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完勝

危全諷聯軍的前鋒五千人在登岸後,立即遭到三千淮南軍的迎頭痛擊,頓時陷入一片大亂。

河邊的灘塗之上本來就是比較軟的沙地,人在上面難以站穩,此時聯軍一片混亂,許多士兵更是在慌亂和相互擁擠中被推倒在地,自相踩踏,頓時傷亡慘重,到處都是慘叫聲傳來。

按照危全諷的部署,吉州和袁州的軍隊被他安排在左右兩翼,而留在中路的主力三萬人卻是撫州的軍隊和部分信州軍。這些軍隊或者是危全諷的直接部屬,或者是他弟弟的手下,因此對危全諷的軍令貫徹得相對要徹底一些。

當前方渡河的軍隊已經發生混亂,並且開始相互踩踏時,後方的軍隊卻依舊在嘗試着渡河向淮南軍進攻。

“大哥,前面的勢頭有些不妙啊!敵軍的抵抗十分猛烈,我軍損失慘重,根本無法登岸啊!”最先登岸的士兵正是信州的軍隊,危仔昌見自己部屬損失慘重,趕緊大聲提醒着。

“有什麼不妙的?要攻破敵軍的防線,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若是一點損失都沒有就成功突破了,老夫還要擔心敵軍是不是有詐!這點損失根本不算什麼,繼續渡河!”危全諷卻是不予理會,繼續催促大軍渡河。

見自家大哥堅持要進攻,危仔昌雖然有些心疼自己手下的損失,不過到了這種時候也只能硬着頭皮繼續前衝了。

可惜的是,危全諷雖然覺得這點損失不算什麼,但他卻忘了信州軍隊的承受能力可沒有他想的那麼高。

當前鋒五千人被淮南軍的萬箭齊發給殺得一片混亂時,米志誠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立即帶領他手下的三千人開始衝鋒。

養精蓄銳的淮南軍剛剛衝入聯軍陣中,便將聯軍衝擊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混亂的聯軍不敢繼續停留,轉身便逃入河中,試圖渡河回南岸去。

不過一來河中此時本來就有大批聯軍士兵正在渡河,這些潰逃的士兵在此時逃入河中卻是將混亂和恐慌帶到了其他士兵那裡,使得局勢變得更加混亂;二來米志誠可不會就此放過敵軍,他率領大軍在敵軍後面發起猛攻,將潰敗的敵軍驅趕去衝擊敵陣。

而周本見米志誠的前軍已經一舉破敵,當即決定將中軍和後軍也投入戰鬥。

“李德誠,你立即率領後軍繞路渡河,準備截斷敵軍退路,本將當親自統領中軍與前軍一起驅趕敵軍潰兵!今日一戰,務必要建立全功,消滅危全諷!”

到了此時,周本根本就不再顧及左右兩翼的敵軍,甚至當斥候向他彙報說,兩翼敵軍已經渡河向他們這邊衝來時,他也絲毫不顧,繼續堅決的執行之前定下的進攻策略。

“敵軍兩翼要渡河並且攻到這裡來,至少要半個時辰時間,那時候本將已經擊潰了敵軍的中軍,兩翼敵軍若是還沒有潰敗,也不過是前來送死!”

周本的打法有點走極端,乃是完全的進攻,根本沒有考慮過防守;他本來就是一員猛將,當初打仗時經常作爲先鋒身先士卒,戰後往往身上到處都是傷口,他卻是談笑自若的直接將鐵燒紅用來烙傷口。

而這一次,他更是將進攻的策略發揮到了極致,在一開始就投入全部兵力對敵軍進行猛攻。

面對這種攻勢,士氣較低,又缺乏訓練的聯軍根本無力抵擋,最開始只是前軍潰敗,接着潰敗之勢迅速傳播到整個危全諷的中軍,任憑危全諷如何喝罵制止,也改變不了全軍的崩潰之勢。

不久,李德誠統領的三千淮南軍順利渡河,並且繞到了聯軍的身後發起進攻。

在淮南軍的前後夾擊之下,本來就支撐不住的聯軍頓時徹底瓦解,近三萬大軍紛紛潰逃,而此時聯軍的左右兩翼距離戰場卻還有五六里路程!

“大哥,大軍已經潰敗了,大哥趕緊逃吧!再不逃就逃不出去了!”危仔昌一邊大聲向危全諷喊道,一邊卻自顧自的在侍衛的保護下轉身逃跑。

在這種時候,危仔昌也顧不上自家哥哥了,只能迅速逃跑。

危全諷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在危仔昌開始逃跑時,他也在侍衛們的護衛下試圖趁亂逃離。

不過他的運氣顯然不好,當他在數十個侍衛的保護下準備向南突圍時,卻是在慌不擇路之下一頭撞進了淮南軍的包圍之中,結果本來就老邁難以行走的危全諷就這樣做了淮南軍的俘虜。

危全諷的被俘使得潰敗的聯軍更加失去鬥志,原本從左右兩翼試圖包抄而來的聯軍,在得住主力已經潰敗,危全諷也被淮南俘虜之後,頓時作鳥獸散。

這兩部三萬人除了部分是危仔昌的信州軍外,其餘大部都是吉州和袁州的軍隊,與危全諷本來就不是一條心的,此時自然是不會繼續留下來與淮南軍拼命。

見兩翼的敵軍開始逃離,周本卻是不願放過他們,他命李德誠繼續追擊潰敗的敵軍中路,他與米志誠則立即轉向追擊兩翼的敵軍。

整場大戰持續到下午時才結束,當疲憊不堪的淮南軍重新匯聚起來時,每個人的臉上卻流露着興奮的笑容。

今日一戰從日出之前便開始了,不過真正與敵軍正面交戰的過程卻只持續了一個時辰不到,之後便是一邊倒的追殺。

可惜這附近樹木茂盛,山路崎嶇,加上淮南軍對地形不熟悉,所以最終潰散的敵軍大部分都逃出去了,只有七千餘人被淮南軍俘虜;至於被殺傷的聯軍士兵差不多也是這個數字。

當然,逃出去的敵軍在淮南軍的持續追殺下,根本沒有時間整頓陣型,結果越來越散亂,那些潰兵的士氣更是完全崩潰,人人心中惶恐不安;加上許多平時養尊處優的將領被俘,尤其是聯軍統帥危全諷被俘虜,想來逃出去的敵軍潰兵在失去了將領的指揮後也成不了什麼氣候了。

至此,象牙潭之戰僅僅半天時間就以淮南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太陽漸漸下沉,戰場上漸漸沉寂下來,只有象牙潭的河水在夕陽餘暉的照耀下緩緩流淌,發出一點點流水聲。

淮南軍的大營中,衆將滿臉笑容的相互慶賀着今日的勝利。

淮南軍這些年雖然取得了不少的勝利,但真正像今日這樣的完勝卻是很少的,尤其是今日一戰的勝利還意義重大,如今聯軍主力已經被擊潰,連危全諷都被俘虜了,若是淮南趁着如今的機會向南進攻,或許撫州、信州、吉州、袁州都會被輕易攻佔。

“將危全諷帶上來吧!”慶賀之後,周本下令道。

此次大勝,除了抓獲七千多俘虜外,還抓獲了不少聯軍的將領,尤其是危全諷這個聯軍的統帥,抓住了他,撫州也就不難攻克了。

可惜信州刺史危仔昌卻趁亂逃了出去,而袁州刺史彭彥章則率領三千袁州軍隊正與楚軍一道進攻高安;至於吉州刺史彭玕此次卻沒有親自領兵出征。

“周將軍,各位將軍,你們不能殺老夫啊!當年你們武忠王與孫儒交戰時,連戰連敗,老夫還曾經出兵出力幫助他擊敗孫儒!如今昔日恩德還沒有報,怎能殺我?”

一見到周本等人,危全諷便大聲求饒起來。

此時的他哪裡還有半分執掌撫州三十年的那種威嚴氣度,出兵洪州之前的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豪氣更是消散一空,只留下滿臉的惶恐不安。

聽了危全諷的話,周本不由皺眉。

當年楊行密爲了對抗孫儒,的確向危全諷求援過,而危全諷也向楊行密提供過一些錢糧,認真說起來,的確是對淮南有恩的。

不過這幾年危全諷鼓動各州聯合起來對抗淮南,更是膽敢出兵圖謀洪州,若是不嚴懲,何以服衆?

當然,到底該如何處置危全諷,那都是要看楊渥的決定。

周本親自上前解開危全諷身上綁縛的繩索道:“使君不必擔憂,且好生在我營地裡住上幾日,等候大王發落便是。不過,若是使君能幫助我軍以最快速度奪取撫、信、吉、袁四州,想必大王定會赦免使君的罪行的!”

“此言當真?”危全諷神色一亮,彷彿落水之人看到了一根稻草一般,連忙準備抓住。

“當然當真!大王心懷天下,若是使君能夠立下足夠功勞,再加上當年援助先王的恩德,大王定不會爲難使君的!”周本溫言勸道。

雖說聯軍主力已經被擊潰,不過有危全諷主動出面的話,奪取南方各州的行動就會更加輕鬆順利;至於危全諷,不過是一個老朽之輩,留他一命也沒什麼。

得了周本的許諾,危全諷當即答應下來,準備幫淮南軍勸降留守撫州等地的軍隊。

第二天,在休息了一晚上之後,養精蓄銳的淮南軍再次分兵兩路,一路由米志誠、李德誠二人統領負責進攻撫州和信州兩地,一路則由周本親自統領,準備繞道去進攻高安的楚軍身後,以截斷楚軍的歸路。

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五十章 悠閒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五百章盧枇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三百八十六章軍銜與封爵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四章 朱廣德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
第二百七十五章軍議第三百四十三章沖天怒火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四百二十四章絕望第四百二十三章奪取建州第五十章 悠閒第四百三十三章商船隊第六百八十一章死戰第四百五十章馮道第二百二十一章 選拔人才第五百一十章抵達鄂州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二百八十八章 籌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鍾傳的決定第五百零四章鑄幣之論第四百九十章同意第三百四十七章赦免第二百七十四章 震驚第六百三十五章鎮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攻與守第五百零二章慈禪寺第一百四十四章 騎兵突擊(上)第七十三章 蘇州之圍(六)第五百六十七章封賞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舉第九十三章 李儼第六百九十四章李嗣源之死第四百六十五章意外的決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率軍西進第四百五十五章墮落第六百六十三章攻打楊劉第四百一十三章王審知的決定第五百六十五章蔡州兵亂第一百六十六章 伏擊(上)第四十四章 劉氏的擔憂第五百一十六章憤怒第五百章盧枇第六百九十五章班師回洛陽第五百九十一章入城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三百九十九章學兵法第四百九十二章稱帝之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事再起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三百二十五章等待時機第三百八十六章軍銜與封爵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第五百八十一祭祀第四百五十二章沙盤推演第七百零九章大戰將臨第一百三十四章 壽州(上)第二百零六章 徐溫的上書(續)第五百三十五章壞消息(續)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一次換防第六百六十五章正面交戰第五百七十八章意驚訝第一百七十三章 潤州平定第二百四十六章 陳璋第一百三十六章 壽州(下)第六百一十章託付後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宣州平定第六百二十九章攻略山東第三十五章 月色第七十四章 蘇州之圍(七)第四百二十九章高勖病倒第三百八十一章勸進(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兵變(中)第四章 朱廣德第一百九十九章 楊渥的憤怒第六百零七章決斷第二百零一章 宴席第一百零九章 謀劃(二)第六十九章 蘇州之圍(二)第三百二十四章北上第四百二十二章平叛第一百二十一章 軍紀第七百零二章蜀國亡第三百一十六章兵敗第三百四十八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三百六十四章議和第二百零八章 應對第三百三十七章彈劾第一百二十五章 決定第二百四十九章 父與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退隱第四百七十五章變革第六百七十六章渡河(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羅隱的計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宣州第一百零六章 湖州之變第五百八十章燕國滅亡第五十七章 鬧事第八十六章 攻城第四百四十二章感慨第三百二十八章大戰連起第三十七章 行刺(中)第五百一十二章軍議第十一章 背誦軍紀第一百一十二章 召回