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家宴(上)

“姐姐啊,你不在自己的院子裡待着,跑這裡來幹什麼來了?陪廣德表兄的事情有我在這裡就夠了。”

“哎呀,差點忘了正事。”被他這麼一問,楊靜忽然捂着嘴驚呼起來,“父親派人來說,今天他準備在家裡開個宴席宴請衆位將軍。”

自從楊行密被冊封爲吳王以後,還沒有正式宴請過諸位將軍,此時開宴席肯定是非常隆重的宴會。而這麼要緊的事情,楊靜居然差點忘了,果然是大大咧咧的性子。

“怎麼是你來傳消息?”上首的朱夫人坐直了身子問道,“會有多少將軍來參加宴席?”

她原本的打算只是在內宅開個小宴,再將楊氏家人召集起來聚一聚,但如今楊行密的意思顯然是要開大宴席,那她之前做的準備顯然不夠。

“我碰到了父親派來傳消息的人,剛好我要來您這裡,所以就讓那人回去了,我自己過來告訴夫人。”楊靜笑着道,“至於會有多少人來赴宴,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聽傳消息的人說留在廣陵的衆位將軍都被邀請了,夫人您多準備一下便是。”

朱夫人點點頭,“既然如此,靜兒,你們姐弟就在這裡好好陪着廣德,我先去安排宴席的事情。”

“好,夫人您先去忙。這裡有我就夠了。”楊靜大包大攬的答道。

朱夫人走後,亭子裡只留下楊渥等人,幸好楊靜性格活潑,一張嘴說個不停,氣氛倒也不尷尬。

過了許久,有下人來傳消息說,宴會馬上就要開始了,楊渥三人才起身赴宴。

這次宴會規模較大,留在廣陵的將軍基本都到齊了。

節度副使朱瑾,節度副使李承嗣,節度判官周隱,大將李神福,都知兵馬使徐溫,都指揮使王茂章,馬步軍使周本,掌書記高勗,幕僚戴友規等等,還有許多楊渥不認識的將軍,滿滿當當坐了十幾桌。

“今天的宴會準備的很匆忙,大夥兒只怕肚皮都餓壞了吧?孤也不多說,來,咱們先共飲這第一杯酒。”

宴席剛開始,楊行密便笑着舉起手中的酒杯對衆人在說着。他性格十分豪爽,雖然已經是吳王了,但依然沒有改變過往的作風,加上此時在場的多數都是他的老兄弟了,因此他表現得非常隨意。

“多謝大王賜宴!”

衆人大聲應諾,紛紛舉起手中酒杯飲了一口。

“都是自家老兄弟了,大家也不要客氣,多吃多喝!把肚子填飽纔是正途。”楊行密繼續笑着道,話一說出,衆人便轟然大笑。

“大王放心,末將等可不會跟大王客氣的。末將眼饞大王府中的好酒已經很久了,今日定要喝個痛快!”說話之人乃是一個粗壯漢子,甕聲甕氣的,正是都指揮使王茂章。

李神福也笑着說道,“王將軍此言有理,大王被冊封爲吳王后,這還是第一次宴請大夥呢,諸位可要好好向大王祝酒。”

……

在場衆人都是武夫居多,亂糟糟也不顧什麼禮儀,都是扯着脖子喝酒,不一會兒氣氛便熱鬧起來。

楊渥和朱廣德二人被安排在衆將末席,同席的還有節度使府的幾個小吏。至於楊渥的姐姐卻是和楊行密的其他侍妾們在別院另外開了一席。

對於這種席位安排,楊渥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這其中肯定也少不得朱夫人暗中打壓他的緣故,但如今的他完全不受重視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也更堅定了他趁着宴會出風頭的想法。

此時,他們這一桌席位上的氣氛相對來說有些沉悶。朱廣德和楊渥二人關係本來就不好,自然沒什麼話說;其他幾個小吏在身份上與楊渥二人差遠了,能參加這種宴席就算走運了,哪裡敢多言。

這個時代的烹調技術畢竟還比不上後世,雖然是節度使府最好的廚子做的菜餚,但因爲許多調料此時還未傳到中國來,所以味道吃起來總是讓楊渥覺得有些怪。不過這時代的飯菜也有一些後世沒有的特色,楊渥還是吃的非常有味。

這一桌人因爲都沒有飲酒,所以楊渥一邊吃着美味,一邊觀察周圍衆人。

“可惜啊,李神福,朱瑾,李承嗣,史儼,王茂章,周本等等,這麼多的淮南名將,卻沒有一個是我的手下。”

想着歷史上李神福等名將的赫赫戰功,楊渥暗自垂涎不已。

“若是能夠得到這些手握重兵的將軍們的鼎力支持,將來日子也會安穩一點。可惜現在連兩個營指揮的人選都湊不齊,看來還得好好努力才行。”

突然,在比較靠後的位置上,楊渥看到了一位儒雅的武將,頓時心中一驚,“是他,徐溫!歷史上就是這個人與張灝一起發動兵變,殺死了歷史上的那個我嗎?”

他死死盯着此人,恨不得現在就上前將他殺掉以絕後患。可惜他也就這麼想想而已,他手中沒有任何證據,且不說殺不殺得死徐溫,就算成功了,擅自殺死軍中大將,也會讓其他將領更加不服他。

徐溫也是楊行密手下的老人,但一直沒有立下什麼大功勞,因而如今還不受楊行密的重用,許多於他同時期投靠楊行密的人現在都是一方刺史了,他卻還只是個都知兵馬使,手中掌握的兵力並不多,因而這次在酒席上的位置也安排的比較靠後。

至於另一位與徐溫一起發動兵變的將領張灝,這一次宴席不知爲何,卻沒參加。

看着徐溫正在與他旁邊的一位將領談笑風生,楊渥暗自想到,“就讓你們再多活幾年,等將來再好好收拾你們!”

這時,坐在楊行密身旁的朱夫人忽然站起身來,她笑着對楊行密說道,“大王,先前渥兒還說,最近他作了幾首好詩,準備在宴會上當衆吟誦;正巧衆位將軍光飲酒,未免太過無趣。妾身覺得,不如準渥兒所請,讓他當衆吟誦自己的詩作,也讓在場衆位將軍鑑賞一二。不知大王以爲如何?”

朱夫人提議讓楊渥當衆吟誦他作的詩,這顯然是不懷好意,想要讓他當衆出醜。

“果然來了,不過你想讓我出醜,卻不知我如今正想借機博取名聲呢!”

楊渥一聽心中頓時大喜,他本來就打算在宴會上博取名聲,只是這種事畢竟不好由他自己提起來,正在暗自擔心朱夫人和朱廣德二人不提此時該怎麼辦,沒想到朱夫人就給他提供了機會。

楊行密此時正在與朱瑾談笑飲酒,聞聲放下酒杯,皺了皺眉,暗自思量道,“渥兒也會作詩嗎?不會是夫人在故意擠兌渥兒吧?”

想起上次宴會上楊渥最後作出的那句“一隻鴨子兩隻腿”,楊行密忍不住搖搖頭。

他雖然對於楊渥這個長子不怎麼滿意,認爲他沒什麼才能,將來難以繼承自己的基業,但畢竟是自己的長子,上一次宴會上鬧出那麼大的笑話還是他幫着遮掩的,所以這一次宴會上可不願他在衆將面前丟臉。

“渥兒年歲還小,哪裡作得出好詩來。夫人還是不要讓他鬧笑話了。”楊行密笑着擺擺手道。

見楊行密拒絕了,楊渥也不着急,反正此時有人肯定比他還要急。朱廣德一直想着讓他出醜,此時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果然,坐在旁邊朱廣德此時站起身來,衝着楊行密拱手行禮道,“姑父,剛剛表弟可是親口說他自己作了幾首好詩的,這一點姑母身邊的許多下人也都聽見了,想來表弟是真作了好詩。不如讓表弟當衆吟誦,也好讓侄兒還有衆位將軍見識一下表弟的傑作。”

他一席話看上去顯得很有誠意,彷彿真的是想要見識表弟的傑作一般。雖然之前楊渥說的很自信,但朱廣德還是不信他能作出好詩,只以爲他是“煮熟的鴨子嘴巴硬”。

楊行密有些驚訝,又轉頭看向朱夫人身邊的下人們,“渥兒先前的話,你們都聽到了?”

“回大王,長公子的話奴婢等先前都聽到了。”下人們紛紛點頭。

“莫非渥兒真的開竅了,作出好詩了不成?”楊行密依然將信將疑。

“渥兒,你不會是隨便亂說的吧?若是如此,只要你承認,爲父也不怪你。”他笑着道。

想起上次宴會上楊渥作的詩,楊行密心中還是不信居多。

楊渥還沒來得及回答,這時大將李神福站起身來笑着說道,“大王,以末將看,長公子定是酒後失言了。畢竟他年歲還小,不能多飲啊。”

楊渥一聽,只好閉口繼續觀看。他知道李神福對楊行密忠心耿耿,自然清楚楊行密的心思,此刻起身爲楊渥遮掩乃是出於一番好意,他不能當衆駁了李神福面子。

戴友規見場面上有些冷清,有心活躍一下氣氛,便起身笑着提議道:“長公子定是酒後失言了,大王就不要追究了。不過夫人說的也對,我等光飲酒太過無趣,不如咱們行個酒令,活絡一下氣氛如何?”

王茂章等武將聽說要行酒令,連忙擺手道:“不成不成,這行酒令的事情,本將可不在行。這都是你們文士的事情,我們武夫可做不來。”

一旁朱瑾笑道:“我等武夫不過粗通文墨,便只做個幫閒,就由戴先生,高先生、嚴先生,周判官等文士來行酒令,衆位意下如何?”

……

衆人紛紛出主意,卻沒人再提起讓楊渥當衆吟詩的事情。

他們都是楊行密的心腹,對於楊渥上次宴會上出醜的事情也都有所耳聞,所以都想着幫他遮掩過去。

楊渥哭笑不得,“這都是怎麼了,好不容易有機會出出風頭了,結果卻被衆人遮掩過去了。”

他轉頭看向朱廣德,見他焦急不已的站在那裡,頓時放心下來,暗自想到,“無需着急,這死胖子會幫我找到機會的。”

第六章 家宴(下)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十三章 溫馨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六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六章 家宴(下)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
第六章 家宴(下)第六百六十四章陣前相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三百零五章 挖牆腳第四百七十八章任命第四十三章 功成第一百一十五章 使者(上)第五百四十四章聯軍的部署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五百七十四章憂慮第二百二十八章 應對第四百一十二章禁佛第一百六十七章 伏擊(下)第四十章 發難(上)第四百三十四章高季昌的擔憂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五百一十一章傷病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五百七十九章劉守光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仁義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二十九章 升官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五百七十一章抗災第二百五十七章 錢鏐的驚喜第三百零六章 楊渥的震驚第一百一十四章 杭州第五百七十三章王殷的決斷第二百九十章調兵遣將第一百三十七章 斃命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五百零八章監國之爭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三)第四百三十七章勾結第五百二十七章軍情第五百七十七章康懷貞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五百四十九章騎兵出動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次誘敵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撤退第一百七十九章 截斷第二百九十七章漏洞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亂第五百一十七章處置第五百二十章攻破第一百八十六章 田覠之死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三百一十章 北伐第五百六十四章致歉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六百七十章圍困第九十四章 冊封世子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第九十九章 嘉興之戰(二)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一百五十九章 全軍進攻(中)第十三章 溫馨第二百一十三章 人事安排第八章 父親召見第二百六十四章 鬧事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六百五十六章第五百九十章戰後第三百八十三章確立制度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六百八十章激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將領安排第五百一十五章擔憂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三百九十二章劉崇景的冒險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四百一十九章設伏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矛盾第三百一十一章 興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巡視第五百五十四章朱友珪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三百九十四章探病第六章 家宴(下)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