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商議

燕氏陳述完了往事之後,溫婉的對孫子遠說道:“妾身原本是某江南大族家主的妾室,如今夫君應該尚在,沒有夫君的允許,是不能夠隨意嫁人的,另外,俊兒做爲蕭家的備選家主,雖然希望十分渺茫,但萬一被選中,妾身還要回去等着被扶正的,當初妾身的孃家可是簽了契約的。”孫子遠聞聽此言,臉色更加失落,自己一個窮秀才,別說燕氏是江南大族的貴妾,就憑燕氏士紳千金的身份自己就配不上。

蕭俊此時心中到是敞亮了不少,長久以來憋在心裡的疑團終於解開,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和被人追殺的緣由,就算是真的被人殺死,至少也不會再是個糊塗鬼,當然他也絕不可能能讓黃家輕易得手的,蕭俊腦筋飛快的轉動了半晌,這才問道:“如果僅僅是爲了自己,母親希望自己做那蕭家的大婦嗎?”

燕氏嘆了口氣:“若是爲了俊兒,母親當然願意,這樣俊兒就會成爲江南大族的族長,如果是爲了自己,孃親又怎麼會去稀罕那個勞什子大婦,天天和一堆小妾在一起勾心鬥角的,大婦是要持家主內的,光是處理家族內部那些見不得光的齷齪事兒,就夠讓人煩心的,況且還有那個在背地裡搗亂的黃氏,想想就頭疼。這些年日子雖然過得清苦,但卻十分自在,爲娘已經習慣了這種平靜恬淡的生活。那種高門大院的生活若真讓爲娘去過,還真有些不習慣。”

“這就是了,世人大都喜歡追求榮華富貴,可是擁有了榮華富貴,就真的快樂了嗎?如果我們回到蕭家,孩兒做了那個族長,每日裡爲了維護家族產業,絞盡腦汁,還要日夜提防着黃家的暗算,偏偏黃家的勢力又是極龐大的,是我們蕭家惹不起的,你說兒子會快活嗎?孩兒每天過着朝不保夕、擔驚受怕的生活,母親也會受到連累,時常的跟着擔心,還要處理家族中一堆的瑣事、矛盾、糾紛,在和小妾們爭風吃醋的同時,還要和黃氏不停的暗鬥,母親覺得這是我們所希望的幸福生活嗎?就算是我們鬥倒了黃家,保不準又蹦出來個趙家、周家過來尋蕭家的麻煩,這樣活着不累麼?”蕭俊侃侃而談的說道。

見燕氏輕輕搖頭,蕭俊這才說道:“我們一家人和和睦睦,安安靜靜的生活不好麼,並不是銀錢越多,勢力越大就越幸福的,孩兒此生決不會去蕭家做什麼族長,更不希望母親也捲入到大家族的內鬥中去。兒子的志向是做一個芝麻綠豆的小官兒,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積攢下一點兒銀錢,尋一處桃源勝地,買上兩傾薄田,月娘生幾個可愛的小寶寶,我們一家人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沒有妻妾相爭,沒有豪族之間的恩怨糾葛,雖然生活不是十分富足,但卻勝在逍遙自在。”

蕭俊猶豫了一下,繼續說道:“母親這些年來,一個人帶着孩兒很不容易,孩兒實在不願拖累母親一輩子,母親正值花信年華,本身又只不過是個妾,孩兒請母親爲自身着想,考慮一下孫叔的求親。

雖然自古妾通買賣,母親又簽了契約,但蕭家無法護得母親周全,致使母親被遺棄在他地,又不給母親生活之資,已經有錯在先,按大清律,母親若是爲了活命,是可以另則良偶的,若是母親與孫叔成親,兒子年齡尚幼,按規矩可以隨母一起過繼給孫叔。這樣兒子便不是蕭家的人了,更不是嫡出,這樣就失去了繼承家產的資格。對黃家也就失去了威脅,黃家對孩兒的敵意會大大減輕,前幾次若非兒子身負武藝,早已命喪黃泉,那黃家已經找到了我們,他們在暗,我們在明,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總不能防着他們一輩子。萬一那次沒防住,兒子的性命怕是不保。總得想個辦法徹底將此事解決。

以上只是兒子自己的想法,是否嫁給孫叔,還要看母親的意思。”

勸說燕氏嫁給孫子遠,蕭俊還是經過仔細考慮的,燕氏在只有十六歲的時候,還是一個小姑娘的年紀,就帶着自己流落到了此地,十一年來,含辛茹苦,不知吃了多少苦頭,才熬了過來,若是讓她就這樣孤孤單單一輩子,實在是太殘忍了些,孫子遠長相英俊、爲人溫和老實,對燕氏心儀已久,又不會嫌棄她嫁人生子,再加上一個秀才的身份,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有一個真正喜歡她、肯體貼心疼她的男人陪伴在身邊,纔是最好的歸宿。燕氏和孫子遠也都不過才二十餘歲,正是大好年華。

而且這個時代的人大都喜歡開枝散葉、子孫滿堂,燕氏一輩子若是隻有蕭俊這一個兒子,以這個時代的標準衡量,多少是會覺得孤單和遺憾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可是時時刻刻都被黃家算計着的,一旦真的有個三長兩短,燕氏也好有個依靠。

燕氏雖然覺得兒子說的有道理,但聞聽要自己嫁給孫子遠,還是微微有些臉色發紅,她雖然對孫子遠沒有什麼特殊的感情,但這個時代的女人大多都是十分順從的,感情大都是婚後才培養的。

孫子遠聽了這一席話這後臉上卻是煥發出異樣的光彩,癡癡的望着燕氏,期望着她能答應下來。

燕氏思索了良久,嘆道:“你這孩子,年紀看着不大,說起話來倒是頭頭是道的,聽着也有幾分道理,俊兒畢竟還小,還不懂得手握權利財勢的好處,否則天底下也不會有那麼多男人爲這幾樣東西爭得你死我活了,若是放棄了爭奪蕭家族長的權利,俊兒將來可莫要後悔。”

見蕭俊點了點頭,燕氏又思索了半晌,臉卻忽然紅了,有些忸怩的說道:“這怎麼就突然扯到嫁人上去了。”

隨即眼圈卻紅了,嘆了口氣說道:“爲娘年幼的時候和其她的女孩子一樣,很用心的學習規矩禮法,希望能夠有一天被人明媒正娶,用八擡大轎擡進門,相夫教子,做一個賢惠的妻子,一個出色的持家主母,夫君的賢內助,爲孃的要求真的不高,對於一個士紳家的小姐,這些都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直到有一天,父親用很嚴厲的聲音,讓爲娘去做妾,那可是比奴婢強不了多少的身份啊,還可以被隨意的送人和買賣。”

也許是回憶起了那段刻骨銘心的往事,燕氏說到此處,眼淚如泉水般的涌了出來:“爲娘當時覺得彷彿天都要塌了,心中的美夢瞬間便被擊得粉碎,爲娘哭了三天三夜,最後還是被一頂小轎從側門擡進了蕭家,爲娘雖然和一堆女人生活在一起,但做爲一個妾,只能規規矩矩的被關在一間院子裡,獨守着一間空屋,在蕭家的一年零三個月內,夫君在爲孃的屋子裡只住了五日,那五天,爲娘使出渾身解數,想要討好夫君,夫君雖然表面上對爲娘十分呵護,但五日過後,卻再也不見蹤影,後來的事情,你也都知道了,爲娘帶着你逃了出來。”

燕氏抹去臉上的淚水,隨即臉上現出一絲堅毅的神色:“妾身的親事,就按俊兒說的辦吧,如果黃家真的能夠因此罷手,不再三番兩次的出手暗算俊兒,讓人天天提着心過日子,妾身嫁給孫先生也無妨。嫁給了孫先生,至少是個正妻的身份,也算了了多年的夙願。只要孫先生不嫌棄,妾身必會全心全意的待先生。”

孫子遠聞聽此言,臉上閃過一絲狂喜之色,隨即收斂心神,大着膽子,輕輕握住燕氏的柔荑,誠懇的說道:“子遠心中一直將嫂嫂奉爲天人,若肯下嫁於我,子遠必會如獲至寶,呵護備至,絕不會慢怠了嫂嫂。子遠之心,天日可鑑。”

燕氏畢竟是個比較保守的女子,聽了孫子遠一席話,終於露出了小兒女情態,紅着臉垂下了頭去。

蕭俊見自己這個紅娘已經牽妥了紅線,這才繼續說道:“還有一事,母親畢竟和是蕭家簽過約的,萬一蕭家知道了音信,尋找上門來,雖然母親佔理,但若是買通了知縣大人,將母親判回給蕭家,也並非不可能,就算判母親勝訴,想必當初契約上的那筆鉅額銀錢也要還給蕭家,這樣一來母親的孃家也會受到拖累。

我看不如這樣,估計黃家發現我們的事情蕭家還不知道,黃家更不可能告訴蕭家,母親和孫叔先訂親,言明孫叔從小到大將我教導成才,中了秀才,母親十分感激,爲報答孫叔的恩情,決定以身相許,並且孩兒也過繼給孫叔。這樣就佔了大義的名份,別人只會說母親知恩圖報,是個恩怨分明之人。我們表明這樣一個態度之後,黃家對我們的敵意會大大降低,不過暫時孩兒還不能改姓,這樣萬一蕭家尋上門來,孩兒可以用身份相挾,讓蕭家不要難爲母親,大不了孩兒再回到蕭家也就是了。母親覺得這樣處置可好?”

燕氏輕輕點了點頭:“就按俊兒說的辦吧?你這孩子倒是一肚子鬼點子。”

蕭俊笑道:“這提親、訂親母親是十分在行的,兒子又不懂,母親還是和孫叔商量操持一下吧?”

………

半個月後,風和日麗,晴空萬里,正是個好天氣,燕氏和孫子遠在孫子遠的院子裡舉了莊重的訂親儀式,一切都和蕭俊當初與月娘訂親時一樣,只不過主角換成了燕氏和孫子遠,對於燕氏這個“寡婦”改嫁,鄰里們倒是沒什麼看法,燕氏風姿卓越,孫子遠又是個秀才,正可謂郎才女貌,十分般配,月娘和蕭俊則是被老老實實的關在自家的院子裡,不允許出來。

“哥哥,隔壁的院子裡好熱鬧,月娘也想去看看。”月娘兩隻小手拄着下巴,眨巴着大眼睛央求道。

“月娘乖,母親不允我們偷看,否則母親會生氣的。母親若是生氣了,後果可是很嚴重的。”蕭俊手捧着書卷,用手揉了揉月娘的頭髮笑呵呵的威脅道。

月娘小臉兒上立刻露出怕怕的神色,拼命的搖頭道:“月娘乖乖的,月娘絕不會去偷看。”

………

時光飛逝,轉眼間又是一個月過去了,此時遠隔千里之外的江寧府黃家大院之內,黃家現任家主黃顯聲倒負着雙手,雙眉緊鎖,正在沉思着什麼?這黃顯聲年逾五旬,身材矮小微胖,皮膚白皙,保養得極好,臉上看不出什麼皺紋,雙目炯炯有神,留着一縷山羊鬍,給人一種養尊處優,精明幹煉的感覺。

“大哥,臨湘那小子棘手得很,小妹謀劃了數次,都沒得手,現如今他忽然和母親一起改嫁了,我們應該如何處置?”旁邊一個年近四旬的婦人同樣皺着眉頭問道。這婦人長得白白胖胖,倒也有幾分姿色,只是長得略有些三角眼,給人一種刁鑽難纏的感覺。

“蕭家的七個孽子,我們當時殺掉了兩個,逃掉了五個,後來尋到了三個,一個早已夭折,另一個被處理掉了,就這個最麻煩,而且才十一歲就中了秀才,顯然是個頗有本事的,就算他愛惜性命,不想回蕭家,可蕭家一旦知道自己有這麼個有出息的兒子,會罷手嗎?況且我們數次對他出手,早已經結下了仇怨。他將來若是飛黃騰達了,我黃家豈不是遭了殃?只不過他現在身邊有青壯日夜巡視,省府又派下幾個高手暗中調查,實在不宜動他,我們不如將計就計,忍耐兩年,讓他放鬆警惕,認爲我們真的已經放過他了,再突然全力一擊,永絕後患,這次由我來親自謀劃。”

第157章 羣毆第160章 收網第49章 兵營第50章 迎敵第146章 擊潰第152章 馬匪第47章 革職第74章 接陣第74章 接陣第154章 算計第71章 出城第84章 曲譜第163章 一將第33章 藩亂第132章 殘匪第119章 離別第5章 圍剿第57章 屠寨第35章 搏殺第71章 明月第78章 少女第62章 賣甲第116章 策論第86章 心病第163章 一將第5章 圍剿第19章 陰謀第75章 象陣第115章 蒙騎第64章 炮擊第102章 別院第64章 炮擊第26章 身世第166章 回衙第149章 名聲第4章 通緝第120章 蘭州第92章 營救(一)第106章 爭豔第134章 收益第23章 府試第92章 營救(一)第52章 激戰第16章 暗算第120章 蘭州第70章 兄妹第109章 密謀第13章 讀史第86章 心病第166章 回衙第123章 定計第71章 出城第158章 無題第56章 攻寨第13章 讀史第11章 堂審第141章 嚇唬第92章 營救(一)第110章 會試第117章 回家第127章 伏擊第101章 滅匪第14章 謀親第73章 戰象第83章 贖銀第139章 土着第153章 炮第129章 猛轟第62章 賣甲第142章 入甕第87章 襲擾第46章 之衆第60章 伏擊第50章 迎敵第36章 逃亡第20章 投毒第72章 強敵第27章 亂起第156章 廟會第26章 身世第149章 名聲第143章 戰前五十五章 戰後第91章 遇襲第136章 田稅第93章 營救(二)第150章 孤弱第71章 出城第83章 贖銀第96章 售曲第62章 賣甲第142章 入甕第144章 對恃第109章 密謀第66章 辦法第40章 滅敵第51章 對陣第84章 曲譜第64章 炮擊
第157章 羣毆第160章 收網第49章 兵營第50章 迎敵第146章 擊潰第152章 馬匪第47章 革職第74章 接陣第74章 接陣第154章 算計第71章 出城第84章 曲譜第163章 一將第33章 藩亂第132章 殘匪第119章 離別第5章 圍剿第57章 屠寨第35章 搏殺第71章 明月第78章 少女第62章 賣甲第116章 策論第86章 心病第163章 一將第5章 圍剿第19章 陰謀第75章 象陣第115章 蒙騎第64章 炮擊第102章 別院第64章 炮擊第26章 身世第166章 回衙第149章 名聲第4章 通緝第120章 蘭州第92章 營救(一)第106章 爭豔第134章 收益第23章 府試第92章 營救(一)第52章 激戰第16章 暗算第120章 蘭州第70章 兄妹第109章 密謀第13章 讀史第86章 心病第166章 回衙第123章 定計第71章 出城第158章 無題第56章 攻寨第13章 讀史第11章 堂審第141章 嚇唬第92章 營救(一)第110章 會試第117章 回家第127章 伏擊第101章 滅匪第14章 謀親第73章 戰象第83章 贖銀第139章 土着第153章 炮第129章 猛轟第62章 賣甲第142章 入甕第87章 襲擾第46章 之衆第60章 伏擊第50章 迎敵第36章 逃亡第20章 投毒第72章 強敵第27章 亂起第156章 廟會第26章 身世第149章 名聲第143章 戰前五十五章 戰後第91章 遇襲第136章 田稅第93章 營救(二)第150章 孤弱第71章 出城第83章 贖銀第96章 售曲第62章 賣甲第142章 入甕第144章 對恃第109章 密謀第66章 辦法第40章 滅敵第51章 對陣第84章 曲譜第64章 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