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

華清宮,別稱驪山宮,背山面渭,倚驪峰山勢而築,始建於唐初,後得李隆基擴建,大肆營造宮室殿宇,乃有此規模。

李隆基往年年初年末均會來此,一待便是十數日,僕從雲集,冠蓋無數,正如詩云:“千乘万旗被原野,雲霞草木相輝光。”

李瑁身爲皇子,又是朝中重臣,自然也在隨行伴駕之列。

皇帝隨行的安全主要由北衙的左右龍武衛和左右羽林衛負責,不在左武衛職責範圍之內,李瑁倒也樂得清閒,只帶了幾個楊玉瑤、紫竹、公孫含光,還有幾個王府的護衛便隨駕出發了。

此次李隆基擺駕華清宮的目的之一就是爲乾兒子安祿山洗三,不過李瑁卻是沒有興致前去觀瞻了。

《舊唐書》有載,安祿山晚年益肥胖,腹垂過膝,重三百二十斤。甚至不能自己穿衣服,每易衣,左右共舉之,需有人擡起太的手腳爲他更衣。由此可見安祿山是肥胖到了什麼程度。

李瑁地身份已經至此,無需再去交好安祿山,楊玉瑤去給這樣的一個人洗三,雖然不過是走個流程,可李瑁也提不起半點興致,去都懶得去。

等皇駕到了華清宮,天色已經過了午時,一到華清宮,李瑁便接口楊玉環體弱,行車顛簸身體不適,早早地帶着她回偏殿歇息了。

華清宮佔地極大,分東西中三區,共計有湯泉三十八處。

李瑁乃是皇子,他所居之處便是中區位置頗佳的少陽殿,少陽殿中亦有一處溫泉,名爲少陽湯。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少陽殿中,李瑁和楊玉環將一應行禮放置好,歇息了段時間,便覺得乘車酸乏,要去少陽湯中泡上一泡。

“秋郎,三姐這般鄭重地收安祿山爲義子,我們不去觀禮,你就不怕她怪罪嗎?”湯泉之中,楊玉環片縷不着,輕輕地伏掛在李瑁的後背,不安地問道。

李瑁輕輕地從身後摟過楊玉環,將她放在自己的腿上,一邊笑着回道:“安祿山算什麼東西,左右不過一個靠着賣乖出醜上位奸詐小人罷了,爲夫堂堂親王,天潢貴胄,何必出面爲他慶賀。”

“啪!”

楊玉環輕輕地拍開李瑁不老實的手,朝他瞪了一眼:“連沐浴你都不老實,你這隻手就不能安分些。這安祿山的面子你自然不用給,可三姐的面子你也不給,你就不怕以後見面不好看嗎?”

“不怕,爲夫敢這樣做自有爲夫的考量,你就不要多問了。如今良辰美景你替三姐之事做甚,有這個功夫,你不如替爲夫懷一個小世子了。”

絕色美人在懷,李瑁早已意亂,哪還有心思去和楊玉環討論這些家長裡短的事情,一門心思只想着如何行了周公之禮了。

不過楊玉環卻軟綿綿地推開了將欲壓上她身子的李瑁,面色潮紅地拒絕道:“秋郎勿急,晚上我再侍奉你,湯泉中火氣太盛,我覺得胸悶地很,久待不得。”

李瑁一聽楊玉環有氣無力的聲音,一下子想了起來。

楊玉環體寒,久耐不得這湯泉中的炎氣,時間一長自然會覺得全身乏力,胸悶氣短。

李瑁臉上閃過一絲懊悔,自己腦中方纔竟想着那些事情,竟望了照顧楊玉環的身體,真是大錯。

“是爲夫失了考量,竟讓你泡了這麼許久,來人,快帶王妃出去歇息。”

李瑁連忙命紫竹將嬌弱無力的楊玉環扶起更衣,引着侍奉的宮婢攙着她回去歇息緩解了。

李瑁興致方起,就這樣強壓了下來,心裡也是煩悶地很,自己端過湯池旁的酒具,便躺在湯池中獨自小酌了起來。

酒壺中裝的卻也不是酒,而是自波斯傳入的甘飲三勒漿,由庵摩勒、毗梨勒、訶梨勒三種藥果所制,滋身利氣,沐浴時飲用倒是正好。

“噔噔蹬。”

李瑁幾杯三勒漿飲完,正是全身通泰之時,一陣輕緩的腳步聲自耳後響起。

緊接着,一雙嬌柔的玉手便放到了李瑁的肩上,輕輕地爲他熟練地按壓了起來。

此次出遊李瑁只帶了紫竹一個隨侍的婢女,李瑁聽得腳步聲響起,只當是紫竹去而復返,不曾多想,全身放鬆地任意她拿捏了起來。

“呼。”

肩膀受力,疲乏頓去,李瑁愜意地長呼了一聲。

“王府這麼多人,就數你最懂事了,還知道心疼本王。”

李瑁一邊說着,一邊拍了拍肩膀上“紫竹”的手。

一拍不打緊,但李瑁一下子就發現了異常。

紫竹早已被李瑁收入房中,她的手,李瑁再熟悉不過了,紫竹的手很小巧,盈盈一握。

但他肩膀上的這隻手卻很修長,如玉筍般滑嫩剔透。

這隻手也不是公孫含光的,且不說公孫含光總與自己若即若離,絕不會主動進來,光是她常年練劍,她的手也絕不可能這般滑膩。

他這段時間鋒芒畢露,可沒少得罪人,若是有人有人潛進少陽宮,趁他徹底放鬆後行刺那還了得。

李瑁當即立斷,一把扣住肩膀上的手腕,往前一拉,將身後的人整個拉進了水中。

“你是誰!”李瑁拉她如水後立刻翻身將她壓在身下,喝問道。

“咳咳。”

迴應李瑁的是兩聲嗆了水後的咳嗽,顯然這女子不善水性,連最基本的閉氣功夫都不會。

“三姐?怎麼是你?”

待被李瑁拉進水中的女子站起身子,李瑁發現那女子竟是應該在正殿中的貴妃楊玉瑤。

楊玉瑤擦了擦臉上的水漬,嬌怒道:“你這人好生魯莽,也不看清是誰,就把人家拉了進來。”

楊玉瑤在臨池前已經褪去了外裙,只穿了一身單薄的紗衣。

薄如蟬翼的紗衣沾了水後,緊緊地貼在她豐腴有致的身體上,勾勒出一道誘人的玲瓏曲線。

粉紗薄而透,宛如一層水霧籠罩在她欺霜賽雪的肌膚上。月籠輕紗,朦朧的神秘感,讓李瑁有一種想要將它撕開一探究竟的衝動。

彷彿這一刻站在李瑁面前的不是人,而是一團粉白色的火,刺激着李瑁的神經。

方纔楊玉環離去,李瑁好不容易纔將小腹那股熱勁壓了下去,可楊玉瑤已這樣的方式出現,李瑁的體內的火焰一下子又燃燒了起來。

李瑁看着她的身體,喉嚨不自覺的蠕動了一下。

“三姐因何在此?父皇呢?”李瑁清了清喉嚨,強作出一副淡然子問道。

李瑁相貌俊逸,鳳表龍姿,人前給人的感覺也一直都是沉穩的模樣,何曾有過這般窘迫的模樣。

楊玉瑤對自己的身體一向自負,看着李瑁這副故作正經的樣子,心裡不禁一絲得意。

長安李玉郎又怎樣,還不是拜倒在本宮的石榴裙下?

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三章 暗探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十六章 大捷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十一章 叛亂第十七章 小道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四章 請戰第六章 請帖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五章 離間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七章 入城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二十章 賑災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十三章 贈劍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四章 結盟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六章 封后第十一章 盤算第八章 起兵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十八章 襲城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二章 緣起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二章 稱帝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十六章 中毒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五章 立儲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六章 名將第五章 立儲第十四章 危局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十三章 贈劍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二十章 賑災第十六章 中毒第十章 韋清兒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十章 衝突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二十七章 聯姻
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三章 觀門難入第三章 暗探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十六章 大捷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四十章 范陽之爭第二十九章 東歸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十一章 叛亂第十七章 小道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四章 請戰第六章 請帖第三十八章 小園梅精第五章 離間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七章 入城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三十一章 薊城內亂第二十章 賑災第二十三章 以卵擊石第十三章 贈劍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四章 結盟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四十四章 入關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六章 封后第十一章 盤算第八章 起兵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四章 急返河北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二十六章 決定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二章 王忠嗣貶謫第十八章 襲城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十二章 賜婚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二章 隴右軍報第二章 緣起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二章 稱帝第十七章 監國太子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十六章 中毒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五章 立儲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六章 名將第五章 立儲第十四章 危局第二十五章 五斗米教第十六章 兵臨洱海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五章 秦州再會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十三章 贈劍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二十章 賑災第十六章 中毒第十章 韋清兒第二十七章 策反第十章 衝突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二十七章 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