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命犯吐蕃

太華公主久居皇宮,難得有一個出來的機會,既然出了宮,自然就要好好玩玩,瞧瞧熱鬧。

時值新春,這長安城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長安戲場了。

長安城有戲場數處,其中最爲著名的就要數由唐睿宗李旦舊宅營建的安國寺戲場了。

安國寺戲場建立之意旨在與民同樂,戲場中有傀儡戲、劍舞、舞獅、樗蒲、橈影等種種把戲不一而足,供長安民衆觀賞。

太華公主年才十四,正是貪玩的年紀,看着這麼多新奇的玩意兒難免歡脫,嚷嚷着要四處看看。但李瑁什麼樣的玩意沒見過,他陪着李婉看了一會兒就覺得有些膩了,在附近的茶樓要了壺茶和李泌還有高適坐着閒聊,讓護衛孫英帶着幾名王府府衛陪着李婉接着逛。

左右是在長安城中,也出不了什麼亂子。畢竟李瑁的名頭在這邊,就算李婉做錯了什麼,看在李瑁的面子上誰還能和她計較?

可偏偏還真就有不長眼的。

李泌博覽羣書、高適遊歷天下,而李瑁亦是見多識廣,他們三人坐在一起正是將遇良才,說不亦樂乎,很快半個時辰就過去了。正在他們說的投機的時候,跟在李婉身邊的一名府衛快步走了進來。

“啓稟殿下,孫英在外面和人動起手來了。”

“怎麼回事!”李瑁一聽孫英和人打了起來,心知必定是太華公主那邊出了問題,連忙問道。

府衛回道:“一胡人男子意欲輕薄公主,與公主起了衝突,孫英擔心公主吃虧,便和那胡人男子打了起來?”

“什麼?竟有人輕薄婉兒,難道你們沒有表明身份嗎?”李瑁又驚又怒地問道。

府衛如實道:“公主自己已經說了,但那胡人似乎並不買賬。”

府衛之言一出,就連一旁的李泌和高適也面露疑色,且不論李婉的公主身份,光是李瑁的威名在長安城中就已經足夠響亮,誰還敢撫了他的虎鬚?

“砰!”

李瑁護妹心切,重重一拍桌案,盛怒道:“來人,雖本王去把那個混蛋給剮了!”

“諾!”屋外十餘名府衛齊聲領命,雖李瑁直奔戲場而去。

李瑁在長安城中名聲極大,尤其自劍南大捷後更是如此。就算是外來的胡人應該多少也有些耳聞的,那些胡人聽了李瑁的名號後依舊如此,最大的可能就是那個胡人故意不給李瑁面子,想要他難堪。

事實也正如李瑁所猜想的那般,等到李瑁趕到戲場時,忽然發現,原來那個胡人男子就是前些天在朱雀大街遇到,並被他羞辱的吐蕃二皇子結鬆力。

此時吐蕃二皇子結鬆力正指使着屬下圍毆護在李婉身前的孫英等人。

“都給本王住手!”李瑁站在場邊,一聲怒斥,場中的幾人一下子頓了下來,回頭看向了他。

而李婉自幼被養在皇宮,受盡萬般呵護,長這麼大,何曾受過這般委屈,驚魂未定的她一見阿兄來到,便彷彿找到了主心骨一般,一下子撲到了阿兄的懷裡小聲地抽泣了起來:“阿兄,我好怕。”

“婉兒不怕,阿兄來了,再沒人敢欺負你了。”李瑁輕輕撫着小妹的後背,心疼地安慰道。

“孫英,發生了何事!”李瑁喚過孫英,喝問道。

孫英躬身一拜,指了指一旁的結鬆力道:“這吐蕃狗賊意欲輕薄公主,公主不從,我們便與他們打了起來。”

結鬆力之前見過李瑁,自然也是認得他的。

結鬆力幾日前被李瑁臨街羞辱,至今仍然懷恨在心。方纔他無意中得知自己調戲的女子竟是李瑁的親妹,心中一橫,和自己較上了勁,絕不能聽了李瑁的名號就退縮,這才大膽命人圍毆孫英等人。

結鬆力雖然有些莽撞,但也不是蠢笨之人,眼下人強己弱,他倒也沒敢真的就當真輕薄公主,只是想趁機折了壽王府的氣勢,稍稍羞辱李瑁一番罷了。

可他原本以爲太華公主只是自己帶了護衛出來遊玩,萬萬沒想到正主李瑁居然也在附近。

李瑁地名聲他是知道的,結鬆力一見了殺氣騰騰的李瑁,氣勢頓時矮了半截。

“原來是壽王殿下,不知殿下因何在此?”結鬆力一副故作不知地模樣,笑着走到了李瑁的身旁。

李瑁懷中的李婉一見結鬆力走進,心中又是一驚,往李瑁地懷裡又縮了縮。

李婉比李瑁要小上十歲,恰好李婉出生的那年正是李瑁被武惠妃從寧王府接回了宮中的那年,李瑁對她一直最爲疼愛,往日裡就算李婉做錯了什麼,他這個長兄也是連一句重話都捨不得說的,哪能容得自家小妹被人如此欺凌?

李瑁看着結鬆力那張討厭的臉,心中怒意更盛,反手就算一巴掌,重重地抽在了他的臉上。

“啪!”

沒有任何的預兆,也沒有任何言語上的交鋒,一聲脆響,一道手掌大小的紅印出現在了結鬆力的臉上,燒地結鬆力的臉火辣辣地疼。

“你!”

結鬆力驚訝地看向李瑁,眼睛裡滿是憤怒和不敢置信的神情。

在吐蕃,女子身份底下,只是男人的附屬品、工具,上位者的玩物罷了。換位來說,如果是李瑁輕薄了結鬆力的妹妹,結鬆力也不會像李瑁這般憤怒,說不定還會趁機拉攏李瑁,樂見其成。

他決然想不到李瑁竟然會爲了一個女子當衆抽他這個吐蕃皇子的臉。

可他沒想到的事情還在後面。

“給本王打!”

就在結鬆力還在驚怒的時候,李瑁出其不意地一腳踢翻了他,手臂向前一揮,對身邊的府衛吩咐道。

“諾!”

李瑁的王府府衛都是曾經跟着李瑁夜襲平戎城的左金吾衛,屍山血海的鬆洲之戰中哪個沒有幾個交好的袍澤兄弟死在吐蕃人的手中,他們對吐蕃人怨恨已深,早就心有不快,得了李瑁的吩咐他們更是沒了禁忌,揮起自己的拳頭和刀鞘就如雨點般往吐蕃人的身上砸去。

壽王府人多勢衆,底氣又足,很快就徹底壓倒了吐蕃人,開始了一邊倒的圍毆。

“啊!啊!啊!”

壽王府衛都是行家老手,拳拳到肉,不多時吐蕃人便被打得鼻青臉腫,慘叫之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四章 美人玉環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六章 鳳棲梧第三十一章 糧價終章 盛世再起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九章 封后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二十五章 刺客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七章 閿鄉城第三章 暗探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二章 緣起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四十八章 芙蓉園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二十章 賑災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章 心機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三章 心機第十四章 重賞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二十章 賑災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十六章 大捷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三十章 威逼利誘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十一章 挑撥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二章 緣起第六章 封后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十五章 入宮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十六章 中毒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十八章 襲城第五章 攬玉樓宴第三章 暗探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四章 提詩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五章 佳人如梅
第二十七章 退戎書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四章 美人玉環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六章 鳳棲梧第三十一章 糧價終章 盛世再起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九章 封后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二十三章 亦真亦假第二十五章 刺客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七章 閿鄉城第三章 暗探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二章 緣起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二十四章 暗會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四十八章 芙蓉園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二十章 賑災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二十一章 魏州之戰第三十章 籌糧第三章 心機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三章 心機第十四章 重賞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二十章 賑災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十六章 大捷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三十章 威逼利誘第一章 玉環有喜第十一章 挑撥第五章 麟德之宴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二章 緣起第六章 封后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十五章 入宮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五十五章 拒和第十六章 中毒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十八章 襲城第五章 攬玉樓宴第三章 暗探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四章 提詩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五章 佳人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