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進攻黃州(三)

劉澤清雖然硬着頭皮率部投入了戰鬥,但仍然沒有改變戰場的局面。因爲這時二十團也已經趕到了陣地上,加入了戰團中。而且這一次白刃戰,商家軍己經很注意將分散進攻的兵再重新聚集,因此也恢稟了過去白刃戰中那種互相協同,配合使用不同武器的作戰方式。

再加上這時商家軍也都憋着一股火,一定要把昨天失敗的面子再找回來,因此也表現得十分勇猛,清軍也被殺得連連後退,不多時就退過了第一道壕溝,接近了第二道壕溝。而且清軍商家軍的士兵都已經混戰到一起,也使城上的淸軍不敢輕易的放箭開槍,攻擊城下的商家軍。

清軍城外防線的第二道壕溝就在護城河附近己經差不多退到了城牆邊,儘管這時督戰隊就在護城河邊,而且連繼續斬殺了幾十名敗逃的清兵。免強維持着清軍的抵抗之力。

但在城上的尚善卻十分着急,現在也在緊急的思考,是不是把城外的軍隊都收回來,因爲從現在的情況看來,城外的陣地肯定是守不住了,如果不把城外的軍隊放進來,就會全部都戰死在城外。劉澤清的部隊到是沒什麼,但城外還有二千火銃兵,這可是守城的重要兵種,現在就全部葬送在城外,也未免太不划算了,還有城牆和城裡的防線可守。

尚善最後還是決定,把城外的清軍都放進黃州城來,依託城牆,再繼續防守。不過尚善也知道,在這樣情況下撤軍是最危險的,因爲現在城外的清軍全是靠着一股氣,在免力支撐着,而一但城門打開,撤軍進城這口氣一泄,就會立刻兵敗如山倒,全盤潰敗。而黃州的北城只有一個城門,兩側還有一個小側門,幾千士兵要從三個城門入城,沒有半個時辰是過不完的。因此一定要在城門口先頂一陣,讓其他的部隊從容進城。

於是尚善也做出佈置,命阿哈尼堪帶五百士兵出城,保護城門口一帶的地區,頂住商家軍的進攻,讓城外的大隊人馬從容的撤回城裡來。

但儘管尚善想得很好,也佈置得很周密,但結果卻依然大他的預料。而問題居然又出在劉澤清的身上。

劉澤清是一個典型的老兵痞子,在戰場上慣會見風使舵,有便宜就上,遇到危險比兔子跑得都快。現在一見情況不妙,城外的陣地根本就保不住了,但黃州的城門緊閉,無路可守,因此也只好率領着本部的人馬勉力支撐着。

不過劉澤清的心眼到底是比別人多一點,估計尚善應該不會把這五六千人全都扔在城外吧,這裡面可還有二千火銃兵呢?但城門也就這麼大,又有商家軍在城外步步緊逼着,恐怕最後會有一部份人進不了城,被關在城外,那可就再別想進城了。自己可要放靈活一點,決不能成爲這一部份人。

因此劉澤清一面指揮着軍隊抵抗,一面也在盡力向城門方面移動,打算只等城門一開,自己就搶先進城再說。

果然,就在劉澤清剛剛移動到城門口的時候,只見吊橋放下,城門打開。劉澤清一見機會難得,二話不說,立刻就向城裡奔去。他的身邊還有百餘名親隨保護着,自然也都跟着劉澤清一起進城。

而這時正好阿哈尼堪帶兵出城,兩支隊伍也就不可避免的在城門洞裡相撞上了。儘管這兩支隊伍的人數都不多,但城門洞又能有多大的地方,結果互相擠堵在一起,想出去的人出不去,想進來的人也進不來。

如果是在平常的時候,到還好辦,雙方慢慢的調整,其實也能互相通過,只是慢一些。但這時城外的士兵也都發現城門打開,而且劉澤清己經搶先一步進了城,眼看着生路就在身後,誰還想拼死抵抗呢,因此城外的士兵們“呼啦”一下,全都向城門的方向擁擠了過來,頓時將城門口給擠得滿滿當當,水泄不通,結果阿哈尼堪也被堵在城門洞裡,根本就出不來了。

在城樓上指揮作戰的尚善也把整個經過都看得清清楚楚,只氣得他咬牙切齒,頓足捶胸,本來是很好的計利,結果被劉澤清這一攪活,全都弄亂了。但他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下令命阿哈尼堪退出城門,把敗軍放進城來。同時又命人去把劉澤清抓起來,聽候處置。

阿哈尼堪的人馬一退,劉澤清部也就成爲第一個逃進黃州城中的清軍,而劉澤清還十分得意,幸好是自己見機得快,所以搶先一步進了黃州城。要是晚了一步,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而隨他一起進城的親隨們也都紛紛誇讚劉澤清,但就在這時,過來了一隊清軍,不由分說就把劉澤清給抓了起來,五花大綁,聲稱是奉了尚貝子之命,來捉拿劉澤清的。因此劉澤清的親隨們也不敢動手,只能看着劉澤清被帶走了。

而劉澤淸也明白,這時被抓走,估計也是凶多吉少,因此心裡也大爲後悔,早知道進城是這個結局,那麼在城外就投降商家軍算了。

劉澤清雖然被抓走關押,但現在的局勢可不會因爲劉澤清被抓而改變,先前是因爲沒有退路了,清軍也不得不拼死抵抗,而現在城門打開,淸兵們都看到了一線生機,自然都不想和商家軍拼命,因此也是鬥志盡喪,只顧着向城裡擠,誰都不願再去和商家軍作戰了。兩側的人拼命向城門的方向涌,後面的人拼命向前面擠,前面的人則拼命向城裡擠。

城外的商家軍當然不去錯過這種好機會,而且說不定能夠趁着這個機會殺進黃州城去,因此立刻向城門一帶的清軍發動了兇猛的進攻,步槍、手榴彈也都一起開火,而這時清軍在城門附近正擠得人滿爲患,正好讓商家軍的火器有了足夠的用武之地,把殺傷力也發揮到了最大。步槍射擊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命中,而手榴彈扔到人羣裡也是一炸一片,但露出的空隙,迅速又被洶涌的人羣給填滿了。

儘管清軍拼命的向城門的一方擁擠,但在商家軍猛烈的火力打擊下,只能紛紛向兩側退讓,而商家軍也追着清軍的正後方,逐漸殺到了吊橋的邊上。

在城樓上指揮的尚善見了,也知道想把清軍的大隊人馬都放進黃州城裡來,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弄不好還會讓啇家軍趁機殺進黃州城來,那可就危險了。因此尚善也當機立斷,馬上下令扯起吊橋,關上城門,防止商家軍趁機殺入城裡來。

但這時吊橋上和城門洞裡己經擠滿了人,根本就無法拉起,關閉。而商家軍己經有士兵踏上了吊橋。尚善也知道情況緊急,不能再猶豫了,立刻下令向城下開火射擊,不管是清軍還是商家軍,都是攻擊的目標,一定要截斷進城的人員,關閉城門。

於是在城牆上火槍弓箭一齊發射,盡向城下打去,而被命中的,雖然大多數都是清兵,但也有不少商家軍的戰士中彈中箭身亡。在這種情況下,商家軍和清軍也都暫時後退了一些,清軍也趁着這個機會,終於扯起了吊橋。而吊橋一被扯起,向黃州城裡擁擠的士兵也就切斷,城門也終於都被關閉起來。

商家軍見黃州的城門關閉,在護城河也只能被動挨打,因此也先向後,但在城外還有大量的清兵沒能進城,都在護城河邊向城上又喊又叫,又跳又鬧,叫守城的清兵再把城門打開。

其實尚善也不是不想開城,把所有的士兵都放進去,但他在城牆上看得十分清楚,商家軍並不是真正的退了兵,而是退卻到淸軍挖好的第一道戰壕裡,和清軍打開了一段距離,然後向清軍開槍射擊。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和淸軍進行白刃戰,而且城門一但再次打開,就又可以立刻衝上來搶奪城門。因此尚善可不敢再開城門,只是在城上命人向城下喊話,讓城外的清軍去和商家軍接戰。等把商家軍攔在一定的距離之外,再打開城門,放他們進束。

雖然尚善想得很好,但這時在城外的清軍誰還有心去和商家軍作戰,儘管這時商家軍己經開始對城外的清軍展開打擊,但清軍並沒有轉身迎戰,仍然聚集在護城河邊上,等着開城門,有性子急燥的,己經開始破口大罵起來,問候尚善家裡的女性長輩,而還有一些會水的清兵乾脆就跳進護城河裡,直接向對岸游過去。

而在城樓上的尚善也不覺火起,也下令再次向城下的清軍開火射擊,逼他們去和商家軍作戰,當然也有一部份火力是攻擊城外的商家軍,而這時商家軍在城外也利用清軍的戰壕做掩護,和清軍展開了對射,陣地後面的火炮是火力全開,向城牆上轟擊。一肘炮聲轟轟,槍聲爆急,打猙十分激烈。

但商家軍和城裡清軍展開了火力對射,卻是苦了城外的清兵們,被夾在中間,進不能進,退也不能退,成爲雙方的活靶子。

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37章 新武器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77章 鑄炮第103章 海商(上)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94章 遷移(二)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77章 火炮對攻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80章 辭職(上)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9章 催促出兵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97章 僱傭兵(上)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380章 總結第242章 勸降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17章 海盜(一)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81章 洋人(下)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252章 對持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94章 救援蘇州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171章 追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36章 投靠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
第124章 收復南京之戰(九)第37章 新武器第153章 進攻廣東(一)第335章 又一次關原之戰(一)第12章 李巖入鄂第16章 全村動員(下)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177章 鑄炮第103章 海商(上)第174章 南明的行動(上)第255章 加勒比海盜VS西班牙艦隊二第151章 進攻揚州——雨戰(下)第94章 遷移(二)第219章 工業基礎第354章 巡視南洋(上)第311章 出征曰本第77章 火炮對攻第9章 質問鄭芝龍第35章 商家軍的考覈(下)第280章 辭職(上)第102章 大島海戰(上)第69章 救援兗州府(下)第30章 定居淸水村第38章 清水村的生活第9章 催促出兵第239章 訪歐之旅(三)第298章 放一放計劃第6章 進攻北京(三)第157章 進攻廣東(五)第155章 西班牙敗陣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257章 進攻當塗(上)第218章 清廷的新年第194章 大西軍歸降(下)第40章 決戰李自成第97章 僱傭兵(上)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320章 登陸下關(下)第232章 暗流涌動(四)第380章 總結第242章 勸降第212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二)第347章 德川幕府的選擇(上)第201章 布萊克報告(二)第324章 進駐京都第49章 清軍整頓(二)第242章 訪歐之旅(六)第121章 收復南京之戰(六)第38章 試探進攻(下)第186章 與荷蘭人談判(二)第117章 海盜(一)第84章 四徵湖北第211章 朝鮮來使(下)第95章 豫北戰場(一)第313章 攻佔九州島(二)第76章 支助鄭成功第44章 守衛新野(下)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81章 洋人(下)第195章 崗前培訓第47章 鄭成功來訪(下)第139章 並未結束的結局第285章 年度總結(上)第360章 殖民制度(下)第252章 對持第255章 巡視北京(下)第93章 追擊海盜第138章 驅逐荷蘭(一)第72章 龍困淺灘(上)第71章 黃宗羲來訪(三)第94章 救援蘇州第54章 搶渡漢水(一)第366章 南洋首戰(三)第286章 年度總結(下)第171章 追擊第280章 平息爭端第17章 保衛家園(一)第82章 道州之戰(三)第69章 火拼左良玉(一)第36章 投靠第183章 大西軍出戰(三)第161章 濟南備戰(一)第140章 錦衣衛(上)第260章 溧水之戰(二)第110章 圍殲阿濟格(六)第266章 女冒險家的誕生(下)第151章 阿巴泰的決定第322章 進攻大阪(上)第44章 大戰匪賊(下)第293章 內政外擴第54章 西班牙使者(下)第248章 孝陵—神道(上)第91章 清軍撤軍(下)第206章 北伐計劃(上)第141章 錦衣衛(下)第170章 局勢的變化(二)第162章 浙江的政務第102章 突襲盛京(一)第196章 南方的最後一戰(二)第326章 戰前佈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