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出兵(下)

宣州,這裡曾經是楊行密對抗孫儒的基地。

十多年前,楊行密在廬州起兵,經過一年的苦戰終於擊敗了秦彥、畢師鐸的聯軍,攻佔揚州;然而沒等楊行密在揚州站穩腳跟,一個可怕的敵人出現了,這就是孫儒帶領的“吃人軍隊”蔡州軍。

蔡州軍雖然殘暴有如禽獸,但戰力驚人,根本不是楊行密能夠抵擋的。於是楊行密只好退守老家廬州。

在廬州,焦頭爛額的楊行密自感敵不過孫儒,打算帶兵襲擊江西鍾傳的地盤,然而他的謀士袁襲卻說宣州之地民戶極多,錢糧充足,十分富庶,足以做他成就大事的根基之地。楊行密聽從了他的建議,渡江攻取了宣州,又以宣州爲根基,佔領了周圍常州、潤州、池州、和州等地,實力迅速壯大。

盤踞在揚州的孫儒聽說後立即率領大軍來攻。數年之間楊行密多次大敗,之前佔領的各州全部丟失了,甚至連起家之地廬州都丟失了,只留下宣州一地還在他的手中。

然而依靠宣州充足的錢糧,他在一次次大敗中堅持下來,最終一舉擊敗孫儒。可以說,沒有宣州,就沒有現在的楊行密。

後來,楊行密將宣州交給了田覠,任命他爲宣州刺史。

而田覠這個人不僅剛猛善戰,而且很有雅量,又能夠禮賢下士,招募了一大批的文士爲他治理宣州,經過田覠的多年治理,這裡得到進一步開發,不僅錢糧充足,而且兵多將廣,實力極爲強大。

有充足的錢糧,有強大的軍隊,加上田覠上馬能統領千軍,下馬能治理一方,可以說楊行密對他忌憚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城內寧國軍節度使府,田覠正與他的親信沈文昌、杜荀鶴、殷文圭等共同商議剛剛得到的消息。

沈文昌乃是湖州人,他文思敏捷,做起文章來就好像提前寫好了一樣,平時宣州有什麼文案都是由他負責寫。

杜荀鶴就是當初做了一首詠雪詩,結果被朱廣德在宴會上冒用了的那個詩人。據說此人乃是杜牧的幼子,當初杜牧有一個小妾懷孕了他卻不知道,被杜牧的正室夫人逐出家門,後來生下一子,便是此人。

不過這種傳言畢竟沒有證據,但杜荀鶴的確很有詩才,彷彿真的繼承了杜牧的才氣一般,是這個時代最有名的詩人之一。

至於殷文圭,他自幼刻苦於學,所用墨硯的底都被磨穿了,同樣是當世有名的才子。

這些文士或者愛好名利,或者有感於田覠的厚遇,紛紛投效田覠手下,爲他出謀劃策。

三天前杭州武勇都之亂的消息早就傳到這裡了,不算什麼秘密。而如今剛得到的消息卻是吳王楊行密派周本率軍攻打蘇州的消息。

“節帥,大王派周本攻蘇州,卻對杭州置之不理,這是對節帥不信任的緣故啊!”幕僚沈文昌說道。

一旁殷文圭、杜荀鶴等文士也紛紛點頭認可。

按照常理,杭州發生叛亂,武勇都的叛軍攻佔了外城,只有內城還掌握在錢鏐手中,此時正是大舉出兵攻佔杭州的大好時機,偏偏楊行密卻出兵去攻打蘇州,對杭州不聞不問,這顯然是擔心攻下杭州會便宜了田覠。

田覠一臉陰沉,自從上次在廣陵向楊行密求取升州遭到拒絕後,他已經對楊行密徹底失望了。回到宣州後,他一方面積極擴張軍隊,蒐羅人才,另一方面又不斷派人去聯絡安仁義,暗中結成同盟。然而他也知道自己的實力還遠遠不是楊行密的對手,所以他雖然準備多年,卻不敢貿然發動。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武勇都之亂這種機會,他自感擴張勢力的時機到了,本來想上書廣陵,希望出兵杭州。哪知道他還沒來得急想好措辭,楊行密發兵攻打蘇州的消息就傳來了。

與這個消息一起傳來的還有各種猜忌田覠的流言。什麼“宣州田覠纔是淮南大敵,此時應該防備田覠趁機擴大勢力”,什麼“武勇都就是田覠在暗中挑撥才起兵造反的”……

總之各種流言都有,意思卻都是說田覠暗中圖謀不軌之類的。這些流言也不知道是誰散佈的,但卻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差直說田覠要造反了。

“大王對本帥的猜忌由來已久,這也沒什麼稀奇的!”田覠淡淡的說道。

自從朝廷封他爲寧國節度使後,他就以朝廷冊封的節度使自居,暗中有不聽楊行密號令的企圖。

“如今要討論的是,廣陵那邊肯定不會給咱們出兵的指令,甚至會派人來阻止咱們出兵。沒有了合法的出兵名義,到時候咱們還要不要堅持出兵呢?”對於這個問題,田覠心裡其實早就有了答案,不過他還是想知道手下幕僚的看法。

“節帥,自從大王任命您爲宣州刺史一來,您開始幾年一直都兢兢業業爲大王效力;後來馮弘鐸造反,又是節帥率軍打敗他的,然而大王卻偏偏讓李神福爲升州刺史,可見大王那裡是指望不上的。在下以爲,節帥想要擴張勢力就決不能放過如今的機會!”殷文圭開口說道。

“是啊,如今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即便沒有大王的命令,難道節帥就不能出兵了?”一旁杜荀鶴說道,“要知道節帥您雖然是宣州刺史,但也是寧國節度使,自然有出兵的權利!”

田覠點點頭,“那麼出兵的時間呢?是現在就出兵,還是先觀望一下?”他早就作出了決定,不管楊行密那邊什麼反應他都會出兵。不過如今能夠得到幕僚們的認可,他還是很高興的。

沈文昌沉吟了一下,開口答道,“在下覺得,雖然節帥可以不顧大王的命令出兵,但現在杭州的徐綰、許再思還處在上風,咱們如果現在就出兵的話,只怕他們都會敵視咱們。所以不如等一等。”

“等一等?等到什麼時候?”杜荀鶴疑惑的問道。

“等到徐綰他們主動邀請我們出兵的時候。”

“這,沈兄怎麼就能斷定他們一定會邀請我們呢?”

沈文昌一臉自信的說道,“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當初徐綰他們沒能一舉攻下杭州,之後就沒有攻下杭州的可能了。而造反之事一旦發動了就沒有退縮的道理;他們既然有失敗的可能,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尋找援軍。”

“不錯,周圍能夠作爲徐綰援軍的只有我們宣州或者淮南的軍隊,但淮南勢大,他們肯定擔心投靠過去得不到重用,所以必然是投靠我們。”一旁田覠接着說道,“所以,本帥已經決定了,暫時不出兵,等徐綰他們邀請咱們後在發兵杭州。”

ps:求收藏,求推薦!

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九章 夜談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五十章 悠閒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二十八章 逃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二百七十一章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四十五章 不安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
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鄆州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四百八十九章心中冰涼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七十六章 蘇州之圍(九)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九章 夜談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八十七章 投石機的威力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州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四百六十八章王建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科舉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六百五十二章五日滅樑(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五十章 悠閒第四百七十一章功虧一簣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一百七十二章 爆破(下)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三十章 田覠的憤怒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第二十八章 逃第一百五十一章 混戰 (上)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三百八十二章勸進(下)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五百八十八章襲擊第二百七十一章第六百八十九章半渡而擊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反擊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四十五章 不安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三百五十三章爭論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三百三十六章決定第一百三十章 兵變(下)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五百七十章謀劃徐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使者(下)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三百九十四章處置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五百零九章各方備戰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三十二章 徐溫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