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兵貴神速

在危全諷的命令下,本來就行動遲緩的聯軍到了象牙潭之後更是徹底安頓下來,沿着溪水兩岸下寨,營地綿延十多裡,聲勢甚爲壯觀。

得知消息後,劉威頓時放心下來,知道自己的疑兵之計已經湊效了,敵軍在搞清楚洪州的虛實之前應該不會發起進攻了。

過了幾天,從江州過來的援兵三千餘人順利抵達洪州,洪州的防禦兵力這才漸漸充裕起來,即便危全諷現在開始攻城,以如今的兵力也能抵擋一段時間,等待後續援軍的到來了。

至於高安那邊,楚軍可不像危全諷這般行動遲緩,而是在到達高安的第二天就開始了攻城戰。

不過高安雖然只是一座小城,但劉威卻投入了四千兵力進行防守,加上楚軍至今還沒有多少攻打堅城的經驗,所以高安那邊的防守如今倒還穩固,至少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問題。

“現在就看廣陵那邊的援兵什麼時候能夠到達了!”劉威皺眉想着。

廣陵城中。

相比於危全諷的行動遲緩,在得知危全諷已經出兵的消息之後,周本在第一時間就做好了出兵的各項準備。

“兵貴神速!此次出兵,一切都以速度取勝!危全諷只以爲我軍主力都被大王調去宿州了,留在廣陵的並不多,所以纔敢大軍來犯!如今洪州守軍不多,全靠劉威在那裡維持,所以本將就必須以最快速度趕過去,不僅能儘快解除洪州的危局,更是能打危全諷一個措手不及……”

吳王府中,周本面對高勖、李神福、周隱這三個留守大學士,沉聲說着自己的用兵策略。

按照楊渥留下的指示,這次對陣危全諷,具體的軍事指揮將由周本全權負責,其他人包括高勖、李神福等人都不得干預,這可以說是給了周本最大的用兵自由。

不過周本考慮到高勖等人畢竟是楊渥留下來負責淮南軍政大事的人,這種關係到整個江西安危的大事還是需要和三人彙報一下,所以在出兵之前他還是找到了三人。

三人之中高勖和周隱本來就不懂軍務,所以聽了周本的彙報後,只是勉勵他慎重行事,不可輕敵,而李神福卻問道:“不知將軍到洪州之後是打算先對付楚軍,還是先對付危全諷的聯軍?”

“當然是先對付危全諷!楚軍兵力雖少,但較爲精銳,短時間內難以擊敗;而危全諷的軍隊雖多,但卻是多而不精,短時間內破之不難!”周本道。

李神福點點頭,接着問道:“那麼周將軍準備帶多少兵力前去?”

如今留在廣陵的兵力總共才鎮國軍的兩萬人,加上守衛吳王府的控鶴軍的兩千人,爲了以防萬一,鎮國軍的兩萬人肯定不能都派到洪州去,所以李神福纔有此問。

“一萬人足矣!”

“才一萬人?只怕太少了吧?”周隱有些擔憂的道:“雖說要留兵鎮守廣陵,但留下五千精銳應該足夠了;而江西那邊敵軍多達八萬,將軍只帶一萬軍隊前去,只怕太少了吧?”

周本笑道:“周判官多慮了,所謂兵不貴多而貴精,帶去江西的兵力可不是越多越好!更何況,兵力越多,行軍速度就越慢,要及時趕到洪州就越難,還不如只帶部分兵力以最快速度趕過去!”

李神福笑道:“要對付危全諷,若是指揮得當,一萬軍隊的確足夠了!不過大王定下的目標可不僅僅是擊敗危全諷,更重要的還有乘勝攻克南方諸州。將軍若是帶去的兵力太少了,將來攻打撫州等地就可能兵力不足!”

“不如這樣,將軍帶領一萬精兵先行趕赴洪州,然後再從江南各州抽調兩萬州兵隨後趕來!等到將軍擊敗了危全諷,想必這兩萬州兵也已經動員起來了!”

州兵和外鎮兵有個很大的區別就在於動員速度,經過這些年的訓練和加強,如今的淮南精銳機動兵力已經完全可以做到在接到命令後以最快速度出兵。

而州兵卻需要經過一番動員、集合等過程才能出動,反應速度要慢了很多,這也是楊渥建立機動兵力的一個重要目的。

周本聽了李神福的建議後,當即點頭道:“好,既然如此,那本將就多謝李將軍了!”

能夠動用更多的軍隊自然更好,周本當然不會反對。而動用州兵需要高勖等三人一致同意才行。高勖和周隱二人不怎麼懂軍事,見周本只打算帶一萬人去洪州本來還有些擔心,此時更不會反對增加兵力的計劃。

向高勖等人又彙報了一些細節後,周本告辭幾人,率領一萬大軍乘船渡江南下。

從廣陵到江州雖然可以乘船過去,但因爲這一路上都是逆流而行,而且如今的風向也對他們不利,若是乘船的話,速度肯定會很慢。

若是在平時,爲了節省士兵的體力,周本肯定會選擇乘船前往洪州,不過如今爲了儘量加快行軍速度,周本卻是選擇了從陸地上行軍。

從潤州登陸後,大軍一路輕裝急行,日夜兼程,僅僅用了十五天時間就趕到了江州,不過到了這裡後士兵們也非常疲憊了。

好在從江州到洪州卻是可以乘船而行,一來這裡水流沒有長江裡那麼湍急,船速較快,二來,此時危全諷停留在象牙潭遲疑不前的消息也傳到了周本這裡。

周本得到消息後大喜過望,危全諷來勢洶洶,結果還沒到洪州就開始遲疑不前,這就足以說明此人的領兵能力是何等之差。

既然危全諷沒有急攻洪州,高安那邊的局勢也還在劉威的掌控之中,那麼周本也沒必要再像之前那樣日夜兼程了,至少也要讓將士們休息一下,以保持充沛的體力與危全諷聯軍交戰。

幾天之後,大軍終於抵達洪州城外,江西巡撫劉威親自帶着江西文武官員前來迎接。

“周將軍可算是來了,本官可是久等啊!”

這幾天危全諷不斷派人來打探洪州虛實,時間一久,自然也打探到了不少有用的消息,知道洪州城中並無強軍埋伏。

知道上當的危全諷頓時後悔不已,當即準備統領大軍來攻洪州。

可惜在象牙潭住屯了十多天時間之後,聯軍剛出徵時的銳氣已經被消磨一空,再加上如今正是最炎熱的時候,將士們根本不願在這種天氣行軍打仗,所以對於危全諷的軍令紛紛以各種理由拖延。

而危全諷也覺得如今天氣酷熱,淮南援兵不可能這麼快趕到,他應該還有足夠時間來攻打洪州,所以也沒有過多逼迫手下將領。

結果到如今,雖然知道洪州城守軍實力較爲空虛,但聯軍並沒有迅速出動的跡象,似乎在等待着酷暑天氣的過去。

“危全諷行事如此遲緩,實在不知兵法!此人竟然還敢生出覬覦江西的野心,本將也算是佩服他!”聽了劉威對如今局勢的介紹,周本不禁笑了起來。

“那麼高安那邊呢?楚軍攻城的進度如何了?高安還能堅守多久?”周本繼續問道。

“高安的情況不容樂觀!”提起高安,劉威的神色頓時嚴肅起來。

雖然派往高安的守軍有四千人,但這四千軍隊都只是從以前的洪州軍隊中選出來的州兵,戰鬥經驗較差,戰力更是遠遠無法與淮南精銳相比。

而楚軍雖然沒多少攻城經驗,但他們卻有絕對的兵力優勢,這些天的攻城下來,當地守軍已經多番派人前來尋求援兵。

“周將軍,如今的局勢便是如此了,相比於危全諷,本官更擔心高安那邊的局勢!所以將軍是不是可以先去解除高安之圍再回兵進攻危全諷?”劉威道。

“高安?”周本皺了皺眉。

在這種情況下他並不願意先進攻楚軍,畢竟他只有一萬精兵,而楚軍卻有兩萬,若是與楚軍糾纏在一起,短時間內又無法擊敗他們,那麼這次的計劃就完全失敗了。

想到這,周本搖頭道:“楚軍不過是來聲援危全諷的,若是我軍擊敗了危全諷,則高安之圍自動就解除了,何必交戰!所以如今的關鍵還是先解決掉危全諷!若是劉巡撫還不放心,可以將三千江州援兵派往高安,以穩定當地局勢!”

劉威也知道周本說的在理,所以細想了片刻後便點頭道:“既然如此,那便如將軍所說,先擊敗危全諷再說吧!”

商議了一下軍情後,劉威盛情相邀道:“周將軍不辭辛苦,日夜兼程而來,本官已經在府中備下酒席,將軍不如與本官一同前往,也好讓本官一盡地主之誼!”

“多謝劉巡撫好意!不過如今軍情緊急,不容耽擱,本將只怕不能進城了!不如等本將擊敗了危全諷,你我二人再在撫州城中痛飲如何?”周本卻是婉言拒絕了。

在他的堅持下,劉威只好作罷。

шшш▪ ttκá n▪ c o

當天,周本在洪州城下只休息了片刻,便率領大軍繼續南下,終於在八月十七歲日抵達象牙潭北岸,與六萬敵軍隔着溪水對峙。

一場關係到江西歸屬的決戰即將爆發!

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五章 家宴(上)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五章 家宴(上)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二十八章 逃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戰書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十二章 合議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
第一百章 嘉興之戰(三)第五百二十二章朱溫的羞憤第六百三十八章親征鄆州第二十三章 任家莊之戰(上)第四十二章 發難(下)第一百四十章 南下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二百七十章 嶽州之敗第一百九十章 封賞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上)第五百零三章清理佛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六百五十章勸說第六百九十章攻破防線第五章 家宴(上)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二百零二章 新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三百一十七章城破第六百二十三章回援第三百九十七章戰局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四十一章 發難(中)第三百一十九章濟州島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況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一百九十六章 討論(續)第二百零三章 同意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五章 家宴(上)第四百二十八章擇婿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一百八十八章 楊行密的安排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二百五十九章 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九十一章大獲全勝第一百四十五章 騎兵突擊(下)第二十八章 逃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六百九十六章李氏當亡,楊氏當興第五百九十四章晉與樑第八十二章 蘇州之圍(十五)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七十八章 蘇州之圍(十一)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五百四十六章蜀軍出擊第五百六十八章密謀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七十一章 蘇州之圍(四)第四百一十八章爭奪建州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五百八十四章追封第五百二十五章下戰書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三百六十二章擊潰第三十六章 行刺(上)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二十二章 夜襲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一百零七章 湖州之變(續)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五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六十章 一場混戰第八十章 蘇州之圍(十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敗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十二章 合議第五百九十九章籌謀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回廣陵第四百八十八章繼續出兵第五百三十六火攻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誘敵第五百三十七章降雨第五百五十二章進軍襄州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六百零八章換個地方?第二百一十五章 劉金的告誡第四百五十七章得逞第五百七十六章劉鄩三百五十六章投降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虛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