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攻克彥根

後面的戰鬥基本就沒有任何懸念,因爲這時幕府軍的敗勢己成,別說是井伊直孝這幾個人,就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徳川家康都復生,也改變不了這一結果。中華軍的全面反擊,只不過是加快了這一進程而己。

騎兵團的速度快,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己經追上了幕府軍,中華軍的騎軍首先是舉槍射擊,將敗逃的幕府軍士兵打倒一片,隨後從幕府軍的身後趕上去,藉着戰馬的衝擊力,揮刀劈砍,只殺得幕府軍的士兵紛紛倒地身亡,而幕府軍的其他士兵根本就不敢迎戰,只能拼命快跑,不是爲了躲過追擊的中華軍騎兵,而是要超過其他的同伴就行了。

而隨後中華軍的步兵也追趕了上來,連射擊都不用了,只是追在幕府軍的背後,用刺刀穿刺,一紮一個,簡直比割韭菜還容易。

雙方會戰的地點就在彥根城以南不到十里的地方,因此幕府軍,中華軍一路追逃,用不了一會兒,就到了彥根城前。但這時雙方已經混絞在一起,有不少的中華軍戰鬥小組都己經衝入了幕府軍的隊列當中,已經分不清彼此陣式了。

井伊直孝等幾員主將都有戰馬,因此逃跑的速度也比其他士兵快,這時己經率先逃進了彥根城裡。井伊直孝留下鬆平賴常、稻葉正則在城門口,緊急招呼敗軍趕快進城,自己和鬆平綱隆則馬上在城牆上佈置防守,雖然他們心裡都知道,彥根城估計是守不住了,但也不能就這麼將彥根城拱手讓給中華軍,那怕是隻堅守住一天,也就好的,也算是對得起徳川幕府了。

但等井伊直孝、鬆平綱隆登上城牆之後才發現,雖然幕府軍還有大部都在城外,但有不少中華軍己經衝入了幕府軍的陣式,正向彥根城的方向衝殺過來,其中有幾個中華軍的小組離彥根城的吊橋已不足五十米遠的距離,看來中華軍並不是完全在追擊幕府軍,而打箅趁着追擊咐勢頭,好一舉攻佔彥根城。

雖然這時鬆平賴常、稻葉正則都在吊橋上,不斷的招呼催促着敗早趕快進城,同時也組織兵力,去阻擋中華軍的突進,但城門、吊橋纔多大的地方,想要一下把敗軍都放進城裡來,根本就不可能,而且中華軍現在士氣高旺,火槍射擊加手榴彈炸的戰木,也根本不是幕府軍能夠阻擋得住的,結果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有兩支中華軍的小組己經擊退了阻截的幕府軍,離吊橋己不足二十米遠了。幾乎是擡足就可以殺到吊橋來,有幾名守在吊橋上的幕府軍士兵都被中華軍用火槍擊中,一頭栽倒進了護城河裡。

井伊直孝見了,也知道情況不妙,如果再不當機立斷,中華軍就可以衝進彥根城了,儘管這時還有大量的幕府士兵還沒有進城,但也沒有別的辦法,因此只好下令,讓鬆平賴常、稻葉正則都退進彥根城裡來,然後扯起吊橋,關閉城門。

隨着吊橋的拉起,有一些還在吊橋也抵擋中華軍進攻的幕府軍士兵也慌了手腳,有些人因爲分心,而被中華軍殺死;也有人及時撤退,在吊橋離地面尚不高時,搶着跳上了吊橋,得以逃脫;還有幾名士兵雖然來不及跳上吊橋,但也緊緊拉住了吊板的前沿,被帶着升離了地面;但更多的都是來不及撤退,只能看着升起的吊橋,向彥根城裡又跳又罵,大叫着要求把吊橋再放下來。

不過毎一個士兵都知道,吊橋一但拉起,當然是不可能再放下來了,而且中華軍也從背後衝殺了上來,因此也有士兵跳入護城河裡,向對岸遊了過來。反正吊橋雖然扯趕來,但城門並沒有關門,只要是游到了對岸,仍然可以進城保命。而也有士兵順着護城河逃跑。

而就在吊橋尚未完全拉起,有一箇中華軍的戰鬥小組就己經衝到護城河邊,不過這時吊橋己離城一丈多高,就晚了這麼一步。

井伊直孝看着城外被中華軍追殺着四處逃竄的幕府軍,心裡也十分不好受,不過不管怎麼說,總算是及時拉起了吊橋,沒讓中華軍殺進彥根城裡。而查點人馬,在他們出戰的時候,在彥根城裡還留下了五千多人駐守,而現在全部加起來,城裡的守軍只有九千三百多人。

彥根城的吊橋拉起,城門也關閉了,其他被關在城外的幕府軍士兵也只好紛紛四散敗逃,但中華軍追擊很急,於是也有不少士兵都只得向中華軍投降。

其實雙方的戰鬥用時還不到兩個小時,但清理戰場,收剿敗軍,卻用了兩個多小時,一上午的時間,整個戰爭也基本結束,雖然這時最後的戰果還沒有統計出來,但僅中華軍抓獲的俘虜,就超過了萬人。當然也有相當一部份敗軍繞過了彥根城,逃進了東部地區的山區裡。

而商毅接着下令,再接再厲,不要給敵人以喘息之機,立刻對彥根城發動進攻,等一舉攻破彥根城之後,再清理戰場,統計最後的戰果。

成進接令之後,立刻下令,運來重型火炮,在彥根城前列好,對着彥根城進行猛烈的轟擊,又命火槍兵靠近城牆,向城頭開槍射擊,同時又派出工程兵,馬上去填埋護城河,爲爆破組清空道路。

隨着重型火炮開火轟擊,火槍兵射擊,彥根城上的守軍也被打得連頭都擡不起來,而工程兵也立刻出動,開始填埋護城河。因爲時間裡急,現挖泥砂都來不及了,只好就地取材,反正現在滿戰場都是屍體沒清,乾脆就來個廢物利用吧,因此工程兵們紛紛將幕府士兵的屍體扔進護城河裡,爲爆破組輔平道路。當然在混亂當中,也不可能分得仔細,有一些重傷未死的幕府士兵也都被當做屍體,扔進護城河裡,其中還夾雜着幾名躲在屍體中裝死的幕府士兵。這個時候纔不管呢?

結果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工作,在彥根城的護城河裡,用幕府士兵的屍體和泥砂混合,再鋪上木板,終於輔出了三條道路,隨後爆破組立刻跟進,對彥根城進行爆破。

“轟”的一聲巨響,彥根城的城牆升起了巨大的煙霧火焰,城牆被炸開了一個十幾米寬的大缺口,中華軍的士兵立刻向彥根城發動了全面進攻,從炸開的缺口處殺進了彥根城裡。

這時彥根城裡雖然還有八九千士兵,但經過了城外一戰之後,早己經軍心渙散,如果城牆不失,還免強能夠撐得住,現在城牆被炸開,中華軍的士兵衝殺進彥根城裡,任誰也無心與中華軍交戰,還不等主將下令,就紛紛潰散,從其他的城門逃出了彥根城。也有一部份沒有及時逃出的士兵,向中華軍投降。

而付責守衛彥根城的四個大名中,鬆平綱隆、鬆平賴常、稻葉正則三人帶領着敗軍,逃出了彥根城裡,但歧阜城方面敗退,而井伊直孝在守天閣內剖腹自殺。因爲他是彥根藩的藩主,彥根城失守,他怎麼也是脫離不了責任,只能選擇剖腹自殺。到下午四時左右,中華軍完全控制住了彥根城的局勢。

這一次戰鬥,也是中華軍登陸日本以來,進行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鬥,雙方投入戰場的兵力相加,以經接近了十萬,但中華軍僅僅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不僅在城外的野戰中擊敗了幕府軍的四萬大軍,並且又乘勢攻克了彥根城,取得了這一次戰鬥的全勝。

取得的戰果是,殲滅幕府軍一萬六千七百二十七人,俘虜一萬三千五百八十二人,而中華軍一方的損失是,陣亡一百八十七人,受傷三百六十三人。傷亡的人數都是在追擊和向彥根城裡突擊時產生的,另外幕府軍留在彥根城裡的軍用物資,還有彥根藩歷年積累的財富,也都全部成爲中華軍的戰利品。當然這些統計,都是在隨後幾天時間裡,才逐步統計出來的。

到這個時候,中華軍己經連續平滅了曰本十幾個藩,其中領地在二十萬石以上的較大藩有五六個,從這些藩裡,僅獲得的糧食就達到十五六萬石,足夠中華軍使用近三個月,而從各藩府庫中得到的白銀達到六十餘萬兩,黃金五萬餘兩,其他的物資也值價白銀三四十萬兩,因此也算是收穫頗豐。

取勝之後,在後陣觀戰的各大名還有不少人如同做了一場大夢一樣,畢竟這樣的戰鬥,幾乎毎一個大各都還是第一次看見,而且通過了這一戰,幾乎每一個大名心裡都做出了決定,以後決不能與中華軍爲敵,因爲這是一支根本就無法戰勝的軍隊。當然像毛利廣綱、鍋島勝茂、有馬忠賴等早就投降了中華軍的大名則都喜形於色,對他們來說,中華軍的實力當然是越強越好。

就在這裡,一個領令兵飛馬趕到各大名的觀戰地前,大聲道:“皇上有旨,着鍋島勝茂立刻率軍,攻取長濱城,其餘人等,立刻率領本部人馬,進駐關原地區,毛利廣綱駐守鬆尾山;有馬忠賴駐守笹尾山,不得有誤。”

衆大名聽了,也都不約而同的跪伏於地,道:“臣等尊旨。”

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80章 放棄青州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98章 廷議(上)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90章 金陵風月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88章 勸降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180章 報紙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56章 奪船(上)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308章 宣戰(上)第8章 蒐羅人材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4章 趕集(下)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380章 總結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4章 玄皇教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47章 金殿廷議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33章 餘波第380章 總結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36章 隱密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18章 朱印船(下)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80章 放棄青州第57章 火船(三)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77章 名士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96章 遷移(三)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
第57章 爭奪山東(一)第80章 放棄青州第148章 干係臘戰記(四)第156章 右翼激戰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198章 廷議(上)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51章 二次進攻(下)第45章 勝利的收穫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292章 出航印度(下)第10章 清軍進剿(上)第113章 南方聯盟第44章 公主釋心(下)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64章 教育和科舉(上)第90章 金陵風月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07章 淮安首戰(下)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210章 朝鮮來使(上)第172章 戰局的變化(四)第188章 勸降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180章 報紙第337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三)第220章 初入南京(上)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38章 秦淮河之戰(上)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156章 奪船(上)第103章 進駐江北(一)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81章 進攻黃州(二)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237章 訪歐之旅(一)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114章 決戰之前(上)第109章 郟縣慘敗(上)第149章 進攻揚州——火炮對戰(下)第308章 宣戰(上)第8章 蒐羅人材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210章 東林分裂(下)第4章 趕集(下)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380章 總結第158章 繼續合作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122章 收復南京之戰(七)第141章 外線作戰(三)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06章 淸軍來了(一)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4章 玄皇教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65章 入駐穆陵關第76章 湖南告急(下)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30章 北京的寒冬(一)第154章 火力廷伸(下)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47章 金殿廷議第93章 秦淮風月(下)第33章 餘波第380章 總結第125章 攻佔開封(上)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36章 隱密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18章 朱印船(下)第62章 再戰匪賊(一)第80章 放棄青州第57章 火船(三)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77章 名士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96章 遷移(三)第118章 豫北戰役(四)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276章 北疆告急(上)第363章 進駐三寶顏第70章 大戰曲阜(一)第125章 入主南京(上)第107章 收復杭州第110章 郟縣慘敗(下)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