劉備懷疑李翊的忠心,

劉備也相信以李翊的謹慎性格,不可能會同意在西川自立。

可一旦讓這種事情發生,那麼將領之間本身就會產生隔閡。

既然如此,又何必讓自己的手下人難堪呢?

權力的組成,本質上就是人的認可。

一個政治團體的組成,是爲了尋求各自的利益,而綁定在一起。

劉備是這個利益共同體的盟主,他需要妥善去處理好每一個人的利益劃分。

如此,便好理解劉備爲什麼不執着於先打西川了。

不單單是戰略考量,

還有他作爲一國之君,需要處理好手下大臣的利益分配。

中原之地,本身就是華夏核心。

不論是自己上亦或是派別人上,劉備都能看得見摸得着。

這種實打實的土地,纔是劉備想要的。

……

(本章完)

第37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兒輩們皆已成婚,元老們終究是真的老了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37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兒輩們皆已成婚,元老們終究是真的老了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360章 朕與曹操不同,若不能爲兄弟報仇,第352章 合肥有我,便無敵!第383章 百里長街送孔明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371章 男追女不少見,女倒貼追男,其人必有“霸道”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346章 不用七星燈,孔明也能續命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359章 善惡有報,奸雄遭厲鬼索命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379章 本就是在做逆天改命的事,又何惜一身臭皮囊?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377章 李相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到底還想要什麼呢?第352章 合肥有我,便無敵!第371章 男追女不少見,女倒貼追男,其人必有“霸道”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341章 李翊出任內閣首相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355章 一句久違知是我,卻問當年狂客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292章 天樞對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第384章 漢軍來了,青天就有了!吳地易主,陰霾就散了!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355章 一句久違知是我,卻問當年狂客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343章 李翊的大手,重塑國家經濟,發行新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43章 李翊的大手,重塑國家經濟,發行新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386章 諸葛亮出任雍涼總督,司馬懿加封蜀地丞相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
第37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兒輩們皆已成婚,元老們終究是真的老了第205章 昔者李翊將兵,無敵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見第16章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求追讀!)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165章 我比老劉先有子第65章 袁術:他劉大耳也配與我同列?第170章 神醫來徐州,外贈一神將?第187章 不是隻有你曹劉會叫外援第37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兒輩們皆已成婚,元老們終究是真的老了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66章 曹 呂誰贏都不好,要讓他們雙輸(求追讀!)第141章 劉備:我的軍師真是什麼都能做啊第269章 劉備知道,李翊知道,所以早早地在第200章 若向三國覓君臣,李郎才氣配劉君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95章 劉曄羨慕,這對君臣真是明良千古(求訂閱!)第101章 單刀赴會?李翊也幹了!第172章 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雄豪傑,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第97章 老曹這是想挖老劉牆角啊!(求訂閱!)第348章 關羽 張飛 趙雲 許褚算個什麼東西?第360章 朕與曹操不同,若不能爲兄弟報仇,第352章 合肥有我,便無敵!第383章 百里長街送孔明第257章 老黃忠陣斬夏侯,錦馬超渡河破曹第371章 男追女不少見,女倒貼追男,其人必有“霸道”第139章 李翊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第93章 曹操:大耳欺我太甚所以向他求和吧(求訂閱!)第176章 只要對方不用核武器,我徐州絕不出動大漢魅魔第346章 不用七星燈,孔明也能續命第203章 曹操 劉備兩雄之命運,竟悉數繫於李翊之一言一語第372章 關家有女初長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第359章 善惡有報,奸雄遭厲鬼索命第112章 遙想李翊當年,雄姿英發,鶴氅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45章 英雄所見略同(求追讀!)第314章 臥龍戰略:四路集團軍,給曹操來個第214章 蘇秦配六國相印,李翊將六諸侯之兵(附當前勢力圖)第379章 本就是在做逆天改命的事,又何惜一身臭皮囊?第148章 鼓角轟轟,看誰一念之差蠢蠢欲動(說一下之後的更新計劃)第117章 曹操兵鋒甚急,快去找玄德公求救!第68章 元龍豪氣(求追讀!)第160章 軍事我管,農事我管,醫療衛生我還第319章 呂布:公若不棄,布願與相爺聯姻第377章 李相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到底還想要什麼呢?第352章 合肥有我,便無敵!第371章 男追女不少見,女倒貼追男,其人必有“霸道”第44章 徵辟到土豪哥了(求追讀!)第38章 東萊豪傑,使命必達(求追讀!)第80章 我有郭圖,何懼劉備?(求首訂!35)第248章 曹操:劉備有的,孤不能沒有第192章 李翊變樂毅,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341章 李翊出任內閣首相第297章 劉備賜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第85章 劉備軍難道是長翅膀飛過來的?(求訂閱!)第166章 郯侯為天下計,豈見小民哉?第70章 曹操:“大耳賊欺我太甚!”(求追讀!)第24章 老劉的千層套路(求追讀!)第182章 曹劉共舉河南謀主,李翊獲先斬後奏之權第290章 河北來神仙,道是李翊故人?第325章 不要問喪鐘爲誰而鳴,喪鐘爲你而鳴第273章 荊州關公來投第110章 許劭震驚,李翊強的可怕,這我主還玩個毛?(求訂閱)第355章 一句久違知是我,卻問當年狂客第171章 原來跟著徐州躺贏的感覺是這樣的第179章 五千鐵騎入徐州,騎戰二寶終見用第224章 劉備:子玉必不負我,願舉北國之事,盡付先生第145章 李翊猶人也,並非四目兩口,但多智謀耳第159章 虎狼縱暴互奔馳,狐魅紛紜擅肆欺第315章 劉備:河北居然這麼富,李相這幾年第292章 天樞對左慈:穿越者遇上修仙者第384章 漢軍來了,青天就有了!吳地易主,陰霾就散了!第60章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同(求追讀!)第281章 王牌對王牌,天樞臥龍對周郎第23章 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求追讀!)第210章 比肩垓下,李翊將諸侯之兵,決戰袁紹十五萬大軍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64章 未見其人,便識破其圖謀(求追讀!)第49章 走過最長的路,是你的套路(求追讀!)第207章 賈詡歎服,李翊之軍略,竊謂樂毅 田穰苴未必過此第174章 就是條狗,也得託生在徐州第133章 烽煙起,尋愛似浪淘沙第264章 李翊出使宣大國國威,曹魏賠款籤喪第355章 一句久違知是我,卻問當年狂客第153章 一廂情願的傾慕,萬人之上的孤獨第333章 勸進位,李翊領羣臣;加龍袍,劉備第343章 李翊的大手,重塑國家經濟,發行新第310章 算才華,總是我勝人,今勝昨。於往第87章 壯士快意無經緯,丈夫當流英雄淚第343章 李翊的大手,重塑國家經濟,發行新第58章 徐盛歸附,孔融接到(求追讀!)第386章 諸葛亮出任雍涼總督,司馬懿加封蜀地丞相第20章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求追讀!)第238章 關張趙李全部回徐州,將有大事發生?第226章 去了子玉,來了孔明,老劉臥龍鳳雛集齊矣第197章 三萬對十一萬,官渡之戰正式打響!第212章 龐統:馬超竟是先生的迷弟?第138章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第122章 君臣相得,萬能套路屢試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