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登萊巡撫(下)

第三天清早,周世奇、趙秉義、黃東山、商毅、唐鎮以及三個村子的頭腦人物共計二十多人,還帶着四百團兵,走出淸水村六七裡遠的距離,迎接登萊巡撫曾化龍的大架一行。

只見從沂水縣的方向,不時有快馬奔馳而來,向他們報告着巡撫一行人的行程,從出了縣衙大門,到出了縣城,路上經過那裡,全都一一回報。弄得現場的氣氛也十分緊張。

其實商毅在後世時,曾見過了好幾個國家領導人,元帥將軍也見也不少,和他們握過手談過話,還在一張桌子上吃過飯。一個巡撫算得了什麼,也就相當於一個省長兼軍區司令而己,跟本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商毅也不明白這位曾巡撫打算怎樣對侍自己的民團,因此心裡還是有些緊張。

對於曾化龍這個人,通過這一段時的惡補明朝資料,由其是重點查找這個時期的山東地方官員,因此商毅對他也知道一些。

曾化龍生於萬曆十六年(1588年),字大雲,號霖寰 ,晉江人。萬曆四十七年(1618年)進士。另外他居然和投降滿淸的洪承疇是兒女親家。不過根據一些資料記載,此人十分正直,不喜歡奉承拍馬權貴,做事還算光明磊落。在明末時期,還算是一個不錯好官。不過在明史上並沒有這個人的傳記,只能查找一些零散的資料,因此商毅對他的具體情況瞭解也不多,也無法推斷他對民團的看法。

到了大約早上八點鐘左右的時候,只見前方煙塵滾滾,出現了大隊人馬,只見在一隊明軍開道之後,在一大隊差役的簇擁下,一駕八人擡綠呢大轎晃晃悠悠矷走到了眼前。而在大轎的後面,還跟着其他官員的乘轎,以及一些騎馬的武將。

而周世奇立刻帶領着衆人迎了上去。在路邊跪伏於地,道:“草民周世奇,恭迎登萊巡撫大人大駕。” 連商毅也只能跟着一起跪下。

只聽巡撫的隊伍停了下來,大轎落地,過了一會兒,只聽一個略爲蒼老的聲音道:“各位父老鄉親,都起來吧。”

衆人這才起身,商毅夾雜在人羣中,仔細看着自己在這個時代見到的第一個大官,只見曾化龍約五十四五歲的年紀,一身以紅色爲主調的官服,中等身材,身形微瘦,鬍鬚略有些花白,不過氣度到是十足,到底是做大官的人。

而周世奇又上前兩步,又躬身一禮,道:“巡府大人,我等未曾遠迎,還請大人恕罪。”

曾化龍笑道:“周村長說那裡話,到是本官來得蒼促,打撓了各位鄉親。” 然後看了看在後面站立兩例的團兵,目光中也露出了一絲驚異的神色,因爲見團兵們一個個精神擻,屹立不動,如同雕像一般,雖然沒有見過他們的戰鬥力,單看這軍容,也不比任何一支官軍差。也點了點頭,道:“周村長,這就是你們三村的民團嗎?”

周世奇忙答道:“回稟大人,這就是。”

曾化龍又點點頭,拈了拈鬍鬚,笑道:“好啊,想不到一個小村的民團,竟也能訓練得如此精銳,能夠保村保境,剿滅賊穴,到也是難得。周村長本是朝廷命官,致仕退隱還能這樣組建民團,造福於鄉里,實在是難能可貴啊!”

聽曾化龍的語氣,確實是有讚許的意思,因此周世奇心裡也安定了不少,忙又道:“回稟大人,訓練團兵,都是甴我們三村民團的總教師商毅一手操辦,草民可不敢自居其功。”

曾化龍道:“哦,這商毅又在何處,周村長請他來與本官一見。”

周世奇一回身,商毅己從人羣中躍衆而出,只能對曾化龍再次跪下,道:“草民商毅,參見大人。”

曾化龍伸手虛託,道:“免禮,起來吧。”

商毅起身,雙手下垂,站在曾化龍面前,臉色從容,絲毫也沒有侷促的樣子。而曾化龍上下打量了他幾眼,不禁驚異於他的身高和年輕,而且對他正定的態變也大爲驚訝,道:“商毅,你今年貴庚?”

商毅道:“回稟大人,草民今年二十三歲。”

曾化龍一指團兵,笑道:“如此年輕,竟能夠訓練出如此精銳之兵,果然是後生可畏啊!”

商毅微微低頭,道:“大人過獎,草民愧不敢當。”

這時隨同曾化龍一起來的青州知府孟宏恭道:“巡撫大人,這裡是大路上,不是說話的地方,還是先到村子裡,然後在詳談,可好?”

曾化龍也點了點頭,道:“周村長,你們在前面引路,我們先進村再說。” 說着,一轉身,又鑽進大轎中。

周世奇向商毅使了一個眼色,商毅會意,立刻後退兩步,然後轉身向回來,一聲令下,團兵們立刻一起轉身,護在曾化龍等一行人馬的兩側,排列着的隊伍,向村子裡走去。但動作整齊一致,顯示出訓練有素的樣子來。

曾化龍坐在轎孑裡,一支手撩起了轎簾,看着團兵們排着隊列,不住點頭。隨他而來的有五百官軍,其中有兩百是他的家丁,其他是登萊的官員,但也都不極團兵的隊例整齊。

進村之後,曾化龍一行下落在周世奇的家裡,這一次曾化龍出行,到也不算輔張,只帶了一千士兵,隨行的一干人中除了青州知府孟宏恭,沂水縣裡的一干官吏之外,還有萊州府膠州守備劉天錫、威海衛指揮馬漢福,尋山後所千戶楊明遠和王徐寨前所千戶馮志剛等四名武將。不過對於淸水村的人來說,隨便拉出一個來都是大官,因此衆人都站在一側恭候。

而曾化龍見了,又讓衆人都坐下,推讓了一番之後,還是隻有周世奇一個人坐在一側。其佘的人仍然站着。隨後曾化龍又問起剿滅青狼峰的戰鬥。而在民團之中,自然是由商毅來回答。

曾化龍問得十分詳細,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個小細節,而商毅自然也回答得盡善盡美,後來連匪賊來劫掠淸水村,救援王家大屯,收復七柳鎮和金山坪村的經過也都詳細說明。

聽着商毅的解說,曾化龍面上雖然還不動聲色,但他身邊的幾員武將臉上都露出了一些驚訖的神情來。雖然一夥匪賊,並不算什麼強敵,但一個小小的民團,居然能夠打出這樣水平的仗來,也是不簡單。更何況這支民團成立還不到兩個月。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能夠把這樣一羣以前幾乎從沒摸過刀槍的農夫捏合成這樣,那就不得不說是奇材了。

而在官員之中,只有沂水縣的知縣鄭茂、典史張光遠、巡檢王仲平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十分尷尬。因爲在上報的公文裡,他們都把自己吹噓得神勇無比,但現在看來,曾化龍其實早就以經看出來,剿滅匪賊,根本就不是縣裡的功勞。

隨後曾化龍又問起商毅訓練團兵的方法,商毅也沒有隱瞞,同樣一五一十,詳細的說了。

商毅說完之後,曾化龍也微微點頭。其實商毅所說的練兵方法也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基本就是以[紀效新書]爲藍本,絕大多數方法官軍都知道,而且也在使用。但關建的地方無非就是兩條,一是嚴守軍紀,功賞過罰,二是嚴格督促,落實訓練指標。當然這又牽扯到許多其他便複雜的事情,如士兵的軍餉、伙食,還有將官是否帶頭,是否有特殊化等等。只不過在民團裡,沒有這樣亂七八糟的事情而己。

而且到了這個時候,隨行矷衆官員的心裡也隱約感覺到,巡撫大人這次來到清水村,其實就是衝着這個民團來的,更確切的說,是衝着組織訓練民團的那個人來的,那個人顯然就是商毅了。

原來在起初接到了沂水縣的第一次告捷時,曾化龍就覺得有些不對。因爲他到登萊上任雖然不長,才五個多月,但以經接到了三封沂水縣的告急文書,都是請救州府派兵剿匪,最近的一封就在一個月以前,怎麼突然風向就變了,沂水縣居然就打敗匪賊的劫掠,取得斬首千餘級,生擒數十人的大捷,一下就變得厲害了起來。那麼以前縣裡的官員都於什麼去了。

由其是在告捷中還寫到,打敗匪賊,有三村聯合民團協助,更令曾化龍大惑不解,官兵御賊,居然還要用民團協助嗎?

但不久之後,又收到了第二份告捷,稱剿滅靑狼峰的匪賊,擊斃匪首老駱駝,斬首一千五百餘衆,生擒三百餘賊黨。這也更令曾化龍覺得不可思議,一個月以前還在訖求州府出兵,一個月以後就自己無聲無息的全結決了,這變臉的速度也太快了一點。但派人檢驗首級,審問俘虜,基本也能夠確定,這兩次的戰績確實都是真的。

而在第二份告捷公文中,曾化龍再次發現,又有三村聯合民團協助的文字。曾化龍立刻意識到,這裡面很有問題,這個三村民團直得仔細研究。於是又提審了十幾名俘虜,得到的結果再一次出乎曾化龍的意料之外,從俘虜的招供來看,這兩次大捷,實際都是這個三村民團取得的,和沂水縣根本沒什麼關糸。

這一下曾化龍也對這個三村民團大感興趣。這是一支什麼樣的民團,居然會有這樣的戰鬥力?那麼是誰組建的這支民團?是誰在訓練團兵?如果這都是真的,那麼這個人可是一個難得的人材,現在大明正缺少這樣的人材。

於是曾化龍也追切的希望親眼見見這個人,就以巡視爲名,來到淸水村,親自來考查這個民團。

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84章 四徵湖北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32章 碧華軒(下)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64章 調兵第8章 蒐羅人材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380章 總結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66章 雨戰(二)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36章 機構調整第63章 剃髮令(下)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196章 軍校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64章 破局(四)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400章 國事(三)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267章 變數(三)第39章 吳甡督戰第185章 襲擊(下)第165章 出兵第75章 架臨宿州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73章 勸進(下)第118章 海盜(二)第206章 接頭第403章 新年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234章 收尾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224章 洞房第27章 煙雨杭州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45章 貨幣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91章 勸進(上)第61章 破局(上)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47章 金殿廷議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82章 佈置(三)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
第211章 商毅的應對計劃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164章 新式武器(上)第43章 龜山島海戰(三)第84章 四徵湖北第9章 亂世佳人(上)第32章 碧華軒(下)第129章 進軍江西(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161章 又有好事來了(下)第124章 南方決裂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70章 黃宗羲來訪(二)第236章 訪歐船隊歸來(四)第8章 解救人質行動(下)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36章 追擊清軍(三)第128章 火炮對戰第231章 暗流涌動(三)第88章 騎軍對戰(上)第264章 調兵第8章 蒐羅人材第187章 朝見皇帝第380章 總結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66章 雨戰(二)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36章 機構調整第63章 剃髮令(下)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206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下)第196章 軍校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272章 撤離南京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6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三)第64章 破局(四)第321章 溫泉夜色第400章 國事(三)第168章 南京新生活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267章 變數(三)第39章 吳甡督戰第185章 襲擊(下)第165章 出兵第75章 架臨宿州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388章 中荷決戰(六)第221章 初入南京(下)第73章 守衛兗州(一)第173章 戰局的變化(五)第56章 搶渡漢水(三)第295章 軍隊糸統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73章 勸進(下)第118章 海盜(二)第206章 接頭第403章 新年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407章 南洋戰役結束(一)第234章 收尾第350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一)第33章 互不相干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42章 匪賊來了(三)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194章 禁宮之變(三)第159章 戰爭的收穫第224章 洞房第27章 煙雨杭州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08章 圍殲阿濟格(四)第45章 貨幣第78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三)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91章 勸進(上)第61章 破局(上)第191章 技術革新(二)第47章 金殿廷議第42章 龜山島海戰(二)第82章 佈置(三)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130章 驅民作戰(下)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16章 三路出擊第107章 淸軍來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