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靈活作戰(一)

()

()

?在北方的局勢情況傳到山東之

阿巴泰也清

在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山東地區是得不到任何援軍

因此想要抵擋中華軍的進

就只能靠山東的兵力了。《》 .

好在是前一階段,山東的清軍頂住了中華軍的進攻,由其是守衛章丘縣的戰鬥,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也正實了清軍新軍的實力,這也給了阿巴泰不少的信心。另外還有李國英帶來的《》改變不了山東的大局,但也總算是聊勝於無。

同時阿巴泰也將山東的防守和兵力分配又作了一番佈置。現在淸軍在山東地區的總兵力不足十萬,神威營的兵力約在一萬三千左右,其他人馬約有八萬三千餘人。阿巴泰在袞州派置了四萬人馬,交給李率泰指揮;另外四萬三千人馬的人馬駐守濟南府,在濟陽安派了一萬三千人馬,章丘安排了一萬人馬,其餘駐守濟南。

本來阿巴泰打算把神威營的人馬也給平分了,但嶽樂畢竟是學習過中華軍的戰術思想,知道集中兵力的原則,因此也勸阻了老爹的這種打算,神威營仍然駐守泰安州,付責兩面接應。不過嶽樂也擔心中華軍發動突然進攻,於是在濟南、袞州兩地各派駐了一千五百神威營的士兵,如果中華軍進攻過來,有這一千五百人,也可以先抵擋一陣。而駐紮在泰安州的,只有一萬神威營的士兵。

清軍的兵力分配,很快就通過中華軍安排在濟南、兗州的情報人員探聽清

向山東軍區司令部作了彙報。這時山東的中華軍已修整了十餘天,受傷的士兵有一大半都傷愈歸隊,同時又從青州府補充了一部份新軍,各部隊的建制基本恢復齊備了。這也是中華軍和清軍相比的一個重大的優勢,由於中華軍的民衆基礎極好,而且商毅自從起事以來,一直都在提高軍人的社會地位,因此在南京政府的統制區內,一般的百姓也都以當兵爲榮,這樣一來,損失的兵力可以得到極時的補充。 wωω ●ттkan ●co

周少桓見這時都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也決定再度發動山東戰役,這一次將重點進攻袞州府。因此在濟南府,只留下第四軍駐守高苑到淄川一線,牽制清軍的兵力,而周少桓帶領第九軍,趕到兗州府的沂州,與童大勇匯合,而這時鄭成功也收到了商毅的命令之後,帶領一萬五千人馬,從海州出兵,進駐到沂州。

因此這時中華軍也在兗州府璄內聚集了三個軍的兵力,總計有三個步兵師、四個步兵旅,一個騎兵師、一個特種兵旅,再加上鄭成功的人馬,總兵力己經超過了九萬,同時周少桓又派人去和袞州府西南的起義軍和反正的漢軍聯絡,相約他們一起進攻袞州府。

雖然清軍在中華軍的統治區內沒有完善的情報機構,但探子總是派了不少,數萬大軍的調動,也不可能沒有一點蛛絲馬跡,因此雖然遲了不少,但駐守兗州府的李率泰還是得知了中華軍將要再來進攻兗州府的情報,於是也對兗州的防守兵力作了一番佈置。在兗州東、南的泗水、鄒縣各佈置了一萬五千人馬駐守。並且又通知駐守泰安的嶽

讓他隨時準備增援兗州。

這一次中華軍的進攻方向是選擇的鄒縣,首先由第五軍向鄒縣發動了進攻。而清軍在鄒縣也早就做好了迎戰的準備,因此雙方打了兩天,鄒縣的防守還十分穩固,中華軍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

李率泰收到鄒縣的戰報以後,也十分滿意,到是放心了不少,本來打算加強鄒縣的防守兵力,看來暫時還可以再觀望一下。但就在這時,突然有人來報,有一支中華軍正在進攻濟寧州,而且在曹州、濮州一帶起義反正的農民軍,以及原明將領任七、張七、李化鯨、鄭隆芳、姚文昌等人也在率衆東進,進攻鉅野縣。

收到了這一個消息之後,李率泰也不由大驚,濟寧州在兗州的西南,運河東岸,雖然說進攻濟寧州的中華軍是一支孤軍,但濟寧州失守之後,中華軍就可以打通山東西南部的聯絡,和在曹州、濮州一帶起義反正的農民軍匯合一起,孤軍也就不孤了。

而鉅野縣就在濟寧州以西六十餘里的地方,農民軍進攻鉅野縣,也大有與中華軍匯合的意圖。而且現在山東的清軍都集中在濟南-袞州一線,整個山東西南的地方包括濟寧州在內,兵力十分空虛,一但中華軍和起義軍匯合,恐怕山東西南地區都難以保全,而濟南-袞州一線就將陷入中華軍的兩面夾擊之中了。

這麼看起

中華軍進攻鄒縣是假,乘虛襲取濟寧州纔是真的。想到這裡,李率泰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中華軍實在是太鬼了,居然會給自己來這麼一手。因此李率泰也不敢怠慢,雖然這時袞州城裡只有一萬多守軍,但他還是抽調了八千兵力,包括留守在袞州城的一千五百名神威營的士兵,甴副將陳泰率領,趕去救援濟寧州。

好在是濟寧州離兗州並不遠,只有六十多裡的路程,而且都是官道大路,派出人馬一天就可以趕到了。而李率泰又再三叮囑陳泰,一但在半路得知濟寧州失守,就立刻撤回兗州來。

不過救援濟寧州的人馬派出之後,袞州的防守可就空虛了,誰知道中華軍會不會趁虛再來取袞州呢?畢竟從鄒縣繞道到袞州,也不過四十多裡的路程,因此李率泰也不敢冒這個險,於是又下令泗水縣的守將陳錦,讓他立刻率領一萬人馬,趕回來填補袞州的空虛。同時李率泰又向泰安州的嶽樂求救。

好在是泗水縣離袞州城也不算遠,只有不到七十里的路程,陳錦接令之後,也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立刻率軍出發,將泗水縣的防守交給副將吳朝佐付責。而且一路上加緊趕路,雖然把土兵們給拖得快要吐血了,但還是在救援濟寧州的人馬剛剛走沒幾個時辰,就趕到了兗州。因此李率泰也安心了不少,現在只盼着援軍能夠極時的趕到,守住濟寧州。

而救援濟寧州的人馬出發之後,陳泰也知道軍情緊急,因此也不敢耽擱,一路加緊進軍,全軍幾乎都是小跑着進行,清軍一路跑了兩個多時辰,差不多跑出了五十多裡的路程,眼看着濟寧州就快要到了,而且還沒有收到濟寧州失守的消息,因此陳泰也覺得大有希望,因此也不停的催馬來回奔走,催促士兵“快一點,再快一點。”

不過這時清軍也累得着實不輕,一個個都腰痠腿痛,張着嘴吁吁帶喘,掉隊的士兵己經達到了三百多人。

這時有一個把總也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對陳泰道:“陳副將,兄弟們都己經累得不行了,我看不如歇一會兒再趕路吧?”

陳泰搖了搖頭,道:“這裡離濟寧州不到十里的路程,再累也累不過這十里地,讓弟兄們再咬咬牙,堅持一會兒,等到了濟寧州再休息吧。”

那把總心裡想着:“再咬咬牙,堅持一會兒” 說得到是輕鬆,你是有馬騎,不用走路,但我們可都是靠兩條腿,再跑十里路,非把腿給跑斷了不可。但雖然是這樣想着,嘴裡卻不敢說出來。

就在這時,忽然聽從官道的左右兩側傳來一陣槍擊的聲音,清軍猝不及防,有不少士兵都中彈倒地,整個隊伍也立刻就亂了起來。

陳泰也不禁大吃一驚,難道中華軍在這是埋伏着人馬嗎?袞州一帶多是山區丘陵,地勢起伏不定,官道雖然寬闊平坦,但在官道兩側盡是起伏不走的山丘樹木,到是正好可以埋伏人馬,因此想到這裡,陳泰的臉色大變,急忙傳令,準備迎戰。

但這時在官道兩側,孑彈一排一排,密如雨點一樣向清軍射擊過來,而在官道上又沒有一點可以掩藏隱蔽的地方,淸軍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迎戰敵軍,有一些士兵還按照常規一樣,舉起兵槍盾牌等武器,嚴陣以待,結果反而被打得紛紛倒地。

雖然清軍中間還有一千五百名神威營的士兵,但在這倉促之間,根本就無法排成三排連射的陣式,而且絕大多數的士兵在這時侯也是手忙腳亂,不能從容的填裝彈藥,有的士兵手腳發抖,哆哆嗦嗦,結果彈藥包不是撒了就是掉在地上,一連用了好幾個彈藥包,都沒有能夠完成填裝。雖然也有少數士兵能免強保持正定,但也沒有時間去仔細尋找中華軍的藏身地點,只能向官道兩側漫無目地的胡亂開槍,亂放一氣。

陳泰還在馬上七手八腳的想到指揮一氣,這時只聽坐下的戰馬一聲哀鳴,四肢一軟,“咕咚”一聲,倒在了地上,也把陳泰從馬背上摔了下來。不過陳泰在失去平衡的時侯,只覺得頭上一震,似乎是捱了一下,等他從地上爬起來之後,才發現頭盔上的避雷針和盔纓,不知什麼時候,被彈丸給擊落了下來。陳泰也不僅嚇出了一身汵汗,太險了,如果不是剛好戰馬倒地,這一槍豈不是擊中自己的天靈蓋了嗎?

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10章 婚姻(上)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62章 破局(二)第236章 隱密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38章 軍歌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267章 變數(三)第52章 山東巡撫第302章 造勢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45章 新年(下)第73章 阻擊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193章 雷汞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75章 湖南失陷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135章 開業(二)第186章 出獄第236章 隱密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52章 談判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一章 真像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400章 國事(三)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78章 工匠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08章 哭諫(下)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8章 立威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97章 決議南征第33章 餘波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
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10章 婚姻(上)第199章 登基建國(一)第83章 進山追擊(一)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65章 文鬥? 武鬥?第165章 工業革命的雛形(下)第62章 破局(二)第236章 隱密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94章 形勢逆轉(上)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96章 南京佈線(下)第115章 守關之戰(五)第205章 第二次南征開始(上)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185章 與荷蘭人談判(一)第138章 軍歌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267章 變數(三)第52章 山東巡撫第302章 造勢第263章 進攻馬尼拉城(二)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145章 新年(下)第73章 阻擊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235章 兵進馬尼拉第193章 雷汞第69章 黃宗羲來訪(一)第141章 回返杭州(下)第75章 湖南失陷第327章 戰前佈置(下)第46章 南陽大捷(下)第89章 騎軍對戰(下)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135章 開業(二)第186章 出獄第236章 隱密第357章 南洋局勢(上)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11章 深夜靜思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52章 收復福建第27章 民團教師(三)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152章 談判第124章 懷遠阻擊戰(二)第283章 家庭鎖事(上)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一章 真像第87章 收降李定國第400章 國事(三)第212章 龜甲船(上)第79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四)第173章 批鬥大會(下)第163章 政治婚姻(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96章 商毅的目地第228章 曰接三急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202章 發行貨幣(上)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152章 驅民充先第224章 查抄紫明樓第178章 工匠第160章 手帕之交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234章 訪歐船隊歸來(二)第100章 蘇州暗戰(下)第128章 林府壽宴(三)第182章 薩摩之戰(三)第223章 全面北伐第69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一)第152章 潛入濟南城內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08章 哭諫(下)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28章 立威第301章 佈置計劃第131章 蘇州織造(二)第111章 守關之戰(一)第97章 決議南征第33章 餘波第414章 南京風雲(二)第48章 援救王家大屯(下)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24章 組建海軍第126章 突破淮河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