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寧夏之亂(2)

回軍營後,劉東、許朝二人聯絡了八十餘人的軍將策劃起事,這些軍將早就對黨馨不滿了,有劉東帶頭,便紛紛響應。

第二天一早,也就是萬曆二十年二月一十八日清晨,這天仍是清冷天氣,寧夏鎮城四處沉寂。

天剛剛亮,巡夜的更夫強忍着寒意,縮頭縮腦地走在街上,忽然對面街上傳來轟轟的腳步聲,似乎有幾千人一起奔跑在大街上一樣。他大吃一驚,舉目看去,卻見對面黑壓壓的無數邊軍將士,個個披掛整齊,手執閃閃的鋼刀,在幾個身披鐵甲的軍官帶領下,惡狠狠的向這邊而來。

那更夫嚇得魂飛魄散,把手中的更器一扔,一聲大叫,抱頭逃個無影。

這羣亂軍,殺氣騰騰,在劉東等人的帶領下,一直殺到了總兵的府邸。總兵府的那些家丁,平時作威作福還可以,見了這羣凶神惡煞的亂兵們,哪裡抵擋得住?很快總兵府邸的大門就被撞開,一聲吶喊,亂軍們蜂擁而進,衝入總兵府,他們見人就砍,見門就踹,見女就奸,一直衝到後院。\\\\\

巡撫黨馨的內弟,寧夏總兵張維忠聽聞亂軍衝進來,嚇得渾身發抖,他衣服還沒穿好,就聽一聲巨響,屋門被踹開,接着一羣亂兵涌了進來,幾把雪亮的鋼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對面還有一羣凶神惡煞的大兵,個個手上拿着兵器,仇恨憤怒的目光看着他,似乎要將他吃了一樣。

張維忠的性情一向懦弱,在軍中缺乏威望。平時都是仗着黨馨的勢頭,見到這種情形,早己是嚇得魂不附體。被幾個亂軍象拖死狗一樣地拖到院中。

在院中,張維忠看到衆人簇擁的劉東,他勉強提起精神,顫聲道:“劉軍鋒,你們這是要幹什麼?你是要造反嗎?”

劉東一腳將張維忠踹到地上,張維忠殺豬般嚎叫起來,劉東獰笑道:“張總兵。****你說對了。我們就是要造反,平日你和黨馨老賊作威作福,吃空餉,喝兵血,沒想到有這一天吧?”

張維忠更是嚇得魂飛魄散,他還不死心,吃力地哀求道:“劉軍鋒,你要三思啊,殺官造反。這可是滅門的大罪。”

劉東喝道:“少廢話,給我綁起來。”

很快,幾個亂軍就擁了上來。將張維忠綁得結結實實。

這時,拜帶着一些手下地蒼頭軍進來,他對劉東說:“劉兄弟,你趕快帶人去巡撫衙門抓黨馨,以防生亂,這裡就交給我了。”

劉東立時又帶領亂軍,衝向了巡撫衙門。寧夏巡撫黨馨聞聽兵變,嚇得連官印都顧不上拿。\\\\\\慌慌張張地往外逃。一衝到大門時。見大門己是被亂軍撞得搖搖欲墜,他又忙衝入後院。卻一直找不到逃跑的門路,忽見牆角處有一個水洞,他顧不得髒冷,也顧不得自己的巡撫身份,便鑽入了洞中。

未想到水洞太小,他人鑽不出去,又不敢從洞內出來,只好膽戰心驚地躲藏在洞內。劉東帶着亂軍撞開大門,衝進衙門內,官印還在,卻不見黨馨其人。劉東將符印收了,指揮亂軍裡裡外外在衙門內搜尋半天,一陣亂翻亂搶後,終於將縮在水洞裡瑟瑟發抖的黨馨搜了出來。

當亂軍將黨馨拖到劉東身前時,他己是臉色蒼白,嘴脣凍得哆嗦,一身的大紅官服也是皺巴巴的,上面滿是污穢的東西。

看到他這個狼狽地樣子,劉東大感快意,他獰笑道:“黨馨老賊,平日你虐待將士,剋扣兵餉,沒想到會有今日吧?”

黨馨知道今天自己不能倖免,他索性豁出去了,他怒聲道:“劉東,許朝,你二人聚衆造反,不會有好下場地。”

許朝大怒,在黨馨的慘叫聲中,一陣亂刀將他砍死。又有手下亂軍拖來寧夏督糧道兵備副使石繼芳,劉東與許朝二人一合計,一不作二不休,也將石繼芳一陣快刀斬成肉泥。

臨行時,亂軍又將巡撫衙門洗劫一空,還放了一把大火,立時巡撫衙門火光沖天。亂軍又衝到牢房,將裡面一些亡命之徒放出來,接着亂軍又在鎮城內大肆搶掠,一些流氓與登徒子也趁火打劫。一下子,鎮城內的軍戶百姓商賈們是遭了殃,不但城內所有的店鋪被搶了個空,很多房屋還被放火燒了。

城內的很多良民女子,也紛紛被亂軍殺害姦淫,特別是拜手下的家丁隊蒼頭軍,多是亡命之徒,大部分又是蒙古人,更是兇暴無比,一時之間,鎮城內如地獄般。****老百姓們呼天搶地,紛紛帶着妻小兒女,四處逃竄。

最後亂軍還搶入慶王府內,此時正適值慶王伸域薨逝,世子帥鋅系太祖十六子七世孫,尚在守制,未曾襲封,母妃方氏,挈世子避匿窖中,既而懼辱自裁,所有宮女玉帛,悉被掠去。亂平後,大部分宮女,都被折辱而死。

那邊亂軍們在城內大搶,這邊拜,劉東等人則是聚在總兵府邸,慢慢商議事情,最後計議己定,劉東便下令將總兵張維忠押上來。

劉東說:“張總兵,黨巡撫和石副使二人狼狽爲奸,剋扣將士們的糧餉,將士們怒火滔天,才做下了今日之事,煩請張總兵向朝廷稟報,說巡撫黨馨剋扣軍餉,以致激起將士們的兵變,希望朝廷開恩就撫。”

張維忠面無人色,但在衆亂軍的虎視眈眈下,卻又不敢不寫,最後只好顫着手,寫了一份奏疏。劉東,拜幾人輪流看了一遍,都覺得沒有問題,各人臉上都是露出了笑容。

剛纔他們幾人在旁商議地事情,就是找這次鎮軍叛亂的藉口,以圖逃過朝廷的懲罰,不管怎麼說,他們今日做下一系列地大事,還是心下有些惴惴,能不和朝廷對戰,那是最好了。事實上,在大明萬曆時,發生過幾次邊軍叛亂,如萬曆十年的寧夏靈州土軍楊文遇之亂,萬曆十一年山西靈武關軍士李現之亂,萬曆十六年延綏神木軍士之亂,最後往往以招撫解決,拜等人也希望如此。

奏疏寫好後,張維忠被軟禁在後院內,他想到自己堂堂朝廷命官,卻被亂軍戲侮,哪還有顏面苟活於世?又聽說巡撫黨馨和副使石繼芳,都被亂軍斬成肉泥。又想到劉東等人以後會不會放過自己,他越想越怕,最後長嘆一聲,便自縊身亡。

劉東等人聽聞張維忠自盡,並沒有什麼表示。那邊拜又親自帶着自己的家丁來到慶王府,慶王世子帥鋅,早被亂軍抓到。因爲王府被亂軍洗劫一空,財物宮女,都被搶去,母妃方氏又懼辱自裁,帥鋅正在傷心難過。

拜假意安慰了他幾句,對他道;“黨馨、張維忠等人貪贓枉法,激成兵變,還請世子將此事上奏皇上,妥爲安撫爲上。”帥鋅不敢不從,只得依拜的意思,上奏皇帝,希望朝廷開恩。

亂軍很快控制了寧夏鎮城,事情順利,拜、劉東等人都是精神大振。

當下劉東自封爲總兵官,授承恩、許朝二人爲左、右副總兵。授拜外甥土文秀、拜義子云爲左、右參將。衆人又共奉拜爲謀主,一切聽他的主使。衆人歃血爲盟,發誓與大明官軍對抗到底。

在拜的授議下,叛軍又分兵四處佔據城堡,叛亂全面爆發。

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240章 大捷第92章 分功第56章 收稅第225章 朝會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48章 商賈雲集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71章 毛紡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132章 跋扈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9章 行商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66章 上任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28章 入朝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00章 又震動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134章 慘烈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57章 新戰陣第27章 變化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56章 收稅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265章 規劃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2章 過節第244章 度種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86章 商路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52章 還鄉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29章 王京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267章 播州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71章 毛紡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33章 威力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09章 冗濫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
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190章 收穫與成本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71章 忠狗、夜宴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240章 大捷第92章 分功第56章 收稅第225章 朝會第42章 馬久英公公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124章 李如柏、李如樟第163章 停戰、談判、回國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48章 商賈雲集第74章 鳥銃、年獎分紅第181章 黃來福出塞第151章 妖言惑衆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71章 毛紡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132章 跋扈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161章 碧蹄館血戰(1)第19章 行商第261章 關河口、圈地第118章 寧夏之亂(1)第166章 上任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62章 迎親、各方奏摺(2)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28章 入朝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00章 又震動第152章 戚家軍後裔、兵力分配第158章 各方傷亡統計第134章 慘烈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203章 紅薯不如小麥?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8章 未過門媳婦兒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257章 新戰陣第27章 變化第162章 碧蹄館之戰結束、戰果第137章 寧夏平、論功行賞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109章 潰敗、殺俘(3)第56章 收稅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149章 發行國債的構想第265章 規劃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2章 過節第244章 度種第63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140章 塞外經營、大軍路過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186章 商路第182章 與三娘子的商談第104章 三岔堡初戰第156章 火銃對射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4)第224章 石見銀山第252章 還鄉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32章 進京替職(1)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229章 王京第127章 商隊到達、衆將羣星、朱巡撫有請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267章 播州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71章 毛紡第270章 血戰、播州平(二)第233章 威力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1)第209章 冗濫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81章 武裝開礦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