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親事

這媒婆一進院便將燕氏拉進了裡屋,二人在裡邊嘀嘀咕咕了良久之後,燕氏將她送出了大門。

“母親,媒婆前來可是來說媒?”媒婆走後,蕭俊有些疑惑的向燕氏詢問道。

燕氏此時臉上正是一付心事重重的神色,點了點頭說道:“你有了功名,也算是長大了,爲娘不瞞你,東街的富戶趙家看中了你,想要把女兒嫁給你。至於月娘,爲娘將來也不會虧待她,會讓她做你的妾室。”

“母親答應下來了?”蕭俊眉毛一挑問道?

“還沒,既然這趙家能來提親,說不定還有其它的富戶會看中你,爲娘再挑挑。反正你年齡還小。”燕氏眼中閃過一絲狡黠之色說道。

蕭俊本來對三妻四妾是抱着無所謂的態度的,不過真正穿越過來,他才發現許多事情並非象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至少現在的他是非常不喜歡一夫一妻多妾的。

“母親,你是否想過,今天兒子中了秀才,就有富戶前來提親,將來若是兒子中了舉人,怕是有許多士紳也要過來提親了,倘若僥倖中了進士,怕是一些巨賈豪族也會相中孩兒。”蕭俊將自己心中的想法緩緩說了出來。

“依我兒的意思,是要再等幾年,考中了舉人再說?”燕氏很快就明白了兒子話中的意思,語氣熱切了起來。畢竟兒子年紀還小,這成親確實不用急。

“孩兒不是這個意思,母親是否想過,將來兒子娶了一個豪門大族之女作妻,若是品性賢良的還好,若是遇到個性子燥的,月娘出身卑賤,肯定會受她的氣,母親身份不明,怕是也時常會受些閒氣,兒子考取功名本來是希望你和月娘能夠過得好些,這豈不是與孩兒的初衷相反了嗎?而且大戶人家的閨女,沒出嫁之前都把自己收斂得跟淑女一般,品性好壞根本無從看起。

臨湘縣前幾任知縣,有一位朱知縣,和孩兒一樣出身貧寒,娶了一位豪門大戶的女子作妻,結果孃家仗着對朱知縣有恩,將許多不三不四的親戚,安插在了縣衙之中,結果這些人揹着朱知縣,做了許多不法之事,最終連累朱知縣被免職,喪失了大好前程。

母親年輕時已經受夠了當妾的氣,還希望月娘也走孃親的老路嗎?兒子既然能夠在十一歲就考中秀才,自然有兒子自己的打算,我們一家三口,和和美美的,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不好麼,爲什麼非得去追求那虛榮的富貴?就算是有了大富貴,就真的快活了嗎?”

燕氏沉默了下來,兒子的意思她是聽懂了,雖然不清楚兒子怎麼知道的自己做妾的往事,但這幾年來和月娘生活在一起,日久生情,她確實已經把月娘當親閨女來養。

過去講三從四德,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孩子如今已經考取了功名,在縣城也已經算是個有頭臉的人物,既然兒子堅持,她這個婦人倒也一時沒了主意,只好說道:“俊兒現在還小,爲娘就聽你的,暫時不去考慮提親之事,等再過幾年,我們再理論這件事情。”

蕭俊點了點頭,不再和母親爭論此事,月娘現在已經七歲了,雖然蕭俊所說的話大多都聽不太懂,但最後一句,我們一家三口,和和美美生活在一起卻是能夠聽得懂的,偎在蕭俊的身邊,小臉兒上露出歡快的笑容。

接下來一個多月之內,陸續的有一些富戶上門提親,杜氏自從蕭俊回來,便沒過露過面,她倒是頗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名聲不佳,蕭家最近賓客盈門,因此一直沒有過來,不過她還是十分擔心,女兒出身卑微,自己又聲名狼藉,秀才這種書香門第又是極重清譽的,雖然有當初劉瞎子一番吉言,但現在兩家已經拉開了距離,這門不當、戶不對的,人心又最是善變的,蕭家怕是十有要退親了。緊接着又聽到許多富戶上門提親的傳聞,因此忐忑不安的等了許多天之後,終於忍耐不住,在黃昏的時分,約摸着蕭家應該不會有什麼客人的時候,憂心沖沖的尋上門來。

一進門,便看到月娘身穿一套極其漂亮的翠綠衣衫,在院子中間的木桌上認真的寫着大字,而蕭俊則手持木劍,在院中極其瀟灑的揮舞着。燕氏則在裡屋忙碌着。

月娘見母親進來,立刻跑上前去,歡喜着撒嬌道:“孃親來了,這麼多天也不過看看月娘。女兒去找過兩次孃親,都拴着門。”

杜氏臉色微紅,哄騙着女兒說道:“孃親最近比較忙,有時不在家。”

月娘拉着杜氏,高興的說道:“哥哥高中之後,給月娘買了紙筆,現在月娘可以在紙上寫字了,再也不用在沙堆上習字了,孃親您看。”

杜氏心裡藏着事兒,應付了女兒幾句,便徑直走進屋去,和燕氏聊了起來。半晌之後,臉上卻帶着滿意之色離開了蕭家。

燕氏告訴杜氏,蕭俊十八歲之前,不會考慮任何提親的事情,而且將來至少會給月娘一個妾的名份。並且讓杜氏以後照常過來吃飯。

按照朝廷的規定,秀才是要入州學和縣學進行學習的,秀才又稱生員,按等級分爲廩生、增生和附生,但凡新入學的生員都是附生,只有廩生每年能領四兩銀子的補貼,其它兩類是沒有補貼的,不過每個縣的縣學名下都有會有一些學田,各縣會根據自身的情況,用這些田畝所產對生員們進行適當的補貼,順治年間清軍與南明各路義軍之間的激戰導致臨湘人口銳減,大片田地荒蕪,縣學趁機收攏了大片的學田,俗話說:“湖廣熟,天下足。”臨湘畢竟是魚米之鄉,因此糧食還是比較充裕的,縣學發給每個生員每日一升米的補貼,一個月合三鬥米,約五十斤,並且規定家境貧寒的生員可以申請一些糧食補貼,蕭俊家裡雖然不算貧困,但畢還只是弱冠之年,孤兒寡母的,因此按規定,每月可以多領兩鬥米,這些糧食,足夠他和母親、杜氏還有小小的月娘食用了,他和月娘每日裡那頓“豐盛”的霄夜,除了科考那一兩個月,可是從來沒斷過的。

這一日,燕氏把蕭俊和月娘都叫到了面前,語氣嚴肅的和二人商量道:“俊兒中了秀才,我蕭家門第也高了不少,凡事自然是要講究些體面的,爲娘思量了數日,還是決定以每年四兩銀子的高價將城內有名的針線上人馬嬸請來,請她傳授月娘刺繡手藝。月娘性子文靜,又十分懂事,想必一會會認真努力的學好。從明天開始,月娘也不要整日到街上瘋耍了,現在我們的身份不同了,老老實實呆在家裡,爲娘要親自教導你,將你培養成爲一個出色的女孩子。”

月娘畢竟年幼,聽說不讓自己出去玩了,雖然不敢頂嘴,臉上卻是一付怏怏不樂的神情,大眼睛眨巴眨巴的,可憐巴巴的看着燕氏。

蕭俊見狀有些不忍,笑道:“月娘畢竟還小,若是一直弊在屋子裡,這效果反倒不好,不如這樣,母親以五日爲限,如果月娘五日表現良好,就放她出去玩一天,若是表現不好,就不放她出去,這樣一來,月娘肯定會努力做好的。”

燕氏尋思了一下,笑着望了蕭俊一眼說道:“你纔多大點兒,就懂得護着自己的媳婦兒,就按俊兒說的辦吧。”

從第二日開始,月娘的作息時間就被排得滿滿的,每日裡清晨起來,洗漱完畢之後,便開始習字,抄錄的內容主要是女訓、女誡、烈女傳之類的書藉,習字之後便是閱讀雜記小說,增長知識,這是蕭俊規定的,燕氏本來是不太同意的,不過在蕭俊的一再堅持下,也就默認了。

午睡之後,便是練習刺繡,之後由燕氏教導規矩禮儀,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修身自持,氣質內斂,保持淑女的風儀,一言一行、一顰一笑皆進退有度,尺度把握得當,給人以如沐春風的感覺等等。

杜氏看着女兒一天天的變化,倒是頗爲的感動,女兒在蕭家,吃得好、穿得好,讀書識字,學習高水平的刺繡,又有燕氏每日裡教授禮儀,待遇幾乎和富戶家的小家碧玉們相同,這讓她十分欣慰。

院試中成績優異的會被分配到州學,差一些的會被分配到縣學,蕭俊和孫秀才的成績算不得優異,因此經過覆紅榜排定名次後,被分配到了縣學,因此又過了幾日後,拜過了孔廟和學官,便正式進入了縣學開始學習。

縣學之中是要學習諸多科目的,君子六藝,禮、樂、書、御、射、數都是要分科教授的,每三年還要舉行歲科兩試,成績優異的會被提升,增生提升爲廩生,附生會被提升爲增生、廩生等等,而成績差的會被降級,直至黜落爲白丁。俗話說:“秀才怕歲考。”便是來源於此。這禮便是規矩禮法了,燕氏從小到大沒少傳授,因此蕭俊倒也輕車熟路,樂,則是指音樂,包括樂器、識譜、配器等等,蕭俊前世做爲八十後,小時候和其他許多孩子一樣,被家裡強行“扭送”到藝術班學習過音樂、美術和書法。因此彈得一手好吉他,也學過吹蕭,五線譜也大致能認全,一法通、萬法通,因此對古代的曲譜和古琴等樂器上手的倒也很快。至於書,蕭俊的字確實不算太好,畢竟他才十一歲,小時候又是在沙堆上習字的,在紙上習字的時間還是太短,而且在書法上他也確實沒有什麼天賦,這個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只能是多下些功夫,勤練不綴了。字寫的好壞對於科考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至於御和射,蕭俊畢竟得高人指點,有一身不錯的功夫,雖然未騎過馬,但仗着一身梯雲縱的輕身功夫,騎馬對他來講基本上是小菜一碟,他年紀雖然小,但習練了數年武藝,力氣卻不小,而且蕭俊射擊方面卻是出人意料的極有天賦,第一次摸箭,便是箭箭中耙。

這個時代的數是一種類似於九宮之類的演算方法,蕭俊來自後世,有着自己的一套計算方法,因此十分難以提起興致再去學習另一套演套方法,因而這數反倒成了他的軟肋。不過對於一些計算題目,他的演算結果卻是絲毫不差的,這也讓他成爲了縣學中的一個異類。對此,他只是推說是武當秘傳。如此一來倒也能夠矇混過關。

……………

又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蕭家小院之內,蕭俊叮叮咚咚的彈奏着一件古琴,燕氏對於兒子如此快的就將古琴彈奏得似模似樣,也是頗有些驚奇,只能歸結爲兒子天賦異秉了。月娘則是穿着一套模式可愛的紫色細布衣裙,伏在桌案之上,認真的抄錄着烈女傳,燕氏則是屋內屋外忙忙碌碌的操持着家務,偶爾看一眼院中的一對小兒女,眼中滿是慈愛之意。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模樣。

就在此時,院門口忽然傳來孫子遠頗有些不自然的聲音:“嫂子在家嗎?”

第5章 圍剿第39章 精銳第72章 強敵第122章 膽量第22章 科考第87章 襲擾第2章 燕氏第144章 對恃第65章 強攻第155章 販售第98章 條件第54章 陣斬第46章 之衆第18章 拷問第77章 押運第59章 購院第145章 交戰第85章 秋月第160章 收網第90章 婉真第150章 孤弱第153章 炮第80章 交戰第5章 圍剿第71章 出城第61章 逃離第157章 羣毆第79章 棚寇第101章 滅匪第61章 逃離第25章 親事第34章 陷井第120章 蘭州第26章 商議第110章 會試第109章 密謀第1章 月娘第130章 設伏第136章 田稅第19章 陰謀第119章 離別第28章 求活第78章 少女第129章 猛轟第126章 奪寨第45章 烏合第107章 中舉第153章 炮第73章 戰象第101章 滅匪第110章 會試第78章 少女第159章 七寸第165章 脫困第99章 算計第39章 精銳第112章 繡坊第22章 科考第155章 販售第59章 購院第65章 強攻一百三十五章 主薄第2章 燕氏第102章 別院第30章 門生第21章 驚魂第91章 遇襲第42章 圖謀第62章 賣甲第160章 收網第165章 脫困第152章 馬匪第149章 名聲第59章 購院第94章 噬魂第113章 康熙第95章 曲子第56章 攻寨第98章 條件第14章 謀親第57章 屠寨第150章 孤弱第43章 造橋第79章 棚寇第80章 交戰第138章 參將第157章 羣毆第6章 搜捕第14章 謀親第92章 營救(一)第6章 搜捕第6章 搜捕第94章 噬魂第51章 對陣第75章 象陣第159章 七寸第128章 入彀第105章 花魁第68章 奪臺第159章 七寸
第5章 圍剿第39章 精銳第72章 強敵第122章 膽量第22章 科考第87章 襲擾第2章 燕氏第144章 對恃第65章 強攻第155章 販售第98章 條件第54章 陣斬第46章 之衆第18章 拷問第77章 押運第59章 購院第145章 交戰第85章 秋月第160章 收網第90章 婉真第150章 孤弱第153章 炮第80章 交戰第5章 圍剿第71章 出城第61章 逃離第157章 羣毆第79章 棚寇第101章 滅匪第61章 逃離第25章 親事第34章 陷井第120章 蘭州第26章 商議第110章 會試第109章 密謀第1章 月娘第130章 設伏第136章 田稅第19章 陰謀第119章 離別第28章 求活第78章 少女第129章 猛轟第126章 奪寨第45章 烏合第107章 中舉第153章 炮第73章 戰象第101章 滅匪第110章 會試第78章 少女第159章 七寸第165章 脫困第99章 算計第39章 精銳第112章 繡坊第22章 科考第155章 販售第59章 購院第65章 強攻一百三十五章 主薄第2章 燕氏第102章 別院第30章 門生第21章 驚魂第91章 遇襲第42章 圖謀第62章 賣甲第160章 收網第165章 脫困第152章 馬匪第149章 名聲第59章 購院第94章 噬魂第113章 康熙第95章 曲子第56章 攻寨第98章 條件第14章 謀親第57章 屠寨第150章 孤弱第43章 造橋第79章 棚寇第80章 交戰第138章 參將第157章 羣毆第6章 搜捕第14章 謀親第92章 營救(一)第6章 搜捕第6章 搜捕第94章 噬魂第51章 對陣第75章 象陣第159章 七寸第128章 入彀第105章 花魁第68章 奪臺第159章 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