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奇襲

天覆三年正月。

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

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副對聯,由五代十國後蜀國君孟昶所創。不過這一時空有楊渥在,自然不會將此頭銜留給孟昶;在他的帶頭下,廣陵城中迅速興起了對對聯的風氣。

此時,中原大地上各處都還在過年的喜慶之中,即便是農村裡面最窮苦的百姓此時臉上也有了一絲笑容。

正月初三這一天,兗州城外來了一批商販,人數大概只有數百人,他們大多推着小車向前趕路。

“大哥,咱們應該快到兗州了吧?這都連續趕了四十多里路,是不是要歇一會兒?”開口之人是個身材高大的漢子,操着一口青州口音。

那爲首的“大哥”此時神情非常嚴肅,一雙濃眉大眼正緊張的四處張望着,似乎隨時都在警惕着周圍。

“嗯,就在這裡休息吧!”那帶頭大哥仔細查看了一下週圍情況後點了點頭,“劉丹,你帶幾個人扮作一個賣油郎進城去查看一下情況,務必搞清楚城中虛實,尤其是駐軍的分佈,今晚閉城之前務必要出城將消息傳給我,聽清楚了嗎?”

那漢子剛纔還在嬉皮笑臉,此時聽了帶頭大哥的話立即神情一肅,抱拳答道:“屬下遵命!”

舉止言行之間居然行的都是軍禮,顯然這並不是一隊商販而是一支數百人的軍隊!

而帶頭的那一位便是平盧節度使麾下的行軍司馬,王師範的心腹大將劉鄩。

王師範在決定要起兵討伐朱全忠後,又聯絡好了楊行密和李克用這兩家援軍,終於開始採取行動。

他制定的行動計劃非常有創意:他分別派遣麾下的親信將領假扮成進獻貢品的使者及商販,分別帶領數百人軍隊,將兵器都捆綁起來,藏在車上,秘密潛入汴、徐、兗、鄆、齊、沂、河南、孟、滑、河中、陝、虢、華等州,並且約定時間,準備在正月初四這一天一起發動,攻佔這些州縣。

這場奇襲正可謂是後世特種作戰的翻版,此時朱全忠主力都在關中,留在中原各地的兵力也因爲要給淮南施加壓力而被集中在了宿州朱友寧的麾下,如果運氣好,說不定王師範還真能創造奇蹟,一天之內奪取十幾個州。

當天晚上,劉丹果然在天黑之前出城,給劉鄩帶來了兗州城中的最新情況。

“將軍,根據屬下打探到的情報,泰寧節度使葛從周將他的軍隊全部駐紮刑州,如今兗州城中的駐軍並不多,只有三千餘人,他們目前的駐紮情況是,在這裡有三百多人,這裡有五百多人……”劉丹指着一張草圖爲劉鄩解釋着。

過了許久後,劉鄩下令道:“傳令大夥兒現在開始好好休息,到凌晨時出發!”

第二天,正月初四,劉鄩親自率領五百精銳兵士從城門水洞裡鑽入城中,按照劉丹得到的情報對守軍發動突襲,等到天明時,泰寧軍主帥所居的牙城已經全部平定,整個過程進行得非常順利,守軍完全沒有想到會遭到突襲,在睡夢中就做了俘虜,而城中百姓們完全不知道兗州已經易主了。

“傳令下去,有誰膽敢侵擾百姓的一律殺無赦!城中地痞無賴有趁機鬧事的一律殺無赦!”

劉鄩迅速發佈了戒嚴令維持城中秩序,並且派兵保護泰寧節度使葛從周的府宅,不準任何人進去打擾;又親自入堂拜見葛從周的母親,每天早晨都去探望。對待葛從周的妻子也甚有恩惠禮貌;至於葛從周的後輩子弟的職守、日常供給等都一切照舊。

這一切都使得兗州雖然已經易主,但城中百姓和被俘的守軍士兵沒有一個起來鬧事的,反而迅速接受了劉鄩的治理。

同樣的奇襲在其他各州也紛紛上演,然而王師範的計劃畢竟太過冒險,其他將領並非人人都是劉鄩這樣有勇有謀的,加上運氣似乎也沒有劉鄩這麼好,所以其他各州的奇襲都以失敗告終。

其中王師範的親軍將領張居厚率領二百精銳士兵推着小車到華州東城,想要冒充商販潛入城中,恰好主持華州事務的婁敬思路過城門,覺得他們有異常,於是命令守城士兵打開小車上的東西查看。

張居厚的部下立即紛涌而上殺死了婁敬思佔領東城,並且繼續進攻西城。但他們已經驚動了城中的守軍,在守軍的頑強抵抗下,人數較少的張居厚抵擋不住只好逃亡商州,結果在路上被擒獲。

王師範的奇襲雖然最終只有劉鄩一人取得了成功,但卻震驚了整個朱全忠勢力。

消息傳到鳳翔城外朱全忠的大營時,朱全忠半天才反應過來:“你是說王師範造反了?”

他的臉色極爲難看,王師範這一次的行動雖然取得的成果並不多,卻在朱全忠的臉上狠狠打了一巴掌。

王師範過去對他恭恭敬敬的,從來沒有違背過他,加上平盧節度使的實力也就一般,所以過去朱全忠向來都沒把他放在心上。沒想到如今連實力強大的李克用和李茂貞都被他打殘了,連楊行密也只能據地自保的時候,他從來沒放在心上的這個王師範居然起兵了。

更重要的是,如今中原腹地實在太過空虛,他的主力大軍不是放在關中對付李茂貞,就是在河東對付李克用,再不然就是駐紮在宿州準備對付楊行密;如果王師範大舉進攻,中原各州都會遇到危險。

“打臉,這是赤.裸.裸的打臉啊!”

朱全忠雖然不知道打臉這個詞的意思,但此時他的心情便是如此的。

不過他畢竟征戰多年,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雖然剛剛收到消息時非常震驚,但僅僅過了片刻他便迅速做出了應對決策。

“傳令,讓康懷貞率軍三萬迅速返回中原,與葛從週一道負責青州戰事!讓朱友寧率軍北返,對王師範發動反擊!”

“嘿,王師範,過去不動你不過是因爲你比較老實,但如今既然你活的不耐煩了,孤也只好成全你了!”

朱友寧的大軍駐紮在宿州是爲了牽制淮南,拖住淮南攻打錢鏐的腳步,但如今蘇州、湖州都已經落入了淮南手中,南方的戰事也已經停了下來,那麼讓朱友寧繼續駐紮在宿州也就沒有多少意義了。

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三百零八章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十章 王茂章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四章 朱廣德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二百七十九章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十二章 合議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
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三百零八章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四百四十四章高鬱的主張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五百五十五章朱溫之死第三百五十八章風暴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二百八十五章 議罪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二百五十一章 隱憂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二百九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第十章 王茂章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六十四章說服(上)第四百八十章使者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四章 朱廣德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六百一十一章李茂貞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三百九十六章破局的關鍵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四百五十一章戰前調動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二百七十九章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第四百零二章議和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二百九十八章淮南軍的撒手鐗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十六章 第一次相遇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十二章 合議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中)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三十一章 討伐朱全忠第二百三十四章 怒火第五百三十一章求援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三百零二章 教訓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三百六十三章再戰第四百一十章酒館喝酒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五百二十一章風寒第一百九十五章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