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起兵

暮色漸濃,夜終於降臨。

宛城的十萬胡軍本就人心不齊,宛若一個火藥桶,李瑁的一封書信便像是一根引線,只等着約定時間的到來,便將這個火藥桶點炸。

正如李瑁在密信中所寫的,深夜,子時,淯水改道決堤,大水如開閘猛獸般直奔地勢低窪的宛城而去,片刻間便填滿了宛城的護城河,緊接着漫進了宛城。

雖然夜已漸深,但作爲宛城主帥的尹子奇卻沒有絲毫的睡意,他手中緊緊地握着楊朝宗呈上來的密信,在前院不停地來回踱步,顯然是在等着什麼結果。

“大帥。”正在尹子奇來回踱步的時候,楊朝宗出現在了門口。

“怎麼樣?”尹子奇一見楊朝宗出現,立刻着急地問道。

楊朝宗點了點頭,回道:“啓稟大帥,時間分毫不差,城外的大水已經漫進來了,將士們正在經歷修堵,不過應該堵不了多久。”

尹子奇一聽到楊朝宗的話,面色深沉如水,右手把那封密信握地更緊了。

楊朝宗見尹子奇似乎有些猶豫不決,於是出言道:“大水漫城,許多胡人士卒很是慌張,軍營也躁動不安,末將已經在盡力彈壓。密信上的消息不假,而現在距離寅時只剩下不足一個時辰,是殺是囚還請大帥速速決斷。”

子時決水的消息已經應驗,那是否就能說明這封密信中的內容都是真的呢?還是說這封密信的內容本就半真半假,只是爲了挑撥呢?

若是沒有這封密信,尹子奇興許能夠說服自己,不可陣前疑將,但這封密信的內容明明已經有一半的消息是對的了,尹子奇就再沒有辦法視而不見。

“宛城事關重大,出不得半點岔子,你即刻將宇文炤請來此地‘商談要事’,待過了寅時再送他回去。宛城的奚族士卒不少,你行事仔細些,切莫動了刀兵。”

寧可錯殺,不可放過。宛城決不能丟,尹子奇權衡了一會兒,終究還是覺得穩妥爲上。

楊朝宗拱手應道:“大帥稍後,末將這就去辦。”

說完,楊朝宗便帶着數十親兵趕往了宇文炤的住處。

大水漫城,被驚動不只是尹子奇還有楊朝宗,宇文炤還有耶律和也是一樣。就在楊朝宗率軍趕來宇文炤住處的時候,宇文炤和耶律和也正在商議起兵之事。

“宛城大水已漫,想來靖王很快便將再次攻城,留給你我的時間可不多了。”宇文炤在屋內,對耶律和分析道。

耶律和點頭,信誓旦旦地迴應道:“尹子奇狼子野心,忌憚你我實力,早就想對你我下手,宇文族長放心,只要宇文族長一句話,在下必定跟隨。”

對於耶律和的反應,宇文炤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好,有耶律族長這番話我就放心了。”

宇文炤和耶律和正商議着來日起兵的細節,如何和李瑁取得聯繫,可就在此時,宇文炤的護衛忽然進來通報了消息,副將楊朝宗來了,奉尹子奇之命請宇文炤前往商談城防要事。

宇文炤一聽到這個消息,臉色便立刻陰沉了下來。

大水方一漫城,尹子奇便派人傳他,而且美其名曰商談城防之事,東城的城防早就被楊朝宗接手,與他宇文炤還有什麼關係?

“楊朝宗此人恐怕來着不善吶。”耶律和聽到了楊朝宗來此的消息,對宇文炤道。

宇文炤點了點頭道:“楊朝宗此來確實蹊蹺,這個時候尹子奇傳見,說不得是起了殺心。”

“那你我該當如何?”耶律和一聽宇文炤這麼說,連忙問道。

宇文炤面色一狠,回道:“尹子奇那裡去不得,去了容易,再想回來就難了。不如你我此事便起兵如何,奪了東城,獻與靖王,必能保你我富貴無憂。”

耶律和道:“可靖王那邊還未聯絡,就這樣起兵是不是太倉促了。”

宇文炤道:“等不了了,尹子奇獠牙已露,再不起兵便是死路一條。”

耶律和咬了咬牙,回道:“好,既然宇文族長這麼說了,在下願追隨宇文族長。”

門外的楊朝宗還在等候,但開門迎接他的並非宇文炤,而是一支冷箭。

屋門一開,耶律和的一支冷箭直奔楊朝宗的心口而去,楊朝宗本能地一閃,雖然閃過了心口,但無奈距離太近,還是被射中了肩頭。

“宇文炤,你果然反了!”楊朝宗捂着肩頭的傷口,怒喝道。

宇文炤抽出腰間的佩刀,喝道:“安祿山無德沒犯上作亂,我等響應靖王號召,自當起兵勤王,今日便是你等的死期。”

說着,宇文炤帶着麾下的士卒追殺了出去。

“快撤,回去向大帥稟告!”

楊朝宗見局勢不對,哪還顧得上自己肩膀的箭傷,在親兵的掩護下,衝到外面便奪馬而逃,直奔尹子奇的帥府而去。

耶律和正想上馬追殺楊朝宗,但卻被宇文炤攔了下來。

宇文炤對耶律和道:“走了一個楊朝宗無礙大局,耶律族長當務之急是回帳統軍,與我一同殺向東門,取了東門獻與靖王纔是。”

“好。”耶律和聽了宇文炤的話,當即一口應了下來。

宛城中的十萬士卒俱是胡軍,而宇文炤和耶律和奚族和契丹便佔了其中的一半,當奚族和契丹的胡軍起兵,衝向東城的時候,整個宛城一下子便亂掉了。

“大帥,大事不好了,宇文炤和耶律和反了。”楊朝宗的肩膀上還掛着耶律和射他的那支箭,跌跌撞撞地衝進了帥府。

尹子奇聽到楊朝宗的話,心頭猛地一陣,一口鮮血險些就從喉頭涌出。

“你說什麼?耶律和也反了?”尹子奇驚訝地對楊朝宗問道。

楊朝宗回道:“末將的肩膀便是耶律和所傷,耶律和和宇文炤密謀依舊,已經起兵了。”

尹子奇聽到楊朝宗的話,心一下子涼了半截,若是反的只有奚族的宇文炤,尹子奇還有把握彈壓,可若是契丹和奚族一同反了,那麻煩可就大了。

兩族之兵佔了宛城的一半,這叫尹子奇如何是好。

宇文炤和耶律和謀反,必然是和城外的李瑁早有商議。契丹和奚族的士卒都在城東,這東城怕是危急了。

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九章 密謀第五章 再遇第九章 高仙芝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九章 密謀第十七章 小道第十九章 決裂第十章 決策第七章 閿鄉城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十章 逐鹿第十七章 新軍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三章 謀算第七章 閿鄉城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九章 城破第一章 勸進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六章 請帖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十五章 官學第十六章 謀退第十章 胡兒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三章 心機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四十章 建佛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十八章 返程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五章 再遇第十章 韋清兒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四章 結盟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四十六章 下馬威第三十五章 破關南歸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四章 結盟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十五章 退封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九章 城破第三章 問安
第四十二章 沐浴華清宮第九章 密謀第五章 再遇第九章 高仙芝第三十六章 襲關第二章 貴妃玉瑤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三十八章 黜置大使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二十八章 設計第九章 密謀第十七章 小道第十九章 決裂第十章 決策第七章 閿鄉城第一章 爭鋒相對第十章 逐鹿第十七章 新軍第十八章 胡姬酒肆第四十二章 芙蓉城第四十二章 美人恩重第十八章 攬東風第十二章 西都月下第三章 謀算第七章 閿鄉城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二十二章 囑咐第九章 城破第一章 勸進第十七章 豆蔻初開第四十三章 華清春色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十九章 蜀商求見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六章 請帖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三十二章 宴無好宴第十五章 官學第十六章 謀退第十章 胡兒第三十章 內外交困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六章 西北平亂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四章 石堡之捷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二十五章 密謀封后第三章 心機第二十六章 災民第三十三章 威懾第四十章 建佛第二十九章 慾望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三十章 無情亦有情第三十八章 世子第四十六章 蠱惑第一章 明月樓高休獨倚第三十九章 再入安戎城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十八章 返程第一章 高仙芝送禮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五章 再遇第十章 韋清兒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四十三章 酒宴第十一章 大難不死第三十五章 宮宴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四章 結盟第十二章 史思明第四十六章 下馬威第三十五章 破關南歸第二十九章 王府參軍第四章 結盟第十四章 世家利弊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六章 城防之爭第十五章 退封第五章 來世莫在帝王家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二十一章 寧王病危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二十一章 出征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第四十六章 安祿山賠罪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九章 城破第三章 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