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六章投降

當鍾傳迫於淮南的壓力而不得不把她嫁給楊渥時,她的心中充滿惶恐不安,到了廣陵後更是不得不謹小慎微,生怕招來禍患。

好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後,鍾秀寧也知道了楊渥並非難以相處之人,這樣她才過得輕鬆了許多。

這一次回到洪州,她的目的固然是爲了見自己父親最後一面,不過在鍾傳的葬禮已經結束後,她卻沒有立即回廣陵。

之所以如此,不過是她感覺到了淮南與江西的戰事一觸即發,想留在洪州勸自己的哥哥儘早投降而已。

在廣陵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對於淮南的強大她自然比鍾匡時等人更加有體會,再加上她父親當初將她嫁給楊渥的目的就是爲了交好淮南,但如今鍾匡時非要不顧雙方巨大的實力差距,堅持與淮南軍交戰,這就與鍾傳當年將她嫁給楊渥的初衷相違背了。

可惜的是,不管她如何勸說,鍾匡時始終不聽她的,甚至還將負責保護她的刁彥能等人給拘禁起來了。

此時,坐在自己曾經的閨房之中,鍾秀寧心中憂愁滿面。

一方是自己的丈夫,一方是自己的孃家,她夾在中間本來就不好自處。自己的哥哥本來就沒有多少主見,更是迷戀自己手中那點虛幻的權利。

爲了保住權利,他就不得不與劉楚、陳象勾結在一起,表面上看來洪州的大小事物都是由他在決定,但實際上卻還是由劉楚與陳象二人說了算,這讓鍾秀寧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就在這時候,侍女來報說,鍾匡時來了。

“兄長在這個時候來訪,莫不是他改變心意了?”鍾秀寧心中一動,連忙起身出去迎接。

這段時間除了一開始還很熱情外,後面鍾匡時對她的態度就冷了許多,更是很少到她這邊來了。

如今聽說城中守軍已經主動出城與淮南軍交戰去了,在這種關鍵時候他不去與自己的部屬在一起,卻跑來找她,這讓她不由有些疑惑。

等到將鍾匡時迎進來,問明白他的來意後,鍾秀寧頓時埋怨起來。

“兄長,既然你覺得自己纔是江西之主,那至少也要有自己的主見纔是。那陳象和劉楚二人隨便一番說辭,你就改變了自己的主意,這哪裡有半點江西之主的樣子?”

鍾匡時被她說得有些不好意思,隨即又懷着希望問道:“這麼說,妹妹覺得我如果投靠吳王的話,吳王不會對我下殺手以絕後患了?”

若說他還沒有決定投靠淮南,一個就是心中還有些不甘,另一個就是被劉楚和陳象的話嚇住了,生怕投降淮南後真的被楊渥給殺了來杜絕後患。

鍾秀寧卻是笑了起來,“杜絕後患?不是小妹瞧不上兄長,以兄長的本領和威望,吳王根本就沒有必要來個以絕後患!”

若是別的人或者是在別的時候被人這麼奚落,鍾匡時肯定會大發雷霆,不過被自己的妹妹這麼奚落,鍾匡時卻只是臉色一紅。

鍾秀寧繼續道:“兄長試想,如今兄長身爲鎮南節度使,名義上的江西之主,除了這區區一個洪州城外,其他各州的刺史可有聽從兄長命令的人?”

“這個當然沒有,若是有的話,爲兄又如何會落到如今的下場!”鍾匡時嘆道。

“那麼不說江西其他各州,就說如今的洪州城內,兄長又真的能夠掌控嗎?”

“當然……”鍾匡時想都沒想就準備說可以,但話到嘴邊他卻想起來,此時的洪州城中大小官員,表面上都是他的部屬,但暗地裡卻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投靠了淮南,想到這個事實,接下來的兩個字卻是無法說出口了。

“是啊,連洪州兄長都掌控不了,試問吳王又有什麼必要對兄長來個杜絕後患呢?除非是父親還在的時候還有可能。”鍾秀寧笑道。

光有一個虛名,卻沒有相應的能力和威望,鍾匡時默然回想起來,發現自己還真的沒什麼值得楊渥忌憚的,這個發現讓他一時間不知道自己該慶幸還是該傷心。

鍾秀寧卻是繼續勸道:“再者,不說別人,只說那越王錢鏐的後人;錢鏐與吳王可是作對了十多年的老對頭,錢家在兩浙的根基同樣比兄長在江西的要強,而且當初錢鏐可是堅守杭州,給淮南軍造成了較大傷亡,直到最後山窮水盡了才肯投降的;就這樣,他的子孫如今在廣陵也是活得好好的。”

“兄長如果能儘快認清楚形勢,趁着如今兩家還沒結下深仇,立即向吳王投降,吳王只有優待兄長的道理,又怎麼會對兄長下殺手呢?”

鍾匡時聽得連連點頭,若說與淮南的仇怨,錢鏐當初與淮南的仇怨可比江西的深多了,再加上錢家的根基比鍾家更深,既然楊渥連錢家都能容忍,自然不會對鍾匡時下手。

不過鍾匡時還是小聲說道:“錢家?我怎麼聽說錢家在廣陵過得並不怎麼如意呢?連那些小吏都敢隨意欺壓他們?”

“兄長這就不知道了,以吳王的胸懷,怎麼可能特意針對錢家呢?那不過是下面人自行其是罷了!而且你別看吳王對這些事情不聞不問的,但他這麼做未必就不是在保全錢家!”

“保全錢家?這怎麼可能?”鍾匡時卻是疑惑了。

在他看來,既然是保護錢家,那就應該對他們好,給他們優待纔是,哪有像如今這樣保全的。

“當然是爲了保全!錢家與淮南作對了十多年,兩家長年交戰,仇怨很深,如今若是吳王對錢家優待,只怕淮南上下心中都會有所不滿;而如今錢家在廣陵過得慘淡,淮南上下官員的怨氣有了發泄,再加上吳王的妹妹畢竟嫁給了錢家,有這層關係在,下面的那些官員也不敢做得太過分;這樣一來,錢家反而可以延續下去,這豈不是一種保護?”

鍾秀寧在出嫁之前還只是個不知世事的千金貴女,但這幾年出嫁到廣陵之後,竟是對這些事情反而看得更加通透了。

鍾延規顯然沒想到事情還能這麼看,不由有些說不出話來。

過了半晌之後,他才接着問道:“既然妹妹覺得吳王不會殺我,那麼爲何陳象和劉楚這兩人會那樣說呢?難道他們看不出這其中的道理?”

鍾秀寧冷笑道:“那是因爲他們有私心!兄長投靠淮南,可能一點事都沒有,甚至會受到優待;而他們若是落入淮南手中,不僅現在的富貴沒了,連他們自己能不能保住一條性命都難說,他們當然不願投降了!兄長別忘了,吳王這次攻打洪州用的可是陳象二人劫持了兄長的名義的,到時候淮南軍若是抓住了陳象、劉楚二人,不重重懲處,豈不是難以自圓其說?”

經過鍾秀寧這一番勸解,鍾匡時這纔有些明白過來。

“原來都是這兩人爲了自己的利益而蠱惑我,怪不得我一提起投降他們兩個就變了臉色!”

不過在心裡面,雖然經過自家妹妹的勸說後,對於楊渥會殺他以絕後患的恐懼已經消減了許多,不過心中的那份不甘卻是依舊存在,不真正與淮南軍打上一場,他還是難以立即做出投降的決定。

然而沒過多久就有消息傳來,劉楚大營在今天凌晨之前已經被淮南軍攻破了,劉楚本人也被淮南軍抓了!

“這…淮南軍真的這麼強大嗎?我軍出城連一天時間都不到,僅僅一個晚上的時間就這樣完了?”鍾匡時心中一片冰涼。

到了此時,淮南軍的強大他也見識到了,剩下來的除了投降外也沒有別的出路了。

“立即向淮南軍投降,一刻也不能耽擱!”此時,鍾匡時立即就有了決定。

“等等!”正當鍾匡時準備立即回去召集部署投降時,卻被他的妹妹叫住了。

“你這麼急匆匆的準備去投降,若是那陳象見大勢已去,狗急跳牆之下對兄長不利怎麼辦?”鍾秀寧責問道。

“他應該沒有那麼大的膽子吧?”鍾匡時有些不確定的道。

“應該?”鍾秀寧嘆息道:“這麼重要的事情,兄長怎麼能這麼隨意呢?”

在她的建議下,鍾匡時先派人去召刁彥能,讓他設法帶着麾下五百淮南軍立即到鎮南節度使府來。

在這種時刻,除了刁彥能外,其他江西的將領都不可信,誰都不能保證這其中有沒有被陳象收買的人。

等到刁彥能到達,自身的安全有了保證後,鍾匡時這才宣佈投降的決定。

對於這個決定,早就不想再戰了的衆人沒有任何反對就接受了。

而陳象雖然還有些不滿,但如今大局已定,也由不得他再鬧事了。

當天下午,淮南軍在徹底消滅劉楚所部,兵臨洪州城下時,面對的卻是洞開的城門以及鍾匡時親自帶人在城門外的迎接。

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五十章 悠閒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五十七章 鬧事
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五百四十章步步緊逼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息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五百九十二章朱廣德第三百八十四章閱兵第八十一章 蘇州之圍(十四)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七百零八章兵亂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四百六十一章無奈第五百八十七章定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四百四十一章密探第六百七十二章主動進攻第四百六十二章戰柏鄉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五百七十二章流言第三百九十三章兵敗與連鎖反應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風第五百八十九章潰敗第六百三十六章求援第三百二十章 羅紹威的催促第二百五十八章 王令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病倒第五十三章 腹黑第一百五十五章 臺濛之計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三百四十二章樞密院的策略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一百四十八章 夾崗第五百六十三章罷官第二百八十六章 擴軍第九十六章 朱全忠第六百二十六章寧陵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四百九十八章決裂第四百零九章軍校第三百三十三章 江西第一章 節度使府人家第六百一十六章出兵(續)第三百八十五章封官與擴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五百零六章逃離第六百九十七章商議第四百二十七章平定福建第三百四十四章 王審知的安排第二百七十八章 善後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八十三章 蘇州之圍(十六)第三十四章 驚喜(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六百六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五百九十八章六年變化(下)第三百零三章撤軍第三百六十五章勸進第五百六十章馮道的悲劇第六百四十八章倒戈第五百二十四章戰前佈置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三百零九章 郭崇韜的理由第二百九十四章康懷貞第六百七十七章進軍第六百零三章張文禮第二百零五章 徐溫的上書第九十七章 南征第五百四十一章使者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抵達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二百九十五章追擊第五十九章 殺人第三百三十章 條件第六百二十一章衝突第五十章 悠閒第六百五十三章五日滅樑(中)第四百四十九章晉與燕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六百三十章突襲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一百七十四章 廣德第二百二十九章 應對(續)第十七章 升州之叛第八十五章 奪軍(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波第一百六十二章 攔截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五百六十六章封賞名單第六百六十六章意外第一百四十七章 撤軍第六百八十七章撤退與追擊第三百七十章醒悟第三百九十章潞州之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投降條件第二百二十三章 鍾傳第五十七章 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