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

關原纔多大一點地方,幕府軍的兵力調動, 當然瞞不到倒幕軍的探子, 因此就在當天下午,報到倒幕軍的主莒所在地笹尾山。

商毅收到這個消息也不禁大笑了起來,立刻下令,馬上招集中華軍和倒幕軍的主要將領,到笹尾山大營來議事。

亞莉桑德拉道:“你打算向幕府軍發動進攻嗎?”

商毅點了點頭,道:“對,現在就是我們發動進攻的機會了。”

豐臣薰道:“皇上,雖然幕府軍分出一部份人馬去救援甲府,但在關原戰場上仍有二十五萬左右的兵力,仍然在我們之上。而且現在他們一定會全力防守,一般的作戰常識,進攻一方的難度要比防守一方大,因此現在向幕府軍發動進攻,是否合適呢?”

商毅搖了搖頭,笑道:“戰仗從來都不是甴兵力多少來決定的,其實現在的情況,幕府軍就應該集中兵力,只顧一頭,要麼全力進攻關原,和我們決戰,一戰定勝頁;要麼就留下少量兵力在關原,集中兵力去收復甲府,這樣就算關原不保,還可以退守江戶,但幕府軍既想復奪甲府,又不願放棄關原的戰場,才做出這樣的決定,分派出五六萬人馬去復奪甲府,其餘的兵力守住關原,這樣看上去似乎是面面俱倒,兩全其美,但實際上卻是瞻前顧後,患得患失,犯了兵家大忌,因爲在兩面戰場上,幕府軍其實都沒有集中兵力,俱備壓倒的優勢。也可見這時幕府軍上下的軍心己亂,因此才正是我們發動進攻的時機。”

亞莉桑徳拉也點了點頭,道:“對的,我們的兵力雖然仍比他們少,但現在的差距有限,而且我們突襲甲府成功之後,士氣正高,因此這一戰我們應有必勝的把握,所以明天就等着好消息吧。”

――――――――分割線―――――――――分割線――――――――

在德川賴宣和徳川綱重率軍離開關原,去復奪甲府之後,現在幕府軍在關原的兵力還有二十五萬左右,仍然是按三角陣佈置,箭頭六萬二千人馬,左翼有五萬三千,右翼有四萬八千,主陣的兵力減少爲八萬七千,而且兵力收縮,全力防守。

倒幕軍的進攻佈置是,首先由倒幕的大名全線出擊,由毛利廣綱部四萬三千人,進攻幕府軍的箭頭;鍋島勝茂部四萬二千人,進攻幕府軍右翼;有馬忠賴部四萬人進攻幕府軍的左翼。兩翼的中華軍仍然駐守兩山,靜觀戰局的變化。

而在出戰之前,商毅也正式向各大名下令,這一次出戰,只許前進,不準後退,凡事有畏刀避劍,退縮避戰的,一率當場斬首,決不僥恕。

其實在這段時間是,倒幕軍的士氣一直保持得不錯,因爲背後畢竟是有中華軍在支撐,由其是得知甲府巳被中華軍襲取,全軍的士氣也再度得到了提升,由其是長州、佐賀、廣島這些與徳川幕府一向不對付的大名,更是擦權摩掌,準備和幕府軍大戰一場,因此全軍上下的心氣都向高。

就在八月二十二日,倒幕軍全線出擊,分爲三路向幕府軍發動進攻。日本歷史上又一次關原之戰,拉開了帷幕。

付責進攻幕府軍南宮山西箭頭陣地的是由長州藩爲主的倒幕軍,長州藩的藩主毛利廣綱儘管還不滿十五歲,但仍然親自出陣,身穿一件十文字紋的陣羽織,佩戴着毛利無就留傳下來的太刀,在家臣益田元輝、穴戶安次的左右護衛下,立於繡着毛利氏家徽的三星橫紋旗下督戰。

儘管毛利廣綱沒有親自上陣,但能夠親臨戰場督戰,對於長州藩的士兵來說,己是極大的鼓舞了,畢竟他們也都知道,自己的主公還只是一個不滿十五歲的少年, 做到這一步經很不錯了。

首先出戰的是長州藩的火槍隊,在曰本內戰開戰之前,中國曾賣給倒幕的幾個藩一萬支舊式的煫發槍,長州藩分到了二千支,首先出戰的這支火槍隊全部裝配上了購買的煫發槍。排成四列陣型,一面向幕府軍的陣推近,一面開槍射擊。

不過幕府軍對此也早有準備,徳川直義在自己的陣列前佈下了大量的木柵,拒馬,並且將本部的四千多名鐵炮兵佈置在木柵後面,與長州藩的火槍隊展開了對射。

一直雙方陣中的火槍都如爗豆般的響了起來,“砰砰啪啪” 打得十分激烈。

但幕府軍使用的,都是老式的火繩,在日本內戰開戰之前,德川幕府向荷蘭也購買了三千支遂發槍,有一千支留在江戶,而剩下的兩千支在中華軍登陸曰本之後的幾場戰鬥中損失了大半,現在只剩下不到六百支,而德川賴宣、徳川綱重率軍去救援甲府,又帶走了一部份,現在只剩三百支了,全部都留在南宮山的主營裡。

幕府軍使用的老式火繩槍不僅填裝慢,而且射程也只有五十到七十米,而長州軍使用的煫發槍填裝就要快得多,而且射程達到了八十到一百米。儘管雙方的射程只差了這二三十米,但在戰場上已足以成爲極大的優勢。雖然幕府軍的火槍數量比長州軍多出了一倍有餘,但仍然被長州軍牢牢的壓止住。不過幕府軍畢竟是防守的一方,而且紮下了大量的木柵拒馬,因此幕府軍發現對射不敵長州軍,於是都躲到了木柵之後,而長州軍使用的燧發槍仍然是使用的彈丸,穿透力不強,儘管打得木柵上木屑飛濺,但對幕府軍的殺傷力也不大。

不過隨後長州軍調來了火炮,在陣前列開,對幕府軍的木柵展開了猛烈的轟擊。長州軍使用的火炮也是和火槍一起購買的,長州藩分到了六十七門,其中有十二門火炮在千斤以上,口徑爲三寸,可以發射二十四斤的鐵彈,射程在八百到一千米之間。威力遠勝過日本自行製造的火炮。當然幕府一方也向荷蘭購買了一批火炮,一半留在江戶,而另一半在大阪、彥根的守城戰中,都被中華軍繳獲了。因此沒有能夠與長州軍相抗衡的火炮。

火炮加入了戰陣之後,立刻改變了戰局,射程達到八百到一千米的火炮,在不到二百米的距離內轟射,威力更是可想而知,木柵根本就無法抵擋住,結果被被擊中的木柵木斷柱拆,而且一顆炮彈的力度太大,在擊穿了木柵之後,往往還會飛出二三百米的距離,或是連擊中三四個人才會落地。躲在木柵後面的幕府軍士兵更是被打骨裂筋拆,慘叫連天。

經過了火炮的十餘輪轟擊之後,幕府軍的木柵牆被打得破裂了多處,而徳川直義也有些沉不往氣了,這樣下去只想光捱打無法還手,因此立刻下令自己手下的大將杉谷善住率領八千幕府軍出擊,向倒幕軍發動進攻。

而幕府軍殺出了柵牆之後,就輪到長州軍的火槍手再度發威,他們迅速越過了火炮,也來不及站齊陣式,就向進攻上來的幕府軍士兵開槍射擊,衝在前排的幕府軍立刻被打倒了一片。

不過長州軍的火槍兵倒底不如中華軍那樣訓練純熟,久經戰陣,而且這時也沒有站好陣形,射擊也是參差不齊,而且幕府軍的士兵到底人多勢衆,結果沒射擊幾輪,就被幕府軍衝到了近前,當然幕府軍也確實損失了相當一倍份兵力。但中國還是很講商業道徳的,當初賣給曰本火槍時候,也連同配套的刺刀一起賣給了日本。因此在幕府軍的士兵衝到了近前,長州軍的火槍兵們到也沒有慌張,立刻插好了刺刀,也衝上去和幕府軍展開了白刃作戰。

而隨後長州藩的大將真柄直龍以及小林瑞軒、黑阪中守、魚住左衛門等武將帶領着三千長州藩士兵,加入戰團,雙方立刻展開了激戰。

自從上一次關原合戰之後,長州藩的藩士、士兵一直都對幕府懷着相當深的仇恨,只是以前自身實力不濟,因此才一直隱忍着,而現在終於等到和幕府軍決戰的時機,因此人人奮勇,都以必死的精神與人數佔優的幕府軍死戰。而幕府軍的士氣本來就不高,而且在進攻的途中又被長州藩的火槍兵打死了數百人,士氣又近一步遭到了打擊,結果儘管幕府軍的人數更多,但兩軍一時打得難解難分。

激戰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戰局仍然陷入僵持之中,但長州藩的幾員大將卻都越戰越勇,由其是領軍出戰的主將真柄直龍,他本是長州藩著名的勇將,手執一柄長達一丈的長柄確刀,率領長州藩的士兵在戰場上左右縱橫,來回廝殺,一時間竟然深入幕府軍的陣地十數步的距離。

而就在這時,幕府軍的大將,勾阪氏部兄弟三人從軍中殺出,迎戰真柄直龍,由老三勾阪五郎首先上陣,和真柄直龍單挑,結果兩人只交手了一個回合,就被真柄真龍斬爲兩半,但這時勾阪氏部趁偷襲,用手鍊將真柄直龍的大刀打落。

真柄直龍立刻拔出隨身的小太刀迎戰,結果勾阪氏部仍然不敵,被真柄直龍砍斷右臂,拔馬逃跑,但在追擊的時候,被勾阪兄弟中的另一個,勾阪次郎襲擊得手,用鏈錘擊中了真柄直龍的後背,勾阪氏部立刻回馬,用左臂執刀,砍下了真柄直龍的首級。

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61章 國事家事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98章 僱傭兵(下)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29章 計劃(下)第2章 清廷(下)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42章 海警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100章 備戰(二)第131章 攻城(上)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85章 襲擊(下)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38章 軍歌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45章 貨幣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79章 大不敬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4章 反擊(二)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山東戰役二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54章 激戰(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66章 忽悠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43章 拿人墊吧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307章 民意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90章 合圍(一)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48章 新政(二)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96章 軍校第41章 火炮對決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236章 隱密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332章 對持(二)第82章 佈置(三)第145章 規則(下)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
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75章 滿載而歸(三)第97章 決議南征第173章 滿載而歸(一)第61章 國事家事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98章 僱傭兵(下)第214章 大清時報第29章 計劃(下)第2章 清廷(下)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108章 淸軍來了(三)第142章 海警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第100章 備戰(二)第131章 攻城(上)第231章 清廷滅亡(三)第49章 南京的決策(上)第310章 御駕親征第247章 西班牙軍出擊第185章 襲擊(下)第52章 正面強攻(二)第138章 軍歌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69章 攻城激戰(二)第一六十章 調整計劃第45章 貨幣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79章 大不敬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58章 進取漢陽府(二)第171章 遷移南京(下)第413章 南京風雲(一)第19章 山東戰役(七)第37章 南方情報第14章 反擊(二)第101章 清軍的援軍(三)第112章 目標——南京(上)第42章 洪承疇復職(下)第104章 進軍江北(二)山東戰役二第161章 豐臣公主(下)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204章 徵薩艦隊歸來(下)第154章 激戰(下)第316章 攻佔九州島(五)第66章 忽悠第256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三第174章 琉球之戰(四)第43章 拿人墊吧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307章 民意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245章 血與火之夜(四)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90章 合圍(一)第43章 拿人墊吧第120章 登州的來使第148章 新政(二)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208章 跨海入朝(一)第263章 回到浙江第196章 軍校第41章 火炮對決第251章 孝陵—陵園(下)第182章 兵不血刃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61章 國事家事第125章 俘虜的身份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78章 鄭成功起兵(下)第236章 隱密第122章 偵察隊出戰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269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三)第一四十章 回返杭州上第119章 豫北戰役(五)第22章 玄皇妖女(上)第16章 湖北援軍(上)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82章 大西軍出戰(二)第332章 對持(二)第82章 佈置(三)第145章 規則(下)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268章 馬尼拉的後續工作(二)第7章 醫療和開礦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188章 飛剪船試航第3章 設立幕府(上)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54章 進攻靑狼峰(下)第86章 連寨戰術(下)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170章 遷移南京(上)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