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生隙

“踏、踏、踏...”

一連串急促而又密集的馬蹄聲在華山山道中響起,一隊身着胡人衣甲的胡人輕騎出現在了山谷中。

回紇葉護太子心繫北地戰局,他見李倓一直推諉,於是只得親自跑一趟長安,自己向李亨請示。

葉護太子心中甚急,不過好在長安距離潼關並不算遠,如果騎快馬,抄華山小道的話一日便可抵達。

葉護太子辭別李倓便立刻出發,葉護親率一百輕騎,一人兩馬,毫不停歇,不過午後便到了華陰縣,看着樣子,傍晚前便可抵達長安。

可就當葉護太子一路順利地行抵華山谷道時,他們卻遇到了一個難題,趕往長安最快的那條山路,被落石堵住了。

“太子,前路不通,看樣子是被堵住了。”太子李亨的心腹的達幹看着前方的路況,對葉護太子道。

葉護太子下了馬,看了看前方兩側的山壁,不解道:“兩側山壁完整,看樣子不像是落石堵路,而且若是落石,絕不會這麼巧,偏偏堵在這一處。”

達幹聽了葉護太子的話,似乎也發現了問題,於是對葉護太子道:“如此說來,這落石是有人故意放在此處的了。”

葉護太子道:“想必是有人知道我等來意,故意想要堵住去路。”

葉護太子的話讓達幹心頭一顫,擔憂地問道:“太子走地匆忙,除了齊王外知道我等要進長安的人並不多,難不成這是?”

達幹雖沒有將話講透,但葉護太子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無非就是擔心這路是李倓爲了阻止葉護太子進長安,分兵北上,故意派人堵住的。

葉護太子倒也是有幾分城府,他雖心中不滿,但還是握了握拳道:“此處是大唐地界,我等北上還要靠大唐的糧草支援,不可胡言,開罪了他們。”

葉護太子的擔憂達幹自然明白,如今他們還未和李亨撕破臉面,尚沒有動刀兵,葉護太子自然也不敢貿然問罪。

“太子,我等眼下該如何?”達幹不安地問道。

葉護太子回道:“不妨,同往長安的又不知這一條路,我等換路便是,左右不過耽誤片刻。”

此路乃是潼關通往長安最快的山路,既然此路不通,葉護太子只能選擇換路。

葉護太子說完,便準備帶人返程,換路繼續趕往長安城。

可就在葉護太子準備退出山谷的時候,卻突然異變陡生,數十支弓箭自山頂出伸了出來,對着谷下的回紇士卒便是一輪箭雨。

“有敵襲,太子小心!”達幹看着自谷中落下的弓箭,對葉護太子猛然道。

葉護太子一邊拔刀格擋着上方落下的弓箭,一邊對士卒道:“快退!”

葉護太子說完,立刻帶人往谷外奔去。

這處山谷不長,葉護太子策馬回撤,不過片刻的功夫便快退出了山谷,不過葉護太子也是不巧,他雖竭力格擋弓箭,但手臂上還是人給射中了一箭。

“嗯。”葉護太子雖手臂中箭,但也不敢有絲毫停留,強忍着傷口的疼痛,策馬逃了出去。

葉護太子驚魂不定地連奔半個時辰,一直逃到一處湖邊,看了看身後已無追兵,這才緩過了神來,停下來駐馬歇息。

葉護太子狼狽地滾落下馬,捂着自己的手臂,大口地喘着粗氣。

“太子,你的傷勢如何?”達幹見葉護太子手臂受傷,也顧不得自己的傷勢,連忙上前問道。

葉護太子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臂,見弓箭沒入手臂不多,搖了搖頭道:“無礙,只是手臂受了些皮外傷。”

達幹道:“何人這麼大的膽子,竟敢在此埋伏我等。”

葉護太子咬了咬牙,猛地拔出了手臂上的弓箭,仔細地看了一眼,丟到了達乾的腳下。

“這是大唐禁軍制式的破甲箭,北衙龍武衛所獨有!”葉護太子看着這支弓箭,恨恨道。

如今北衙禁軍盡在李亨父子手中,這箭又是北衙的箭,那方纔偷襲的士卒自然也就是齊王李倓所派來的了。

達幹低頭看着這把箭道:“想不到李倓竟如此心狠手辣,爲了阻止我等分兵北上,竟然不惜痛下殺手。”

葉護太子道:“只要李倓殺了我們,回紇大軍羣龍無首,自然就會歸於李倓指揮,到時我回紇五萬大軍便爲大唐所有,不顧回紇生死,用以守衛潼關,這李倓當真是好算計。”

達幹道:“那我們眼下該怎麼做,還要前往長安嗎?”

葉護太子當即搖了搖頭道:“李倓對我們已經起了殺心,這次我們命大,僥倖逃脫,若是再去了長安,豈不是自己送死。李倓和李亨乃是父子,李倓分明就是受李亨的指使,想要吞併我們。”

達幹聞言,點了點頭道:“那我們該怎麼做,請太子下令。”

葉護太子眼中閃過一絲厲色,狠狠道:“李倓想要我們的命,我們自然不能等着他來殺,今夜我便悄悄潛回回紇大營,率軍先奪了潼關糧倉、武庫,然後率軍北歸。李倓若敢攔我,我就殺了他!”

在葉護太子看來,北衙禁軍是李亨的,而這些弓箭是北衙禁軍,那這次突襲自然就是李亨和李倓的意思,目的自然就是他所率領的五萬回紇大軍。

只是葉護太子不知,在這大唐地界,除了李亨能拿到被衙禁軍的兵甲,李瑁也同樣可以。

李瑁的姊兄、咸宜公主的駙馬楊洄曾任衛尉卿,衛尉卿掌管衛尉寺,乃九卿之一,主掌大唐軍器儀仗、甲冑兵械,以楊洄手段,想要偷出一些弓箭豈是難事。

方纔的這些所謂的伏兵便是李瑁潛伏在長安的人,這些弓箭自然也是他們射出的。他們本可以直接將葉護太子射殺,但爲了擴大潼關內鬥,這才故意放跑了葉護太子,讓他回潼關與李倓爲敵。

就眼下看來,葉護太子被困關中,一個活着的葉護遠比死了的葉護來着要更有價值。

“想辦法把消息帶出去,葉護太子已經中計,正在返回潼關的路上,請殿下準備夜戰。”

就在埋伏葉護太子的山谷上,嚴莊看着遠去的葉護太子,得意地輕捋着他那幾縷山羊鬍,對手下的士卒吩咐道。

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三十章 威逼利誘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四章 徵前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十章 韋清兒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八章 起兵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十章 逐鹿第三章 問安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十一章 挑撥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十四章 平亂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二十章 叮囑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十一章 責罰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十五章 授首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四章 交易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十五章 授首第三十章 籌糧第十五章 入宮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四章 結盟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十二章 斬將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六章 終破僵局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二章 斬將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十四章 贈禮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八章 回府第三十九章 起兵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六章 請帖第十六章 大捷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
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五十八章 俟羅君授首第三十章 威逼利誘第二十三章 銀礦第四章 徵前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十章 韋清兒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二十九章 土地兼併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八章 起兵第十五章 顏真卿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十章 逐鹿第三章 問安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三十三章 燒糧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二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十一章 挑撥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三十三章 左相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十三章 再露崢嶸第十四章 平亂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二十四章 涼州第四十七章 清兒產子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二十章 叮囑第三十七章 玉環產子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十一章 責罰第四十二章 林美人第二十三章 弔唁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十五章 授首第十九章 內外呼應第四章 交易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三十六章 瑛娘入府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十二章 軍中比武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十五章 授首第三十章 籌糧第十五章 入宮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四章 結盟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三十三章 帝欲親征第十二章 斬將第二十一章 商會初立第三十四章 救人第三十四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六章 終破僵局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十二章 斬將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四十章 駐守漢陽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十八章 爭分奪秒第四十二章 生隙第四十四章 春日遊園第十四章 贈禮第四十一章 提詩黃鶴樓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二十四章 賑災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四章 意外的封官第三十二章 騙城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二十一章 義子第八章 回府第三十九章 起兵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二十六章 刺殺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五十四章 浪穹詔第九章 拜訪相府第六章 請帖第十六章 大捷第三十四章 斬首第四十一章 收爲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