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

然而,那麼密集的箭雨,在落入吳軍陣中後依舊帶起了一朵朵血花。

被射中的戰士有的被射中了要害,慘叫一聲後便倒地不起;有的運氣比較好,雖然被射中了,不過並沒有射中要害,僅僅是受了輕傷而已,所以他們僅僅是痛哼一聲,隨即將箭矢拔出來,繼續前進……

這些將士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他們能被選出來參加對敵軍的首輪攻擊,自然是做好了戰死的準備。

如今荊南軍隊的這一輪箭雨,雖然給他們帶來了一些傷亡,但這些傷亡對於五千將士來說,卻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傷亡罷了,根本不足以阻擋住他們前進的步伐。

“繼續前進!不要停留!”

全身身披重甲,站在隊列中間的米志誠一聲大喝,吳軍將士繼續向前推進着。

米志誠也是吳軍中的一員驍將,他的弓術在吳軍之中尤其出名,與朱瑾的槊法並稱與軍中。

不過誰都不知道的是,米志誠除了擅長弓術外,他也擅長治軍。

他麾下的這支五千人軍隊,便是他精心訓練出來的,軍官都是從軍校畢業的,又在軍中經過了實戰的考驗,軍紀十分嚴明。

別說荊南軍隊的這一輪箭雨僅僅給吳軍造成了極爲輕微的傷亡,便是更大的傷亡,也動搖不了這支吳軍的陣型。

接下來,荊南軍隊又射出了兩輪箭,給吳軍造成了更多的傷亡,然而吳軍將士一個個彷彿麻木了一般,依舊繼續往前推進着。

他們的步伐依舊是那樣沉穩,依舊是不緊不慢的節奏,彷彿那些倒下的將士,和那鋪天蓋地的箭雨,都不能引起他們絲毫動搖一般。

那些士兵們臉上更是氣勢森嚴,面色堅毅,除了時不時有中箭的將士發出一聲慘叫外,其他將士都沒有一個隨意出聲的。

這種無聲的威勢,反而比那些喜歡嚎嚎叫的軍隊更加讓敵人感到壓力沉重,更加感到氣氛凝固,彷彿讓人喘不過氣來一般。

“咚、咚、咚……”戰場上,除了戰鼓聲外,最重的就是那整齊的腳步聲了。

吳軍漸漸靠近,雖然僅僅是五千人的軍隊,但他們造成的動靜卻彷彿地動山搖一般,讓人見了心生敬畏。

“如此軍隊,真乃鐵軍也!”荊南軍中,高季昌、倪可福等人見了後,忍不住的感嘆一句。

若是一般的軍隊,在遭到敵軍鋪天蓋地的箭雨打擊後,接下來即便不出現動搖和混亂,他們行軍的步伐也會忍不住的加快,以尋求儘快與敵軍廝殺在一起。

然而眼前這支吳軍卻是依舊保持着嚴整的隊形,緩緩向前推進着。

如此嚴整的隊形,如此嚴明的軍紀,不僅是高季昌感到驚訝,那些荊南的將士們更是一個個心中感到不安。

“這些敵軍難道不感到害怕嗎?或者說他們都是一羣傻子,不知道死亡的恐懼?”許多人在心中驚疑着。

可惜,沒有人來回答他們的疑問。

當吳軍進逼到荊南軍隊前面二十步時,荊南軍隊終於受不住這種壓力,率先嗷嗷叫着向吳軍衝了過去,雙方立刻廝殺在一起。

然而,兩軍交鋒剛剛一個照面,吳軍就表現出了他們恐怖的一幕。

戰陣之中,隊列的作用是極大的。

一支有組織的軍隊和一支亂糟糟的軍隊相比,其將要發揮出來的戰力是有天壤之別的。

吳軍雖然從自己本陣移動到了近兩里路來到這裡,中間又遭受到了敵軍箭雨的打擊,同時還面臨着仰攻敵軍的不利情形,但他們的陣型卻保持得完整無缺。

而荊南軍原本訓練程度就比不上吳軍,現在又是主動衝了上來,雖然僅僅衝出來十多步,但他們的隊形卻是亂作一團的。

結果毫無意外的,在吳軍的攻擊下,這些荊南軍隊損失慘重,沒過多久就敗退了下去。

“一羣廢物!”後方,寇彥卿忍不住低聲咒罵道。

劉鄩眯着眼睛看了一會兒後,同樣冷聲道:“雖然說吳軍的強大有些出乎意料,不過荊南軍明顯留手了,不然也不至於這麼快就敗退了!看來高季昌還是想保存實力啊!”

寇彥卿點了點頭,神色有些無奈。

他雖然能夠強迫高季昌將自己的軍隊擺在樑軍之前,但高季昌如今明顯有些出工不出力,他也拿高季昌沒辦法。

“劉將軍,給王宗壽發信號吧,讓蜀軍動起來!”寇彥卿道。

“好,末將這就去辦!”說着,劉鄩轉身向傳令兵點頭示意。

那傳令兵則立即取出響箭,朝天空發射出去。

按照約定,在確定吳軍的主攻方向就是樑軍這邊後,蜀軍那邊就要迅速動起來,以最快的速度擊潰吳軍的左翼。

若是不能的話,那也要儘可能的給吳軍施加壓力,以減輕樑軍這邊的負擔。

響箭升上天空後,寇彥卿對劉鄩道:“高季昌畢竟靠不住,關鍵時候還是要咱們頂上去。如今還不是動用龍驤軍的時候,不過也有必要將吳軍的氣勢壓一壓,不然,吳軍若是打瘋了,誰都擋不住的!”

一支軍隊,若是能接連取得勝利,那麼他們的氣勢也將節節攀升,在這種時候,他們甚至有可能擊敗實力遠超過他們的對手。

如今吳軍剛剛上陣就輕易打垮了荊南軍隊,若是不壓制一下吳軍的氣勢,接下來的戰事就不好打了。

劉鄩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沒有猶豫便道:“那就讓王科將軍領兵去吧,他麾下將士很多都是征戰多年的老兵,擅長打硬仗!”

寇彥卿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

不久,王科率領樑軍向前移動,準備與吳軍交戰;同時,其他樑軍也開始從側翼包抄,試圖圍攻這支膽敢深入敵陣的吳軍。

見此情形,米志誠當即便下令大陣稍稍向後退卻,以避開敵軍包抄其兩翼的企圖。

……

當米志誠率部對聯軍左翼發起進攻時,在聯軍的右翼,王宗壽也在坐在戰馬上,靜靜的觀看着左翼的戰局。

“殿下,樑軍那邊已經發了響箭,希望咱們出兵攻擊敵軍的左翼,不知……”一旁,趙本小聲提醒道。

“再等等吧!”王宗壽沉聲道。

趙本愣了一下,隨即小聲道:“殿下,雖然說藉助吳軍之手削弱樑軍,這一點對咱們有利,不過咱們畢竟和樑軍有約定,可不能做得太過啊!”

“做得太過?”王宗壽笑了起來:“如何便算是做得過了?本王不過是等待時機罷了!”

魏羣猶豫了一下,問道:“不知殿下是在等待什麼時機?”

王宗壽道:“你看,敵軍的右翼雖然率先對我軍的左翼發起了進攻,不過他們只出動了五千兵力,這說明他們還留有餘力;所以本王決定再等一等!”

魏羣二人點了點頭,心中想着:“看來殿下這是打定了主意要借吳軍之手來削弱樑軍啊!”

心中這麼想着,他們卻沒有絲毫的不滿。

說到底,蜀軍和樑軍也只是臨時湊合在一起的,相互之間並沒有什麼交情。

而且樑國自恃中原正統,瞧不上蜀國這個稱帝一方的國家;如今能看到樑軍吃癟,蜀軍衆將心中未嘗沒有感到高興。

同一時間,吳軍本陣內,見蜀軍並沒有立即攻出來,王茂章準備主動出擊。

畢竟右翼米志誠的攻勢只能維持較短的時間,時間長了或許就會被敵軍看出什麼來。

所以隨着王茂章一聲令下,吳軍左翼同樣有戰鼓聲擂響。

接着,一萬大軍緩緩離開山坡,向敵軍左翼的蜀軍攻去。

“敵軍竟然主動進攻我軍?”王宗壽又驚又喜。

他原本還以爲自己需要派兵去攻打敵軍防守的山坡,那山坡雖然並不陡峭,但畢竟吳軍有居高臨下的優勢,作爲進攻的一方,蜀軍還是會吃虧不少。

“傳令下去,讓各部出動,準備對敵軍發起進攻!”王宗壽當即下令。

這下,魏羣和趙本二人反而有些驚訝的問道:“殿下,既然敵軍主動來進攻我軍,那麼我軍爲何不守在這裡,以此地的地利來等着敵軍進攻?”

王宗壽笑道:“敵軍都主動攻出來了,若是我軍還是躲在山坡上藉助地利來對付吳軍,那麼咱們即便是勝利了也沒什麼可稱道的!”

魏羣二人愣住了,他們對視一眼,正準備繼續勸說。

這時,王宗壽又道:“好了,準備出擊吧!敵軍雖然攻了過來,但若是我軍一味防守,如何能夠破敵?只有攻出去才能一舉打垮敵軍的氣焰,提振我軍的士氣!”

魏羣二人唯唯諾諾,不再多說。

在王宗壽的命令下,蜀軍終於出動,開始離開本陣,向對面吳軍移動而去。

見此情形,吳軍一方王茂章不由得大喜。

“王宗壽竟然沒有選擇依託地利防守,真是天助我也!”

也怪不得他這麼激動,若是蜀軍依託本陣的地利全力防守的話,吳軍就要面臨着仰攻敵軍的不利局面;更重要的是,敵軍在山坡後面的兵力調動,吳軍難以查探到,這些都是對吳軍不利的地方。

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
第四百六十九章決斷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四百四十五章虔州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五百四十二章大戰前夕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六百四十四章擊契丹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六百四十章悲憤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六百三十三章宋州投降第四百九十七章馮道的決定第七百一十章兵圍興唐府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五十六章 甜蜜第五百五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婚第二百一十二章 正式施行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一百七十五章 緣由第三百四十五章出兵耽羅島第五百八十六章商議軍務第三百四十九章對王審知的態度第五百三十四章壞消息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四百三十章內閣變動第六十二章 武勇都之亂(三)第六百一十五章出兵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一百二十三章 發動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六百三十二章伏擊第五百七十五章遷都之議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三百三十一章薨第七百零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六十章 武勇都之亂(一)第二十五章 任家莊之戰(下)第一百零八章 謀劃(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魏州之變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張灝第二百章 柴克宏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使者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五百零七章謀劃江陵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六百二十五章霍彥威的反擊第五百六十九章洛陽兵變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一百五十章 臨陣脫逃第三百五十二章洪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樑軍出動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六百一十七章霍彥威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朱全忠的怒火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六百八十六章反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四百章朱溫的手書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一百六十四章 突擊第一百九十四章 心滿意足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議第二百八十九章三大恨第六百五十八章擴編軍隊第三百二十九章和談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五百二十三章三個消息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四百四十三章戰前第一百四十三章 行動第五百九十七章六年變化(中)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六百章楊渥的撒手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