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大西軍歸降(上)

龍嘯大明

就在南京決定,商毅將正式稱帝的時候, 在貴州前線,被李定國放回去的劉文秀又回到了中華軍的大營,向李定國等人轉告了孫可望等人的商議結果。

返時孫可望和艾能奇也正在爲如何抵擋中華軍而陷入矛盾中,因爲在沙子嶺一戰中,大西軍慘敗而歸,現在全軍只剩下六萬多人, 象軍基本全軍覆沒,只能夠固守普安州。

雖然說現在大西軍的兵力還不算少,但孫可望和艾能奇都知道,和中華軍交戰,是自取滅亡,唯一的辦法只能居城而守,但從貴州進入雲南,並不是只有普安州這一條路可走,但如果將全部兵力都集中在普安州防守,中華軍還可以從其他地方進入雲南,而如果分兵把守各個要路,則會造成兵力分散,被中華軍逐個擊破,因此兩人也覺得十分爲難。

本來兩人還對吳三桂抱有極大的期盼,但現在永曆朝廷己經滅亡了,失去了這面旗幟之後,大西軍和吳三桂之間並無交情,相反還有仇,因此也不好直接去找吳三桂,不過在此其間吳三桂派來的使者居然還找到了普安州,兩人才知道,原來現在吳三桂也自身難保,根本就指望不上了。

因此兩人也是一籌莫展,一點辦法也沒有。而就在這時,劉文秀回到普安州。

兩人見到了劉文秀,也不禁又驚又喜,雖然說劉文秀所斷腿尚未好,但從氣色狀態來看,現在並不是經過千辛萬苦的逃亡,這裡面一定有事。果然見面之後,劉文秀就將自己和李定國相見,以及中華軍打算招降大西軍的事情說了一遍。

孫可望和艾能奇聽了之後,艾能奇當即表示可以接受,現在打也打不過,而且南京政府開出的條件也不錯,永曆朝廷也滅亡了,不如投降南京政府,還有李定國在裡面照應,一定不會有錯的。而孫可望也知道投降是現在唯一的條路,中華軍開出的條件總體來說,確實不錯,可以先投降再說。這一點大西軍的將領就要比吳三桂靈活得多,並不貪戀割據自立的權力,當年張獻忠就多次接受明朝的招安,降而復反。

但讓孫可望覺得不滿意的地方是按中華軍的條件,自己和劉文秀、艾能奇乃然是並列的,而孫可望是希望能在投降之後的權力上完全壓倒兩人。但這話不能直接說出來,因此孫可望則表示,自己也基本同意投降,但希望李定國能夠親自到普安州來一趟,兄弟前面,當面談論一些細節,儘可能爲自己盡力多爭取一些利益。

聽了孫可望的意見之後,劉文秀和艾能奇也沒有多想,認爲先和李定國私下談一次也好,如果能夠爲自己多爭取一些利益,當然也是好的。

於是劉文秀又拖着斷腿,來到中華軍的大營,邀請李定國去普安州。

羅遠斌等江西軍區的將領都擔心這是大西軍使的什麼陰謀詭計,而且認爲也沒什麼好談的,條件已經擺在那兒了,答應就馬上派人過來請降,不答應就開打。而且現在四川那邊的消息己經傳到貴州,南京政府已經拒絕了吳三桂再降的要求,因爲是吳三桂首先拒絕了和平的要求,因此只能無條件投降。而對大西軍,也是一樣。於是也都勸李定國不要普安州,以防不測。

但李定國則當即表示,自己相信以前的兄弟不會加害自己,去和老弟兄見面,當面談一談也好,最好是能夠和平解決雲南的問題,也能使中華軍減少一些傷亡。

李定國和羅遠斌在職務上是平級,都是軍區司令員,而在軍銜上,李定國己是上將,而羅遠斌還是中將,而且李定國這次來貴州,就是負責和大西軍和談,他堅持要到普安州去和孫可望等人面談,羅遠斌也沒權力阻攔,只能讓李定國去了。

於是李定國只帶了十幾名隨行的警衛人員,和劉文秀一起來到了普安州。

和孫可望、艾能奇見面之後,幾個人的心情也都平靜不下來,首先是抱在一起,一個個都熱淚盈眶,久久不分開。畢竟這一次是在七年多以後,弟兄四人團聚在一起了,儘管這幾年來孫可望的私心開始膨脹,但和李定國也十多年的手足兄弟之情,因此這番行爲,也確實是真情留露,並不是故意故作。

兄弟們哭笑了一陣之後,才都各自歸座,因爲有劉文秀在中間來回跑了兩趟,對各自這幾年的情況也都十分熟悉了,因此也用不着述舊,直接就進入正題。

孫可望首先道:“老二,你爲了我們幾個人的事情,大老遠從南陽趕到貴州,我們也十分感激,現在永曆朝廷是完了,讓我們投降鎮北王,也無不可,但你提出的這些條件,也太苛刻了一點,我們現在擁有云南全境,地方也有數千裡,手下的雄兵也有幾十萬,就這麼全都交出去,卻只給我們留下三個師,一共才三萬多人,連個立足之地都沒有,這也太過份了吧。當年義父接受明朝的招安,還能獲准在谷地駐軍。因此我們不求別的,只有兩點,一是至少要保留五萬人馬,二是給一個府我們駐軍,你看怎麼樣?”

李定國搖了搖頭,道:“這兩點都不行,這些條件是南京靖北王和統戰部批准轉達給我的,而且也已經說明,只能是這些條件,決不能再増加,因此請大哥、老三、老四見諒。”

孫可望有些不高興,道:“老二,我們雖然不親生兄弟,但也是十幾年的手足之情,兄弟己經有七八年沒有見面了,如今你是飛黃騰達,而我們弟兄三個卻是慘淡經營,纔在雲南有這一點點基業,眼看着也快沒有少,難道說這一點小小的讓步,你都不肯嗎?”

李定國笑道:“大哥,只要是我的東西,幾位弟兄們想要,我絕不可惜,但現在我只是代表靖北王,來和各位兄弟商談,一切規則都是由靖北王制定,我說得好聽是南京的使臣,說得難聽一點,不過就是一個傳話的人,那有資格答應你們的這些條件,就是答應下來,也沒有用啊。”

孫可望有些不悅,道:“那還要你來做什麼?商毅隨便派人來傳可話不就行了嗎?我們答應就投降,不答應就開打,不就是這個意思嗎?”

劉文秀見孫可望的話有些衝了,趕忙來打圈場,道:“大哥,二哥這不也就爲了我們弟兄嗎?想不然他爲什麼千里迢迢從南陽趕到貴州來呢?”

艾能奇道:“是啊大哥,二哥剛纔說的也沒錯啊,這些事情他確實是做不了主,你硬逼他答應,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其實孫可望剛纔只是故做姿態,他也知道劉文秀和艾能奇會來打圓場,就算兩人不來打圓場,他也有辦法把話再拉回來,因此乾笑了兩聲,道:“老二,剛纔是做大哥的說得過了一點,你可別往心裡去。只是我一時氣不過,談判嘛,就你滿天要價,我就地還錢,那有商毅這樣,開個價碼就不讓再談了,這不是欺負人嗎?大哥我也是闖蕩天下十幾年,南七北六二京一十三省也都差不多跑遍了,還會怕商毅嗎?我承認是大不過中華軍,但大不了就像義父當年一樣,再去當流寇唄,當年明軍抓不着義父,中華軍也未必能抓得住我們。大哥還是老脾氣,說話不中聽,你可別介意。”

李定國笑了一笑,道:“大哥,我們兄弟之間還講這些嗎?有什麼話是不能說的。不過剛纔你把心裡話也說,我也就直話直說,有不當的地方,大哥、老三、老四也別見怪。”

孫可望呵呵笑道:“沒說的,沒說的,剛纔你也說了,咱們自家兄弟,有什麼話不能說!你儘管說吧。”

李定國道:“大哥、老三、老四,你們己經和中華軍交過手了,認爲中華軍的戰鬥力如何?”

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互相看了一眼,孫可望道:“我剛纔也說了,我們確實不是中華軍的對手。”

李定國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麼你們以前和清軍、明軍都交過手,再加上大西軍,排一排秩序呢?”

孫可望想了一想,終於道:“清軍比我們大西軍要強,明軍要看是什麼隊伍,有的根本不堪一擊,不過也有強的,向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這些人帶的隊伍,就很強,比我們也許還是強一點。”

李定國道:“那麼清軍和明軍相比呢?”

孫可望道:“清軍比明軍強。”

李定國笑道:“大哥、老三、老四,你們大概也聽說過,清軍雖強,但卻屢敗於我們中華軍,遠的不說,就是去年的中原大戰,八十萬清軍,被我們中華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

幾個人都沉默了片刻, 孫可望才道:“聽說過。”

李定國又道:“我們中華軍現在一共設有五個軍區,我實際是付責湖廣軍區,而和你們交戰的是江西軍區的部隊,但江西軍區是這五個軍區中實力最弱的一個。像這次進攻四川,就是我的湖廣軍區和南京軍區聯合進軍。”

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32章 攻城(下)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36章 投靠第269章 召見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76章 鹽場(下)第142章 海警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01章 守城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93章 勸降(上)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42章 偵察兵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54章 水上進攻第56章 重新整編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84章 四徵湖北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07章 哭諫(上)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86章 意外第144章 新年(上)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36章 投靠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
第70章 撤離徐州(上)第249章 進攻商館(下)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40章 驅逐荷蘭(三)第342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八)第167章 財政危機(下)第174章 勸降吳三桂(上)第95章 南京佈線(上)第66章 巡視濟南(上)第294章 私宴敘舊第361章 三寶顏之戰(上)第47章 清廷平亂(上)第20章 進攻浙江(二)第250章 孝陵—陵園(上)第155章 收復湖北(下)第195章 整編軍隊(下)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77章 鄭成功起兵(上)第137章 清軍長驅直入第132章 攻城(下)第41章 匪賊來了(二)第17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45章 干係臘戰記(一)第148章 新的計劃第110章 初戰淸軍(下)第232章 清廷滅亡(四)第36章 投靠第269章 召見第362章 三寶顏之戰(下)第39章 多爾袞的煩惱第184章 臺灣佈防(下)第74章 完成包圍第11章 清軍進剿(下)第19章 進攻浙江(一)第143章 內線作戰(一)第419章 重大事件第401章 岡薩雷斯候爵夫妻的歸期第71章 撤離徐州(下)第176章 鹽場(下)第142章 海警第264章 察哈爾之戰(七)第220章 掃平遼東(一)第127章 林府壽宴(二)第56章 多爾袞的決策第101章 守城第38章 鄧州之戰(一)第93章 勸降(上)第215章 參政院(上)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421章 中俄之戰(一)第55章 山東之變(三)第269章 會聚江南第170章 發動羣衆(下)第22章 進攻浙江(四)第53章 進攻靑狼峰(上)第175章 人民公社(下)第136章 各有打算第117章 收復南京之戰(二)第53章 西班牙使者(上)第108章 豪格出兵第207章 進駐登州第228章 排華事件(三)第175章 平南四策第235章 南京巷戰(一)第262章 進攻馬尼拉城(一)第257章 進攻修道院(上)第142章 偵察兵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137章 追擊清軍(四)第48章 山東第一戰第54章 水上進攻第56章 重新整編第34章 商家軍的考覈(上)第397章 回到國內第197章 會見日本商團第150章 進攻揚州——雨戰(上)第84章 四徵湖北第6章 家事! 公事!第144章 收復臨朐縣(三)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16章 視査海防(下)第135章 向南向北(二)第207章 哭諫(上)第70章 長江艦隊再度出擊(二)第225章 收取山西(二)第188章 議和後續(一)第43章 大戰匪賊(上)第一六十章 又有好事來了上第86章 意外第144章 新年(上)第162章 接見堵胤錫第239章 秦淮河之戰(下)第36章 投靠第96章 機密泄漏(上)第185章 大西軍出戰(五)第317章 攻佔九州島(六)第167章 多尓袞復出(一)第5章 家事! 公事!(上)第157章 揚州之戰的結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