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徵日

說順天城己是舉手可得,不過一是黃來福不願意自己謂的犧牲,二是在黃來福的打算中,他勸說小西行長投降,也是爲了將來佈局日本的考慮。

黃來福認爲,將來日本國保持着統一而虛弱的狀況,是附合他黃來福與大明利益的。不過這其中的佈局,還是需要小西行長來參與。

而對於小西行長來說,不論是爲了眼下的生存還是將來回日本時少主的安危,對黃來福投降,都是唯一的一條路,黃來福己經保證了他與部下們的安全,不論黃來福保證是真還是假,他都己經沒有選擇了。

萬曆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小西行長領順天守軍一萬四千餘人,出城向黃來福投降,如此,歷時七年的萬曆朝鮮戰爭結束,餘下的,就是經營日本之事了。

黃來福下令將所有的日軍俘虜都關進了集中營,對他們的安排,以後再說。而此時,明朝大軍全勝的消息早已傳遍朝鮮各地,朝鮮舉國若狂,幾年的殘酷戰爭,終於全部結束了,各地是載歌載舞。捷報傳回大明京師時,萬曆皇帝也是大喜,下旨嘉獎,並帑金二十萬兩犒師。

很快的,黃來福接到總督邢與朝鮮國王李的賀信,並讓黃來福將大軍駐紮在原地,領着一干東征將領及一部分親兵趕回王京,接受萬曆皇帝的嘉獎聖旨。

十二月十五日,當黃來福來到王京,朝鮮國王李親自來到城門口迎接,進入王京城時,城內的百姓也是傾城出動,出來歡迎黃來福等人。當晚,朝鮮王宮裡舉行盛大的晚宴,爲朝戰勝利慶功,席中,今日剛到的明使宣讀萬曆皇帝聖旨,對東征諸將的功績給於褒獎。

包含朝鮮國王李在內,全部都跪下聽旨,山呼萬歲,聖旨宣讀後,便是晚宴開始。

坐在黃來福身旁的是朝鮮國王李庶次子李琿,當時人稱光海君,便是李之後的朝鮮國王,此時他二十三歲,說起這李琿,也是個人物。

萬曆二十年第一次朝鮮戰爭爆後,臨海君李被俘,李倉皇出奔平壤,命令十七歲的李琿攝國事。李琿收集流散的軍隊和義兵,號召通國勤王,振奮了朝鮮的民心軍心。萬曆二十一年,日軍撤出漢城,退守釜山,並將虜獲地臨海君和順和君兩位王子送還,此時,朝鮮國王李已經屬意光海君李琿了。

不過在萬曆二十三年。李冊封李琿爲世子。並上表大明請求批准時。答覆是繼統大義。長幼定分。不宜僭差。不許。以後朝鮮國王李幾次請求。大明都是不許。這個事情在朝鮮也是鬧得雞飛狗跳。朝中地北人黨因此分裂。

wωω• TTkan• c o

最後一直到萬曆三十六年。朝鮮國王李病逝。事實上地世子光海君李琿嗣位。並上表明朝。自稱權署國事。請求冊封。萬曆皇帝惡其專擅。不予理睬。不過因爲當時女真勢力己經對大明構成了威脅。所以拖延幾個月之後。於是年十月冊封李琿爲朝鮮國王。

李琿即位後。朝鮮史料稱其“昏亂日甚。幽廢母后。屠兄殺弟”。也是一位猛人。

此時李琿陪笑地對黃來福道:“提督大人威靈遠揚。小邦被兵七載。今日纔有安寧。皇上之湛恩。大人之功德。小邦真是銘感五內!”

黃來福喝酒己有些酒意。他道:“光海君客氣了。這都是皇上明見萬里。運籌帷幄之功。本督哪有什麼功勞?”

李琿又陪笑了幾聲。試探地問道:“聽聞倭將小西行長領倭兵一萬餘請降後。現被關押在順天倭城附近。不知大人將對他們如何處置?”

黃來福道:“這要稟告皇上,由皇上定奪了,不過本提督己經保證了倭將小西行長等人的安全,想必皇上也會對他們從輕落!”

眼下朝鮮的戰事己經結束,大明的官員們都認爲可以搬師回朝了,畢竟幾萬大軍駐紮在朝鮮國,每天的糧餉供給都是天文數字,就算朝鮮的局勢沒有穩定下來,大軍不能全部撤走,也至少可以撤走一半以上的人馬。就是總督邢,也在請旨詢問,是否可以準備從朝鮮撤軍的事了?

只有黃來福知道這事情還沒有結束,不給日本人以強大地壓力,甚至不攻入日本國,取得日本的賠款條約,將來那四百萬兩的東征債券怎麼還?在密信中,萬曆皇帝也是同意黃來福的觀點,對於將來的日本戰事,他也是決定全權由黃來福負責。現在兩人可說是一條繩上的螞蟥,黃來福還不出幾百萬兩的東征債券,他完蛋,萬曆皇帝同樣是不好過地。

而小西行長與他那一萬餘的被俘日軍,就是黃來福將來佈局日本國一個重要的棋子。萬曆皇帝也同意這些俘虜由黃來福全權處理。

此時李琿聽了黃來福的話後,神情有些悲憤,他道

讓提督大人得知,倭人入寇數年來,在小邦犯下的罪繡難書,我全民無不是恨之入骨,還請提督大人向皇上言明,將倭城小西行長等人交於小邦,小邦上下,定然感念大人恩德!”

朝鮮戰爭七年來,朝鮮國可說是受創極深,用生靈塗炭來說是完全不過份的,只是粗步統計,幾年來死於戰亂的朝鮮人多達二百餘萬人,相當於全國總人口的二成。而且原本朝鮮國有耕作農田約三百萬畝,現在卻是劇減不到一百萬畝,將來又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這還不算,幾年戰爭中,被俘到日本的朝鮮人多達十萬人,他們多半被虐待而死,甚至很多人還被賣到葡萄牙,西班牙等西洋各國,死後不得歸鄉。此外在戰爭中,日軍還奸辱了無數地朝鮮女人,並割下十幾萬朝鮮人的鼻子,作爲戰利品帶回了日本,直到後世,日本京都方廣寺中,還留下了這個鼻。

幾年戰爭中,日朝兩國可說是仇深如海,現下明軍俘虜了一萬多的日本士兵,他們自然希望將仇恨瀉這些人頭上。而且小西行長等人請降後,黃來福給於他們朝鮮軍人的待遇,雖然每天要幹着沉重的活,但卻每天能吃飽,特別是小西行長,隔幾天還有肉與酒吃,這讓很多朝鮮人都是不滿。

對於黃來福來說,他對日本人與朝鮮人都沒有好感,其實要不是爲了還自己的東征債券,他並不介意將這些日軍俘虜轉交給朝鮮人,還省了一點自己的糧食。不過爲了自己地日本佈局,這種事自己可不能幹,否則移交給朝鮮人一萬餘日軍俘虜,到時他們還自己一萬具日軍的白骨,那就不得了。

聽了李琿這樣說,黃來福一皺眉道:“倭人毒害朝鮮,本提督不是不知道,也深表同情!不過本提督剛纔也說了,我己經保證了倭將小西行長等人的安全,難道光海君要黃某做那言而無信之徒嗎?”

其實剛纔光海君向黃來福提起這事時,那些朝鮮君臣都是側耳細聽,此時聽了黃來福這個話後,人人都是臉色尷尬,同時現出憤憤不平的神情。連總督邢的目光都是向這邊轉來。

“當然了!”

黃來福語氣緩和道:“倭人不但毒害我大明屬國,還累累騷擾我大明海疆,不能不給於懲罰!皇上己有旨意於我言明,此次大捷後,以戰船千隻,趁勝揮師攻入倭國,讓倭人嚐嚐我天朝地厲害。光海君到時要報仇,大可以領軍作戰,進了日本土地,當時是要殺人還是屠城,那都是隨便的事了!”

聽了黃來福地話後,那些朝鮮人都是精神一振,說實在,朝鮮人是一個報復心極重的民族,以前是沒有辦法,眼下有大明軍隊在前,他們是樂得報仇了。如果能攻入日本本土,他們將會比日本人更殘暴。

朝鮮國王李恨恨道:“倭人毒害我地,此仇不共戴天,只要天朝言明,小邦自當傾力隨軍而攻!”

立時殿內地朝鮮人是一片的大叫大囓,一片地報復聲音。

只有總督邢皺了皺眉頭,對黃來福道:“黃提督,我大明仍是堂堂正正之王師,就算攻入倭地,又豈會做那殺人屠城之事?”

黃來福道:“邢大人說得是,是黃某失言了!”

……

對於進攻日本國本土之事,朝鮮上下都是歡呼雀躍,積極地做着準備,不過大部分的大明官員都表示反對,認爲朝事己定,可以回國了,勞師遠征,蒙元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不過萬曆皇帝決心己定,他們反對也沒用。

進攻日本國的時間定在萬曆二十七年的正月初五日,這些時間內,整個朝鮮沿海都是一片的繁忙,準備物質,打造戰船等,那一萬餘的日軍俘虜便成了苦力,整日整夜的不停忙活着。

眼下日軍早己被明軍打破了膽,兩次入寇朝鮮都是大敗,回國人數不到一半,戰國時鍛煉出來的精兵損失嚴重,國內更是一片凋萎,加上豐臣秀吉死去,豐臣家的統治己經有嚴重危機。

再聞聽唐人要攻入自己國土,衆人更是膽戰心寒,他們派出使希望能和談,眼下徵日之事由黃來福全權負責,他只是派出幾個手下與他們閒扯,不過徵日的準備工作還是有條不紊地進行。

對黃來福來說,將來的談判是要的,不過現在不是時候,等自己佔了對馬島與石見銀山,再大兵壓境下,加上各種的威逼利誘,簽訂城下之盟才容易。只有這個時候,日本人才會乖乖地答應自己的要求,賠償幾千萬兩銀子。

這方面,後世的西方殖民己經有許多先進經驗,自己到時照學就可以了

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43章 對馬島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89章 激戰第141章 感嘆第119章 平叛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63章 勾結第112章 老營堡147章 面聖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225章 朝會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33章 離別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40章 大捷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241章 徵日第141章 感嘆第245章 威赫第17章 大幹第126章 不滿第227章 探獄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94章 歡聚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94章 歡聚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00章 又震動第237章 提督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34章 城破第68章 討價還價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61章 成親(3)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70章 軍容、青磚第265章 規劃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75章 大過年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65章 規劃第1章 附身邊軍第240章 大捷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
第219章 徵兵!小姨變小妾?第243章 對馬島第55章 臘肉、火腿、加工業第89章 激戰第141章 感嘆第119章 平叛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5)第122章 到達、轟動(2)第263章 勾結第112章 老營堡147章 面聖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225章 朝會第197章 大臣打架?民郵、設報誘人心第33章 離別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5)第240章 大捷第11章 引水與大水車第205章 分兵出塞、清理河套第116章 目光要往外看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04章 奇技局、農場效應起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6章 比軍戶還慘的匠戶第241章 徵日第141章 感嘆第245章 威赫第17章 大幹第126章 不滿第227章 探獄第49章 編伍、練兵(2)第94章 歡聚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20章 五寨堡動員出兵第142章 先進經驗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3)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2)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94章 歡聚第153章 議和鬧劇、大軍進朝鮮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4)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100章 又震動第237章 提督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83章 羊毛之誘、互市互利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208章 宛平三宮第184章 開市之爭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2)第128章 經驗交流、開始攻城第101章 鮮明對比、興旺第99章 又是大豐收、馬推收割機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58章 火銃兵與長矛手第90章 虎蹲炮、淒厲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73章 地頭蛇、嚴酷拉練第211章 上林苑監第192章 軍隊武器收支,燧發槍?夏稅秋糧!第249章 總督兩鎮軍務第234章 城破第68章 討價還價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111章 葬禮、賞銀、分紅第30章 外界的一些事情第61章 成親(3)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95章 田園風光美第271章 改土歸流、封賞第118章 寧夏之亂(2)第175章 走狗開路第176章 分紅之爭第155章 三百門大炮、平壤血戰(1)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2)第58章 各方爭功(2)第103章 一片恐慌第70章 軍容、青磚第265章 規劃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75章 大過年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12章 養兵所需費用第265章 規劃第1章 附身邊軍第240章 大捷第50章 列隊、號令、軍紀第191章 五寨堡商稅達五萬兩?第31章 獸醫王啓年(2)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