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佑元年七月,淮南將領劉存率軍在君山應戰湖南水軍,因劉存輕敵之故,淮南軍大敗潰逃,損兵折將九千餘人,不僅嶽州失陷,鄂州一帶的淮南主力更是幾乎損失殆盡。

消息傳來,鄂州震動,軍民一日三驚,唯恐湖南軍趁勝打過來。

好在,早在劉存出征之前,楊渥和嚴可求便對戰敗的可能已經有所預料,提前做好了防備;加上湖南軍雖然擊敗了劉存,但自身也有一定損失,所以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繼續攻打鄂州。

等到幾天後,三千黃州援軍抵達後,鄂州軍民的恐慌才平定下來。

廣陵,書房之中不時傳來一陣咳嗽聲,讓人聽着有些揪心。

“大王,各地戰事無需擔憂,杭州那邊攻城的進展比較順利,如今我軍已經能夠壓制住敵軍城頭的守軍了;便是鄂州那邊,雖然有劉存的嶽州之敗,不過保住鄂州卻也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大王還是好好修養,儘快養好身子纔是!”一旁,嚴可求小聲的勸解着。

進入七月份以來,楊行密便突然病了,讓醫者來瞧過之後,說是並無大礙,只是需要好生修養,不能勞累,不然病情有加重的可能。

不過,如今杭州戰事正急,嶽州又新逢大敗,還有北方的朱全忠,聽說他已經在集結大軍,至於接下來是南下攻打淮南還是西進攻打李茂貞、楊崇本就暫時還不能判斷清楚。

在這種形勢下,不管是哪一處戰場都是關係重大,楊行密又哪裡放心得下。結果,到了現在他的病情非但沒有減輕,反而有加重的趨勢,這讓嚴可求、高勖等人都非常擔憂。

楊行密擺擺手道:“孤的病情無妨的,再說了,如今也就這段時間事情多一點,等熬過了這段子,之後就能安心養病了。你們還是說說湖南的情況吧!”

湖南軍暫時雖然沒有繼續進攻,不過馬殷會放過如今的大好機會,任由楊行密先行消滅錢鏐然後再對付他嗎?

所以楊行密覺得接下來鄂州那邊的情況或許會出現反覆,但如今淮南已經沒有多少兵力可以調動了,除非抽調杭州前線的兵馬或者廣陵本來就不多的兵力。

“以鄂州如今的防守兵力,只要湖南不是大舉來犯,想必守住鄂州還是沒多少問題。劉存雖然因爲輕敵之故而導致嶽州之敗,不過他的能力還是有的,屬下覺得可以讓他戴罪立功,防守鄂州。”

與歷史上的情況不同,歷史上劉存是主動率領大軍進攻潭州,是深入敵境作戰,兵敗之後甚至連自己都被俘虜了;而這一次卻是在嶽州進行防守作戰,所以戰敗後劉存還是逃了回來。他回到鄂州後便上書請罪,到目前楊行密還沒決定如何處置他。

“你是說知恥而後勇?”楊行密點頭問道.“倒也可行。劉存這人有勇有謀,擅長用兵,可惜就是容易驕傲自滿,有這次的大敗,對他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是……”

功必賞過必罰,這是每個上位者必須做到的,如今劉存戰敗,如果不給他足夠的懲罰,又如何爲他人戒。

“勝敗乃兵家常事!劉存雖敗,但畢竟是敵衆我寡的情況,以他過往的功勞,足以赦免。若是大王擔心其他將領不服,那可以將劉存貶爲指揮使,以觀後效。”

楊行密點頭道:“嗯,那就這麼辦吧!只是湖南那邊,有沒有辦法可以調解一二?以如今的形勢,最好還是不要同時與馬殷爲敵。”

嚴可求想了想道:“屬下聽說,以前的黑雲都指揮使馬賨,乃是馬殷的親弟弟。此人如今正在樞密院任職,大王可以派他回湖南,向馬殷傳達我淮南的交好之意!”

楊行密喜道:“你是說馬賨?怪不得孤以前就覺得他的氣度不凡,原來竟是馬殷的弟弟!”

當初馬殷和馬賨都是孫儒的部將,孫儒兵敗之後,馬殷隨劉建峰一路西進到了湖南,而馬賨則隨着孫儒軍的主力選擇了向楊行密投降,後來成爲黑雲都的幾個指揮使之一。

去年的軍隊整編之中,馬賨因爲沒有什麼戰功,加上作爲降將出身的他在淮南也沒多少人脈,結果就被調到樞密院去了。

要知道,樞密院看着光鮮,但因爲除了楊渥這個樞密使外其他人都沒有領兵的權利,所以在樞密院任職的人一般也失去了建功立業的機會,所以許多人都把調到是樞密院看做貶官。

想到這,楊行密趕緊問道:“這個馬賨被調到樞密院,他心裡會不會對我淮南有怨氣?”

“大王放心就是,這個馬賨乃是一個厚道人,對於大王當年接納他十分感念,不會有什麼怨氣的。屬下反而擔心,他在廣陵生活了這十多年後,不想再去湖南了。”嚴可求道。

楊行密點頭,將馬賨招來一問,果然是馬殷之弟,而且就像嚴可求說的那樣,他已經習慣了廣陵的生活,不想再回湖南去了。

不過在楊行密的堅持下,最後他還是答應了。

“大王,雖然有馬賨爲我淮南從中轉圜,但馬殷畢竟是個梟雄,想要阻止他趁着我軍主力不在的機會進攻鄂州,這隻怕不太可能。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加強鄂州防禦,讓他知難而退。”送走馬賨後,嚴可求沉聲道。

“你說得不錯,不能將希望都放在馬賨身上,該做的防備還是要做。那麼江西呢?鍾傳那邊你覺得有沒有必要派遣使者去安撫一番?”

雖說鍾傳目前與淮南聯姻,兩家關係正處在蜜月期,不過具體情況如何,大家心裡都清楚,鍾傳會不會趁着如今的機會再次興兵呢?

嚴可求笑道:“這個倒是不需要擔心,鍾傳是個聰明人,他不會看不清形勢的。如今我淮南看似局勢緊張,但這種局勢卻是因爲我們想一舉消滅錢鏐才造成的。所以鍾傳即便興兵,也最多迫使我軍放棄消滅錢鏐,對大局卻沒什麼改變,反而會將之前聯姻帶來的兩家關係的改善破壞掉。”

“所以屬下覺得鍾傳不會這麼不理智的。”

楊行密這才笑了起來,又咳嗽兩聲,接着說道:“那麼接下來還是要看朱全忠的,如今他大舉集結兵力,看來是在準備一場重大行動,只是不知道他這次是將目標放在了我淮南還是放在了關中!”

這段時間,因爲朱全忠將天子劫持到洛陽的事情,李克用、李茂貞、楊崇本、王建、楊行密、劉仁恭、趙匡凝等藩鎮在收到天子的求救詔書後,暗中開始相互“串聯”。

其中,李茂貞、王建這兩個多年的仇家在這段時間裡相互和解,李茂貞的侄兒李繼勳娶了王建的女兒爲妻,至此兩家有了聯合對抗朱全忠的趨勢。

而楊崇本雖然是李茂貞的義子,不過他作爲靜難軍節度使是有一定的獨.立性的。當初朱全忠攻打李茂貞時,楊崇本率部投降,並在朱全忠的要求下將家人遷到河中作爲人質。

不想他的妻子長得很有姿色,結果被朱全忠看中了,招入自己的行宮一番寵幸。後來這件事被楊崇本知道了,視之爲奇恥大辱,於是重新加入李茂貞一方。

六月份,這三家聯合起來發兵討伐朱全忠,朱全忠任命他的長子,鎮國節度使朱友裕爲行營都統,率領步、騎兵數萬人前往討伐;朱全忠又親自前往關中坐鎮,同時開始集結大軍,顯然打算大規模用兵。

對這種情況楊行密自然是心中竊喜的,不過朱全忠的舉動卻讓他有些摸不着頭腦,若說他集結大軍是爲了攻打李茂貞吧,這從道理上似乎又有些說不通。

畢竟在這個時候他不南下救援錢鏐,卻去與李茂貞對掐,怎麼看都有些不智,而且也不符合朱全忠一貫的行事方略。

此外,李茂貞、楊崇本等人的聯軍看着來勢洶洶,但實際上有朱友裕的那幾萬人就足夠抵擋了,沒必要這麼興師動衆的集結大軍。

不過若說朱全忠是打算集結大軍南下吧,但如今他卻一副興師動衆準備攻打李茂貞的樣子,甚至他本人都已經去了關中坐鎮了,反而是宿州等靠近淮南的地方沒什麼動靜。

所以如今楊行密有一時還拿不定朱全忠下一步的打算。

“以屬下之見,朱全忠南下的可能性應該更大,至於他爲何留在關中,應該是有別的目的吧!當然,不管他是不是南下,大王最好還是讓李承嗣將軍他們做好準備纔是。”

楊行密笑道:“這個自然,與攻破杭州相比,別的都不重要。對了,聽說去年渥兒開創新軍,招募了二十個年輕人在培養訓練,如今一年時間過去,不知道現在訓練得怎麼樣了。趁着如今無事,咱們不妨去看看!”

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三百八十六章軍銜與封爵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九章 夜談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
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四百三十五章商議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四百二十六章夜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三百八十六章軍銜與封爵第七百零四章財政崩潰第二百一十四章 劉仁規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三百七十五章半渡而擊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五百三十九章取勝的關鍵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第四百五十九章夜襲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九章 夜談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六百七十四章晉國的困擾第一百一十九章 定計第二百零七章 問題第三百二十七章耀武揚威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四百九十五章勸進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五百四十三章吳軍的部署第四百八十三章王定保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七百一十四章末日第六百四十五章休整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九十一章 夜戰(下)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三百七十七章擊潰楚軍第二百一十章 軍隊整編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五百五十八章威權與仁德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三百七十九章虔州歸順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議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二十章 火藥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四百四十八章戰場初見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四百零八章疑雲第五百五十六章議和?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六百零一章劉崇景案第十四章 校場之上第一百零三章 嘉興之戰(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二百五十四章 洞房第七十章 蘇州之圍(三)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年之後第一百八十五章 刁彥能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六十八章 蘇州之圍(一)第五百五十九章北方亂象第四百三十九章商議第一百六十章 全軍進攻(下)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四百九十六章謀劃虔州第一百五十二章 混戰(下)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五百三十三章夜襲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攻略第四百八十二章勸降第六百四十二章生擒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三百五十四章中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定下策略第六十五章 說服(下)第八十四章 奪軍(上)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二百二十四章 出兵第六百一十四章風起(續)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