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

這清漣河兩邊地勢從低到高,放眼望去,順着河兩岸,參差不齊地分佈着一些田地。清漣河水一直往西北方向的小河頭堡,三岔堡而去,這田地就順河在兩岸邊不斷出現。整個五寨堡軍戶的屯田,就以五寨堡到小河頭堡,到三岔堡這一帶最爲密集。

河兩邊有一些田莊分佈在那,輻射管理周邊一些田地,大部分是好田,田莊大的管理數千畝,小的數百畝,多爲五寨堡的軍官們所有,其中最好最大的幾個田莊,多靠近河水邊的,就是爲黃家所有。

黃來福下了馬,由江大忠等人牽着,向着河邊田地而去,顧雲娘還是撅着嘴跟在身旁,不過見黃來福確實是象幹正事的樣子,也不由有些驚奇,這想他這是轉了性了?

走過一些田地,只見溝渠乾涸,收完麥穗的田地上,上面裂開一道道口子,田地的表層翹着一塊塊驚心的硬皮,一些小雪花落在上面,轉眼不見,更見淒涼。

走到河邊,看着面前這個清漣河,黃來福嘆了口氣。五寨堡後世被稱爲富水縣,有坐在水庫上的縣之稱。不過顯然此時這個稱號要大大打折扣了。在黃來福小時候的記憶中,清漣河有百米寬,十幾米深,河水也是基本和河岸齊平的,不過眼前的清漣河水量顯然比以前差了一大截,露出了河岸的一大片地方。

河邊倒是有些憑藉人力或是畜力的龍骨水車、鏈鬥式水車之類的引水工具,這是漢唐時就出現的灌溉工具,也曾是兩岸屯田灌溉的主要力量。

不過此時河水枯萎了不少,水面離岸足有數人高。以這些水車的能力,此時也只能將水源引到河邊一些較低的田地上,稍遠及地勢稍高的田地,就無可奈何了,只能靠一些人力或畜力遠遠的肩挑手背的,這又有多大作用?這還是靠近河邊有水源的田地,那些不靠近水源的屯地,就更是無奈了。

看到眼前的這種情況,黃來福也總算明白了。他昨天就奇怪,這五寨堡後世號稱全縣可耕地面積60萬畝,一年糧食產量可達2億斤,再加上此時的五寨堡還未設縣,理論上這軍堡一帶都屬五寨堡所有,可以開墾的荒地極多,也不會有內地衛所什麼軍田民田之類的麻煩爭議。不管再怎麼說,以數十萬畝土地,怎麼會連區區數千人都養不活?

此時他明白了,在這種大旱大寒之下的小冰河時期,可說到處是赤地千里,連五寨堡這個水源豐富的地方也是如此,這種情況下再多的土地也是毫無意義的。缺少水源,無水灌溉,大量的良田都不得不廢棄,更不要說去開墾荒地了。

水,需要水!需要將河裡的水引上來,需要不近水源的田地有水灌溉,黃來福沉思着。

楊管家走在黃來福旁邊,見着眼前的情況,也是嘆了口氣,說道:“時事艱難啊,這老天不知是怎麼回事,不是旱,就是寒,河裡的水也引不上來,堡的屯地已是連年欠收了。再這樣下去,可如何了得啊。”

顧雲娘一雙俏目斜眼瞧着黃來福,嬌聲道:“黃來福,你帶我們來看屯田,是不是有什麼辦法?”

黃來福見旁邊的江大忠裂開大嘴直笑,狠狠地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一記,拍得他齜牙咧嘴,笑道:“雲娘,我要不是沒辦法,帶你們來這兒做什麼,你來福哥自有計劃,不過眼下還不是說出的時候。”

顧雲娘聽到他說“來福哥”,俏臉微紅,輕啐了一下。

楊管家含笑看着二人鬥嘴,對他而言,黃來福和顧雲娘二人都是他看着長大的,他雖是黃家的奴僕,但在他心目中,實將黃來福和顧雲娘二人看着自己的孩子一般。

他說道:“少爺,要不要到我們的田莊去看一看?”

黃來福點了點頭。

河這邊,往西邊不遠處就有一個田莊,是黃家在清漣河南岸最大的田莊,管理着周邊近千畝田地。百年下來,黃家一共zhan有了五寨堡屯田達萬畝之多,不過近些年年景不好,除了靠河邊的這些田地,邊遠的,不近水源的幾千畝田地都荒拋了。

那田莊就是一個坐落在一片田地中的園子,莊前莊後都是田地。莊前有一個大塘,塘邊都栽滿了榆樹、桑樹,不過此時看上去,這塘裡的水都乾涸得差不多了,塘邊的那些榆樹、桑樹,頗有些死氣活樣的味道。

走進田莊內,由於是農閒,因此莊內除了幾個看守田莊的佃人外,並沒有什麼人。莊裡面也有一些耕地,還有一些菜園,除此外,大多是倉房,糧庫,牲畜欄,曬穀場之類的。另有幾片供人居住的房屋。莊外面用土石結合的圍牆圍着,還有一些防守工事,頗有幾分軍堡的味道。

那個爲首的佃人見黃來福來到,頗有些戰戰兢兢,忙上前來侍候,顯是黃來福兇名在外,他也是知道的。出乎他的意料,少東家黃來福倒是和顏悅色,問了些田莊的情況後,就讓他下去了。讓他大鬆一口氣。

依他所說,這田莊四周有田一千一百六十五畝,莊內有菜地20塊,豬欄3處,再養有羊數十頭。有約50個佃人在這裡勞作。其實類似的佃人黃家約有數百人之多,這些佃人大多就是五寨堡的軍餘家屬,還有些乾脆就是千戶所的正額旗軍。數十年來,這些人在黃家做工,也早已習慣這種生活了。

在往年風調雨順時,這田莊一千多畝地,一年可產出小麥近30萬斤,不過近幾年,最多時,每年只產出數萬斤,這還是五寨堡最好的田地了。其他田莊的田地不說也罷。

黃來福揹着手,在莊內莊外細細看着,若有所思,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自然是跟在黃來福後面,說話也是輕聲的,不敢打攪黃來福的思考,雖說二人不明白什麼時候少爺懂得莊田之事了?楊管家也是恭敬地跟在旁邊,遇到黃來福問起時,才輕聲地解說。

只有顧雲娘不時看看黃來福,心下疑惑,經過這半天的接觸,感覺眼下的黃來福好象是換了一個人一樣,氣質,風度都有了不同,以前的他可是粗莽無知,如今卻是成熟了許多,一副淡定從容的樣子,出門一趟就會有這麼大的變化?顧雲娘有些好奇,不住的向黃來福斜眼相睨。

在清漣河南岸看過田地後,黃來福幾人將馬匹留在田莊內,又登船到北岸黃家一些莊園去查看了一番,見時近中午,幾人便迴轉回來。黃來福站在船頭,見沿河頗有一些綠意。不由豪氣大起,雖說眼下的情況很不妙,不過自己有信心讓他改變。

上了岸,顧雲娘撅着嘴,似乎是對黃來福這半天冷落她的氣惱,江大忠和楊小驢見狀想笑又不敢笑。

黃來福看了她一眼,則是笑了笑。

顧雲娘哼了一聲,正要說你笑什麼。

“哎……”黃來福忽然唱了起來。

顧雲娘嬌嗔道:“你幹什麼,嚇我一跳!”

黃來福不理她,繼續唱道:“……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呀頭,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呀……”

顧雲娘臉有些紅,說道:“你唱些什麼呀?”

黃來福轉過頭來,看着她,聲情並茂地唱着:“……從此後,你搭起那紅繡樓呀,拋灑着紅繡球啊,正打中我的頭呀,與你喝一壺呀……”

顧雲娘終於抵抗不住黃來福的目光,俏臉暈紅,螓首幾乎垂到了酥胸上,聲音細若蚊鳴:“你這是哪聽來的俚曲?”

明朝的民歌非常繁盛,數量相當可觀,到明中葉後,估計有近千首。民歌中佔絕大部分的爲情歌。感情真摯,語言純樸,無絲毫做作。

如在江浙一帶流行的情歌《月上》,歌詞中就寫道:“約郎約到月上時,約了月上子山頭弗見渠,咦!弗知奴處山低月上得早。咦!弗知郎處山高月上得遲。”

最有名是起於中原,風行於大江南北的《鎖南枝》,一直到後世都是耳熟能詳。

“……傻俊甬,我的哥!和塊黃泥兒捏兩個。捏一個兒你,捏一個兒我,捏的來一似活託;捏的來同在牀上歇臥。將泥人兒摔破,着水兒重和過,再捏一個你,再捏一個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

這些情歌大多直白而感情強烈,其實不論是在五寨堡,還是在岢嵐州鎮西衛城內,顧雲娘都聽過那些軍戶少男少女們對唱過此類情歌,她雖是軍將子女,身處的都是一干粗漢中,不過自小受那些傳奇戲劇才子佳人小說的影響,也覺這些歌曲太過直白。

不料此時黃來福唱出的歌曲,更是粗獷而赤裸,歌中的男女之情渲染得過份,讓顧雲娘聽得心如鹿撞,臉兒暈紅。同時心下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哪個少女不懷春?更何況顧雲娘此時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不過她從小就許配給了黃來福,岢嵐州中哪個不開眼的軍戶少男敢對她唱此類歌曲?所以雖說顧雲娘內心有些鄙薄那些軍戶少男少女,不過內心其實還是羨慕他們的,可以和心上人痛快歡樂。

而以前的黃來福只會舞刀弄槍,一個典型的不解風情的粗漢,什麼時候又在乎過她的少女心事了?所以此時顧雲娘雖然外面羞怒,但其實卻是內心暗暗歡喜。

而且黃來福這唱曲雖然粗獷而直白,曲調也是有些奇怪,不過唱來倒是好聽,別有一股韻味,和此時大明朝聽到的歌曲頗有不同。其實黃來福這歌曲倒不比此時的明朝情歌高明,不過勝在一個新鮮。

黃來福一曲唱完,顧雲娘紅着臉兒輕啐道:“不知哪聽來的怪曲,粗鄙。”

黃來福笑道:“不好聽嗎?你如想聽,以後我常唱給你聽。”

顧雲娘嬌羞地哼了一聲,不過卻沒有說不想再聽。

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目瞪口呆地看着。心想少爺什麼時候還會唱情歌了,這歌曲倒怪,不過確實是很好聽,很有味道。又見顧雲娘那種羞赧的樣子,二人不由對黃來福暗暗佩服,心想少爺確實是變了不少,對女人越來越厲害了。以前他可是在那顧大小姐面前連大氣也不敢出的。

楊管家則是一直笑呵呵地站在一旁,此時他走上前來,對黃來福和顧雲娘道:“少爺,顧小姐,時候不早,我們到田莊去取馬吧。”

第75章 大過年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168章 迎接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5章 軍與兵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34章 慘烈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234章 城破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25章 朝會第243章 對馬島第229章 王京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240章 大捷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70章 軍容、青磚第231章 蔚山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18章 劉二妞第19章 行商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8章 轟動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8章 轟動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67章 播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45章 交權、招兵第71章 毛紡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53章 各方反應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26章 踊躍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83章 破家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5章 火熱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244章 度種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33章 離別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32章 跋扈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61章 成親(2)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
第75章 大過年第260章 軍隊信仰、秋收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1)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67章 餘波、軍士武藝等級第168章 迎接第165章 山西鎮總兵第44章 一營兵要18萬兩銀子(2)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5章 軍與兵第214章 連鎖超市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134章 慘烈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第32章 進京替職(3)第234章 城破第195章 規劃山西鎮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25章 朝會第243章 對馬島第229章 王京第13章 大農莊計劃第66章 皇帝也來加股(6)第109章 潰敗、殺俘(2)第240章 大捷第157章 平壤城破第76章 三大徵前兆、化肥第88章 無惡不作、迎戰馬賊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70章 軍容、青磚第231章 蔚山第221章 復設東勝衛?第268章 陽奉陰違第59章 共同利益圈第220章 齊人之福難享第218章 劉二妞第19章 行商第48章 商賈雲集第143章 賞雪、納妾渠秀荷之事第144章 納妾程序第18章 轟動第135章 黃來福獻計、三萬蒙古兵來援第164章 斬首改革第26章 劉玉梅餵豬、黃來福盤點(2)第169章 武將,就應該飛揚跋扈些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第167章 巡撫的心思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1)第199章 情報帝國、報紙的力量第102章 蒙古人來了第146章 黃來福又出兵,萬曆帝召黃來福覲見第10章 看田莊唱情歌第236章 線形戰列第159章 所向披靡第18章 轟動第60章 姐夫們手中的資源第267章 播州第23章 瘋狂開墾土地(1)第45章 交權、招兵第71章 毛紡第82章 血腥鎮壓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1)第264章 議事,問題多第32章 進京替職(2)第148章 朱翊鈞與黃來福的問答第129章 五路攻城第53章 各方反應第65章 大辦工廠(1)第194章 上元夜、舊情人?第86章 高科技搶人飯碗的問題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1)第226章 踊躍第69章 包稅十萬兩第114章 改造問題第83章 破家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262章 大同鎮巡撫到來第15章 火熱第179章 東林黨議始第39章 去太原的路上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58章 各方爭功(1)第244章 度種第173章 明日閱兵,通知楊巡撫來第202章 新收割機、糖廠、溫室栽培第33章 離別第136章 石溝血戰、寧夏平(5)第29章 大五寨堡水泥廠(2)第78章 產品熱銷、渠秀荷第132章 跋扈第247章 賠款、搬師回國、封賞!第54章 五寨堡手工工廠第52章 萬曆帝的震動第36章 親家合夥賺錢第61章 成親(2)第138章 回家、盤點收穫第222章 朝戰烽煙起、石星革職第25章 播種、養豬、養鴨、餵魚(2)第47章 豐收的喜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