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

尉遲西非常輕鬆的潛伏進府中,但找到楊渥住的地方卻花費了他太多的時間。原來節度使府實在太大了,後宅中的房屋鱗次櫛比,各種小路紛亂錯雜,很快就把他繞暈了。

他不敢去找人詢問,因爲擔心會打草驚蛇。這裡畢竟是吳王的府宅,雖然楊行密出征帶走了大量的侍衛,但如果驚動了剩下的侍衛,即便是他也討不了好,至少行刺的事就難以成功了。

無奈之下,尉遲西只好回到府門前準備來個守株待兔。果然,等到深夜後,他看到一羣侍衛護衛着一個年輕公子來到府門前,守門的衛士紛紛向那公子行禮,之後就打開側門,放那一行人進去了。

“這應該就是那楊渥吧?”尉遲西眼睛一亮,“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不過眼下他身邊的侍衛還有十幾人,還是再等等,等到他回自己屋子休息時,侍衛們肯定不會再跟在身邊吧?”

他雖然性子急,當初聽了朱廣德的侍衛的話沒有多去打聽求證就信以爲真了,但到了此刻卻非常有耐心。他的師父是個隱士,所謂隱士,也是需要吃飯穿衣的,不是什麼神仙,所以他師傅經常在山中打獵,他在一旁幫忙,自然懂得打獵需要耐心的道理。

他小心的跟在楊渥身後,沿着後宅小路繞了很久,卻一直沒有停下來。尉遲西還以爲自己已經被發現了,楊渥正在暗中施展詭計想要暗算他,正在猶豫是不是要當機立斷下手的時候,楊渥終於停了下來,將周圍的侍衛都打發離開了,自己獨自一人進入一間院子。

“好機會!”尉遲西心中一喜,趕緊小心的跟進院子,“侍衛們還沒走遠,還是先看看再說。”

一進院子,他便見到楊渥好像在和一個婢女站在屋檐下閒聊,他沒有驚動二人,悄悄地沿着月光照不到的陰暗處緩緩前進,他的潛伏能力是當初打獵中學來的,走路的時候一點響聲都沒有,楊渥二人自然發現不了。很快,他便靠近了二人,在一顆大樹後面藏了下來。

這裡距離二人已經很近了,能清晰的聽到二人的對話,尉遲西心中一動,暗自想到,“我雖然是跟着這人進來的,但這人到底是不是楊渥都不能證實,我還是小心點好,別殺錯人了。這裡能聽到他們說話,我正好可以聽聽,說不定就能探明此人到底是不是楊渥了。”

他努力屏住呼吸,凝神偷聽二人的對話,只聽那個疑似楊渥的公子道,“既然還不犯困,那就陪我說說話吧。”

婢女的聲音過了一會兒才傳過來,“公子,您有什麼想說的就說吧,奴婢都在聽着。”

……

屋檐下,楊渥對於楊柳語氣的變化完全沒有分辨出來,他也不知道此時尉遲西就在離他不到三米的地方潛伏着,隨時準備取他性命。

他心中還在想着自己前世的父母,他們的音容笑貌,隨着時間的流逝非但沒有淡去,反而變得愈發的清晰起來。

他看着眼前楊柳,心中苦笑。他前世的父母是永遠都見不到了,但至少這一世還有關愛他的父母,而楊柳呢?從小就沒有父母了,這麼說的話,她是不是比自己還要孤苦,還要思念父母呢?

“楊柳,你還記得自己的父母的模樣嗎?”他忍不住問道。

楊柳一呆,沒想到楊渥會問出這麼一個問題,她想了想後答道,“公子,奴婢那時還小,什麼都不記得了。”

“那你想念他們嗎?”

“想,當然想。”楊柳低聲說着,“可惜我連他們的樣子都不記得了,甚至連他們什麼時候死的也忘了,連他們的名字也不記得了,奴婢連祭拜他們都沒有去處。”她聲音有點低沉,想起了童年孤苦無依,流落街頭的生活,不禁有些哽咽。

陰暗中,尉遲西被楊柳的話也勾起了自己的回憶,他小的時候父母也不在了,不過與楊柳不同的是,他那時候已經記事了,自己父母死前的場景他都記得歷歷在目。

他始終忘不了,當初他和父母三人住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小村莊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突然有一天,一大羣士兵闖入了他們那個平靜祥和的村子,一場屠殺迅速在村子裡發生。

面對殺紅了眼的士兵,他的父親只來得及將他和他的母親匆匆藏在了自家屋子後的稻草堆裡,他自己跑出去想要引開屠村的士兵們;然而狡猾的士兵們只有一部分人追着他父親離去了,剩下幾人卻還在屋子裡四處搜尋。眼見着瘋狂的暴徒就要搜索到他們所在的稻草堆,他的母親沒有任何猶豫的站了出來,像他的父親一樣主動跑出去吸引敵人注意力。

他躲在稻草堆裡,死死地捂住自己的嘴巴,不敢發出任何響動。他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母親還沒有跑多遠就被暴徒們按倒在地,一個個士兵淫笑着撲了上去,接下來那慘絕人寰的一幕讓他此後十多年裡常常在睡夢中驚醒過來。後來,發泄了**的士兵們離開了村子,他僥倖活了下來。然而,他的母親早就死去多時了,而他的父親更是連屍首都沒有找到。再後來,他知道了,屠村的士兵就是當時以“吃人軍隊”而震動江淮的孫儒的手下,至於他的父親的下場,他根本就不敢去多想。

“父親!母親!”他想着自己的父母,眼睛開始溼潤起來,一雙手緊緊的握成拳頭。

隨即他想起自己現在正在做的事情,頓時清醒過來,“我的父母不在了,但我卻僥倖活了下來。那楊渥殘暴不仁,屠殺百姓,我如果不殺他,日後肯定會有更多的人會像我一樣從小就失去父母。不過,眼前之人到底是不是楊渥呢?”

屋檐下,楊渥也在沉默。對於當年孫儒之亂的慘烈,他雖然沒有經歷過,但也聽人說起過。楊柳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她知道自己父母不在了,但她從小在節度使府長大,當年的那份慘烈從來沒有人和她說起過,“吃人軍隊”的名號她也沒有聽過,所以她也不會知道她的父母或許也成了那些禽獸的口中食物……

與楊柳不同的是,同樣從小在節度使府長大的小翠那時候卻已經記事了,所以相比於楊柳,她多了一份成熟穩重,也多了一份小心謹慎,對萬事萬物都缺少安全感。這也是爲什麼楊柳心中有着嫁給楊渥做侍妾的想法,小翠卻只想着以後嫁出去給良家子弟作大婦正妻。

想起歷史上每一次的新舊王朝交替之際,都是中國人口大幅度下降的時期,楊渥忍不住嘆息道,“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樹蔭後面,尉遲西本來就被他的話勾起了對自己父母的思念,如今聽到這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頓時心中一震。

是啊,天下興亡從來都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的事情,他們這些小百姓從來都是受苦受難的人。不說他自己悲苦的遭遇,就是他的師父,當年也是因爲看到天下大亂,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而自己卻無力制止,心灰意冷之下這才隱居的。

尉遲西心中一震,卻是沒有注意,不小心碰到了鋪在地上的石子,結果弄出聲音來。

“誰?”楊渥當即便驚醒過來,大聲喝問。

尉遲西來不及多想,當機立斷便衝了出來,挺劍就向楊渥刺去。

ps:求推薦,求收藏

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戰書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
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父子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再續)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六百二十八章以死相諫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三百五十一章高季昌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五百八十二章朝議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四百七十二章提醒第四百五十六章機會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二百八十章 治病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兩軍陣前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五百一十三章進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六百四十七章追擊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七百一十二章反了第三百五十五章混亂第一百九十八章 聚會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戰書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