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

牀榻上凌亂的被衾,被碾地滿是褶皺的外袍,此起彼伏的男女重喘聲,還有李瑁身上的點點吻印和抓痕,顯然一場酣暢淋漓激戰方纔結束。

李瑁看着手邊明黃色的龍袍,看着面色紅潤,笑語盈盈地看着自己的香花夫人,漸漸陷入了沉思。

李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處理南詔,一種是將它徹底納入大唐的國土,用鐵和血將它征服,讓它變成大唐的一部分;一種是讓它成爲大唐的附屬,如羈縻州一般給予高度自治之權,年年上貢,但不干涉南詔內政。

第一種方法見效最快,收益最高,但風險也最大,南詔民風彪悍,百姓保守,恐怕很難直接接納和服從大唐的管制,而第二種方法雖安全收效卻甚微,雖然眼下臣服了南詔,但時間一久,此戰餘威消散,南詔又會成爲原來那樣。

自己的抱負,大唐南境的和平,西南的佈局,李瑁雙眼微闔,權衡着利弊得失。

剛剛將氣喘勻的香花夫人面色酡紅安靜地靠在一旁看着李瑁,她很聰明,她知道李瑁在思考什麼,她也很在意李瑁的答覆,但她絕不會開口向李瑁索求,甚至都不會發出半點聲音打斷他的思考。

因爲她很清楚,李瑁所慮之事事關重大,她雖然對自己的容貌和身體極具自信,但她沒有半點的信心自己可以憑藉着方纔肉體上的歡愉影響李瑁的判斷。

香花夫人很清楚,與其冒險地索要,可能會引起他的反感,不如老老實實地靠在他的身旁,興許李瑁會給她一個滿意的答案。

“嗯...”

一聲迷人輕哼自香花夫人的喉間鑽出來。

“你今晚是帶着目的過來的吧,爲什麼現在不和本王講呢?”李瑁一邊把玩這一對雪白的玉兔,一邊微笑着問道。

“殿下是君,妾身是臣,殿下想給的自然會給,妾身豈能仗着露水之歡叫殿下爲難呢?”香花夫人看着李瑁,懂事地回道。

李瑁看着香花夫人乖巧的模樣,心裡頓時舒暢了許多,舊國覆滅,她能在屠殺中生存下來絕不是沒有原因了,除了這張絕美的臉蛋,她的心智也不可或缺的。

李瑁對她早有承諾,如今又享魚水之樂,李瑁的心裡不禁起了一絲憐惜。

過了片刻,李瑁竟將放在她胸脯上的手拿了回來,轉而放在了她的頭頂,摸着她光滑的髮絲,輕輕摩挲了起來。

“本王此前曾許你攝政之位,你就不擔心本王食言嗎?”李瑁輕聲問道。

香花夫人感受着頭頂上的溫度,吊着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李瑁再怎麼撫摸她的身體,她都不會有絲毫的欣喜,因爲這些只是男人的慾望,平淡之後便會消散不見,長存不得。

可當李瑁撫摸她頭頂的時候,香花夫人知道,李瑁對她起了憐惜之心,這種感情是可以走進他心裡的。

香花夫人趁着李瑁心生憐惜之際,側過身子,小鳥依人般緩緩靠在了他的身上。

“若無殿下相助,妾身連父仇都報不得,何談其他?如今能擊敗閣羅鳳,妾身已經感激萬分,又豈敢在追要什麼攝政之位,叫殿下爲難。”

щшш▪t t k a n▪¢O

對於香花夫人的回答,李瑁滿意地笑了笑,將她的手握在了手中。

“本王一諾千金,說出去的話又豈會食言,本王答應你的東西,自然會給你。”

香花夫人聽了李瑁的話,雙眼頓時一亮,擡頭看着李瑁,問道:“殿下的意思是?”

“本王將上書父皇,表奏你爲南詔女王,統攝南詔內務。”李瑁回道。

南詔王,香花夫人的心猛地一顫。

不是王妃,也不是攝政,沒有這些多餘的墜飾,而是實實在在的南詔女王。

香花夫人心中激動,但她還沒有完全失去理智,南詔此前並無女王,她若是開了這個先例,不然引起軒然大波,她還得要依靠李瑁的支持。

“妾身一介女子,又無什麼才幹,恐怕貿然登上王位,難以服衆吧。”香花夫人問道。

李瑁想了想回道:“本王將把鎮南大都護府設在大和城,着鎮南大都護馬璘節度軍務,再調益州刺史許遠爲鎮南副都護,鎮南大都護府黜置使,執掌南詔政務,你凡事不必出頭,只需交給他們二人處置便好。”

李瑁雖然應允了香花夫人南詔女王之位,但他安排自己的心腹馬璘和許遠入駐大和城,分別統攝了軍務和政務,等於是將香花夫人架空,只留下一個女王的名頭。

但這一切對於香花夫人來說已經足夠,形勢不如人,自己連身家性命都捏在了李瑁的手中,他還願意履行承諾,這已經是萬幸了。

------

城南韋杜,去天五尺。

長安韋杜二姓,多與皇室結親,關係極密,兩家光是嫁與皇子者,便有數十人,故而有此一說。

長安城南,樊川,杜氏祖居的祠堂,一場關於杜氏未來的族會正在上演。

自打兩年前杜良娣被李亨休妻,杜家的聲望便頗受打擊,爲了挽回局面,杜家曾不止一次地想要用自己女郎和皇室結親,而結親的人選便是太子李亨長子廣平王李俶,還有韋氏四房韋昭訓的嫡女韋清兒。

之前,韋昭訓對此安排倒也並無覺得不妥,但自打今年在芙蓉園中,親眼見到南霽雲護送韋清兒入席後,韋昭訓便有了其他的心思。

南霽云何許人也,壽王李瑁的府衛統領,能夠以性命相托的心腹,上一個任此職位還是武彥平,不過如今的武彥平已經貴爲正三品上的文山縣侯,歸德大將軍。

自己的女兒不過尋常的官家女子,自己的官職也只是區區的左衛中郎將,而南霽雲的官職已經在他之上,何德何能竟能叫他親自相送。

韋昭訓特地將女兒拉了過來仔細詢問,原來李瑁非但拍南霽雲送她,還爲了救她開罪了楊家,這是李瑁這等人物應該發生的行爲嗎?

韋昭訓的心中忽然有了其他的心思,李俶雖然也不錯,但他只是儲君的儲君,還早地很,但李瑁的尊貴已經在眼前。

易爵靖王,天策上將,豈是一個廣平郡王所能比擬的,興許自家女兒可以博得李瑁的恩寵也不一定呢?

韋昭訓已經打定主意,無論族人怎麼反對,李瑁都要據理力爭,與靖王聯姻。

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四章 提詩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十二章 賜婚第十一章 冷箭終章 盛世再起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九章 論戰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九章 寧王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四章 徵前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十七章 論戰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二十章 叮囑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十四章 請戰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十三章 圈套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四章 贈禮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十三章 贈劍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十三章 安祿山加官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八章 提點第十四章 贈禮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九章 劍舞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九章 高仙芝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八章 襲城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
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四章 提詩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十二章 賜婚第十一章 冷箭終章 盛世再起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四十五章 威逼第九章 論戰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九章 寧王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四章 徵前第十五章 玉龍關失守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十七章 論戰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二十章 叮囑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十四章 請戰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十三章 圈套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十四章 贈禮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二十八章 交易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二十九章 糧倉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十三章 贈劍第二十八章 全據中原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四十一章 加封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十三章 安祿山加官第四章 皇后密會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八章 提點第十四章 贈禮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九章 劍舞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九章 高仙芝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八章 襲城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