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叮囑

胡姬酒肆中,李瑁攜美而去,只留下馬璘一人在大堂中凌亂。

馬璘李瑁留在桌案上的兩錠黃金,臉上火辣辣地感覺,哪還有半點飲酒作樂的意思?此時莫說是一個美貌的胡姬,就算是西施貂蟬他也提不起興致了。

馬璘會完賬,低着頭,神情頹然地往家裡走去,一邊走,一邊思索着方纔酒肆中發生的事情,一字一句地回味着李瑁臨走前說的話。

馬璘一路失魂落魄地慢慢走着,也不知走了多久,終於回到了位於安邑坊的馬府。

馬府外,看守門戶的門人一看見馬璘,便連忙上前拜道:“小人拜見公子。”

“恩。”馬璘心不在焉地敷衍了一聲。

門人從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書冊,遞到了馬璘的眼前:“公子,方纔有一位男子說是奉壽王之命,送來了這本書,要小人務必交到公子手中。”

“壽王派人送來的書?”馬璘面露疑色,從家僕手中接過了書冊。

馬璘低頭看去,散發着淡淡墨香的書冊上赫然三個正正方方的楷字——《馬援傳》。

馬璘揚了揚手中的書冊,忙問道:“什麼時候的事情。”

“半盞茶之前。”門人如實回道。

“半盞茶之前?那便是殿下從酒肆離開之後了。”馬璘在口中小聲地自言自語。

回到府中,馬璘哪都不去,徑直便回了自己的書房,將房門一關,便是半日的研讀。

“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其先趙奢爲趙,號曰馬服君,子孫因爲氏。武帝時......”

《馬援傳》概述馬援生平,言語簡練,統共不過千餘字。

從馬援少年立志,到出仕隗囂,再到歸順光武,平定隴西,北擊烏桓,二徵嶺南,最後蒙怨身死。馬璘一字一句地通讀品味,彷彿他的眼前漸漸地打開了一扇門,一扇指引他前進的門。

十九年來,他每日浪蕩,混沌度日,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似乎也沒覺得不妥,但直到今日,馬璘聽到了李瑁地那番話,讀到這本書,馬璘才真正明白了什麼。

大丈夫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而歸。書中,這句話重重地觸動了他。這一刻,他終於體悟到了李瑁那番話的意味,原本昏暗的雙眼也漸漸有了亮光。

馬璘不是愚鈍之人,他不是不懂,只是缺少人的點撥。

“我馬璘既爲馬家子弟,必不叫祖上勳業墜毀於地!”

他手中緊握着這本薄薄的馬援傳,彷彿手握千鈞。

馬府書房中,未來的大唐名將馬援正在經歷人生重要的轉折,屋中的氣氛沉穩而又凝重。而與此同時,不遠處的壽王府敏慎殿裡卻已經歌舞昇平。

大唐盛世,舞樂繁榮,人才輩出,可論及吹笛之技當首推曾經的寧王李憲。李憲笛藝精湛,就連許多梨園大師也自愧不如,而李瑁自由在李憲身邊長大,又極得李憲疼愛,一手笛藝自然也是爐火純青。

在敏慎殿寬敞的後花園中,李瑁倚欄而坐,手持玉笛,緩緩移到脣邊,雙目低垂,薄脣微啓,一首“凌波曲”已從笛孔中婉轉飄出。

而在李瑁地眼前,五彩斑斕的花園中,楊玉環身着一襲七彩水袖長裙,如花仙子般飄飄而舞。

時值初夏,正是花園中百花盛開的時候,牡丹、蘭花、百合、紫薇,妖嬈絢爛地一片,滿滿地呈現在李瑁地眼前。

但無論眼前的繁華開的多麼美麗,李瑁地眼睛裡卻始終只容得下一個位置,那就是楊玉環,她就是這世上最美的花朵。

楊玉環的身上,由紗羅織就的長裙在時下並不少見,但就是這一件尋常的水袖長裙卻在楊玉環的身上有了全然不同的味道。

薄薄的輕紗彷彿晨間的雲霧,華麗的色彩彷彿晚間的雲霞,素與濃,清與媚,在楊玉環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在李瑁眼中,她身上披的哪是長裙,那分明是多彩迷人的霞光。正如詩云:“凌波微步襪生塵,誰見當年窈窕身。”

一曲舞罷,李瑁不由地輕撫雙掌,讚歎了起來:“當今天下,單以樂舞而論,恐怕無出玉環之右者。”

楊玉環是宮廷樂舞集大成者,李瑁的話沒有半點虛假和違心。

楊玉環如乳燕歸巢般撲到了李瑁地懷裡,雙眸如水,巴巴地望着他,嬌聲問道:“哦,是嗎秋郎?那比起‘滿堂花醉三千客’的公孫大娘如何呢?”

楊玉環的話一問,李瑁頓時愕然。

曲江春宴上李瑁這麼大的動靜,楊玉環自然是知道的,沒想到今日她竟然舊事重提了。

李瑁故作沉思地想了想,道:“玉環柔美,公孫大娘英朗,兩者不可相較。”

李瑁想打着太極矇混過關,但楊玉環卻不會這麼輕易地放過他。

“我不管,我一定要你分高低。”楊玉環嘴脣輕咬,粉拳捶着李瑁的胸口。

明人面前不說暗話,女人面前不說真話。這些道理李瑁自然是懂的。縱然李瑁覺得兩人舞蹈各有千秋,他也知道該怎麼說了。

李瑁一手輕攔楊玉環的柔腰,一手輕輕颳了刮她的瓊鼻:“公孫大娘劍舞造詣雖高,但如何比得上我家玉環?玉環‘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一顰一笑間迷倒的何止區區三千男子?”

被李瑁這麼一說,原本楊玉環臉上的一絲嬌怒頓時轉爲喜色:“這還差不多,算你識貨。”

“哦?我識貨嗎?那我現在想要驗驗貨可以嗎?”李瑁摟着楊玉環的右手輕輕往下滑去,滑進了楊玉環的裙間。

“光天化日的,你就不正經。”楊玉環在李瑁的腰上輕輕掐了一下,媚眼如絲地瞪了一眼。

“別亂...動,我還有...正事...和你說。”楊玉環被李瑁弄地連話都講不清。

無奈之下只能將手伸到自己的裙下,抓住了李瑁不老實的手:“過幾日蜀中楊家的親戚就要來長安了,他們在長安沒有落腳之處,我準備讓他們來府中暫住一段時間,你覺得怎麼樣?”

楊玉環讓楊家人來壽王府中暫住本是出於好意,但李瑁心中卻覺得有些不妥,停住了手上的動作。

李瑁認真地問道:“你與楊家那些親戚關係如何?”

楊玉環沒想到李瑁表情會忽然變化這麼大,呆了一下,回道:“我年幼便離開了蜀中,與他們關係談不上親近。”

李瑁從楊玉環的裙間將手抽了出來,正色道:“楊家是三姐引進京的,他們來的目的並不單純,你以後儘量和他們保持距離,不要走地太近。”

“這樣嗎?”楊玉環的臉上露出了一絲難色。

李瑁注意到了楊玉環的臉色,撫摸着她的臉,問道:“怎麼了?有什麼難處嗎,還是捨不得楊家那頭的親戚?”

楊玉環是個聰明女人,她知道李瑁很是寵愛自己,但她卻懂得站在李瑁的立場思考問題。

李瑁方纔只是稍稍一說楊玉環便知道了李瑁心中的擔憂,楊玉環搖了搖頭道:“我雖然姓楊,但我卻是秋郎的妻子,我自然是站在你這邊的,只是我之前已經答應了三姐幫忙暫時安置他們,不知道怎麼和三姐交代罷了。”

李瑁笑了笑,原來她擔心的是這個。

李瑁淡淡笑了笑,道:“這個容易,我們府上在常樂坊還有一套大宅,你把那套宅院送給楊家,既不難看,又落了人情,如何?”

聽了李瑁的話,楊玉環頓時露出了滿足的笑意,手指慢慢地在李瑁胸前畫着圈,問道:“秋郎,常樂坊寸土寸金,那套宅院少說也要萬貫,就這麼送出去你不心疼嗎?”

李瑁嘴角露出一絲壞笑:“我只心疼你,怎麼會心疼那些身外之物呢?你的正事說完了,是不是也該辦我的正事了。”

說完,也不顧楊玉環的反對,將她橫腰抱了起來,往臥房走去。

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八章 瑛娘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十九章 激將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三十九章 起兵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五章 立儲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八章 咸宜公主終章 盛世再起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六章 名將第四章 徵前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八章 起兵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七章 閿鄉城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三章 軍情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十八章 襲城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十章 胡兒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十一章 挑撥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三章 國事家事第七章 閿鄉城第十八章 返程第十六章 人選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十五章 官學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十六章 中毒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十四章 危局第十八章 返程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十九章 決裂
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五章 兵圍范陽第八章 瑛娘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十九章 激將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三十九章 起兵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二十二章 雪中琴聲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五章 立儲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五十九章 再遇香花第八章 咸宜公主終章 盛世再起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六章 名將第四章 徵前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八章 起兵第十二章 誠節出城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七章 閿鄉城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三章 軍情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十八章 襲城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十章 胡兒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十六章 春和日麗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十一章 挑撥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二十一章 外放第三章 國事家事第七章 閿鄉城第十八章 返程第十六章 人選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十五章 官學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五十三章 徒勞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十六章 中毒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十四章 危局第十八章 返程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十九章 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