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猛火油櫃

李嗣昭的死僅僅只是一個意外,但造成的影響卻非常之大,只不過現在大家都沒有意識到而已。

楊劉南城,收兵回來的李存勖心中悲憤不已,如同自己的親兄長過世了一般。

他下令任命天雄馬步都指揮、振武節度使李存進爲北面招討使,來接替李嗣昭的職位;同時命李嗣昭的兒子們護送李嗣昭的靈柩回晉陽,並把他安葬在那裡。

此時的他雖然還在爲楊劉這邊的戰局而頭痛,但他對於李嗣昭的葬禮還是做了精心安排,希望以最濃重的禮節來招待自己的兄長。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當李嗣昭還活着的時候,昭義節度使下面統領的各州當然是忠心於晉國,不會有任何異心;但李嗣昭能忠心於晉王,他的幾個兒子卻未必如此。

當李嗣昭因爲意外而戰死後,昭義鎮這個原本應該作爲晉陽藩籬的重要一環卻開始出現問題。

當然,這一切都是後話。

……

吳軍大營中。

楊渥回到營地後,經過仔細回想,隱約間也猜到了可能是李嗣昭戰死的消息導致了晉軍突然撤兵。

不過因爲晉軍將消息封鎖得很嚴,所以短期內無法證實這個消息。

而衆將卻依舊在猜測着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好了,諸位將軍繼續疑神疑鬼的猜測也沒什麼用處,咱們還是來說說如何破敵吧。今日兩場正面交戰的結果你們也看到了,有什麼想法不妨都說說。”楊渥擡手打斷衆將的議論。

李承鼎沉吟片刻,道:“大王,從今日兩場大戰的經過來看,臣以爲敵軍將士久經沙場,戰鬥經驗十分豐富;在這一點上我軍難以與之相比。”

“不錯,晉軍這十多年來經歷了太多的戰事,燕軍、契丹人、樑軍、鎮州兵、定難軍等等;而我軍最近幾年卻主要是在休整。”郭崇韜點頭贊同。

周本補充道:“另外一點,他們的士卒多出自北方苦寒之地,不僅身材普遍高大,而且性格彪悍,衝殺起來悍不畏死。再加上他們的軍紀也非常嚴格,這兩者加在一起,這才造就了晉軍的強悍。”

“還有騎兵,他們的騎兵使用起來比我軍更加熟練,更加善於捕捉戰機;在馬背上廝殺更加嫺熟等,這一點我軍的騎兵同樣有所不如。”柴克宏則更加着眼於騎兵上。

……

衆將三言兩語,很快就把晉軍和吳軍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列舉出來。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吳軍在步兵上佔據優勢,且更加適合打正面會戰;而晉軍則以騎兵見長,更適合在平野上打運動戰。

而當前的局勢卻是正面攻城戰,這對吳國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有好消息就有壞消息,壞消息就是晉軍雖然在正面會戰上有劣勢,但並不意味着他們就完全無還手之力,而是僅僅稍處下風而已。

這就是說,吳軍的優勢並不明顯!

“當前的戰事以我軍攻城爲主,而從敵軍的表現來看,即便他們出城來與我軍交戰,我軍也難以佔到多少便宜;更何況他們還有一座城池可以憑藉!”楊渥皺眉道。

“是啊,有城池作爲憑藉進行據守,我軍要在攻城上進行突破實在太難了。所以……”周本面色同樣不好看。

“所以,唯一的機會還是在浮橋上!”郭崇韜斬釘截鐵的將他後面的話說了出來。

若是不將浮橋毀掉,那麼晉軍不僅能得到來自河北的兵力支援,同時也能得到充足物資的資源,想要攻破南城幾乎沒有半點機會。

而頓兵堅城之下,卻又遲遲不能取得突破的話,這是極爲危險的局面。

遠的不說,就說最近的閻寶兵敗於鎮州城外,雖然其主要原因是因爲輕敵,但閻寶爲何會輕敵?還不就是因爲遲遲沒能破城,時間久了大家就鬆懈下來了。

若是吳軍不能在短期內將城池攻破,局勢將會變得非常危險!

“好吧,轉了一圈,最後又回到浮橋這個問題上來了。”楊渥心中苦笑。

他看向司馬福道:“你們水軍還是沒有找到毀掉浮橋的辦法嗎?”

司馬福站出來,有些慚愧道:“大王,臣無能,尚未找到毀掉浮橋的辦法。”

楊渥皺眉,道:“你們水軍是此戰的關鍵,若是遲遲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那孤要你們水軍何用?”

他的聲音有些冷,顯然對於這個結果非常不滿。

一旁嚴可求卻道:“大王息怒。司馬將軍,要毀掉浮橋,最好的辦法就是火攻。老夫聽說水軍戰船上有猛火油,不知之前是否已經用過了,有沒有取得效果?”

猛火油其實就是後世的石油,而且是沒有經過提煉的原油,多產自占城一帶;是水軍用來縱火作戰的一大利器。

聽他提起,衆將紛紛向司馬福看去。

“嚴大人,我軍已經用過猛火油了。”

“未能成功?”

“未能成功。末將將小船運過鐵索後,澆上猛火油,點燃後順流而下,準備焚燒敵軍浮橋;但敵軍卻在浮橋前不遠處設置了第三道鐵索,縱火的小船根本難以靠近浮橋。”

“什麼?第三道鐵索?”這下衆將都震撼了,沒想到敵軍居然捨得如此本錢,連續設置三道鐵索。

這個時代的鐵乃是一種珍貴的資源,鑄造兵器鎧甲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鐵料,而敵軍竟然捨得鑄造三道鐵索!

“大王,第三道鐵索同樣隱藏在水下,雖然沒有前面兩道那麼堅固,不過用來攔截小船卻是夠了。”司馬福道。

楊渥點了點頭,這才明白過來,爲何水軍這次辦事如此不力,實在是敵軍準備太充分,連縱火船都做好了防備措施。

“若是有什麼東西能夠遠遠的縱火就好了!”周本感嘆。

“對啊!遠遠的縱火,這不就是火焰碰射器嗎?”楊渥被周本無意識的一句話所提醒,頓時猛地一拍額頭,道:“我怎麼連這個都忘了!”

“火焰碰射器?”衆將滿臉疑惑。

“嗯,就是猛火油櫃,可以將猛火油遠遠發射出去的東西。金陵城中不是有用車載的滅火器嗎,就是那種被稱爲‘水龍’的東西,可以將水噴射到遠處去;咱們只要將水換成猛火油,豈不是就能將猛火油遠遠發射出去嗎?”楊渥一邊解釋,一邊在心中懊悔自己怎麼沒有早點想到。

猛火油應用與軍事是比較早以前的事情,不管是攻城還是守城都有應用,而在水戰中更是廣泛用於縱火。

不過這之前軍中對猛火油的運用手段還很低級原始,一般都是將其澆在引火物上,比如縱火船,以焚燒敵軍戰船,可以遇水不滅;又或者直接運到城下,將其澆在城門上,用來將城門焚燬等。

換句話說,這個時代的猛火油還需要近距離澆到目標上,而不是像後世的火焰噴射器一般,可以遠距離縱火。

直到猛火油櫃,這個在宋朝時得到極大發展的水軍利器出現才改變這一切;有楊渥今日之言,顯然猛火油櫃就要提前出現了。

李承鼎等人面帶興奮,道:“大王,若真能將猛火油發射出去,從遠處進行縱火,那敵軍設置的第三道鐵鎖就不起作用了!如此浮橋必破!”

“只是不知大王說的這個猛火油櫃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準備好,又到底能發射多遠?”嚴可求問道。

“這個不是問題,孤會下令軍中工匠連夜趕製,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內拿出一個樣品來,做好試驗!”楊渥道:“只要確定能用,就大規模製造,將來可以爲每一艘戰船都配備!”

司馬福興奮道:“大王,若真能如此的話,將來我軍戰船又要多一件水戰利器,到時候遇到敵軍船隻直接縱火焚燒,必將無往而不利!”

……

衆將滿臉喜色,熱情討論起猛火油櫃將如何應用到戰場上。

過了半天,嚴可求才道:“大王,若是猛火油櫃真能製造出來,那麼毀掉浮橋應該是沒問題。不過浮橋毀了之後,敵軍的鐵索還在,水軍依舊難以通行,且敵軍還可以用小船運兵,雖然速度慢一點,但還不能算徹底封鎖河道。”

“嚴大人請放心,只要將浮橋毀掉,剩下的敵軍小船不足爲慮,大不了我軍也用小船與敵軍交戰,一樣可以擊敗他們!”司馬福信心滿滿的道。

水上戰鬥的主要手段就是用弓箭相互射擊,之前晉軍在浮橋上,那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臺,沒有波浪起伏,弓箭射擊起來就如同在地面上一般,所以與吳軍交戰能佔到上風。

但只要浮橋毀掉,敵軍就只能用小船來與吳軍的小船戰鬥,這就是純正的水戰了;若是在這種條件下吳軍水軍還不能取勝,那司馬福就應該好好反省了。

……

接下來一段時間裡,吳軍一面在地面上發起進攻,一面命工匠趕製猛火油櫃。

這猛火油櫃的製造原理就如同水龍一般,不過因爲要點火,所以必須使用青銅來鑄造。

沒過幾天,這種新的武器就被製造出來,也就一扇窗戶的大小,重量約百斤,內部可以裝入猛火油,用一個噴嘴噴射。

製造成功後,吳軍迫不及待的進行了一次試驗,結果表明這傢伙能將猛火油發射到八步左右的距離。

“只有八步的射程,這個距離夠了嗎?”楊渥皺眉,向司馬福詢問。

“勉強夠了吧?”司馬福也有些不確定。

“不能勉強,孤要確定的知道到底夠不夠!這樣吧,你親自帶人去丈量一下,看看從第三道鐵索到敵軍的浮橋的距離究竟有多少。”

“是,末將現在就去準備,定會給大王一個準確的答覆。”司馬福道。

當天下午,經過司馬福親自帶人去確認,八步的距離的確已經足夠,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既然確認猛火油櫃的射程已經足夠,那麼接下來就輪到大規模製造的時候了。

第七百章伐蜀(上)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三百零八章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十章 王茂章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五章 家宴(上)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
第七百章伐蜀(上)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二百五十章 鄂州城陷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七百零五章財政改革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三十二章 接位與篡位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四百七十四章張承業的建議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六百六十二章吳軍的反擊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五百零一章聯盟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二百零九章 捷報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九十章 夜戰(上)第三百零八章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六百五十九章屯田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蘇州炮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四百二十章伏擊第七十二章 蘇州之圍(五)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五百一十八章恐嚇第四百七十六章起誓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十章 王茂章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試探第二百三十五章 國債第五章 家宴(上)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一百九十七章 討論(再續)第三百零四章 郭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