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驚動了官府(下)

因爲要在自己的父母官面前努力的表現一下,這一次操練,團兵都表現得十分興奮,或許是現在人人都見過血,開過戒的緣故,無論是突刺,還是劈斬的時候,團兵一個個都像凶神惡煞一樣,顯得殺氣騰騰,吼聲更是震耳欲聾,令人心驚膽寒。

看了團兵們的操練之後,鄭茂也不禁從剛纔的狂喜中清醒了過來,心裡打了一個突,這還是普通的民團嗎?自己所見過的大明官兵恐怕也不過如此吧。偷偷看了看其他的一干官吏,不少人都嚇得直髮抖,典史張光遠、巡檢王仲平更是臉色慘白,一言不發。

鄭茂忽然生出這樣的想法來,這樣一支團兵難到就是打算用來抵禦匪賊,保村護民的嗎?不過轉念一想,民團有沒有別的目地,雖然還不好說,但就算是有,自己又管得了嗎?至少在現在,沂水縣身邊有這樣一支民團,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起碼也可以幫着縣裡抵禦匪賊呀!這不一份大功勞就送到自己身上來了。這也就夠了,致於別的事情,管不了的也只有聽天由命了。

因此團兵操練完之後,鄭茂終於又壓住了自己不安的心情,面帶笑容的誇讚了民團幾句。

這時商毅才道:“堂尊大人,草民還有一個要求,請堂尊定奪。”

鄭茂道:“是什麼要求,但說無訪。”

商毅道:“草民以經查清楚了,這次到我們三村來劫掠的匪賊仍是盤據青狼峰的一夥匪賊,這青狼峰離我們清水村不過五十里路程,留着他們,實在是我們三村的心腹大患,因此草民希望趁着這次打敗匪賊的餘威,兵伐青狼峰,一舉掃平這夥匪賊,只請大人恩准,由典使、巡檢兩位大人領隊,我三村聯合民團願意尾隨助戰。”

鄭茂怔了一怔,想不到這支民團居然主動去打匪賊,其實讓典使、巡檢領隊不過是個託詞,真正打頭出力的還是民團,只不過在名義上,是由官府主導的這一次剿匪行動,民團也是出師有名。

不過鄭知縣也清楚,在青州府的三股較大的匪賊中,就屬青狼峰的這支對沂水縣的危協最大,如果真的把他們剿滅了,對沂水縣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而對自己,又是一件大政績,相信這一回民團一定還會讓自己分一杯羹,說不定還能就此一舉升職。就算是打敗了,受損失的也是三村民團,與自己也無關。

因此鄭茂也樂得順水推舟,點點頭道:“好,剿滅匪賊,護境安民,仍是我輩爲官之責,民團有如此之心,本縣甚感欣慰,不也此事茲事體大,則容本縣與典使、巡檢商議一下,再做決定。”

商毅也點點頭,道:“我等三村的安危,就全仗堂尊和諸位大人了。”

幾個人正說着,只見一個匆匆忙忙趕了過來,見過了鄭茂之後,道:“堂尊大人,縣裡來了緊急公文,還請堂尊過目。” 說着將公文高舉過頭頂。

衆人也都吃了一驚,是什麼樣的公事,要追着送到清水村來?周少卿上前兩步,從來人手裡接過了公文,轉交給鄭茂。

鄭茂接過了公文,打開一看,也不由臉色蒼白,道:“大事不好,韃子又入關了。”

縣丞孫成趕忙湊過去一看,只見公文上寫着大致內容是,滿清以饒餘貝勒阿巴泰爲奉命大將軍,內大臣圖爾格爲副。自黃崖口長城入關奔襲,並在薊州打敗了薊縣總兵白騰蛟和馬蘭峪總兵白廣恩的人馬,以經長趨直入北直隸境內,警告大明境內各地人馬,嚴加守衛,以防清軍。

其他的官吏也都臉色大變,雖然現在清軍還在北直隸境內,但在三年多以前,就曾經入侵過山東地區,那麼這一次又會不會再到山東地區來呢?

商毅也輕輕嘆了一口氣,清軍終於來了,不過他知道,離清軍打到山東,還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段時間,基本都在北直隸境內活動,甚致一直打到了江淮地區。

而這份告急公文攪得鄭茂興致大減,連飯也顧不上再吃了,就宣佈起橋回縣,想着趕緊先把自己這幾年積攢的金銀錢財送到南方去,一但勢頭不對,就立刻撂挑子逃走,起碼下半輩子還能保證衣食無憂。不過他總算還記得商毅說的要征剿青狼峰,因此還是把典史張光遠和巡檢王仲平兩人留下,和商毅商量征剿匪賊的事情。反正先把這一份功勞撈到手裡再說。

張光遠和王仲平到底沒有知縣看得那麼遠,清軍現在離山東還遠着呢?先把眼前的事情顧好再說吧,剿滅匪賊,可也是件大功。

清水村早就把酒席準備好了,知縣無心赴宴,張光遠和王仲平到是心安理得的入席,不過知縣不在, 三村村長也無心作陪, 吃了幾杯酒之後, 就各自告退, 只留下商毅和唐鎮等幾人在這裡陪着。而張光遠和王仲平到也不在乎,開懷暢飲,吃得不亦樂乎。

三杯酒入肚之後,大家也放開了許多,也勾肩搭背開始稱兄道弟起來,張光遠拍着胸脯道:“商總教師,這一次攻打青狼峰,就全靠你們三村民團了,需要什麼東西,儘管向我們提,堂尊可是吩咐了,一定要全力滿足民團的要求。”

商毅也不客氣,立刻道:“我要鳥銃,行嗎?”

一邊的唐鎮聽了,不禁微微一皺眉,但張光遠卻打了一個機靈,酒也醒了一半,道:“我們是個小縣,又非是邊防要,怎麼會有鳥銃呢?只有青州府裡纔有,到是虎蹲炮還有兩尊,火藥到是還有上百斤,不知……”

商毅聽了也不由喜形於色,他本來也沒指望沂水縣裡有鳥銃,只不過是問一問,但能弄到兩尊虎蹲炮,還有上百斤黑火藥就很不錯了,由其是黑水藥,就算沒有鳥銃,拿它來作簡易的手榴彈還是可以的,因此也馬上道:“這就可以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弄來。”

張光遠拍着胸膛,大笑道:“放心吧,最多三五天,我就給你們都拉來。”

商毅也點了點頭,又道:“另外我們民團的兵器、弓箭到是不少,但缺少盔甲和盾牌,不知能不能支援一些來。”

張光遠聽,又把胸瞠拍得山響,道:“商總教師,你儘管放心,過幾天我把縣裡的東西都拉來,隨你挑吧。”

商毅也不禁十分高興,忙又勸酒幾個人一直喝到下午,張光遠和王仲平才起身告辭,在臨走前,商毅給每人贈送了百兩紋銀,兩人也算是滿載而歸。

等兩人走了以後,唐鎮才道:“商毅,你要鳥銃、虎蹲炮作什麼?”

商毅道:“唐大叔,你沒有聽到嗎?韃子以經入關了,遲早總會打到山東來,我們不能只顧着眼前的匪賊,還必須預備對付韃子。”

唐鎮聽了,也不禁苦笑了一聲,不再說話了。

第二天,商毅立刻着手整編被解救出的村民。這一次總共解救出村民三千四百一十六人,其中男子一千八百二十四人,婦女一千三百九十二人。共計九百一十二戶,青壯年男子爲一千五百四十七人。不過有不少戶籍都只剩下一兩個人。

因此商毅先請周世奇、趙秉義、黃東山三人作主,將村民中殘餘的男女進行配對,重新組成新的家庭,一來減少戶籍,便於管理,二來有了家庭,也易於村民的穩定。這樣經過組合之後,戶籍減少到六百八十八戶。

看到這個數字,商毅也不禁有些唏噓,因爲這三個村鎮過去相加,足有一千五百多戶,人口七千多人。現在只剩下四成多了。

商毅又和唐鎮等人研究攻打青狼峰的方案,因爲金山坪村離青狼峰最近,還不到十五里的路程,因此商毅決定把金山坪村做爲進攻青狼峰的臨時根據地。

於是商毅決定,先把所有村民都遷離金山坪村。分別安置在七柳鎮和王家大屯。其中七柳鎮安置四百戶,王家大屯安置二百八十八戶,這是因爲商毅一直希望給民團的主力團找一個駐紮的地方,好進行統一的訓練和安排,現在正好可以用得上王家大屯位置也大,而且離三村都很近。

將村民們安置好了之後,然後根居每戶的人數情況,分發一定數量的糧食,讓他們能夠平安度過這個冬天,現在民團囤積的糧食以經達到一萬二千多石,商毅還計劃再買三千石,足以供應到明年秋收。而等到開春之後,再統一分發田地。反正現在荒地多,戶戶都可以分到一塊。

而就在處理安置這些事務的同時,商毅也沒有讓村民閒着,而是立刻將青壯年分組,開始訓練。因爲按原計劃,商毅是打算一個月之後才進攻青狼峰,但現在改爲十五天之後,就開始行動了。

張光遠和王仲平回到沂水縣之後,將商毅的要求向鄭知縣說明。鄭荗對此也沒有異議,一切儘量滿足。就在六天之後,張光遠帶人運來了兩尊虎蹲炮,火藥一百零四斤,另外還有木炭六十斤,硝二十斤、硫磺十二斤,鐵甲四十套,皮甲八十套,棉甲二十套。盾牌一百二十面,刀槍兵器還拉來二百多件,幾乎就把沂水縣庫裡的武器全都拉空了,同時糧食三百石。畢竟這次征剿青狼峰,還是全靠三村民團,這些東西放着也是放着,到不如全給民團,好増加取勝的把握。

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73章 勸進(下)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87章 等待消息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62章 破局(二)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14章 優勢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36章 機構調整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27章 追擊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141章 造船廠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93章 雷汞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08章 哭諫(下)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36章 南歸(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83章 佈置(四)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52章 派遣內應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0章 婚姻(上)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279章 大不敬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35章 南歸(上)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84章 夜襲(二)第251章 調兵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84章 四徵湖北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78章 回航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20章 投效(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
第200章 無間行動(上)第259章 溧水之戰(一)第60章 出任千總(上)第150章 鄭成功的選擇(二)第16章 皇室私密第173章 勸進(下)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87章 等待消息第240章 訪歐之旅(四)第185章 火燒鶴丸城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4章 進攻北京(一)第62章 破局(二)第57章 登萊巡撫(上)第144章 西班牙艦隊(下)第114章 優勢第80章 進攻黃州(一)第7章 解救人質行動(上)第396章 荷蘭求和(五)第86章 清軍反擊(下)第36章 機構調整第213章 李自成敗逃第146章 接收火槍(上)第127章 追擊第172章 琉球之戰(三)第198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上)第279章 家庭生活第171章 戰局的變化(三)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141章 造船廠第10章 亂世佳人(下)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93章 雷汞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195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一)第208章 哭諫(下)第427章 中俄之戰(七)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18章 全面動員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17章 湖北援軍(下)第36章 南歸(下)第66章 三徵湖北(三)第83章 佈置(四)第32章 荷蘭交涉(上)第21章 隆興堂覆滅(上)第52章 派遣內應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188章 整軍備戰(上)第73章 再搞打搞打左良玉第345章 進駐二條城第19章 保衛家園(三)第141章 造船廠第266章 察哈爾之戰(九)第10章 婚姻(上)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42章 火炮對火炮,火槍對火槍第279章 大不敬第109章 初戰淸軍(上)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40章 匪賊來了(一)第26章 民團教師(二)第194章 清廷的準備(下)第355章 巡視南洋(下)第26章 南京風雲(二)第181章 薩摩之戰(二)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133章 湖北反擊(下)第35章 南歸(上)第387章 中荷決戰(五)第84章 夜襲(二)第251章 調兵第229章 除夕——夜宴第130章 圍點打援(下)第201章 生絲之戰(二)第112章 豪格逃亡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84章 四徵湖北第336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二)第25章 民團教師(一)第40章 海軍出擊第278章 回航第190章 議和後續(三)第120章 投效(下)第33章 再徵湖北(三)第149章 鄭成功的選擇(一)第168章 多尓袞復出(二)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131章 北京的寒冬(二)第192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203章 發行貨幣(下)第37章 試探進攻(上)第204章 登基建國(六)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180章 奉旨進京(上)第258章 察哈爾之戰(一)第376章 第二戰(一)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