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戰前

趙尚武十分“誠懇”的說道:“米堡主恐怕還不知道,我天地會西金堂決意北上,立足甘涼,希望與當地的一些砦堡拉近關係,方便日後行事。請放寬心,我天地會行事,向來分寸把握得當,不會連累你們的。”

對於這個勉強的藉口,米堡主雖仍心存疑惑,但他現在最關心的卻是趕快把董主薄扣下,免得人跑了。與二人交待了數句之後,便急匆匆的離開了。

董義軒此時卻正“衙門”之內坐立不安,就在兩個時辰以前,兩名黃家派到此地的綠林草莽,告訴了他一條消息,大量的山匪正在向永昌聚集,董義軒雖然想不明白爲什麼如此多的山匪會向此地聚集,但有一點是毋庸質疑的,隨着這些山匪的加入,此次必定是一場遠遠超乎他預料之外的極大變亂,而自己現在首先要做的便是先避入城中,靜觀其變。想到此處,董義軒立刻帶着心腹出了砦堡,要回到永昌,卻被守衛在外邊的鄉勇生生給堵了回去,言道,知縣有令,七日之內,只許進,不許出,無論他怎樣咆哮怒罵,鄉勇們毫不退讓,兩名綠林草莽原打算仗着他的勢,殺死幾名鄉勇衝過去,剛剛動手,便被一旁的哨騎用三眼銃打倒,隨即被捅成了蜂窩兒。

董義軒見對方竟然敢直接動手殺人,顯是預謀已久,心中隱隱升起一種不祥的預感,同時也感覺到了一種深深的恐懼,他有一種掉入到了一個圈套當中的感覺,聯想到蕭俊種種傳奇般的經歷,他現在已經頗有些後悔,不該答應黃家對付這個可怕的傢伙。

與鄉勇們對質了許久之後,董義軒只好帶着幾個心腹回到了砦堡之內,剛剛坐下不久,正心亂如麻,還未想明白今天突然發生的一系列的事情,房門卻忽然打開了,米哈揚帶着十餘名鄉壯走了進來,對着董義軒冷冷道:“來人,好好照顧照顧三老爺。”

趙尚武從容不迫的從砦堡內走了出來,不動聲色的衝着不遠處的洪開山打了個隱蔽的手勢。

洪開山立刻對着鄉勇傳令道:“從現在開始,所有人不得干涉堡內之人的隨意進出。”

大約在蕭俊發下“最後通牒”的第五日黃昏,各地趕赴永昌的山匪、草寇和各砦堡“援軍”,如滾雪球般,一路之上越滾越大,最後,足有三萬餘人,趕到了永昌城外數裡處,依託靠山堡紮下了一處簡易的營寨。

縣城之內,胡參將正在臨時搭建的兵營之中閉目養神,消化着晚飯,忽然一名綠營兵跌跌撞撞的跑了起來,驚慌失措的的大聲喊道:“將…將軍,大事不好了,城外現在聚攏了至少數萬的亂民,沿着靠山堡紮下了好大好大的一片營盤,一眼望不到邊。”

胡參將聞聽此言,先是一愣,隨即“啊”的一聲大叫了起來,隨即跳了起來,便向城頭之上衝去,縣城地處一處丘陵的頂端,立於城頭之上,雖然光線略有昏暗,但仍然能夠看到數裡之外密密麻麻的營帳。

胡參將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可是有着守城之責的,呆立了半晌,這才詢問道:“蕭知縣呢?”

旁邊一名營兵回道:“知縣老爺現在仍然在城外的鄉勇營寨裡,剛纔還見他在操練鄉勇來着。”

胡參將見敵軍只是從一面攻城,並不妨礙他“撤退”,心中略安,對着一名心腹說道:“一會我給朝廷寫一封報急文書,你速速馳往涼州求援。”

數萬人馬,這人吃馬喂的可不是個小數目,每拖延一日,這消耗可都不小,永昌的八家砦堡,爲了自保,擔心山匪洗了寨子,在山匪們剛剛紮下營寨之時,便迫不及待的代表所有的砦堡要求與山匪聯手,山匪們也不敢小視了這股力量,便一口答應了下來,兩家目的不同,各取所需,多一個幫手,雙方也都是十分樂意的。

這些赴援的砦堡見出現瞭如此多的山匪,便知大戰不可避免,他們是來助拳的,“王法”這兩個字在頭腦中本就是淡漠得很,當得知本地的八家砦堡迫於壓力,已經表示願意與山匪們聯手時,對於自己的被代表,也沒表示什麼異議。他們此次畢竟師出有名,官府賦稅太重,攻下永昌,正好可以敲打敲打官府,甘涼的幾個衛城這幾年時常的被人攻破,再攻破一次,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入夜之後,幾十位從各地山匪中推舉出來的首領、所有砦堡的堡長或鄉約,還有趙尚武,聚集在了靠山堡內的一座大廳之中,足有百餘人,商議起了明日開戰之事。

武威縣匪首“竄天猴”是個急性子,率先跳了出來,大聲道:“咱們這麼多人,怎麼也得有個領頭主事的,否則的話,打起仗來,號令不一,各自爲戰,這可不行啊。”

衆匪紛紛表示同意,“竄天猴”繼續大聲道:“俺就提個頭,山丹的山裡紅大哥,威望卓著,名震西北,俺老猴覺得他最適合。”

“山裡紅”聞聽此言,忽然化身成一隻“竄天猴”,蹭的一下從座椅上竄了起來,隨即卻臉上掛着十分謙遜的笑容,連連擺手道:“不,不,不,在座的都是這西北地面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俺山裡紅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山裡紅”一邊推辭,一邊狠狠的瞪了不懷好意的“竄天猴”一眼,這領頭主事的,可不是什麼好差事,到時候攻破了城池,大夥分了銀兩糧米,皆大歡喜,一鬨而散,朝廷若是追竟起來,第一個要抓的自然是領頭的,聚衆謀反,這可是滅族的重罪。別人高高興興的分銀子,卻讓他去頂缸,他又不傻。

匪首們大都是相同的心思,一時之間,看着對方不順眼的,以前有過節的,見了面便要拔刀相向的,忽然全部變得一團和氣,拼命的相互吹捧擡舉對方。一時之間,大廳之內,到處都是聽着極其“刺耳”的阿諛奉承之聲。

趙尚武不動聲色的看着匪首們個個笑裡藏刀、口蜜腹劍、咬牙切齒的吹噓着對方的本事,見火候差不多了,這才站起身形,徑直走到大廳中央,衝着周圍團團抱拳,朗聲說道:“諸位,請聽我一言。”

衆匪見有挺身而出的,立刻全部靜了下來,齊齊的望着趙尚武。

趙尚武繼續朗聲說道:“本人乃天地會西金堂香主趙尚武,家父趙無極。”

此言一出,匪首們不少人都發出輕微的驚呼之聲,這趙無極的名頭可是極響的。

“見諸位爭論不休,本人這裡有個建議,不知能否入了諸位的法眼,臨來之前,我天地會已經偵知,韃子的大軍留在甘涼的極少,若是赴援此地,州城必定空虛,所以絕不會輕動,明日我等儘可放心攻寨,不必擔心後顧之憂,本人建議,分左中右三路大軍,我天地會千餘精銳主攻左路,山上下來的兩萬多兄弟人數最多,主攻中路,各砦堡過來的幾千人主攻右路,這攻城容易,但這善後之後,確實有些麻煩,不如這樣,這左路自然由本人統領,中路人馬,既然無人願意挑頭,便也掛在我天地會的名下,名義上歸天地會統屬,然後中路的兄弟選出幾個德高望重的,相互商量着指揮,我天地會只管好自己的左路,不會干涉,至於右路的各砦堡,據本人所知,似乎已經推舉出了永昌新任主薄董義軒爲帥,我天地會行事光明磊落,此次義舉既然是各砦堡發起,我天地會自然不會喧賓奪主,此次攻城,我等願奉董大帥爲主,共攘義舉。”趙尚武將自己的一番謀劃說了出來。

衆人見扛包頂缸背黑鍋的人已經全部找齊,都是大爲滿意,趙尚武的意見聽着也不錯,三股勢力,分成三路攻城,本就是再合理不過。

那性急的“竄天猴”卻再次詢問道:“這位董大帥怎麼沒見到人影兒?”

靠山堡堡主米哈揚忙打個哈哈兒說道:“董大帥這幾日操勞過度,感了風寒,正在安心靜養,諸位不必掛懷。”

衆匪們當然不會掛懷,趙尚武神色恭謹的說道:“董大帥乃是做大事之人,我等不及良多。”

接下來衆人又開始討論起了糧米銀兩的分配,又是好一番爭執。

一直到深夜,衆人才商討完了諸般事宜,趙尚武將米哈揚單獨叫來,密議了良久,最終米哈揚連連點頭,似乎應允下了什麼事情。

第91章 遇襲第120章 蘭州第117章 回家第121章 鄉勇第154章 算計第26章 身世第91章 遇襲第33章 藩亂第102章 別院第98章 條件第136章 田稅第104章 柳眉第1章 月娘第136章 田稅第63章 乞婦第140章 設計第124章 暗流第100章 牌票第93章 營救(二)第123章 定計第8章 授藝第164章 過隘第78章 少女第100章 牌票第12章 習文第95章 曲子第71章 明月第65章 強攻第2章 燕氏第34章 陷井第37章 脫險第109章 密謀第105章 花魁第26章 商議第72章 強敵第148章 誅連第93章 營救(二)第130章 設伏第27章 亂起第150章 孤弱第56章 攻寨第79章 棚寇第67章 攻臺第35章 搏殺第117章 回家第34章 陷井第70章 兄妹第145章 交戰第107章 中舉第159章 七寸第141章 嚇唬第2章 燕氏第156章 廟會第43章 造橋第154章 算計第142章 入甕第60章 伏擊第2章 燕氏第131章 葡萄第5章 圍剿第163章 一將第20章 投毒第8章 授藝第79章 棚寇第108章 姚成第58章 分贓第102章 別院第37章 脫險第48章 投軍第113章 康熙第79章 棚寇第11章 堂審第104章 柳眉第61章 逃離第134章 收益第136章 田稅第140章 設計第1章 月娘第113章 康熙第72章 強敵第33章 藩亂第59章 購院第84章 曲譜第87章 襲擾第39章 精銳第31章 教導第122章 膽量第127章 伏擊第49章 兵營第99章 算計第21章 驚魂第15章 幼妻第66章 辦法第26章 身世第53章 對壘第2章 燕氏第61章 逃離第34章 陷井第129章 猛轟第85章 秋月
第91章 遇襲第120章 蘭州第117章 回家第121章 鄉勇第154章 算計第26章 身世第91章 遇襲第33章 藩亂第102章 別院第98章 條件第136章 田稅第104章 柳眉第1章 月娘第136章 田稅第63章 乞婦第140章 設計第124章 暗流第100章 牌票第93章 營救(二)第123章 定計第8章 授藝第164章 過隘第78章 少女第100章 牌票第12章 習文第95章 曲子第71章 明月第65章 強攻第2章 燕氏第34章 陷井第37章 脫險第109章 密謀第105章 花魁第26章 商議第72章 強敵第148章 誅連第93章 營救(二)第130章 設伏第27章 亂起第150章 孤弱第56章 攻寨第79章 棚寇第67章 攻臺第35章 搏殺第117章 回家第34章 陷井第70章 兄妹第145章 交戰第107章 中舉第159章 七寸第141章 嚇唬第2章 燕氏第156章 廟會第43章 造橋第154章 算計第142章 入甕第60章 伏擊第2章 燕氏第131章 葡萄第5章 圍剿第163章 一將第20章 投毒第8章 授藝第79章 棚寇第108章 姚成第58章 分贓第102章 別院第37章 脫險第48章 投軍第113章 康熙第79章 棚寇第11章 堂審第104章 柳眉第61章 逃離第134章 收益第136章 田稅第140章 設計第1章 月娘第113章 康熙第72章 強敵第33章 藩亂第59章 購院第84章 曲譜第87章 襲擾第39章 精銳第31章 教導第122章 膽量第127章 伏擊第49章 兵營第99章 算計第21章 驚魂第15章 幼妻第66章 辦法第26章 身世第53章 對壘第2章 燕氏第61章 逃離第34章 陷井第129章 猛轟第85章 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