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投靠

不大會的功夫,周少桓領來三個人,看樣子年紀都不大,最長的只有三十三四歲,最小的似乎還不到三十。見了商毅之後,三人一起跪下,給商毅磕頭。商毅也一一把他們攙扶起來,問他們的姓名。三個人分別是千總馮進、把總章一平、吳禮林。

商毅道:“要投奔我的,一共有多少人?”

馮進道:“回稟大人,共有一千五百多人。”

商毅笑道:“不過我到想知道一下,你們爲什麼不想留在劉總兵那裡,而要投奔到我的商家軍中來呢?”

三人互想看了看,馮進道:“回稟大人,在從廬州出發時,大人曾將督臣發下的餉銀分發給所有的士兵,而且還是直接發放到每一個士兵手裡。而且後來又聽商家軍的兄弟們說,每月的餉銀都是定時定量發放,絕無拖欠,也從不苛扣。實不相瞞大人,我等吃糧當兵,圖的不就是靠這幾個軍餉養家餬口,在大人手下聽差,起碼可以保障軍餉發放,我們就知足了。”

章一平道:“大人這一出兵,就連勝賊寇數陣,現在我們只要一提起大人,那一個不稱讚的,因此在大人部下聽用,日後也好掙個出身。”

吳禮林也道:“而且聽說商家軍不僅能獲勝,自身的傷亡極少,想必是有些訣竅吧。這樣的隊伍,誰不想進來。別說是我們,就在劉總兵,還有謝將軍他們的手下里,都有不少人想投到商家軍裡來。”

商毅點了點頭,道:“好,你們的理由我都知道了。入伍當兵,吃糧拿餉,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在我的商家軍裡,絕不會允許任何人苛扣士兵的軍餉口糧。但也是同樣的,毎一個士兵也都要對得這份餉銀口糧,尊受軍紀軍規,嚴格訓練,上陣奮勇殺敵,令行禁止,也絕不得違抗。至於我們商家軍常打勝仗,自身傷亡少,自然是有我們的決竅。”

他轉頭看了看周少桓,吳道:“少桓,你告訴他們,決竅是什麼?”

周少桓笑道:“其實也很簡單,就是靠平時苦練,平時多留一份汗,戰時就少流一滳血。你的本事比敵人大,武藝比敵人高,那麼到了戰場上,自然就能殺得了敵人,而敵人卻殺不了你。”

商毅道:“沒有錯,就是這樣,在我們商家軍裡,訓練或許要比上戰場更苦,更累,你們受得住嗎?”

三個人又互相看了一眼,齊聲道:“大人放心,我們都受得住。”

商毅呵呵笑道:“你們先也別忙着回答。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這樣吧!你回去吿訴那些弟兄們,他們願意到我們商家軍來,我絕對歡迎。只要他們能夠通過我的考檢。我可以給每個弟兄三個月的時間,跟着我們一起訓練,但只有通過了考檢,才能戌爲商家軍的一員,因此在這三個月裡沒有餉銀,我只保證你們的口糧供應充足。如果吃不消訓練的,也可以隨時退出,去留自便。而且必須尊守我們商家軍的軍紀,一擔有違反,仍然要按軍法處置,你們回去之後,將這些話,如實傳告給你們的弟兄們,讓他們考慮清楚。如果願意試一試的,眀天我派人來領你們進城來。”

三人聽了,也都起身告辭回去。到了城外的軍營,也將商毅的話帶給了士兵們,當時就有一百多名士兵打了退堂鼓,不過絕大多數士兵還是覺得可以去試一試,反正商毅也說過,受不了的可以隨時退出,去留自便。

因此到了第二天還是有一千四百多人進了城,商毅又將這些士兵招集在一起,將收納的原則再次重申了一變。不過進城的士兵都是想好了的,因此也無人再退出了。於是商毅將這些士兵分成三部份,暫時分別由馮進、章一平、吳禮林三人統帶,第一天允許他們觀看商家軍的士兵訓練,第二天就派來了教官,開始按商家軍的標準,開始對他們進行正試的訓練。

不過商毅估計,這一千四百多人當中,能夠留下一千人,就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成績了。

劉澤清雖然也知道這件事情,但一來他現在可不敢和商毅鬧翻,二來投奔到商家軍中去的,畢竟都是彭瑞留下的人馬,還不能是他的部下,因此也就沒有說什麼?

但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劉澤清、謝科、高君遠三人的軍中,其實在他們的軍中還真有不少士兵有這個念頭,因此知道以後也都有些躍躍欲試,現在就等着看一看這一批首先投靠商家軍士兵的結果,然後才確定自己的打算。

二天之後,商毅又得到了一個好消息,穆陵關派出的第二批人馬,是以羅遠斌爲團長的五團,押運着大量的糧草物資,也到達了光州。

這次運到的物資中,有糧食二千石,定裝紙殼彈藥三十萬發。各種定裝炮彈計三千發。手榴彈兩千五百個,肩式火箭炮五十支,二十五支裝集箱式火箭炮三十個,三十六支裝集箱式火箭炮十五個。另外五團本事有一個火槍營,一個火炮營。有火槍九百多支,火炮九門。隨隊而來的還有二十名火銃工匠,三十名火藥工匠。

因爲現在軍糧以由廬州開始供應,因此商毅軍中的軍糧到不缺。不過因爲多了兩幹多俘虜,現在又加了一千多新兵,時間長了還是可能有些吃緊,這批糧食運到,又可以支持相當一段時間了。

經過了這幾次激戰之後,商家軍的彈藥只用了接近六成,火箭炮到是全用完了,但手榴彈用得不多,只用了三百多顆。以目前的彈藥諸量,完全還足夠再打一仗。不過後面恐怕還有大仗要打,因此多儲備一些彈藥也不錯。另外經過了這幾戰之後,火槍的損壞率也超過了一成,因此這二十名火銃工匠來得可正是時候,立刻就開始動工搶修火銃。

而且五團的到來,也大大增加了商家軍的兵力,不再捉襟見肘。使商毅在調兵遣將時,也有一定的餘地,不用來縮手縮腳了。現在光州城裡的商家軍,一共有正式軍隊一萬一千多人,工匠、勞夫、醫生等二千多人。就等着李自成的大軍到來了。

同時五團到達了光州,還給商家軍的將士們帶來了家書。商毅一個人就收到了二份家信,分別是由葉瑤瑱和陳圓圓寫來,信中也自然也充滿了她們對商毅的思念之情。而和商毅一樣成爲已婚人士的周少桓同樣也收到了新婚妻子唐娟的家信,內容自然也不足爲外人道。就連剛剛訂婚,其實還沒見到未婚妻一面的楊武丞,居然也收到了孟小姐的問候信,還捎來了一件衣袍。其他人收到的,也都是家人、親友的問候信,一時之間,整個光州城裡都充滿了思念、問候、回憶的情緒

當然羅遠斌帶來的還有另外一份正式的公文,是甴周世奇和葉瑤瑱共同署名,向商毅彙報,自從他出兵離開穆陖關之後,一直到五團出發之前,關城裡發生的一些事情,以經的各項事物工程進展的情況。總體來說,穆陵關並沒有什麼事情發生,而各項工程也基本全按商毅離開時做好的計劃進行,而幾件商毅特別關心的事情也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首先是金嶺鐵礦以經開始出產了,第一批三千斤生鐵以經運回到了穆陵關中。預計以後每個月可以出產二萬到二萬五千斤生鐵。穆陵關的生鐵來源終於能夠達到自己自足了,每個月至少可以省下一萬兩左右的白銀。而另一個重要的礦產,昌樂的藍寶石礦也得到探測證實,並且也開釆出來了第一批樣品,孫和鼎正在讓工作進行打磨,製造幾個鑽頭的樣品來試驗效果。估計下一批物資運到時,會給商毅稍一二顆藍寶石來。

同時商毅關注的火槍製造作坊也進行擴大,目前毎個月大約能夠生產各種火槍二百支以上,如果鋼玉鑽頭能夠試驗成功,還可以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而轉輪隧發短銃也以經制出了樣品,正在進一步的測試完善當中。其實商毅希望火槍的產量一個月至少生產五百支以上,但商毅也知道,以穆陵關的情況,達到這樣的規模,差不多以經到了極限,要想進一步再擴大,那就只能搬到青州或是登州去發展了,因此還是等自已在南方建立根據地以後再說吧。

最後一點就是穆陵關的第一批自制火炮以經完成,十門用泥模鑄造的火炮經過測試之後,有四門火炮合格。因爲泥膜鑄炮的成功率不高,一般都在二三成左右,只有用鐵膜鑄炮法才能提高到五成以上。因此鑄十門炮合格四門,以經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了。另外鐵膜鑄炮法使用的鐵模也造出了四套,馬上就要進行試鑄造了。這當然也是一個好消息,商毅還有好幾個改進火炮節構的思路,都來來慢慢實施。

而就在這時,偵察兵來報,李自成親自率領大隊人馬,到達了信陽。

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84章 四徵湖北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93章 雷汞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90章 合圍(一)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77章 鑄炮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78章 工匠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章 安撫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74章 完成包圍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406章 國策(下)第77章 名士第63章 剃髮令(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08章 進京(上)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3章 反擊(一)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36章 南歸(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80章 報紙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7章 行軍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57章 火船(三)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97章 遷移(四)第81章 洋人(下)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22章 造船(上)
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418章 殖民法案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84章 四徵湖北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27章 攻取兗州(三)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93章 雷汞第148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上)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90章 合圍(一)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119章 收復南京之戰(四)第30章 鍊鋼廠和蒸汽機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143章 西班牙艦隊(上)第253章 孝陵—享殿(下)第12章 最後的事項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77章 鑄炮第43章 公主釋心(上)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178章 工匠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69章 多尓袞復出(三)第426章 中俄之戰(六)第47章 會見鄭芝龍(下)第408章 南洋戰役結束(二)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章 安撫第21章 進攻浙江(三)第23章 玄皇妖女(下)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367章 英國想參戰(上)第64章 三徵湖北(一)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85章 江戶大火第276章 丁亥之變(二)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一五十章 四川戰事上第192章 技術革新(三)第74章 完成包圍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406章 國策(下)第77章 名士第63章 剃髮令(下)第281章 國會成立(一)第198章 西式婚禮(上)第98章 僱傭兵(下)第157章 農民的力量第191章 獻俘閱兵(下)第7章 挺進大別山(一)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08章 進京(上)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3章 反擊(一)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60章 爭奪山東(四)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30章 攻取兗州(六)第36章 南歸(下)第21章 北方大變(下)第255章 新的起點(二)第102章 收編海盜(三)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290章 帝國體制(六)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238章 抵達呂宋島(一)第190章 大勢所趨第88章 喜得千金第180章 報紙第202章 生絲之戰(三)第179章 琉球之變(四)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5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二)第181章 大西軍出戰(一)第17章 行軍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96章 湯若望(上)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218章 商毅出兵(上)第238章 訪歐之旅(二)第130章 進軍江西(二)第287章 帝國體制(二)第57章 火船(三)第215章 風雪中的南京第97章 遷移(四)第81章 洋人(下)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13章 淮安戰役(一)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11章 撤離北京(二)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22章 造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