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

接到了稟報之後,商毅也覺得有些意外,這兵荒馬亂的時候,曾化龍派這兩個人到穆陵關來視察什麼?

在這方面,周世奇和唐鎮就要比商毅曉事得多了,兩人立刻就明白,這一定是商毅的第二份報捷送到了登州,曾化龍不敢相信,因此纔派兩個親信來看一看真僞。

兩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商毅之後,商毅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回事。立刻帶着周世奇和唐鎮出城,將兩人迎進城中,先到千總衙門落座。

奉上茶之後,衆人客氣了幾句,肖文軍和韓志馬上就把話題轉到了商毅的第二份捷報上,兩人當然不會說是奉曾化龍之令,來調查真假,而是先極力的把商毅誇講了一番。商毅對兩人的實際用意也是心知肚明,因此也歉虛了幾句,然後就主動提出,邀請兩人一起去看這一戰所斬的首級,抓到的俘虜,以及繳獲的戰利品。

這一下肖文軍和韓志自然是求之不得,立刻起身,先跟着商毅來到放着清軍首級的房間裡,只見一顆顆人頭以經用硝水浸泡過,碼得整整齊齊,雖然沒有細數,但幾百顆首級是絕對有的。肖文軍還不放心,又抓把幾顆,仔細觀看,果然發現頭髮都是剃了很久,並非新剃,這就說明絕不是殺良冒功。

接着商毅又帶着兩人來到庫房,果然見盔甲、武器、旗幟等物品都分類放置,兩人也都認識清軍的盔甲旗號,確實不錯,由其是其中那二十多件白甲兵的衣甲,和其他的盔甲明顯不同。兩人還檢查了十佘支武器,上面都有盛京某坊、錦州某坊鑄造的字樣。也可以證明,確實是奪自淸軍之手。

最後商毅又命人將兩次所抓的一共四十名俘虜押上來,讓兩人過目。在這個時代,滿人和漢人還是有着比較明顯的特徵區別,因此雖然俘虜的精神都十分萎縮,但確實是滿人無疑。由其是在目光之中,還帶着一絲兇悍之意,可見是久經戰陣的士兵。

直到這時,兩人才對商毅所報的這次大捷確信無疑,同時也對商毅刮目相看。在這個時候,由其是在松山大敗之後,大明朝廷上下幾乎是到了談淸變色的地步, 就是最強的關寧鐵騎也不敢輕拈清軍的鋒芒, 而在一戰中斬首近九百餘級, 而且還全都是貨真價實的人頭, 就是這份功勞, 己足以讓商毅從一個小小的千總升到守備, 同時還能領個遊擊將軍銜,可以說是一步就擠身於中高級武將的行列了。

而以商毅還不到二十四歲的年紀看,前途還真是不可限量,現在大眀內憂外患,戰事不絕,曰全別說是副將、總兵指日可待,就是以武將的身份封候,也不是不可能的。

衆人又回到衙門,商毅又命人在衙門擺上酒宴,招待兩人,並由周世奇和唐鎮作陪。在宴間,兩人自然就要問起這一戰的經過,商毅到也沒有隱瞞,一五一十,詳細的說了一遍。當然像手槍這類細節自足隱去不說,但也把兩人聽得目瞪口呆,甴其是聽清軍攻上城頭,當時穆陵關己岌岌可危的時候,兩人甚致都緊張的屏住了呼吸,只到商毅說到自己率軍拼力死戰,終於頂住了淸軍的進攻,最終還是把淸軍趕下了關城,兩人這才如釋重負一般的鬆了一口氣。

聽完之後,兩人又對商毅好一番稱讚,這一次可就不是客套,而是發自內心的讚揚。

不過韓志對商毅所說的火銃的威力還有所置疑,因爲根據他的經驗,火銃由其是鳥銃,不僅填的速度慢,往往沒打出兩次,敵軍就殺到了面前,而且又容易爆膛,明軍普遍不喜歡使用鳥銃,因此按商毅的說法,火銃似乎並沒有這樣的威力。

對韓志的疑問,商毅嘴上雖然不說,但心裡卻覺得頗爲悲哀,其實在明朝,中國的火器確實有長足的發展,雖然還比不上同時代的西方,一些近代陸軍的火器,都能在找到雛形或對應的東西:地雷、水雷、火箭炮、鐵絲網、機槍、裝甲師、等等。而即使不相信火器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一些有識之士如徐光啓、孫元化等,還是能夠認識到火器的威力與價值。只可惜明朝末年的政府腐敗,軍隊鬆馳,才導致火器的質量下降,以及火槍手的訓練不足。才導致空有先進的火器,卻打不過清軍。

但這些都是人爲的因素,而不是火器本身的問題,然而大多數人卻分不清這一點,卻把一切都歸結到火器上面,甚至因噎廢食而拒絕使用火器。商毅知道,在清軍正式入關之後,江南各地抵擋清軍的武裝力量使用的竟然還是冷兵器,相反到是清軍偶爾到還會使用一下火器。

而等到清朝坐穩了江山之後,始終保着“騎射乃滿州根本”,才使得中國的火器發展全面停頓下來,等到二百年之後,大英帝國用洋槍洋炮轟開中國的大門時,淸軍居然還是用長矛弓箭來迎戰。終於才導致了中國全面淪陷在世界列強之手。

當然商毅的這一番心思無法對肖文軍和韓志兩人說明,只說下手穆陵軍將進行火銃的訓練,請兩人去一觀,便可知道爲何火銃能有如此作用了。

當天下午,肖文軍和韓志隨着商毅來到了訓練場上,這時穆陵關裡以經被擠得滿滿當當,只有四條主街和訓練場空了出來。因爲士兵們總要有一個訓練的地方,才得以保留。

儘管現在是戰時,但商毅對少年隊的要求依然不放鬆,毎天上午學習讀書識字和各種知識,只有下午纔開始訓練,這時在訓練場上,都是少年隊的士兵參加訓練。有人在練隊例,有人在練槍刺,自然也有人再練習火統的射擊。

商毅等一行人徑直來到射擊的訓練場上,只見有三十名少年隊的士兵正在進行實彈的射擊訓練。按商毅的規定,火槍兵在熟練了鳥銃的操作動作之後,毎天都要進行十五次實彈射擊訓練,共分爲三組,毎組五次,前兩次都是自由發射,後一次是進行三段連射。現在火槍兵進行的是自由發射訓練。

只見在四十步開外,舉立着一排十字標靶,上下左右中,各有一個一尺見方的木牌,每一名火槍兵輪流射擊這五個木牌,而每一次射擊訓練的成績,都會被教官記錄下來,做爲以後選拔爲正式火槍兵的依俱。

肖文軍卻驚訝道:“商千總,我看這些士兵大多都是未成丁的孩子呀,難道他們也要上陣去抵抗韃子嗎?”

商毅苦笑了一聲,道:“穆陵關裡只有這麼多兵力了,因此韃子打過來了,別說是孩子,到了必要的時候,就是婦女也要派上去。”

兩人聽了,也知道是實情,都不禁有些側然。

商毅接着道:“但是火銃的發射,無需大力,因此不分成人少年,均可使用,而且火銃兵也不用上陣廝殺,因此我才讓他們練習使用火銃,和韃子真刀實槍的幹,還是用成人的士兵。”

兩人也只能點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就在這時,槍聲大作,一股一股嗆人的硝煙散出,而在遠處的標靶上,有的木牌以經打了一個窟窿,有的打破一個邊角,也有的啥都沒有,完好無損。而火槍兵們立刻重新填彈,然後再度發射。到是可以看得出,動作都頗爲熟練。

在火槍兵們填彈的間隙,商毅纔對兩人道:“使用火銃,首先要在督造上下功夫,必須嚴格監督工匠施工製做,這樣纔能有質量上成做火銃,不爆膛,射程遠,威力大。”

……

“韃子精於弓馬,堅忍善戰,臨陣多披重曱護具,非我大明之兵所能敵,唯有火銃可透重甲,乃爲破敵之利器,不可不用,亦不可不善用。”

……

“其次就是對火槍手嚴格訓練,並且熟練運用三段連發之技,才能使其填裝快,打得準,在戰場上才能給韃子重創。”

……

“而對火槍兵,也不能僅僅只訓練他們發射火銃的能力,同樣也要進行槍刺,刀等戰殺之技,這樣敵軍衝到了近前,就同樣可以與敵軍做近身廝殺。”

這些話,有些兩人也知道,但也有一些是首次聽說,但都頻頻點頭,韓志道:“看來商千總對火銃運用,是頗有心得。也使我等茅塞頓開。回去之後,我們定會將千總之言如實轉告巡撫大人,我們登州也要練一支火槍兵來。屆時還要請商千總不吝賜教啊。”

商毅道:“這是自然,如果登州府要練火槍兵,卑職必當將這少許心得詳細記碌,呈交巡撫大人。”

肖文軍呵呵笑道:“商千總何不寫一本[火銃紀效],

商毅心中一動,他知道中國古代的兵書雖然不少,但大多都是謀略,戰守、軍陣方面,涉及士兵的訓練方面很少,只有戚繼光的[紀效新書] 在這方面獨有建樹, 而在明朝火器雖然十分普及,而且有關火銃的記錄也不少, 但一本在火銃的生產,使用、訓練, 由其是火銃在戰場上的運用方面的專業書籍還沒有,而自己雖然比不上戚繼光,卻有着三百多年的經驗, 是不是可以寫一本[步兵操典], 作爲以後訓練士兵的範本教材, 以後其他人就可以照書施教, 也就不用自己親力親爲了.

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46章 亂攤子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143章 提案(下)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399章 國事(二)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145章 迴歸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122章 造船(上)第49章 皇太極(下)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04章 海商(下)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50章 再攻濟南第33章 餘波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206章 接頭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167章 雨戰(三)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一章 真像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16章 慶賀勝利山東戰役二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77章 鑄炮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
第71章 大戰曲阜(二)第36章 編制民團第183章 第二次琉球之戰(下)第115章 視査海防(上)第200章 布萊克報告(上)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146章 亂攤子第187章 永曆朝廷滅亡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14章 淮安戰役(二)第200章 生絲之戰(一)第132章 蘇州織造(三)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第143章 提案(下)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64章 出兵琉球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274章 長城定蒙(三)第62章 爭奪山東(六)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40章 南京的新格局(上)第399章 國事(二)第417章 南京風雲(五)第145章 迴歸第64章 再戰匪賊(三)第96章 豫北戰場(二)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下)第8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五)第122章 造船(上)第49章 皇太極(下)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163章 返回杭州(下)第104章 海商(下)第235章 訪歐船隊歸來(三)第305章 中華慈善總會(上)第114章 假太子案(一)第111章 規剗未來第50章 再攻濟南第33章 餘波第15章 山東戰役(三)第17章 山東戰役(五)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206章 接頭第89章 計劃調整(下)第223章 商家軍首次出擊(下)第339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五)第167章 雨戰(三)第352章 日本勢力重新洗牌(三)第116章 慶賀勝利第207章 清廷新軍(上)第63章 再戰匪賊(二)第27章 南京風雲(三)第372章 前哨戰(上)第329章 前哨戰(上)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一章 真像第46章 鄭成功來訪(上)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二章 帝國體制四皇權第177章 日本商團的秘密(上)第192章 玻璃器皿(下)第7章 進攻清廷第一戰(四)第116章 慶賀勝利山東戰役二第126章 入主南京(下)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296章 發展計劃(上)第76章 守衛兗州(四)第197章 飛鴿傳書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77章 鑄炮第228章 除夕—主動出擊(四)第283章 國會成立(三)第138章 針鋒相對(下)第54章 山東之變(二)第230章 清廷滅亡(二)第304章 曰本內戰爆發(下)第358章 南洋局勢(下)第89章 騎軍交戰(下)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230章 除夕——驚變(上)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133章 招安李自成(下)第382章 糾結的特朗普第55章 搶渡漢水(二)第68章 救援兗州府(上)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58章 海軍聽證會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31章 擂臺比武(上)第115章 假太子案(二)第315章 攻佔九州島(四)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225章 除夕—主動出擊(一)第162章 政治婚姻(上)第4章 擁立監國(下)第123章 伏擊清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