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誤闖

梨園,位於西內苑,本與桃園、棗園一般,同爲皇家果園,供皇家子弟遊賞。

不過後來因李隆基酷愛樂舞,便選樂部伎弟子三百,聚於梨園,自此,梨園便成了樂部女子研習樂舞的所在。慢慢地,甚至漸漸壓過東內苑的教坊司,成爲長安的樂舞文化中心。

李瑁自幼長在寧王李憲身邊,李憲極善吹笛,李瑁自幼耳濡目染,所以李瑁也練就了一手不俗的笛藝,頗有李憲七分真傳。

不過李瑁今日卻不是來梨園研習笛藝的,他是來拜師習武的。

曲江春宴上,公孫大娘的劍舞給了李瑁前所未有的震撼。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名。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太白詩中對俠客的刻畫,讓李瑁對大唐的市井遊俠早已嚮往已久。在此之前,李瑁雖然也曾延請許多遊俠兒來王府中教他劍法,但大多是些沽名釣譽之輩,樣子拿的倒是不錯,但手下的本事卻稀鬆的很,李瑁根本看不上。

但公孫大娘就不同了,公孫大娘乃當世劍術大家,大唐劍聖裴旻將軍的弟子。公孫大娘的成名劍舞“裴將軍滿堂勢”便是自裴旻的劍法中悟得。

今日公孫大娘正被延請到梨園中教授劍舞,李瑁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說起來,李瑁也算是梨園中的常客了,梨園中掌事的幾人大多與李瑁相熟。

李瑁喚過執掌梨園教務的掌教官雷海青,詢問了公孫大娘的住所,便由着一位熟路宮女帶着他走了過去。

李瑁既然想要拜師,自然不過太過倨傲,親自拜訪是必然的。

梨園不大,前後不足百畝之地,不過片刻的功夫李瑁便到了公孫大娘暫居的院落。

“殿下,這裡便是公孫教習的暫住的小院了,現在正是授課的時間,公孫教習恐還未歸,殿下可在院中稍坐。”引路的宮女停在了一座小院前,對李瑁恭敬道。

“本王知道了。”李瑁點了點頭,獨自走了進去。

這座小院主要用於客居教習臨時暫住,所以地方雖小,但卻還算精緻。

李瑁左右無聊,便在小院中隨意逛了起來。就在他路過一間小屋時,卻忽然聽見屋裡穿出一陣輕微的腳步聲。

“公孫大娘授課未歸,爲何裡面會有腳步聲?莫非是遭了賊?”

李瑁自詡還有兩分勇力,緩緩抽出腰間的承影劍,一腳踹開了屋門。

李瑁一腳踹下,屋門隨之洞開。

屋門打開的一瞬間,一陣的薄薄的水汽撲面而來,往門外涌去。緊接着,映入李瑁眼簾的便是一副白璧無瑕的女子軀體,還有一個不停地冒着熱氣的浴桶。

女子頭綰青絲,身無寸縷,似月中聚雪般盈盈而立,宛如一座由巧匠雕琢而成的精美玉像,毫無掩飾地展示在李瑁地眼前。

女子體態婀娜,丰韻娉婷,玲瓏細緻的身線寬瘦得宜,如絲水霧中,既帶着三分氤氳朦朧,又帶着七分成熟女子的韻味。

這女子不是別人,正是李瑁昨日見過的公孫大娘。

李瑁推開門的一瞬間,臉上的表情也迅速地變幻,小心、驚訝、讚歎、羞愧,四種顏色須臾間在他臉上交替。

公孫大娘自然也注意到了貿然闖進門的李瑁。

“此乃梨園所在,殿下意欲何爲?”

她萬萬沒想到李瑁竟然會在自己沐浴時突然持劍闖進門,她驚駭地看着李瑁,秀口微張,雙目圓瞪,慌張間連忙手中用以擦拭身體的絲巾擋在身前。

可公孫大娘體態綽約修長,絲巾不過尺寸大小,又能遮得住幾分春光?如此一來,非但沒有起到遮擋的作用,反倒多了些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意韻。

“公孫大家勿慌,本王事先不知道你在沐浴,本王並無惡意。”李瑁連忙開口道。

這種場景下公孫大娘哪還聽的進李瑁的解釋。她連忙躲到浴桶的後面,只露出自己的腦袋對李瑁羞怒道:“殿下還要在這裡待到幾時?”

李瑁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連忙關門退了出去。

李瑁面紅耳赤地站在門口,想着方纔的場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當真爲難至極。

過了片刻,待到公孫大娘穿戴整齊,終於開門走了出來。

李瑁看着緩緩走出的公孫大娘,心裡也頗爲驚歎。

此刻所見的公孫大娘與李瑁昨夜在春宴中所見大不相同。

公孫大娘穿着一身顏色素淨的及地襦裙,繫着一根月白色的絲帶。秀髮微溼,用木簪簡單地攏起,素面朝天,雖年過三旬卻保養得宜,不見半點皺痕。

今日的公孫大娘比昨日少了幾分濃妝豔抹,綵衣華服的光鮮亮麗,卻多了幾分美人出浴,芙蓉帶水的淡雅清新。

成熟與清新,似乎在她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李瑁臉上的讚賞的神情自然也落到了公孫大娘的眼中。

“殿下雖貴爲親王,但奴家卻不是府上的奴婢,殿下這般作爲是爲何意?”

公孫大娘美目如鉤,面帶羞怨,直直地盯着李瑁,雖未明言怪罪,但已帶了些薄怒。

李瑁連忙解釋道:“本王此來是來拜師的,絕無惡意。”

“拜師?”公孫大娘的臉上一陣錯愕。

李瑁竟然管方纔的行爲叫拜師?

李瑁也看見公孫大娘的表情,繼續解釋道:“本王方纔聽到屋裡有動靜,便以爲是進了蟊賊,這才進去一探究竟,的確沒有絲毫冒犯的意思。”

“殿下手中的承影乃商天子三劍之首,天下名器,你竟用它來驅趕蟊賊?”公孫大娘聽了李瑁地解釋,竟忍不住笑了出來。

“本王手中沒有其他趁手的東西,總好過空着手進去吧。”李瑁一本正經地回道。

公孫大娘看着李瑁一臉的誠懇,終於隱約信了幾分。

今日她的確是因爲身體不適提前許久結了課,李瑁的話倒也有幾分道理。

公孫大娘猶疑了片刻,問道:“殿下乃親王之尊,什麼樣的師父找不到,何故要拜我奴家一個女子爲師?”

李瑁回道:“長安習武之人雖多,但公孫大家家學淵源,能與公孫大家比肩的並無幾人,本王對大家仰慕已久,還請大家不吝賜教。”

若是放在往日,李瑁說自己對公孫大娘仰慕已久,公孫大娘也許不會多想,但剛剛發生了那樣的事情,公孫大娘聽李瑁說出這四個字便難免有了些其他的想法。

公孫大娘婉言回絕道:“奴家家傳劍法乃女子所練,過於陰柔,恐怕不適合殿下吧。”

李瑁自然也聽出了公孫大娘的話中之意,但還是接着道:“久聞公孫大家曾拜師河東裴將軍,裴將軍乃大唐劍術第一人,公孫大家想必對男子劍法也頗有心得。”

公孫大娘面露難色:“裴將軍確實教過奴家劍法,但奴家未經裴將軍許可卻不宜外授。殿下看這樣如何,過些日子奴家正好要去一趟河東,屆時奴家替殿下詢問裴將軍,若是裴將軍許可了,奴家再教殿下不遲。”

李瑁乃大唐皇子,他要學習劍法裴旻理當不會拒絕,李瑁左右也不急於一時,想了想便同意了下來。

“如此便勞煩公孫大家了。”李瑁道了聲謝,也不便在留在這裡,匆匆離去了。

第十七章 論戰第二十章 益州商會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十八章 鎖拿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十章 韋清兒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十一章 叛亂第四章 密信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十六章 大捷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十一章 激將第四十六章 返京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十二章 賜婚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十三章 贈劍第三十章 內鬥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五章 再遇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章 神箭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十六章 人選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十五章 官學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十一章 盤算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五章 離間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十八章 返程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九章 論戰第十一章 挑撥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十五章 官學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十五章 官學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十七章 小道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二十八章 設計
第十七章 論戰第二十章 益州商會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十八章 鎖拿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二十五章 元日朝會第十章 韋清兒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十一章 叛亂第四章 密信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二十三章 機會第十六章 大捷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十一章 激將第四十六章 返京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十二章 賜婚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七章 曲江春宴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一章 楊安之爭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十三章 贈劍第三十章 內鬥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五章 再遇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章 神箭第二十四章 開解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二十二章 賑撫使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十六章 人選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十五章 官學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三十一章 強取奴契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十一章 盤算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四十章 張天師第五章 離間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十八章 返程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九章 論戰第十一章 挑撥第十三章 再傳聖旨第二十二章 接風第十五章 官學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十五章 官學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二十章 定南詔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四十五章 林招隱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五十六章 破劍川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十七章 小道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二十八章 投效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二十五章 沙匪第二十八章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