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

“敢問殿下,這巡撫是什麼職務,老夫爲何沒有聽說過?”高勖撫了撫花白的鬍子,一臉疑惑的問道。

“巡撫啊,這是我自己設置的一個官職,位置在刺史之上,負責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楊渥笑道。

巡撫這個職務,最早出現於明朝初年,不過在一開始,巡撫只是一個臨時差遣,負責督理稅糧,總理河道,撫治流民,整飭邊關等,後來才成爲逐步偏向軍事,並且形成制度,成爲凌駕於三司之上的地方大員。

其實按照楊渥的本意,他是不願在這個時候設立巡撫的,畢竟如今的淮南也就這麼點大,節度使府完全管理得過來,沒必要在州之上設立一個更高的行政層級。

後來楊行密曾特意叮囑過他,軍政分離固然要執行,但那些刺史卻要安撫好,他們都是追隨楊行密打天下的功臣,不能讓這些功臣心寒。

楊渥自然也知道,這些功勳老將才是淮南最大的支持者,即便要對他們防範,但也不能做得太過。所以對這些擔任刺史的武將他準備加封一些榮譽職銜,再多加賞賜就行了。

結果楊行密卻說,其他人那樣安撫還行,但以劉威和陶雅二人的資歷威望卻不能那樣草率封賞。而且這兩人作爲刺史中的標杆人物,若是處理得好,軍政分離的事情差不多就能成了;反過來,若是處理得不好,那麼將來肯定會有波折。

楊渥考慮到這兩人在治理地方上做得很好,即便是換個文官去做也很難做得更好了;而且他們二人帶兵打仗的本事也不差,更重要的是兩人的野心都不大,對楊行密又極爲忠心,所以楊渥最後決定讓他們擔任巡撫的職務。

當然,這個巡撫不是後世的偏重軍事的巡撫,而是類似於早期的巡撫,偏重於民政,對軍事也有過問的權利,不過僅限於各州的州兵,而駐紮在當地的外鎮軍是不受巡撫節制的,而是直接受命與吳王府。而所謂巡撫過問軍事,其實主要就是爲外鎮軍出征時打理後方,轉運糧草等。

所以巡撫雖然也位在刺史之上,可以過問轄區內的軍事、民政,但相比於節度使,巡撫的權利卻要小多了;節度使對於地方是完全掌控,手握軍、政、財的全部大權,還有對下面官員的直接任命權,完全就是一方土皇帝,巡撫的權利自然比不了。

即便是與如今的州刺史相比,巡撫對地方的掌控力度也小了很多,畢竟以前的刺史對更下面層級的官員有直接任命權,而巡撫卻不能任命刺史,加上刺史也直接受命於吳王府,所以巡撫雖然能指揮刺史,但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刺史的掣肘。

聽了楊渥的解釋,高勖等人若有所思。

就在衆人還想繼續問一些問題時,負責情報的範遇忽然進來稟報道:“世子,有好消息,廬州刺史劉威已經上書請求實行軍政分離了,並且他還說自己不擅帶兵,希望辭去軍職,轉爲負責民政。我們的人在得到消息後便立即傳了回來,至於劉使君的奏章,想必要不了多久便能抵達廣陵。”

楊渥聞言大喜,剛剛還在說他,沒想到這麼快他便主動上書了,這可是徐溫、李承嗣、李神福之後的第一個上書請辭的刺史,而且他在各個刺史中的威望很深,他的主動請辭,意義重大。

楊渥知道,劉威擔任廬州刺史已有多年,在當地根基很深,牽扯到的利益也就更多;相比之下,徐溫等三人擔任刺史都是最近的事情,與地方上的牽扯也不深,沒多少利益,在請辭的時候自然更加爽快。

不過如今既然劉威已經主動請辭了,那就說明各地刺史已經知道了吳王府實行軍政分離的決心,雖然楊行密父子還沒有直接下令,但有些事自己主動做和在命令之下被動的去做效果自然是不同的。

“我父親現在到哪裡了?是還在滁州還是已經啓程去往廬州了?”想起不久前得知的楊行密的行程,楊渥連忙問道。

“大王還在滁州,應該要過兩天才會離開。”

“還在廬州?那就是說劉威是在父親到達廬州前就決定上書了?”楊渥點點頭,又繼續問道:“那麼滁州刺史王安是什麼態度?”

“滁州王安使君目前還沒有什麼消息,不過屬下聽說他與大王交談得非常暢快,他的態度應該也是支持軍政分離的。”範遇道。

楊渥點點頭,王安當初乃是楊行密的貼身侍衛,不僅爲人沉穩有氣度,而且對楊行密極爲忠心。他當上刺史的時間也不長,想來有楊行密親自出馬,王安那邊也沒什麼問題纔是。

果然,兩天後,當楊行密離開滁州繼續前往廬州時,王安的奏章也遞交上來了,意思與劉威的差不多,不過他卻不想轉爲文職,而是請求做一個領兵將領,建功立業。

有了劉威和王安兩人的帶頭,其他刺史到這時候也知道了,軍政分離已成定局,他們這些刺史是不可能還像以前那樣軍政一體了。所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常州刺史李遇,湖州刺史李簡,宣州刺史臺濛,歙州刺史陶雅,舒州刺史劉存等都先後上書,請求實行軍政分離,並且或是請求辭去軍職專管民政,或者辭去刺史之位轉爲完全的領兵將領。

到了這個時候還沒有什麼動靜也就只有濠州刺史劉金和光州刺史柴再用了。

楊渥知道,光州和濠州這兩地看來是被嚴可求說着了,不會那麼容易就接受節度使府的安排的,或許一場新的戰事又要爆發了,只是不知道是在濠州還是光州,又或者,兩地都有戰事爆發。

不過這兩地雖然可能出現動盪,但正式宣佈軍政分離的時機卻已經成熟了,再等下去,只怕朱全忠都已經徹底擊敗王師範了。

所以到七月底,等選拔新軍士兵的事基本完成後,楊渥便宣佈了包括軍隊整編後的各級將領名單,以及對各地刺史作出的調整,正式宣佈實行軍政分離。

ps:還是缺一章,鬱悶。

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一百八十章 戰局已定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五章 家宴(上)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二十章 詢問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
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六百八十四章擊潰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七百章伐蜀(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舉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第七百零一章伐蜀(下)第五百二十八章寇彥卿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六百五十七章各方反應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五百五十三章安排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三百六十六章大計劃第五十一章迎接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四百零七章五溪蠻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一百三十三章 震驚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變(上)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五百一十九章攻打衛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四百八十五章輕鬆第一百零四章 嘉興之戰(七)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處戰局第六百六十九章長期圍城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叛亂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五百九十五章劉龑入朝第一百八十章 戰局已定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五百四十七章轟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三百六十七章大計劃(續)第七十七章 蘇州之圍(十)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一百五十三章 追擊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五百九十六章六年變化(上)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六百四十三章襲營第四百八十七章偷聽第六百三十七章張全義第六百四十九章全勝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到原點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第三百四十章鍾匡時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四百七十九章準備議和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三百九十八章議和第二百四十章 伏擊與被伏擊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五章 家宴(上)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進攻(上)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二十章 詢問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四百八十一章宋齊丘的驚恐第六百一十二章討伐張文禮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十八章 成功招攬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一百六十九章 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