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

魏州發生鉅變,鄴王羅紹威藉助朱全忠的力量在一夜之間殺盡城中八千牙兵以及他們的數萬家人,消息傳到宋州後,朱全忠立即下令讓李思安率領四萬人南下準備襲擊隨樑軍一同南下的兩萬魏博軍的駐地下邑。

而在此之前,朱全忠爲了不打草驚蛇,所以在表面上對魏博軍沒有什麼不同,暗地裡卻早就派兵將兩萬魏博軍隱隱包圍起來了,同時又在下邑城中暗中佈下內應,只等李思安到達便打開城門放樑軍進去。

所以在朱全忠看來,要控制住那兩萬魏博軍應該沒什麼問題。

當然,這兩萬人畢竟是羅紹威的軍隊,再加上他們現在畢竟還沒有造反,所以朱全忠也不想採取過激的行動,以免真的將他們逼反。

他只是命李思安先把魏博軍控制起來,不讓他們造反就是,接下來等到羅紹威派人來善加安撫,想必這兩萬魏博軍不會出什麼亂子。

下邑縣。

“你說什麼?八千牙兵在一天之內就被殺光了?”聽到消息,魏博軍的統兵大將史仁遇大驚失色,接着又渾身感到冰涼。

朱全忠雖然在得到魏州之變的第一時間就採取了措施,命李思安率軍南下準備控制下邑,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魏州之變的消息還是提前一步就傳到了史仁遇這裡。

因爲與樑軍的友好關係,魏博軍經常與樑軍一同出征,時間久了,兩方的將領之間自然也有了一些交情。

結果,消息就這麼被一個與史仁遇交好的樑軍將領暗中泄露了出來。

聽到信使確認的消息後,史仁遇大冷天的卻感到渾身冒汗。

屠殺八千戶人家,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根本不算什麼大事,樑軍與魏博軍做過的屠城的事情多了去了,所以屠殺八千戶人家並沒有被史仁遇放在心上。

然而,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魏博牙兵啊!

自從一百多年前田承嗣建立魏博牙兵以後,這支父子世代相傳的牙兵便是魏博軍的實際主宰。

要知道如今的魏博節度使固然實力衰微,在天下諸多藩鎮裡面排不上號,但在當年,魏博節度使可是天下最強大的藩鎮,而魏博牙兵就是這個最強藩鎮的主宰,甚至能幹澀整個天下的政局變動!

然而這麼一支牙兵就這樣一個晚上就被殺光了。

更讓史仁遇感到恐慌的是,他自己其實就是牙兵出身的將領!

當年羅弘信同樣不過是魏博牙兵的一個小小都頭,因爲時局變動的緣故才當上了魏博節度使,並且傳位到如今的羅紹威手中。

而史仁遇等魏博大將則很多都是魏博牙兵出身的將領。

由牙兵來控制整個魏博,這幾乎都成了魏博的慣例,然而羅紹威如今卻想徹底推翻這個慣例,這自然讓史仁遇感到恐懼,今日羅紹威既然能將牙兵殺光,明日肯定也會將他們這些牙兵出身的將領殺光!

“難道立即就要造反嗎?”史仁遇猶豫了起來。

魏博軍的根基自然是魏博六州,除了魏州目前被羅紹威控制外,其他五州目前都控制在牙兵出身的將領手中。

若是能返回魏博然後造反,那至少還有個根基之地可以依靠,接下來再與淮南、河東、幽州三方面結盟,想必朱全忠也奈何不了他們。

可惜的是,如今他這兩萬大軍卻被樑軍隔斷了,根本沒法回到魏博。

更重要的是,如今他回頭一想才猛然發現,在不知不覺之中樑軍已經將他們重重包圍起來了!

如今若是立即造反,那麼接下來就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立即南下投靠淮南!

不過到了淮南那就是完全寄人籬下了,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再想要過上以前那種輕鬆日子就不可能了。

“傳令下去,城中立即戒嚴,任何人不得隨意走動!”雖然還沒下定決心造反,不過已經意識到不妙的史仁遇還是立即下達了戒嚴的命令。

過了不久,外面的侍衛匆匆來報,他的一個部將率領三百多人試圖作亂,打算控制北城城門!

不過幸運的是,因爲戒嚴命令下達得及時,作亂的部將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了。

“什麼?在這個時候作亂?”史仁遇頓時明白過來,不由感到一陣後怕。

這肯定是朱全忠佈置的手段,既然已經發動,那麼肯定還有後手。

果然,沒過多久又有新的消息傳來,李思安率領四萬大軍正在向他趕來,前鋒距離這裡已經不到十里了!

快!實在是太快了!

若不是他運氣好,提前得到了消息,只怕聽到樑軍的行動後還會感到遲疑不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等到樑軍真正兵臨城下時,內應突然發動,接應樑軍入城,到時候他除了束手就擒外就真的沒有別的道路可走了!

即便是現在,他雖然知道了李思安的目的,但留給他的準備時間依舊不多,他只能倉促中做出決定。

“兄弟們,本將剛剛得到消息,咱們的老家發生鉅變,羅紹威那個混蛋勾結朱全忠將魏博牙兵給殺光了!不僅如此,那羅紹威殺光了牙兵後還不滿意,還將諸位兄弟的家人全部殺光了,血流成河,血流成河啊!”史仁遇將魏博軍那些尚不知情的軍官們召集起來,嚎嚎大哭道。

“什麼?不可能?”

“羅紹威那養不熟的白眼狼,他真的幹出了這種事?”

“不!我的家人,我的孩子!他們都還在相州!”

……

聽了史仁遇的話後,軍官們一片譁然,羣情激動,有的當即痛哭起來,有的大聲咒罵起來,還有的當即叫嚷着要造反。

史仁遇見了心中暗喜,雖然他若是將實情對衆人透露,然後花點時間進行勸說的話,他相信自己同樣能勸動這些軍官們跟隨他造反。

不過那樣卻需要一點時間,而如今李思安即將到來,他根本沒有時間去勸說衆人,只有用血海深仇來激得衆人造反。

而只要他們起兵造反,與樑軍交戰了,那麼接下來不管他們得知真相後會如何不滿,但那時候也只能跟隨他一條道走到黑了。

“可憐咱們兄弟兩萬多人,在這裡爲他羅紹威拼死戰鬥,傷亡慘重,他竟然連咱們的家人都不放過,這種人有什麼資格做咱們魏博的節度使?以本將之建,不如立即起兵,咱們反他孃的,大不了南下投靠淮南軍去!”

“對,反他孃的!”

“末將願誓死追隨將軍!”

……

部將們紛紛響應,對於這些驕兵悍將們,尤其是這些魏博牙兵出身的將領們來說,起兵造反就如同家常便飯一般,沒什麼特別的。

等衆人都下定了決心要起兵後,史仁遇這才向衆人說明了李思安率領的四萬樑軍已經快到下邑的消息。

“諸位兄弟,如今的局勢危急,想必大家也知道了。若是咱們立即南下投靠淮南軍,此地距離淮南控制的永城還有六十多里路程,我軍未必能逃過敵軍的追擊。所以以本將之見,咱們必須先解決掉李思安的追兵,然後才能南下。”史仁遇沉聲道。

衆將默然不語,雖然已經決定了造反,但留下來與四萬樑軍交戰,他們心中卻有着害怕,畢竟樑軍兵力衆多,是他們的兩倍;而且樑軍是有備而來,而他們卻是沒什麼準備,倉促交戰,取勝的可能性太小了。

“諸位兄弟放心,那李思安乃是有名的常敗將軍,這次爲了儘快南下包圍我軍,更是一路急行軍,肯定疲憊不堪;此外,他們肯定不知道我軍已經得知了他們的目的,所以咱們出城搶先發動進攻,李思安一定沒有防備,猝不及防之下我軍就有希望擊敗他!”史仁遇大聲鼓動道。

見衆人還有些猶豫,他又大聲道:“若是此時南下,咱們就只能倉促逃跑,什麼東西都來不及攜帶,難道諸位準備就這樣孑然一身的逃到淮南去嗎?”

“擊敗李思安,咱們就能大掠周邊各縣,然後從容南下。如何選擇,諸位都是廝殺漢子,都爽快點!”

衆將相互看了看,終於下定決心:“末將願誓死追隨將軍!”

……

當即,史仁遇率領魏博軍出城列陣,隨即又派人裝作不知情的樣子前去詢問李思安率軍前來的目的。

李思安爲了趕時間,大軍行軍速度極快,此時還只有前鋒到了,大軍主力卻還在路上。

他不知道城中他們的內應爲何沒有發動,魏博軍爲何會出城一副嚴陣以待的樣子,不由感到疑惑。

不過他接到的命令中可沒說直接將魏博軍看作叛軍對待,所以他見史仁遇一副不知情的樣子,同樣派人去與史仁遇攀談起來,想要先穩住使史仁遇,等到還在行軍途中的主力軍隊趕到後再做決斷。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就在他放鬆戒備的時候,史仁遇卻突然催動大軍發起進攻,李思安猝不及防之下大敗而逃。

魏博軍尾隨追擊,殺死樑軍近萬人,接着又大肆搶掠周邊各縣,同時派使者南下向淮南求援。

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六章 家宴(下)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
第五百三十八章決心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三十八章 行刺(下)第三百八十七章封爵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五百零五章紙幣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九十二章 收服孫琰第二百九十二章 進軍方略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四百九十一章投降第六百二十四章發現敵軍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一百九十一章 初步設想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四十六章 楊渥的新手下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五百六十二章處置宋齊丘第十五章 六月的雨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三百七十四章決戰象牙潭第二百三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六百八十五章援軍到來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一百二十七章 安排第四百四十章朱溫的決定第六十三章 武勇都之亂(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六百五十五章後續安排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海堤第四百一十一章提高待遇第二百四十七章 鍾傳的提議第二百六十六章 科舉結束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六章 家宴(下)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四百一十五章密謀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五十二章 楊行密的反常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五百三十二章樑軍的反常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三百六十八章大舉調兵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四十九章 撤軍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三百八十章各地建國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一百一十三章 撤軍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六百二十二章進展順利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五百八十五章轉機第二百一十九章 光州平叛(續)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四百七十三章擔憂第四百八十四章條件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七十五章 蘇州之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