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攻佔開封(下)

?到了第二天,其他不知內情的將領依舊來到多爾袞的帥府報到,但等了半天也不見多爾袞出來,而待衛在內室裡找了一圈,也沒有發現多爾袞的人影,而且同時還少了好幾個人,除了多爾袞之外,還有兩位重要的親王,和漢族的重臣洪承疇也都不見人……到這個時侯,有不少人心裡也都生出了一絲不好的感覺,但多爾袞和其他幾位能說話的人都不在,衆將也不知該如何是好,雖然軍心已亂,流言四起,但誰也不敢輕舉枉動,萬一多爾袞又突然冒出來呢。因此這一天就這樣糊里糊塗的過去了。

隔天之後,奉命領軍配合北方援軍進攻大名府的勒克徳渾退軍回到了開封,因爲勒克徳渾也是大清的宗室,郡王的爵位,在開封城裡惶惶不安的衆將士纔算是找到了一個可以說上話的人,也不顧先問大名府的戰況,先將多爾袞等人失蹤的事情告訴勒克徳渾,而同時昨天守西城的士兵也證實,多爾袞等人在前天晚上率領着一隊騎軍出了開封城,但並沒有從西門回來。

到了這一步,勒克徳渾那還猜不出是怎麼一回事,也不禁又氣又怒,忍不住指着西方,破口大罵多爾袞等人不仗義,把大隊人馬扔在開封城裡,自己跑了。當然潛臺詞是,要跑也行,怎麼樣也應該告訴自己一聲,帶着自己一起跑啊!

而衆將這時也都明白了是怎麼回事,顯然是大名府那邊沒打下來,多爾袞選擇了跑路,而把衆將和大軍都扔在了開封,於是衆將也只能請勒克徳渾來主事。其實勒克徳渾也知道,現在開封就是一個火山口,那還有什麼心情主事,但衆將都一力推舉,也推辭不下,而且現在開封暫時還有幾天安穩,因此才免強答應。

不過這時開封城裡的清軍也己是人心惶惶,就在當天晚上,就有一千多名清兵趁夜出逃了。

轉到了次曰,守衛陳留縣的韓岱也回到了開封,得知多爾袞已經棄衆而逃之多,韓岱也是氣得暴跳如雷,而這時平復下來的勒克徳渾則再三勸告韓岱,纔算是免強把韓岱給勸住了。

但這時開封城裡的清軍也都已知道,朱仙鎮、陳留縣都已經失守了,中華軍隨時都有可能打到開封城來,頓時軍心大動,就在當天,又有數千清兵棄城而逃,有不少清兵甚致是明目張膽的煽動其他人逃走。並且在軍營裡搶糧食、軍器、物資、馬匹,準備是在逃亡的道路上用。

一開始還是三五成羣,七八結隊的進行搶劫,但馬上就成了整營、整哨的軍隊參與搶掠,並且互相之間爲了爭奪物資,而大打出手,動刀動槍,自相殘殺起來。

結果很快清軍就全部亂了,幾乎各營都被捲入其中,展開了廝殺,當然也有人這時趁火打劫,滿漢士兵之間平時的積怨,恩仇、不滿,也都在這一刻來了一個總爆發,誰和誰曾經結過怨,誰對誰心懷不滿,誰看誰不順眼,誰過去受過誰的欺負,許多成穀子爛芝麻的老帳,也都在這一刻被翻了出來,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來了一次大了結。

而軍營裡的搔亂,很快就蔓廷到了城市裡,於是清兵們紛紛衝出軍營,在開封城內的大街小巷、商鋪酒店、市場民居里肆意行搶,燒殺掠奪,無所不爲。整個開封城裡,也都陷入了一片混亂當中。

勒克徳渾和韓岱到是還是見識多一些,也知道現在開封己是事非之地,絕不能久留,確實是應該立刻撤離,好在是兩人都是清廷的重臣,身邊都有不少貼身親兵、鐵桿衛隊,加起來到也有二千多人,現在還能夠抱成一團,於是兩人率領着衛隊,在軍營裡,以及開封城裡搶了一些糧食物資。

事實證明,團隊的力量確實要比散兵遊勇強,那怕是幹搶劫也一樣,只用了半天的時間,兩人就搶到了不少東西,當然在搶掠的過程中,也殺了不少的清兵。東西到是搶得差不多了,只是缺少馬匹,因爲開封城裡的馬匹大部份都讓多爾袞給帶走,而其他士兵又帶走了一些,因此只搶刦了五六百匹馬,但也沒有別的辦法,又不敢在開封城裡久留,於是兩人也只好帶着人馬,離開了開封城。

而勒克徳渾和韓岱離開之後,其他的士兵更是沒有了約束,於是也就更亂了,而且混亂也甴開封城軍,擴散到開封城外的一些村莊裡。有些士兵在搶了一些東西之後,也離開開封,向北方逃跑,也有些士兵還在開封城裡城外一味的燒殺亂來,純粹就是發泄自己的情緒。

當然清軍再怎麼亂來,也只敢在東西北三個方面,因爲誰都知道,中華軍的大軍將會從南方過來。不過還有一些士兵見大勢己去,也商量着準備向中華軍投降,反正中華軍的投降政策,大部份清軍都是知道的。只有這一批清兵敢出開封的南門。而現在第七師遇到的這一隊清兵,就是準備向中華軍投降的,因此在這裡等着中華軍,而中華軍殺進村之後,他們也沒有反抗,立刻就都舉手投降了。

聽完了這兩個領頭的清兵講說之多,王海山這才弄明白是怎麼一會事,怪不得這一路上一個清兵都沒有看見,原來都己經跑光了,這麼說開封現在其實就是一座空城,唾手可得。於是王海山趕緊命令一個團,立刻趕到開封去,搶先佔領開封,進城之後,馬上維持城裡的秩序,同時又命人向大隊人馬報告現在開封的情況。

等辦完了這兩件事情之後,王海山又問道:“你們兩說還有清兵要投降我們,知道他們都在那裡嗎?”

有一個降兵趕忙點頭,道:“知道,知道,就在這附近幾個村子裡,今天早上我還見到過兩批人呢。”

王海山也點了點頭,道:“你們現在的情況,只能按投降處理,想要有好的待遇,就要有立功表現才行,現在你們立刻到附近去,把準備投降的清兵都招集到這裡來,就算你們立了一功,招來的人越多,功勞越大,眀白沒有,你們兩去不去。”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立刻道:“去,去,我們馬上就去。”

結果連王海山都沒有想到,就在這一天的時間裡,兩人居然招來了近三千的清兵投降,當然也全部都算第七師抓到的俘虜了。

不過王海山並沒有等到最後招來的降兵到齊,因爲很快他就收到後面大軍發來的命令,命他只留下少量的士兵看守俘虜,立刻帶領大部隊趕到開封城去,馬上控制開封城,恢復城裡的秩序,並且追擊逃亡的清軍,而大隊人馬隨後就會趕來。

於是王海山留下了先前的那個營在這裡看守俘虜,並等着其他清兵到這裡來聚集。同時他還再三嚀囑營長,被招集過來的降兵一定都要算是咱們師的俘虜。然後才帶領着其他的部隊出發。

其實這時王海山先前派出的那一個團己經到達了開封城,果然是城門大開,無人防守,中華軍也立刻進入開封城裡。而這時的開封城裡己是一片狼籍,大街上幾乎空無一人,但有不少房間都被點燃,而且在街道上隨處可見百姓的屍體,血跡斑斑,以及各種打砸搶之後留下的破碎物品、門板、傢俱、瓶罐、布匹等等,反正是什麼都有。而且在一些街道上,還不時的傳來哭喊、撕打的聲音。

進入開封城的中華軍立刻分散成以營爲單位,在開封城裡分頭行進,清除城裡的清軍。隨着中華軍開進開封城中之後,局勢也立刻得到了控制,因爲這時清軍大多數都己經逃出了開封城,留在開封城裡的,只是極少數的一部份,而且都沒有戰鬥的意志,因此一見到中華軍殺到面前,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到是不敢抵抗。中華軍一下孑又抓住了不少俘虜。

不過中華軍進城的人數太少了,等王海山帶領着後續的人馬趕到,也不過只有一個師,而開封城規模宏大,足以與北京、南京這樣的都城比肩,想要控制全城,清剿城裡的清軍殘餘,這樣的兵力還有所不足。另外中華軍在開封城裡抓獲的俘虜也需留人看守,這樣一來,兵力就更是捉襟見肘,因此王海山是在下午二時左右,率軍進入開封城的,但一直到五六時左右,也只能整頓城中的秩序,沒有精力出城追擊清軍。

好在是成進和李定國收到了王海山的報告之後,也立刻下令,讓各軍火速行進,儘快趕到開封城裡,因此到了黃昏時分,其他各軍也都陸續進入開封城裡,這一來中華軍纔算是全面控制了開封城,城裡殘餘的清兵也都相繼放抓被打死。

而這時中華軍才能夠分出兵力,於是各軍也都派出部隊,連夜出城去追擊敗逃的清兵。

第148章 新政(一)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78章 衡州府第55章 火船(一)山東戰役二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333章 對持(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85章 夜襲(三)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94章 撤兵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1章 婚姻(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24章 天像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78章 衡州府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81章 佈置(二)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59章 保薦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86章 意外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45章 新年(下)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
第148章 新政(一)第1章 回到明朝山村當獵手(上)第142章 日本使臣(上)第121章 開封戰役(一)第78章 衡州府第55章 火船(一)山東戰役二第196章 聯姻計劃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359章 殖民制度(上)第22章 靈活作戰(一)第145章 內線作戰(三)第59章 爭奪山東(三)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285章 皇室的收入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51章 巡視山東(上)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108章 調兵北返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230章 日本局勢(下)第267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一)第81章 道州之戰(二)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65章 洪承疇獻計第101章 謀位之夜第333章 對持(三)第59章 清軍南進(上)第85章 夜襲(三)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191章 玻璃器皿(上)第207章 哭諫(上)第284章 後宮的政治(下)第153章 西班牙方陣和線式戰術(上)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94章 撤兵第197章 湯若望(下)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22章 渡河襲擊第11章 婚姻(下)第135章 南京規劃第24章 天像第134章 追擊清軍(一)第78章 衡州府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216章 全力備戰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409章 南洋戰役結束(三)第240章 抵達呂宋島(三)第52章 巡視山東(下)第328章 徳川出兵第277章 北疆告急(下)第46章 會見鄭芝龍(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81章 佈置(二)第299章 日本局勢(上)第4章 設立幕府(下)第77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二)第90章 清軍撤軍(上)第398章 國事(一)第368章 英國想參戰(下)第59章 保薦第270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四)第86章 意外第58章 局中之局(一)第11章 全面進攻計劃(上)第137章 針鋒相對(上)第76章 徐州戰役第二階段(一)第18章 進取光州(一)第180章 薩摩之戰(一)第229章 清廷滅亡(一)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21章 保衛家園(五)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375章 文萊歸降(下)第167章 臺灣大員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145章 新年(下)第129章 林府壽宴(四)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151章 四川戰事(下)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107章 跨海突襲的第二階段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第166章 財政危機(上)第106章 淮安首戰(上)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114章 守關之戰(四)第258章 進攻當塗(下)第20章 北方大變(上)第425章 中俄之戰(五)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75章 湖南失陷第111章 商家軍的真實戰力(下)第261章 溧水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